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神箭传说 >

第557章

神箭传说-第557章

小说: 神箭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指在洛阳周围划了个大圈,杨诚继续说道:“稍后你们各领三千战士,破舟与承业先合兵一起,在潘庆明撤离时发起佯攻,一定要做得真一点,必要之时甚至可以轻微的打上一下。一直追到新安城后,若潘庆明骗开了城门,那便趁势攻下,原地驻守,没我命令不得擅动;若是潘庆明没能成功,那也用不着强攻,绕过它,直扑磁涧,利用地形驻起要塞,坚守!不论如何,都以保存实力为主。” 
    “要是半路上遇上其他叛军呢?”张破舟听到没什么仗可打,脸上顿时有些不满起来。 
    “稍稍威慑,不可硬战。若是你们两人的部队死上五百人,以后便给我回去运粮算了。”杨诚果断地回道,言语中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杨开你率兵直奔杜关,那里的潘氏驻军应该已经撤走,过杜关后沿洛水而下,赶到宜阳与公孙勇会合,将我的命令交给他,进驻鸣皋,驻塞而守;化龙则领兵绕熊耳山,奔袭颖川,取与不取你可临机而定,但切忌不可伤亡太大。若是不能攻取,颖川西南二十里有一山谷,可据险而守。” 
    “现在我们兵力还未到齐,你们要切忌不可轻易出战,只要能够威慑到洛阳外围叛军,使之不能肆意搜掠便算大功一件!”杨诚郑重地说道。 
    “得令!”四人齐声应诺。 
    杨诚点了点头,俯视着沙盘上洛阳周围一带。“孙尧安既然自绝于百姓,那就让他尝尝被百姓所弃的后果!”   
      第七卷 第一百一十七章 决战洛阳·十一 
       
    阳 
    孙尧安立在正南门的城楼上,默默地看着最后一支进入洛阳的叛军部队。在他十步开外,袁翰坐在一张小桌旁,双手支着下巴,两眼似闭是合,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河东铁骑的几名核心将领在孙尧安身后一字排开,时不是向袁翰投入不满的眼光,不过却没有人敢吭一声。 
    自从孙尧安掌了帅印后,郑南风便附赠了这“贴身保镖”,无论孙安走到哪儿,那张小桌便会出现在哪儿。当然,似乎整天都睡不醒的宗翰无一例外都会在那儿打瞌睡。所有人都知道,宗翰明为保镖,实则却是郑南风的耳目。说到底,对于孙尧安这个有过“劣迹”的外姓将领,郑南风可以说是毫不掩饰的表现出自己的不放心。 
    虽然依附世族的外姓将领们从来就没享受过真正的信任,但像这样露骨的监视,倒还从未有过。只是没什么人会对此感到意外,毕竟此时孙安手里掌握的几乎是郑氏全部的家底了,将一族的命运交付他人之手,郑家这个决定下得并不轻松。袁翰到底有多厉害,整个长安城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不过自从第一晚,那几名因心底不服而瞒着孙尧安袭击袁翰的将领一去不回后,以强悍著称的河东铁骑将士再也没有人敢打那个主意了,即使是不满的眼光,也不敢被其发现。 
    孙尧安对于袁翰的“保护”倒是没有任何异意,甚至还多番礼敬。即使是对方表现冷淡,他也不以为忤。当然,这也只是表面上的,内心里孙安也是非常恼火。掌了帅印这几天来。他已经先后罢免了三十多名将领,甚至有几名甚至还是郑氏子弟。对于他地这些作为,袁翰倒是毫不干涉。不过只要他一向洛阳城外派兵,袁翰便会立即给予好意提醒:调兵出城事关重大,是不是得和阀主商量一下? 
    孙尧安当然不会去和郑南风商量了,唯一能做的便是取消军令。他现在总算是明白了,郑氏用他只是希望他能守住洛阳而已,至于洛阳之外,暂时就不是他孙尧安可以随便干涉的了。或许对郑南风来说,郑氏最后的这一点力量。只有在他视线之内方才安心。若是出了洛阳城,那便触及其底线了。对于前途未卜地郑氏来说,尽量保存所有可以保存的实力,无疑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情。 
    “统领大人,昨日荆州军已经占据了伊川,宜阳、新安全在其手,洛阳已经三面受困,我们真的坐视不理吗?”思虑了许久,一名将领终于鼓起勇气说道。其他将领也颇有同感,眉宇间皆现出一丝忧虑。自从调兵出城受阻后。孙安似乎真的一意守城一般,甚至下令:擅言出战者斩!众人虽然求战心切,不过却没几人敢轻言开口。 
    孙尧安却没有吱声。另一将领见了,也忍不住说道:“多番查探下来,除了宜阳外,新安顶多只有六千敌军,伊川甚至只有三千左右,以我们现在的兵力。完全可以趁其立足未稳予以痛击。挫挫号称未有败绩的荆州军锐气!”虽然不能派出大军。不过这段时间河东铁骑的数百斥却一直游弋在洛阳至潼关之间,以最快的速度将战局的变化报回洛阳。荆州诸营此番行动并不隐秘。特别是张破舟和洪承业二人,更是大张旗鼓地追着潘庆明跑,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来了似的。除了杨开一部因有宜阳之隔而没有多少河东铁骑斥关注外,其他三部的兵力情况无不被其摸得清清楚楚。 
    “新安城小且高,伊川三面环水,又与宜阳、鸣皋互相响应。”孙安叹了口气,苦笑道:“去兵多则洛阳难免空虚,阀主定然不允;若是去兵少,荆州诸营以箭术见长,占据地利之下只怕损兵折将也未见其功。你们呀,还是沉不住气,你以为杨诚会无缘无故地把他的部队白送我们吗?” 
    “那我们就这样干等吗?”将领们仍然有些不甘心,河东铁骑在荆州军手底下吃了几次亏,他们拼了命都想洗掉这个耻辱。现在好不容易遇上分散的荆州军,他们如何愿意放手。更何况河东铁骑全是骑兵,正适合在平地旷野作战,一待荆州军抵达洛阳城下,便再难完全发挥他们的优势了。 
    孙尧安笑了笑,望着正要入城、表情有些狼狈的潘庆明,冷冷地说道:“河东铁骑就剩你们几个了,千万不能冲动。已经有人把机会给我们送来了,用不了多久自然有你们表现的机会。”当初在潼关时他便对潘家有些怀疑了,虽然那次潘庆明做得极为高明,无论如何也查不到他身上去。但是当时军中除了郑氏外,便只有潘家的势力了,郑仕理当然不会蠢到自拆墙脚,那么有能力办到的便只有潘家了。而这一次潘庆明竟然被荆州军追了三日,虽然狼狈不堪,但却奇迹般地只有极少数伤亡。潘庆明这三万人的实力他可是一清二楚,荆州军若是真要下手,他们能逃得回来一半的人,也得感谢上天保佑了。 
    虽然已经认定潘家暗 
    了杨诚,但孙尧安却并不急于拆穿他们。一来这些测,并没有真凭实据,在这非常时期说不定反而会延祸自己;二来潘家在洛阳的实力并不足虑,只要他不太过大意,根本就翻不起什么浪来,相反,只要谋划得当,这反倒是自己的一着奇兵。 
    杨诚在潼关呆了好几天一点动静也没有,他这刚刚下令外围各军撤回,对方便迅速行动起来。显然,对方已经知道了自己驱民之策。不过他倒并不在意,在他的刻意安排下,潘家几乎算得上是最后获知这一消息的,杨诚地反应再怎么迅速。却也无法挽回数十万饥民涌入地局面了。杨诚以粮草拖垮了六十万关中叛军,也该他尝尝这缺粮地滋味了。 
    “咚!”洛阳最后敞开着地正南门轰然合拢,宠大而有效地城防体系顿时全面运转起来。若是抛开将领因素来看,比起之前地长安。攻克洛阳的难度已经高了数倍!现在,孙尧安便要借助这个强大无比的堡垒,迎战他一生中最大的敌人。 
    晋阳 
    — 
    经过全面修整的并州刺史府,再找不到丝毫潘氏留下的痕迹。一队队精锐的巡逻士兵不断巡视着刺史府内每一处角落,加上遍布府内的明哨暗桩,任何想要潜入的企图都将是妄想。赵长河向来对自己地安全极是注重,由他亲手布置的种种防范措施足以让高明之极的刺客也望而却步。自从听到郑志愉被射杀的消息后,这里的安全防范更是加强了数倍。虽然根本没有收到杨诚会来征讨他的消息,但由郑志愉而联想到当年匈奴那个强横无比的浑邪王栽在还是小兵的杨诚手里时,已经步入暮年的赵长河却生出了难以抑制的恐惧。虽然他一生戎马。但对于死亡地畏惧却远不如壮年之时,反而随着年龄不断增长、积累着。 
    刺史府的正堂里,赵长河面带一丝微笑,饶有兴致地看着远到而来的郑氏第二号人物:郑南雨。一身儒服地朱时俊则陪坐在一旁,低头目视脚尖,面无表情。对于郑氏的来访他并不意外,虽然郑、赵二家几乎有着难以解开的仇怨,但是在这非常形势之下,再难解的仇敌都有成为朋友的可能。不过他却没想到来的竟然是郑南雨,这便不难看出郑氏对此事地重视程度了。想到这里。他不由庆幸朱时俊建议他派人联合郑氏时地犹豫,否则在此之前,他地使者便已经到了洛阳了。一前一后。差别却是极大的。 
    “我痴长几岁,叫声赵贤弟应该还使得吧。”除了见面时地客套外,双方已经这么坐着好一会儿。郑南雨本来还有些比拼之心,不过想到此行的目的,也无谓为此影响后面的交谈。 
    “当然使得。”不知道为什么,见对方先沉不住气而开口。赵长河心中竟有一种极大的满足感。笑颜逐开地说道:“南雨兄可是郑氏仅次于丞相之人。长河可是倾慕已久。能和南雨兄称兄道弟,倒是长河高攀了。”虽然口中谦虚。但那脸上的得意之色却显露无遗。也难怪赵长河如此开心,自从郑氏得势以来,赵家便一直被其死死的踩在脚下,即使是他以联姻的方法与实力相当的史家联合在一起,也没能斗过郑氏。数十年来,赵、史两家不知道被郑氏欺凌了多少次,甚至在他取得征北大胜的巨大功劳后,也没能改变双方实力的对比。可是现在,郑氏阀主的亲弟弟却要有求于自己,赵氏被郑氏欺压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回了。 
    “那我也不再废话了。”郑南雨心里虽然有些憋屈,不过脸却仍然挂满了友善的笑容:“郑赵两家之前确实有些不愉快的事情,但那些都过去了。俗话说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既然我们有着共同的敌人,那么我希望我们两家能够冰释前嫌,联起手来对付我们的敌人。赵贤弟以为如何呢?” 
    “这是当然。”赵长河满口赞同,看了一眼朱时俊,后者只是以手指轻敲膝盖,完全一副置身事外的姿态。“据说那杨诚已经驻兵潼关了,不知郑氏将如何应付呢?”脸上的笑意没变,不过言语间颇有些居高临下的意味。言外之意自然是在提醒郑南雨,你们郑家现在正面临强敌,日子可不好过。对于这种言语上的胜利,赵长河心里有些乐此不彼的感觉。 
    “依城而防。”郑南雨倒是毫不掩饰,毕竟这些不久后便不再是秘密了。“洛阳的城防想必赵贤弟也清楚,就算杨诚全力来攻,也难以撼动。到时朝廷主力皆被困于洛阳城下,赵贤弟若是能尽起并州之兵,重回长安简直是易如反掌。” 
    “这个嘛……”赵长河低声沉吟,神色间似乎有些为难。“南雨兄之计虽好,不过你恐怕不知道,刘虎那小子正在横扫渭北,用不了多整个渭北就会尽入其手。那么他的下一个目标。恐怕就轮到晋阳了。” 
    “杨诚都到了潼关,刘虎那点兵力又岂敢进窥并州?”赵长河地推托让郑南雨微微皱眉。 
    来,杨诚可是全权负责平叛诸事的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