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神箭传说 >

第548章

神箭传说-第548章

小说: 神箭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人此时倒也没心思对其计较,皆是疑惑地望着屠一万。屠一万看了古山一眼,轻轻咳了一下后才说道:“族兄所言句句属实,我们都是一族之人。只不过我们这一族除了族中之人外,外人根本不知,再加上本族的秘密绝对禁止向外人泄露,即使 
    ,世间也只有极少人知道。” 
    见屠一万说得郑重其事,杨诚也不由被勾起了好奇心,他刚一停顿便急急地问道:“我们,我们这一族到底……”饶是深信屠一万不是那种招摇撞骗的人,但要想接受自己竟然还有一种身份时,也确实有些不易。 
    “我们这一族,称为灵族。”屠一万说得一字一顿,一股傲然之色油然而生。“天地万物皆有灵气,但这灵气之所在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有的人终其一生甚至都不知其为何物。但是,这世间却有极少数地人,能够感知天地间的灵气,其中更为出众之人,甚至能够借助甚至驾驭之。而这些人,便称之为灵族。” 
    杨诚闻言不由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刘虎曾经说他遇到过一个什么灵力杀手,明明身手远逊于他,但却因能够招招知先,险些让他吃了大亏。幸好当时屠一万及时出现将其击败。否则刘虎还真难以全身而退。即使是事后谈起,刘虎的神色中也难掩后怕和一丝羡慕,似乎对那什么灵力极是向往。 
    杨诚当时也是将信将疑的。他也知道刘虎不会胡编乱造来诓他,但对于这种超出平常人认识的事,却并不是那么容易接受。只是事后偶尔想起,却也有些感触。正如他每每能在发生危险之前生出感应一般。那是一种以常理根本无法解释清楚的事,但偏偏又数次在他身上出现,甚至还让他逃出数次大劫。若是照刘虎当时所说,恐怕这种对危险地感应也算得上灵力的一种。只不过他对这种难以捉摸的东西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当然也就没什么心思去研究了。 
    直到此时听屠一万说起,才又勾起了他的回忆。说起来屠一万便是一个让他想不透的人,那次他和刘虎与他那一战,几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困绕着杨诚。明明是凌厉之极地杀着。但偏偏感应不到任何的杀意,这种情况简直就是前所未有的。要知道每一个历经沙场的人几乎都拥有一种对杀伐气息的特殊感觉,而他和刘虎更是其中之佼佼者。即使是隐藏地杀机也难以逃过他们的感知,更不要说这种面对面相斗的情况了。 
    想到这里,他又不由想到了另一个人:孙尧安。那次黑熊谷一战到现在仍让他记忆犹新,隔着那么远的距离,孙尧安却似乎能完全捕足到他地气机一般,每一次他刚一找到其一丝破绽,但还没来得及搭箭,便被其躲开了。两人相持的时间并不算短,但却偏偏让杨诚连一点机会也没有。要知道以他自幼习箭。一直鲜有失手的,更不要说这种连箭都发不出地情况,更是从来没有的。也因为此,令他将孙尧安视为一个强劲的敌人,即使数次交锋都是他占了上风,却丝毫不能令他对孙尧安的戒心有所松懈。 
    杨诚在这里胡思乱想,屠一万的话匣子却打开了。或许是真如古山所说,灵族之事绝不可告诉外族之人。心中藏着秘密却不能说出来,这种感受确实有些难以忍受。屠一万之前恐怕也没能遇上几个同族人之,守着这个秘密也不知道多久了,现在终于可以尽兴一言,是以连他这样平时话不算多的人,此刻也变得极是健谈。 
    “灵族族人分为四类:一类为内族,指的是天生便拥有感知灵力之能,并且能够拥有不同程度的操控甚至驾驭的能力,我和族兄便属于此类。一类为遗族,这类虽然天生便拥有感知灵力之能。但除了感觉灵敏外不能有任何操控之能,与常人没什么差别。即使是有内族之人加以训导,也没有办法改进,甚至随着年龄增大而渐渐失去感知之能,彻底被灵力所遗弃。另一类为临族,这一类人天生拥有一定地感知之能,而且可以通过训练达到一定的进步,但却受到极大的限制,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取得多大的进步。大人的四卫便是临族一类,而且他们的灵力修为已经到达极限,恐怕此生也只能如此了。” 
    欧凌哲和欧凌战闻言不由对视一眼,虽然有些将信将疑,但眼神中却有一丝难掩的失落。其实在还未跟随杨诚时,他们便感觉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原地踏步”,虽然一直坚持不懈的苦练,却没有什么进步。跟随杨诚后虽然箭术有了一定进步,但其他方面却仍然进展缓慢。若屠一万所说为真,那他们便再难有进步了,心里当然有些不是滋味了。 
    “灵力和实力是两回事儿。”虽然仍是一副闭目养神地样子,古山却似乎能看穿欧氏兄弟的心思一般,懒洋洋地说道:“真是笨,你们的灵觉已经到头了,不过你们这才多大,实力怎么可能仅此而已呢?” 
    杨诚回头对二人投以安慰的目光,显然也认同了古山所说。杨诚自知与屠一万所说的三类都搭不上边,但他今天所拥有的箭术却让任何人都不能小瞧,而这箭术却全靠他一箭一箭的练出来的。即使是他那份对于危险的感知能力,也是在打猎与战场中慢慢得来,没有一丝是天生便有的。此时他却有些急切地想知道第四类了,古山既然说自 
    灵族一员,那便只剩下这一类可能与自己沾上点边了 
    看到杨诚地表情,屠一万笑道:“不错。杨兄正属于最后这一类。这一类人被称为外族,外族天生没有感知灵力地能力,当然更谈不上操控与驾驭。不过这类人却能经过后天的苦练或者奇遇而获得感知灵力之能,其中有极少数人,甚至还能达到超越内族的水平。说起来真正能称为灵族的,也只有内族与外族中的佼佼者了。其他的都只是旁支,甚至没有获知灵族名字地资格。” 
    “我……”杨诚本来是想问屠一万自己莫非还达到了外族佼佼者的水平,但想了想自己除了感觉灵敏和对危险比常人多一点感应外,并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比如屠一万的隐藏杀意与孙尧安的感知杀意,自然算不上什么佼佼者了。是以后面的话便没能出口,只是略有些疑惑的望着屠一万。 
    “不用得意,你还早着呢。”古山冷淡的话音插了进来。眯着眼睛望着杨诚道:“很奇怪,你不属于内族,却偏偏拥有比内族更强大地灵力。更奇怪的是。你的灵力如此强大,但操控能力却比小屠还差不知道多少倍!捡到个金碗却用来要饭,真是太浪费了。不过也没办法,你地灵力绝大部份都不是自己的,白捡的东西用得好才怪呢。” 
    “你是说……”杨诚心中一动,缓缓地将逐日弓握在了手上,一股莫名的暧流从他握住那里缓缓上升,直入心神。感觉自己与弓那种血肉相连般的莫明感觉,杨诚不由感慨不已。其实从得到逐日弓时。他便感觉到其与其他弓箭的诸多不同:明明比普通短弓还短了不少,但射程却超过了军中射得最远的长弓;不论是弓身还是弓弦,任何人都说不出其是何材质,非金非木,却是任何水火刀剑都伤不了分毫;不论是碎月箭还是破日箭出现时,弓身竟然能生出反应,似乎是即将再见到失散已久的亲人一般;他自己根本不用费什么力气便能拉开逐日弓,但不论是潘宗向还是刘虎。以及其他人,却没有一个能用,刘虎甚至还因强行拉弓而吐血……各类异状简直不胜枚举,不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逐日神弓都是一把不可思议的神奇弓箭。 
    古山点了点头,似乎有些忌妒,又有些无奈。“你捡到宝了,而且是抢也抢不走地宝贝,唉。”看他那样子,似乎还真打过逐日弓的主意。不过也不知道到底是他觉得打不过杨诚,还是知道了自己抢来也用不了而作罢的。 
    “灵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用得着这么神秘?”平静过来后,欧凌战似乎对之前古山的逃避仍然难以释怀,略有些不屑地说道。在他看来,古山似乎是灵族内族中水平较高的人,不过却仍敌不过不会用灵力的杨诚,灵力的用处似乎也没有多大。再加上之前屠一万说四卫地灵力再无法进步,心里便多少有些不快。 
    “灵力和实力是两回事儿。”古山不耐烦地强调道:“能操控灵力者,只是极少数而已,当然难容于世。再厉害的人,也不可能与天下为敌,要是太过张扬,灵族早就没了。” 
    杨诚轻轻地点了点头,对于这一点倒是极为认同。像屠一万、孙尧安之流,他们这特殊的能力根本就超出了世人的理解,再加上这种能力绝非一般人能够对付的,便难免会引得别人的顾忌。古人还说敬鬼神而远之,而若是人拥有了这种近乎鬼神般的能力,当然不会为世人所容。 
    “灵力到底该如何才能操控呢?”知道自己身负灵力后,若说没有一点心动那是不可能的。想想一若是能像屠一万那样,即使在进攻时仍然让人察觉不出一丝杀意,那即使是孙尧安之流,在他面前也是毫无反抗能力的。 
    古山伸了伸懒腰,打着哈欠说道:“这个就只能靠自己了,莫说你是外族,就算你是内族之人,我也帮不上你什么忙。” 
    “不是吧,只能靠自己?”杨诚闻言不禁有些失望,明明看到自己身上的宝藏,但却一点也拿不到。对于金钱他并没有什么兴趣,但这或可极大提高自己能力地东西,又如何能不心动呢。 
    “有一个人或许可以帮忙。”屠一万表情颇有些犹豫,说了之后似乎又有些后悔。 
    杨诚正要开口,古山却飞快的挥手制止了他,望着屠一万竟然有些生气地说道:“不准说,你想害他吗!”杨诚欲言又止,虽然他很想知道屠一万所说的到底是谁,但却也知道古山极少有这般模样,想来必定有其理由,便也不再多问。 
    “凭你的箭术,已经足够了。”似乎是在安慰杨诚一般,不过古山的眼神中却有着一丝畏色。连屠一万这般强悍的人都被他收拾得服服贴贴,可现在屠一万仅提了一下,连名字也没有说的那个人,居然会让他感觉害怕?到底这是谁呢,一个大大的问号横在杨诚心里,久久不散。   
      第七卷 第一百一十一章 决战洛阳·五 
       
    刚蒙蒙亮,南津关便已热闹起来。称其为关,其实镇而已,镇外三里的关墙早就在上百年的风吹雨打中变成了一道残垣。自从数百年前占据巴蜀的王朝覆灭后,战争对于这个处于巴蜀与荆州交界处的小镇来说,已经是遥远的传说了。即使是席卷了整个荆南的两次点火,也没有波及到这里丝毫。 
    天下虽然仍在动荡之中,但巴蜀与荆州现在却算得上平静,更因为千里外的交州与巴蜀的往来日渐密切,让沟通两地的水陆沿线因此受益,在战乱中不仅没有衰败反而更加兴旺起来。南津关居民不过数百,但却是蜀地到荆州的第一站,位置得天独厚,四处逐利而动的百姓和商旅来到这里,使得其规模简直可以堪比一座县城了。 
    “喂,你们快点,我们还要停船呢!”一艘小船缓缓地驶进了码头水域,船头上站着一个俊朗而又略显疲倦的少年,虽然年纪不大,但此时负手而立,却颇有一种让人感觉压抑的威严。少年的向后立着一个中年男子,皮肤白净,衣着华贵,一看便知其非富即贵。不过他此时站的姿势却有些别扭,弯着腰,双腿微曲,本来他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