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小女当嫁 作者:郁桢(起点女生网榜推vip2014-07-07完结) >

第29章

小女当嫁 作者:郁桢(起点女生网榜推vip2014-07-07完结)-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烦恼的时候,他还真是无忧无虑的时候呢。如今事事都要考虑起来了。
  到了四更天时,外面又黑又冷。茵陈几乎爬不起来,后来还是景天来叫醒的她。又给她找了件自己以前穿过的长袄给披上了:“外面冷,你且穿厚些。”
  茵陈赶着漱口梳头,两眼几乎睁不开。心想这大半夜的怪能折腾人,罢了,既然帮人做事也没挑拣的道理。匆匆的就要出门。
  景天却极不放心,点了支小蜡,放在灯笼里,便说要送茵陈过去。
  茵陈本有些胆小,见景天能送她,倒也高兴。
  两人摸黑出了门,赶到新娘家。原来这一晚顾大嫂和她大儿子都没合眼,正忙着上蒸笼呢。见茵陈来了,道:“地上的那堆葱,要赶着用去理出来切了吧。”
  茵陈也答应一声便去。
  此刻正呼呼的刮着风,有些冰冷刺骨。她自己拾了张小凳子,坐下来安安静静的理着小葱。一抬头看时,却见景天依旧站在那棵树下,手里的灯笼一会儿明一会儿暗的。茵陈有些不忍心,丢下手中的活儿,大步走了去。
  “大爷,您回去吧。”
  景天却道:“好茵陈,等将来能周转了,我绝不让你在这里挨冻受苦。”
  茵陈苦笑道:“大爷何苦来,要是让顾大娘听见了还以为我不愿意。没事的,别人都能坚持下来,我有何不能?”
  过了两日,景天凑了二两七钱银子,将张屠户家那两亩多的地买了下来。种什么东西他也好好的想过了,茵陈前面说要种药,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种子、幼苗。偏偏这块地不肥,又管不住水,稻子断乎是种不了了。打算将坡上种些桑树,来年去买些蚕苗回来,一季下来也能卖点蚕茧,换些银钱。土质好些的地方打算种了大豆和玉米。这两样作物出来得也快,再说大豆的价钱也不错,玉米嘛则需要费一番心思好好的打理。
  田契拿到手以后,景天便去涂家借了牛和犁头来,赶着将地都翻了一遍。到底有两亩多,光是犁地就花了他一天半的时间。接着就要细细的平整了,收拾好后,大豆和玉米是要等到来年开春才能播种,不过眼下却是栽种桑树的时机,景天平好了地也一并打听起哪里能找到合适的桑苗或桑枝。
  当茵陈拿到了顾家大儿媳送来的七十二文钱时,茵陈喜欢得眉开眼笑:“大爷,您看。不过累了两天,这钱就到手了。”
  景天莞尔:“这是你该得的,好好收着自个儿用吧。”
  茵陈忙道:“我吃穿一切用度都是大爷给的,也没别的地方用钱,还是大爷收着吧。”
  景天却不肯收,摇头道:“以后你是卖针线活得的钱,还是帮人家做事得的钱,你都自己存着。不需要再贴补家里了。这个家我担着,放心吧。”
  茵陈心想她存这些钱做什么,偏偏大爷他还不肯收。罢了,暂时积攒起来,以后总有用得上的地方。
  过了七八日,顾大嫂又让人带话来,看来活又来了。茵陈倒欢欢喜喜的随了顾家人过去帮忙。景天见她在兴头上,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备了许多陈艾,让茵陈每天晚上都能好好的泡泡脚。又想到这寒冬腊月的,她也没什么厚实点的衣服,便拿了钱去街上找人给茵陈做了身厚实的棉袄。
  新絮的棉花,崭新的布料。茵陈却有些舍不得穿,总想留着过年的时候穿一两回。
  景天却说:“早出晚归的,可千万别受了凉。爱惜它做什么,更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茵陈微微一笑:“大爷说得对,我一定会珍惜着穿,不会辜负大爷的一片心意。”
  景天这才心满意足。
 

第五十一章 年礼
更新时间2014…4…29 12:04:44  字数:2021

 桑苗不易得,不过这桑枝却不是什么难事。乌家听说景天要种桑树,隔日便送了好些桑枝过来,又一一教给他如何栽种,间隔多远,挖多深的沟,施多少的肥。景天都记下了。
  这里开好了沟,又担了粪肥来泼了地发了两日,便将那些桑枝垂直的埋在土里,又浇了一次水,将芽头留在外面。为了保持潮湿,便抱了些玉米秆覆盖了。
  前前后后倒忙碌了几日,种了也有百十来棵,若长势都好的话,也足够喂上几钱蚕苗了。
  眼见着已到了腊月中旬,家家户户开始置办起年货来。村里富裕的人家也早就杀羊宰鹅,裁新衣,准备过年了。
  徐家却一直没有动静。前两年过年都是勉强应付过去的,景天上街买两三斤肉。或是再买尾三斤来重的鱼,徐氏也要送点东西过来,也能马马虎虎的过个像样的年。
  可今年有些不同了,有几家的年礼景天打算要送,再有借大姐家买地的钱也该退还过去。毕竟这到了年底,用钱的地方也多。可是如今才买了地,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思来想去,家里还有一只大红公鸡,预备着祭祖用的,还有两只蛋鸡,隔三差五的总能产些蛋,也是家里的一笔经济来源,当然舍不得卖。便打算将喂了大半年的那头驴子给卖了。
  茵陈听说要卖驴,有些不答应:“好好的,为什么要卖。又吃不了多少东西,再说就是干草什么的就打发了。”
  景天道:“急着要用钱,还是卖了吧。以后要养再去买头小驴便是。”
  茵陈听说,也不好再发言。吃过饭后,景天果然将那头养了大半年的驴子牵去卖,又叫上了茵陈背上了背篓。
  两人来到集市上,因为正好遇上逢集,街上行人倒很多。景天牵着毛驴便往那牲**易的场所而去。茵陈见这边都是些五大三粗的汉子,不像别的那些小摊贩们操着嗓门吆喝,他们的议价更加的神秘。
  这个时节卖得最俏的自然是黑山羊之类,也有交易耕牛的,那些年迈的耕牛干不了体力活,自然就被主人给淘汰了,剩下的命运便可想而知。至于毛驴、骡子之类的负重牲口从来都是有市场的。
  他们才到,就有人来看驴子,又暗地里交换了彼此所能接受的价钱。
  茵陈也插不上嘴,站在光秃秃的歪脖子杨柳树下看着这些来往的人群。只是有些寒风刺骨,一阵阵吹来的北风,弄乱了她的头发。黄泥矮墙的里面卖的是鸡鸭鹅、兔子之类的小家禽。据说还有私底下来往的一些马贩子,马匹向来有官府管理,像这些马贩子也只好暗中行事。
  听说那些有大身手的马贩子们,好些手里是欠着人命的,也是官府们打击的对象。
  茵陈看着景天与那些贩子们在地下递着手势,来往了好几拨人,最后总算是谈妥了。景天回头和茵陈道:“一起走吧。”
  茵陈有些茫然的跟在后面,到了一小巷子,走进了一户人家。那麻子脸让景天他们稍等,这才进里屋去。
  后来出来时手里多了一个小戥子,又拿了个银剪子。当着他们的面称了三两四钱银子给他们。这就是那头驴子卖的价钱。
  从麻子脸出来后,茵陈的心情微微的有些不快,毕竟这大半年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她在喂养驴子,总是有些感情的,这大刺刺的突然就卖就卖了,还真是有些舍不得。
  拿到这笔钱,景天想的便是置办年礼,还得留一部分自己办年货,以及要将借大姐家那笔给换上。来年的种子也都是需要钱的。早在心中规划好了。
  半边羊什么的不能想,再说两个人也吃不完,只好象过几天象征性的买两斤包点饺子应景。这里带着茵陈逛了几圈集市,去糕饼点买了四色精致荤素点心,并四色蜜饯果脯之类,又去粮油店秤了十斤上好的银丝面条,两疋青布。就这些就花了将近二两银子。
  茵陈有些不大明白:“买这些做什么?”
  “自然有用处,一年到头,给过我们帮助的,相互来往的,总得有些表示。前两年是真穷什么也拿不出来,这里稍微有些起色了,再这样只收不送可不行了。”
  买回来的这些小东西,景天给分成了三份。四色点心和两色蜜饯并四斤银丝面条,找了个盒子装了,预备给陆家的礼。还有以前对景天时常有帮助的曾家,打算送疋青布,四斤面。另外茵陈入伙的顾家景天也想过,多少有点表示,那顾大嫂说不定还能对茵陈照看着些。便将另一疋布,和两斤面分好了。色色备好,曾家是景天亲自去送的,陆家和顾家的那份景天打算让茵陈去送。还省些蜜饯果脯,便准备送给涂家的三个小孩子。
  礼还没送到陆家去,陆家却已经派了个老婆子来,说是给徐家送年礼来着。柳条编的篮子,盖着大红的棉布。茵陈忙着给那老婆子倒水。老婆子却坐也不肯坐,只笑道:“奶奶吩咐的,东西送到了老身就告辞了。”
  茵陈后来揭开大红布一看,里面有两条熏鱼,两块风干的肉,还有一个麻布袋子,打开一看,原来是一袋子的栗子。茵陈看毕后笑道:“我们的东西还没送去,他们家倒送来了。又是肉又是栗子的,倒也丰盛。”
  景天也瞅了两眼,心想他们要送的东西是不是显得寒酸了些。
  另外两家的礼都相继送去,各家也都有多少的回礼。涂家也十分的热情,忙道:“说来都是邻里,怎么也客气起来。相互关照是正该的。”
  眼瞅着就到腊月二十七了,一大早就开始下雪,天气愈发的寒冷。等到茵陈起来时,房顶上、树枝上已经稀稀疏疏的积了一层薄薄的雪。那雪似乎还没有停息的迹象,继续洋洋洒洒的纷飞着。茵陈不得不披了那身新做的棉袄。
  这天徐家倒迎来了客人,一切都是景天的预料之中。
 

第五十二章 祭祀
更新时间2014…4…30 12:04:36  字数:2091

 这一日巳时过,徐家迎来了几位客人。这些客人不是别人,是已经搬到隔壁镇上居住的兄长徐景初一家子。
  据说是坐了大骡车过来的,妻女三人,皆裹着厚实的棉袄,可经不住寒风凛冽,更兼雪花飘落,一个个脸蛋冻得通红。景初膝下只两个女儿,长名紫萍,次名紫葳。紫萍十四岁,紫葳七岁。两人面容一个肖父亲,一个肖母亲。据说紫萍已经定下了亲事,未婚夫在外地经商还没归来,只等一两年,两人完婚便了事。
  紫萍或许要年长几岁,行事倒还算稳重,话也不多。紫葳却依旧是副小丫头的样子,嘻嘻哈哈的,爱说爱笑,没个停歇。
  景初带着一家大小是祭祖来着,不多时,徐氏也领着两个孩子来了。平日里显得有些冷清的家,此刻添了这些人,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不过茵陈却格外的繁忙,景天要帮着招呼来的这些人。她却在灶下要忙着煮祭祀要用的鸡、鱼几样食物。院子里四个孩子们早已经欢声笑语一片了。
  对于孩子们的喜乐,大人们则显得有些冷漠。景初住得不远,却一年到头难得回来一两次,现在倒像是上门女婿一般。与姐姐和弟弟自然也算不得多么亲近,这还是同胞姐弟。
  景天心里挂记着灶房里的事,陪着说了会儿话,便说要去看看。
  这里留下了景初夫妇和徐氏。徐氏倒好久没见大弟妹何氏,见她身上穿着厚实的衣裳,倒裹得圆滚滚的,越发的趁着一张圆圆的脸盘更添了几分富态,不免含了笑道:“大弟妹倒越发的看着出富贵相了,双亲可还好?”
  何氏微微欠着身子说:“大姐倒是一点都没变。”
  徐氏道:“哪里没变,更加老了才是。”
  这里姑姐和弟媳说着些散话,一旁的景初倒没怎么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