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神箭传说 >

第462章

神箭传说-第462章

小说: 神箭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博望了望刘虎。迟疑了半晌才向那名禁军将领微微点头。“他才出了宫门一会儿,刘爱卿为何如此着急?”陈博疑惑的问道,眼神中已有一丝压抑的怒火。本来一个骄横的赵长河就已经让他愤怒不已了。没想到刘虎现在居然又当着他地面对着禁军吆五喝六,若不是现在长安仅剩下刘虎这一员战将可以依靠,只怕他会忍不住叫人把他拿下了。 
    “怎么不急!”刘虎尽力的压制着心中的不满,略有些恭敬回道,“皇上可知,赵长河的人到了宫中,我竟然不知道。” 
    陈博微有些不满,旋即脸色微变:“你意会不知?”想着刚才刘虎进来的表现,陈博竟再也坐不住了,猛地站起来便向廷下走来。要知道刘虎现在手里掌握着除皇城外地所有兵力,所有城门的防守俱是由他亲自布置。连他都不知道赵长河地人进了城,那显然这人并没有从任何一个城门通过。以陈博的聪明,立即便明白了其中的严重性。“快!快!加派人手,一定要把他给我抓回来!” 
    看着声嘶力竭地陈博,刘虎不由长长的叹了口气。以赵长河的精明,只怕早已算准了一切,就算真的能抓到这人,只怕也是一具尸体了。当下他也无心再想这些,走近两步,轻声的问道:“那人向皇上说了什么?”一个多月没有赵长河的消息了,现在他居然主动派人来,恐怕事情就不简单了。他可不希望陈博再做出什么傻事,让他莫明其妙的输掉这场战争。 
    陈博似乎也明白现在去追已经无济于事了,闭目整理了一下思绪之后说道:“他准备三天之后向渭南发起全面进攻,希望长安能派出八万人协助,一举将叛军扫出关中。” 
    “皇上可曾答应?”刘虎皱眉问道。要进攻渭南早就该动手了,赵长河这个时候才想起,顿时让他有些疑惑。要知道现在关中出现如此形势,至少有九成的责任在赵长河的身上。 
    陈博点了点头,一边思索一边回答道:“朕当然希望能早日扫清关中的叛军,不过朕却只同意派出四万人协助,毕竟京城还得留些兵力防备武关的叛军。”想来他也在不断思虑着赵长河到底在玩什么花样,眉头竟然越皱越紧。 
    “四万?”刘虎看了一眼陈博的眼神,用仅陈博可闻的声音说道,“皇上恐怕连一兵一卒也不会派出吧?”至从叛军渡河之后,一向开明的陈博却不断地给他设置障碍。甚至武断的插手军事的指挥上。初时刘虎还极度不满,恼怒陈博近乎无知的指挥,不过刘虎也是个精明的人,渐渐的已经让他猜到了陈博心里打得什么主意了。 
    陈博微有些意外地看了一眼刘虎,坦然说道:“何止朕,那赵长河又岂会派出一兵一卒?”接着嘴角又泛起一丝冷笑。“朕本来还奇怪他为何做这无用之举,恰好刘爱卿即时赶到,不然朕恐怕就中了那老贼的奸计了。” 
    看着陈博眼角微现的杀意,刘虎不禁暗自缩了缩头。不知怎么的,随着陈博一天一天地长大,他这个久经沙场的人竟然从心底里有些惧怕起他来,而且这种惧怕不仅仅来自于陈博那至高无上的地位。虽然陈博现在年纪尚幼,不过身上已经有了一股铁血皇帝的影子,一步步走向权力顶峰的刘虎。内心的不安反而与日俱增。不过他当然不会表露自己内心地这些想法,反而更加小心的隐藏起来,即使连最亲近的人,也不敢稍加表露。 
    “赵长河的奸计?”虽然赵长河的打算已经被他猜得七七八八了,不过刘虎仍然一脸不解。 
    陈博露出一丝满意的笑意,傲然说道:“这不是明摆着的吗?”一边像个大人般的背负双手,一边走向龙椅。“他既然不是城门进来的,那便是走了密道。说不定还会故意把行踪显露出来,让叛军的探子发现呢。” 
    “不可能吧!”说话地是一身文儒之气的中年男子,别看他其貌不扬。却是朝中目前红得发紫的人物:户部尚书古纯孝。“赵长河这样做,岂不是将长安城陷入危境?这可是形同谋反啊!” 
    到底是一介儒生,刘虎暗自笑道。陈博提拔的这些人虽然都颇有才华,不过大多是空有满腹经纶,却没有任何处事经验的人。要是让他们去做一些实事。倒是可以完成得让人无可挑剔。不过说起政治上地阴谋诡计。说他们是个白痴也毫不为过。虽然心里这么想,不过刘虎却没有半点插嘴地心思。乐在一旁看陈博 
    他们上课。 
    果然,陈博略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语气沉重地说道:“古爱卿只知其一啊。看起来长安陷落得利的只是叛军,那老贼也要同受其害。不过他手握漳关之险,只要让我们和叛军斗个两败俱伤,关中还有谁能与他抗衡。到时他外可拒叛军主力于潼关之外,内可占关中山河之险。我那华阴的皇叔只怕已经落入其手,他地幼子正好可以成为其傀儡,就算他不能一统天下,也可据地称王了。” 
    “这,这简直是大逆不道!”几个大臣连朝堂的礼仪也再不顾及,纷纷破口骂道,不过他们这方面的词汇实在有限,骂来骂去也不过那几个词而已。 
    陈博挥了挥手,止住了众文臣的怒骂,转向刘虎说道:“这么久都没有回报,想必那人已经离开了吧。我本想等待最佳的时机,不过现在恐怕不能如意了,刘爱卿,你可有何良策?” 
    刘虎恭敬的向陈博一礼,正色说道:“当务之急,必须迅速找出密道的所在,加以封堵,以绝此隐患。”听了刚才陈博的一番话,刘虎心里已是敬佩不已了。要知道他是直到最近几天,才想通赵长河和陈博为什么会做出这一系列完全不合常理的行为的。可是陈博却几乎是在赵长河放任叛军渡河那刻,便已经全然明白,并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虽然那些措施单从军事角度来看,无一不是愚蠢之极的决定。不过现在看来,却已刘虎有另一番感受了。 
    “对对对!一定要尽快堵住密道。”众臣闻言纷纷表示赞同,毕竟谁也不愿意接受叛军能绕过坚固的城防,随时出现在城内的境况。不过陈博却并没有说话,只是意味深长的看着刘虎。 
    刘虎干咳了一下,略有些难堪的说道:“不过这完全没用。”当下不理众臣的惊讶,一脸坦然的望向陈博,“当初挖掘密道全由赵长河一人包办,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堵了多少条,或者又挖了多少条,即使我们耗尽人力物力,恐怕在短时间内也无法将其完全找出来,更不用说有效的封堵。” 
    众臣闻言也是一脸失望,显然也想到其可行度有多高了。“不仅如此。”刘虎叹了口气,沉声说道:“长安的密道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在这期间谁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通往城外的密道,以长安城之大,连太平时节也无法完全杜绝,更遑论现在了。况且赵长河既然下了这步棋,当然会想到我们会识破,所以肯定有所倚仗,绝对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化解得了的。” 
    的确,相比于其他城市,长安城实在太大了。就算动员全城的军民,沿着外城的墙角开挖,没有一两个月,也根本无法杜绝密道的存在。而且有些密道深入地下数丈,这更加大了挖掘的难度。这一些众臣显然也已经想到,顿时大多数人脸色均有些难堪。对于长安的城防大多数人还是有着很大的信心的,不过若是敌人从密道进来,城防便形同虚设了。长安城这么大,就算有数千叛军潜进来,也不是轻易就能发现的。 
    “毫无疑问,可能过不了十天,我们就不得不面对叛军的进攻了。”刘虎丝毫不怜悯这些已经摇摇欲坠的文官们,言辞果决的说道。对他来说,这是一次艰难的挑战,同时也是一次绝大的机会。既要面对十几万的叛军进攻,又要保存足以与赵长河抗衡的实力,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却也是打破目前僵局的一次绝好机会,足以让他放手一搏了。 
    “该怎么办呢?”陈博仍然是一脸的镇静,刘虎的表情显然已经出卖了自己,让陈博并没有因为刘虎的刻意渲染而感到心慌。 
    刘虎略有些心虚的看了一眼陈博,接着揖手一礼,决然说道:“唯今之计,只有尽快夺回武关,连通荆扬!” 
    刘虎的话音在殿内久久回荡,直至完全消失陈博也出言回复。过了许久之后,陈博才缓缓说道:“时间,兵力。”要知道武关可有五万多的州军,而且还有令赵佑隆也吃尽苦头的孙尧安坐镇。虽然长安现在有着压倒性的实力,不过却要面对紧接而来的叛军进攻,以及心怀不轨的赵长河,一个不好便会令长安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给臣两万兵马,若不能在五天之内给陛下一个满意的答复,臣就当场自刎!”刘虎信誓旦旦的说道。因为陈博的限制,他一直无法离开长安城,虽然对孙尧安恨之入骨,不过却无可奈何。这几天神威营频频获胜,却并没有伤到孙尧安一根汗毛,于公于私,他都不能任其逍遥自在了。 
    陈博在案前来回踱步,显然一时难下决定。这是一个决定胜利与失败的豪赌,若是刘虎不能赶在叛军攻城之前夺回武关,那关中必然再不属于陈家,虽然他还留有一个后着,不过若非无计可施,他绝不愿启用。反之,若是真的能打通荆扬,虽然不能完全决定这场战争的成败,但关中不再是一块孤立之地。况且章盛的眼光绝对可以让他信服,有了继承忠勇将军名号的杨诚支持,他便多了一份选择的余地,更多了一份胜算。 
    想了许久,陈博猛然停下脚步,望着刘虎毅然说道:“朕给你五万人马,不论成败,你都要给朕活着回来!”   
      第七卷 第四十五章 关洛争雄·九 
       
    睡眼惺松的潘泽林、顾泽恩各被两名宫女搀扶着,缓缓踏入殿中。郑南风此刻正在巨大的沙盘面前来回踱步,状似焦急。见到二人到来,立即做了个相迎的姿态,步子却没迈两步。 
    “我说郑翁,这么一大早的,到底是什么事情啊?”顾泽恩一脸憔悴,这一路一直念叨个不停,却仍然没有让他消多少气。这一个多月来,过度的心力劳累,再加上兖州军战败及丧子之痛,他原本花白的头发再找不到一丝黑色了,整个人一下子老了下来。一旁的潘泽林却是一言不发,双目似开似合,好像还没有从睡梦中醒过来。 
    郑南风的精神似乎好得很,向二人招手道:“你们也别怨我,志愉刚刚传来一个重要的消息,听了保管你们睡意全无。”说罢便将最新得到的密报大致的说了出来,然后一脸笑意的静待二人的反应。 
    从叛乱至今的几个月内,三家的实力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本来三家中郑氏最强,顾氏次之,潘氏最弱。但顾氏手中的北疆诸军战力极强,因此与郑氏可拼个不相上下。不过经过荆州一战之后,形势便大不相同了。顾氏失去的不止是十几万的兖州军,更因族中声望最高的顾良洪的战死而在各方面产生了连锁的反应。而郑氏的实力至今仍然没有损失什么,虽然后院翼州被谭渊夺却了近半,但却被成功的牵制住了,短期内根本构不成多少威胁。 
    本来潘家的损失是最小的,不过数天前南乘风的扬州军大举攻入徐州,虽然现在还没有分出胜负。不过战况却对潘氏极为不利。可以相见,若没有意外发生,徐州地破灭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而凉州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