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神箭传说 >

第550章

神箭传说-第550章

小说: 神箭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看看吧。”陈博看了一眼手中的糖葫芦,咬了咬牙。身为天子,竟然还要靠人施舍,他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不过他并没有理会陈顺那句话,顺着人流自顾地向前走去。 
    走了不远,果然便看到一座大门上挂着“兑换司”牌子的宅子。不过那里却挤满了人,热闹程度丝毫不逊于街上。陈博领头挤了上去,拉住直往里冲的陈顺,默默地排在队伍最后。“这位大哥也是来兑换的吗?”排在陈博前面的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青人,不过他却双手空空,看不出一点带了银钱的样子,这顿时引起了陈博的好奇。 
    青年男子回头看了陈博一眼,虽然见对方是个少年,不过衣着华贵、举止不凡,却也回礼道:“正是。在下成都虞彬,上月运了点蜀锦过来,小兄弟你呢?”生意人向来注重结交人脉,一见陈博非普通人,他便起了结交之心。 
    “我?”陈博一愣,随即按之前准备好的身份说道:“小弟石甫寸,关中人氏,久闻交州之名,特来见识一下。” 
    “原来是石公子。”听到陈博来自关中,虞彬眼睛不由一亮。要知道这次皇帝巡幸巴蜀,随行地可有不少关中大族巨富,不过这些人极是高傲,一般人根本难入他们的眼。陈博虽然年纪不大,但家世必然不凡,虽然他没听过关中有哪个姓石的大族,不过对方或许有所隐瞒也未定。他本就想结交一点关中大族,以便日后进一步扩展自己的生意,当下更是刻意巴结起来。 
    这虞彬倒是来了荆州好几次了,对于这边地情形极为了解,不一会儿,陈博便知道了这荆交通宝的由来。早在三家叛乱之前,大陈通宝便因铸得太多而不断贬值,再加上连年的战争造成物资紧缺,便引得物价飞涨。甚至有一度要一百个大陈通宝才买得到一个包子。随着三家叛乱,大陈通宝便更不值钱了,很多地方根本就没人用这东西,要么以物易物,要么直接用金银。 
    这其中巴蜀倒是特例。物价的飞涨给百姓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蜀王府本就有一定的权力铸钱,为了安定百姓,同时也不至于让府库中堆积如山的大陈通宝变成废铁,蜀王便下了道严令。一是禁止外地的大陈通宝进入巴蜀,二是用库银大量收巴蜀内的大陈通宝,由于蜀王府在巴蜀的超然地位,倒也勉强平抑下了物价,使得巴蜀成为唯一一个大陈通宝仍然能够完全流通地货币。 
    其他地方却没有巴蜀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商业日渐兴盛的交州,更受到极大地困绕。于是荆交通宝便出现了,凭着之前积累的雄厚财力和无比威望,几乎不到半月,荆交通宝便完全取代了大陈通宝,成为荆州和交州通用的钱币。虽然两州官府严令不得将荆交通宝带出两州地界,但仍然有人偷偷地带了出现,使得荆交通宝在附近的郡县也慢慢流通起来。 
    听到这里,陈博的心情有些复杂起来。即使是三家叛乱之后,他听到的关于百姓的消息大多数仍然是好的,可是没想到竟然会达到如此地步,甚至连象征着朝廷威信的钱币,都变得一文不值了。虽然知道荆交通宝的出现情有可原,但不知怎么的,他心里仍然有些不舒服,似乎有什么东西堵在那里,让他有一种莫名的恐慌。   
      第七卷 第一百一十二章 决战洛阳·六 
       
    石公子,该我们进去了。”虞彬拍了拍有些发呆的'不舍地说道:“进去后我们就得分道了,石公子若是以后到成都来,可一定要来找我。”说着递了个名刺给陈博,便向里面走去了。 
    陈博还在思索之前横在心里的问题,一时还没反应过来,等他回过神来时已经不见虞彬的身影了。“公子?”裴成奇走上前来,表情也有些复杂,饶是他这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人,也多少能猜到陈博现在复杂的心情。“走吧。”陈博叹了口气,领头向前走去。 
    一进大门,一个官差模样的人迎了上来,看了一眼陈博后面背着大包小包随从,问明他们是进入还是离开后,便客客气气地说道:“诸位是由蜀入荆的吧,兑换钱引请走这边。” 
    “钱引?”陈博此时心情已经略为复,听到这个新名词,不由有些好奇。 
    指引官差笑了笑,耐心地解释道:“此去交州路途遥远,虽然沿途均可雇乘商会的马车,但身上带的金银太多总有些不便。所以为了方便大家,就算上万两银子,也可以用一纸钱引代替,只要在荆交两州的地界上,都可通用,既方便又安全。” 
    陈博点了点头,很快便明白了钱引的作用。相比起荆交通宝,他对这钱引心里倒颇有些认同。他这一次偷偷跑出来,便亲眼看到陈顺为了应付沿途的花销而准备地大量金银,另外那四名护卫与其说是来保护他的。还不如说是预计用来背包袱的苦力恰当。现在有了钱引,恐怕最高兴的便是那四个侍卫了。 
    不过他也明白,这钱引远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单是要让人相信并使用便需要发行者有着极高地信誉与威望了,毕竟其主要针对的是外来的商人。即使是官府,也不是想要推行便推行的了。 
    “公子这边走,不知公子要兑换多少?一百两以内在那儿就可直接兑换,若是金额较大,那就请到一旁的偏厅。”走过一条小巷,一行人便来到一个环境幽雅的院子,指引官差立在巷口,分别指着两处兑换点,客气了两句后便返身而去。 
    陈博点了点头,道了个谢。便打量起这个院子来。院子并不大,装饰也非常简洁,不过打扫得极是干净。院子正中摆着三张长桌,长桌放着几条长凳,显然是供前来兑换的人坐的。两个一脸和气的小吏坐在桌后,一人正飞快的打着算盘,另一人则耐心地替人讲解着兑换规则。小院四周散立着三名背着短弓地护卫,虽然衣着朴素,但不论其站姿与眼神都让人油然生出一种安全感。 
    陈博略露出一丝赞赏的神色。这兑换处到处都烙着官府的印迹,但偏偏却给他一种之前所见那些官府完全不同的感观。这里的官差没有一丝跋扈之色。不卑不亢中又带着一丝亲和,有着商人的热情却无其刻意迎奉。一个小镇的官吏便是如此,他此刻倒特别想去那些大的郡县看看了。 
    边想边走。没一会众人便进了专门负责大额兑换的偏厅里。偏厅里的情形和外面也差不多,只有两个官吏却并没有护卫在旁。一见陈博他们进来,其中一人上前招呼他们坐下,然后才和气地问道:“不知公子要兑换多少?黄金还是白银?” 
    “大陈通宝呢?”陈博敲了敲桌子,望着一旁贴着地兑换规则淡淡地问道。 
    “这……”两名官吏闻言露出一丝为难的神色,对视一眼后其中一人才回道:“公子可能很少出门吧。大陈通宝现在已经很少人用了。不过呢。还是可以换。不过必须是五年前铸的,二十换一吧。” 
    “为什么这五年新铸地就不可以呢?”陈博眉毛一跳。脸色有些不快起来。他登基刚好差不多五年,偏偏他这几年铸的钱就不能用,让他如何不生气。 
    那名官吏或许还没遇到这种情况,打量着陈博,心里想着也不知道这里哪里跑出来的富家公子,对于这些举世皆知的东西也不知道。想了想,他还是耐心地解释道:“公子有所不知,这几年出的大陈通宝全是铁铸,不像以前带着三分铜。而且又铸得太多,这仗打起来后更加泛滥,大陈通宝也就成了废铁了。” 
    “有这事?”陈博略有些惊疑的望向裴成奇和陈顺,二者对于这些地了解却也和他差不多,都是茫然无知地样子。陈顺自不必说了,买东西全是吩咐下去就行了;而裴成奇一直是由章盛秘密供给一切所需,章盛死后花销又落在蜀王府身上,即使有银钱来往也全是真金白银,哪会用到大陈通宝来。倒是四名护卫稍稍了解一些,其中一人凑到陈博耳边低声说道:“三家都在私自铸钱,再加上朝廷地,确实如此。” 
    事实上大陈通宝变得一文不值除了这几年铸 
    外,也有其必然。大陈立国以来几乎大小战事不断,之战的十年,所耗费地人力和物力是难以想像的。由于大量壮丁被投入到这场战争中,各种物资的生产便陷入倒退之中,在物资极度缺乏之下,钱的数目却在每年增长,物价自然飞涨了。而三家掌握大权后,为了加速敛财,更联起手来私下用铁钱取代了之前的含铜钱,由于铁矿的产量远高于铜,他们几乎是无限制的大肆铸钱,这更直接导致了大陈通宝的没落。 
    “陈顺,把我们带的钱都换了吧。”陈博叹了口气,微微有些发呆。他实在想不到三家竟然还给他留下了这么一个烂摊子,铸钱可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若是不能在战后第一时间解决,那后果根本就是不堪想像的。可是据他所知,国库其实早就已经极为空虚了。不要说金银,就连铜铁也没有任何储备。要想解决这铸钱问题,绝不是可以轻易办到地。 
    陈顺向两个背着金银包袱的护卫点了点头,将包袱放在桌上问道:“先换一万荆交通宝。其他的都换成钱引吧。”幸好他这次为了方便只带了几钱个大陈通宝,其他的全都是黄金。国库虽然空虚,不过皇家倒还有些积蓄,再加上入蜀后蜀王府给地贡钱,他这次带了足足上千两黄金,说起话来也是底气十足。 
    “这个,不好意思。”官吏指了指墙上的说明,略有些歉意地说道:“荆交通宝每人只能兑换五百,钱引却没有限制。你们一共七人,只能兑换三千五百个荆交通宝。” 
    “为什么!”陈顺皱了皱眉头。除了数字外,他认识的字足实有限,当然也就没有去看那什么说明了。对于钱引他到底不熟悉,当然想着多换一点有份量的通宝了,反正也不用他来出力,自有人背着就是了。 
    — 
    “是这样的。”官吏显然已经习惯了这行人的无知了,仍旧耐心地解释道:“荆交通宝铸得并不多,能够满足流通及可。百姓手中只要超过一千通宝,便需要兑换成钱引。各位日后若是手中通宝用尽,大可用钱引在各地官府换成通宝。况且钱引也可以直接使用。嗯,不如这样吧,若是你们没有什么大额的买卖。我们也可以给你们兑换二十张五百通宝的钱引,这不是更方便吗?” 
    “这钱引不会有什么问题吧?”陈顺点头认同了对方的建议,不过却仍有些不放心。这钱引说起来全靠官府维系,要是官府突然不认帐了,那就完全是一张废纸了。虽然居在深宫,不过他也多少了解些各地官府的情况。要用这么多钱来给官府换几张纸。心里地感觉还是有点悬。 
    “当然不会!”官吏的回答快速而肯定。对于这样的疑问他当然不是没遇过,只不过已经越来越少罢了。“这钱引可是由杨大人担保的。他一句话就可抵万金,你们在街上随便一问便可知道。” 
    一言抵万金。走出兑换处时,陈博脑子里仍然浮现着这几个字。知道大陈通宝现在的情况后,他对荆交通宝的出现稍稍有了些释然,同时也对章盛临终前极力推荐的杨诚多了几分好感。外臣之中,他最能信任的或许也只有章盛了,毕竟他在那段时间,那些豪门世族都只能俯首听命,虽然暗中并不安分,但却不敢露出丝毫。而现在,他也只能将自己的信任寄托在这个章盛的后继者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