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卢瑟福-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恐惧情绪。他无限感叹地补充道:“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时代,但
这个时代或许不会延续很久的。”
1943年后期,卢瑟福出席了皇家学会组织的一次规模宏大的科学大会,
和各国科学家一起讨论了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并且磋商保证科学研究得以维
持和继续进行的方法。
1935年,卢瑟福在不列颠学会演讲时,说了几句极为精辟的名言:“人
们的认识在不断地充实着,而人们的智慧却徘徊不前。”这句话在现在看来,
仍有很深刻的意义。
卢瑟福尽管很忙,但是他的最大兴趣还是放在对新的科学成就的探索
上。在世界上,不论哪个实验室,一旦宣布取得了卓越的科学成就,他几乎
都在剑桥重复实验几次,以便证明这些成果是否准确可靠。这种不断探索的
精神,一直使他保持着旺盛的精力。
但是,由于过度的劳累,卢瑟福的背部越来越弯曲了。繁重的社会活动
也不断地耗费着这位卓越科学家的精力。尽管他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到衰老的
到来,但自然规律对他并不施行任何例外。在一次试验中,卢瑟福往验电器
上装配一小条金箔时,他的两只手像筛筛子一样颤动着,以至不得不请他的
助手克劳代他做这件事。过了几天又发生了类似事情,这使克劳很吃惊,于
是就向他的老师问道:“今天您的精神又不太好吗?先生。”颇具个性的卢
瑟福像狮子吼叫一样地回答说:“活见鬼,什么精神不好!这是你在晃动桌
子。”说着继续顽强地工作。
1937年,卢瑟福的最后一本书——《当代炼金术》出版问世了。这本书
主要阐述元素的转化,条理清楚,受到了广泛的赞扬。同年8月21日,他在
… Page 20…
《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叙述在氚的研究工作上并未取得任何卓有成
效的结果。这是他寄给他多年来从未断过稿件的《自然》杂志的最后一篇论
文。他在威尔特夏别墅度过了愉快的66岁生日,并在那里给盖革去了一封
信,感谢他在生日期间所表示的祝贺和问候。他打算在那里再住上一个月,
彻底休整一下,以便最后修改他准备在印度会议上发表的开幕词。
1937年10月,正当卢瑟福准备起草演说稿的时候,突然感觉到身体不
适,医生说是轻微的疝气,建议进行一次手术,这样的手术是不会危及生命
的,他本人恐怕也没有意料到会有什么危险。但病情很快趋于恶化。10月19
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原子核物理学的奠基人就与世长辞了。
卢瑟福是近代自然科学革命的主要旗手之一和培养人才的巨匠。他作为
发明无线电的先驱者、放射性元素衰变理论的主要提出者、原子物理和核物
理的奠基者、加速器的开发者和原子嬗变与聚变的发现者,以他的不懈努力
和卓著的贡献,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德谟克利特以来 2000多年的物质和自然
观,提出了一整套关于物质微观组成的理论体系。对现代自然科学和自然哲
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卢瑟福的贡献受到以后科学家们的高度评
价,人们称他是“现代原子物理的奠基者”,“修改了我们的全部原子理论”,
有人称他和爱因斯坦是“我们时代两个最伟大的人”,一个是最伟大的实验
物理学家,一个是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并称“卢瑟福是原子时代的牛顿,
研究原子的分裂和构成,他是微观宇宙之王”,“科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
一”。对于这些美誉,卢瑟福当之无愧。他是个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个伟大
的教师。他作为现代著名的科研中心——曼彻斯特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和剑桥
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的领导者,在组织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方面所提供的
宝贵经验,已经并将继续对现代科学管理与造就优秀的科学人才产生深远的
影响。
… Page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