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神箭传说 >

第320章

神箭传说-第320章

小说: 神箭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诚点了点头,微有疑惑,显然不太明白张识文为何提到这些。不过他却并未发问,耐心地听张识文继续说下去。 
    “想必以后进据荆州,诚哥也会采用此策。那些小股地贼匪,恐怕只要归降,连贼首也不会问罪。”看了看表示同意的杨诚,张识文继续说道:“既然如此,我们现在何不遣人将那些小股地乱民收入手中。以诚哥神箭将军地威名,再加上铁严华这几个月所立下的大功。想必除了极个别贼匪,其他定会望风而降。” 
    “嗯。”杨诚微笑应道。对张识文地说法他也有着十足的把握,以交州军的实力以及飞虎营骄人的战绩,那些临时组织起来地流民队伍哪有反抗之力。以自己的威望和信义,说望风而降也并不为过。 
    “我们虽然不直接派交州军进入,但却可以暗中派一些值得信任之人,安插在乱民之中。让他们不仅不为祸地方,反而可以维持地方的秩序。而且还有一个好处,荆州上层已腐朽不堪。与其日后慢慢教化,倒不如现在一举毁之。一则可以借其钱粮救济百姓,二则对于日后治理荆州,有着莫大的好处。”张识文眼光炯炯,似乎已在谋划着荆州日后的蓝图。 
    “这……”杨诚微有沉吟。劫贫济富并不是他这种身份的人可以随意去做的,现在要自己去指使流民将荆州富豪一洗而空,当真还有些难以决定。不过转念一想,张识文的话也确实有他的道理。当年交州地望族和富豪大多被黄功伟那伙人抢掠得一干二净,杨诚平乱之后,等同与他们的再生父母。对于杨诚治理交州,当然是毫无保留的同意。但荆州的富豪却绝不会如此欢迎他,毕竟他们现在坐拥万贯家财,杨诚要让他们拿出来接济百姓,心里哪里愿意。 
    “这些人的家产本就是盘剥百姓而来的不义之财。诚哥又何必为他们着想。以荆州之粮。养荆州之民,天公地道。理所当然。”张识文不以为然的说道。 
    — 
    杨诚点了点头,终于做下决定:“那好,这事就这么敲定了。就由你全权负责吧。至于人手方面,我让南杰和黄勇刚全力支持你。不过还是要注意,对于各地的望族和贤士及有德的乡绅,绝不可加以伤害。” 
    “这当然,这些都是今后治理荆州的基础,我哪舍得让他们受到半点伤害。当然,这也只能在我们能控制地地方,铁严华的说书之计有多大神效,这次便可看个一二了。”张识文爽声笑道。 
    “文弟的本事,我当然信得过。你说的三大隐患,还有两个是什么?”虽然才刚刚定计,但杨诚却已不担心缺粮之患,心情顿时轻松了许多。 
    张识文收起笑容,立在杨诚面前肃然说道:“第二患便是人才。治政之首便是所托之人,交州现在表面是人才济济,但实际上能堪大用之人太少。各地官员虽然算得上兢兢业业,克尽职守,但却多是循规蹈矩的平庸之才。以现在诚哥声望之盛,只要他们不贪脏枉法,要想大治并不困难。交州现在地顺利,一半是诚哥威望之力,一半则是律法与督查,地方官员仍如同虚设。” 
    杨诚点了点头,这个问题是他一回交州就遇上地。交州的吏治实际上并没有多大地改动,仅仅是增加了黄南杰为首的交州巡检衙门。黄南杰受此重用,做起事来也是极为卖力,让各地官员警惕不已。两三个月来,因贪污被查获的官员也仅有三人而已,而且数额均在百两之下。相比起其他州郡来说,交州地吏治算得上是极为清明的了。对于贪官的处理,杨诚也是异常的严厉。不仅剥夺箭术晋级的成就,而且还要在每一个县城悔过十日,向众人讲述自己的罪行。用大半年时间在交州每城悔过之后,便是罢为庶民,愿意留在交州还是回到故里,任由自便。 
    虽然这些处罚并不伤及体肤,起居饮食也是足量供给,但在交州这个特殊的地方,却有着极其有效的作用。人要脸,树要皮,对于已经不用再为温饱发愁的交州人来说,脸面无疑是他们首先注重的事情。比起罚银或是坐牢,戴帽游街对他们来说便是更要重得多的处罚了。 
    “说得不客气点,交州现在的官员大多只是应声虫而已。这一方面有他们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诚哥也脱不了干系。”张识文坦然说道。 
    “我?”杨诚指着自己,略有些不信。 
    张识文点了点头,正色说道:“交州各郡县所用法令。完全由州府制定,对于各地的实情,却并未充分考虑。再加上当年叶兄为了便于管理,各种规定俱是以安平的情况制定,然后便 
    整个交州。交州为乱已久,来之不易地安定已让百姓所以就算对州府的律令有所不满,也是无条件的遵守和执行。各地官员也是如此,只是老实的依照州府的命令办事,丝毫没有自己的主见。照现在地情形,就算再过几年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却绝非长久之策。” 
    “诚哥日后必不会久居交州,一旦州府没有一个精明干练之人打理,这种矛盾将进一步激化。解决之法,便是选贤任能。使各地官员均是锐意进取,干练有才之人。州府只需督查,而不是将政务尽握,每一道法令均要亲自制定。”喝了一口茶润润喉咙,张识文继续说道:“就如一支军队,统帅再精明,但手下将领全是唯唯喏喏之辈,就算是精锐之师,也难以尽情施展。” 
    “这个其实我之前也想过,南杰曾经提议自行培养官员。这事一直拖着。也是时候办了。”杨诚点头说道,随着府库的充盈,他当初让每一个百姓识字的宏愿也渐渐开始有了实施的打算。只是这是一件浩大的工程,他手里并没有一个可以委用之人,是以才悬而未决。 
    张识文赞同的说道:“这倒不失为一法。数朝以为。朝廷用人均由各地望族评定推荐。再由朝廷对这些人进行考查,量材施用。表面上倒还没什么。但世家贵族势渐盛,评定推荐根本不以各人之才,贫寒之人即使再有才能。也难有入选的机会。现在州府权力不断扩大,官员也多由自行选拔,我们正可趁此机会,进行一番改革。” 
    对于这一点,张识文是深有体会。当初他尚未成年,便以名扬所在的郡县,只是他家境贫寒,根本没有出头之日。直到二十二岁那年,相依为命的母亲病逝,他才狠下心来,为了不让自己地才学空废,抛弃尊严,踏遍全县望族之门,忍受着冷嘲热讽和白眼相对。或许由于当时不少地方官员被流民所杀,又或是他诚心让他们发了善心,苦求一年之后,他才终于得到一个举荐的机会,赴京参考。这才有与杨诚的相会,及至今日的机缘。 
    “那该如何改革呢?”杨诚也是一直希望能打破现在由世族把持官场的局面,像他这样的平民百姓,要想步入官场,机会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不知道有多少有真才实学之人,就此淹没。而世族子弟,又因仕途无忧,终日沉醉在声色犬马之中,对于经世治国之道,根本无遐顾及。这些人一旦为官,除了享乐,便是拼命盘剥百姓,是以才会出现外患尽除,内忧日盛的奇怪局面。而这两场战争,实际上也是由无数百姓的生命堆砌而来,百姓之苦,已是无以复加。 
    “有道是,术业有专攻。以往平民要想步入官场,除非才学渊博,声望极盛,又有地方士族的支持,否则难有希望。但要达到这一步,往往要经过十年甚至几十年的苦读。所学既杂,又要学会钻营,对于切合实际地治政之道,却并未掌握多少。”张识文沉声说道:“交州现在已是所需甚大,日后还有荆州这么多的郡县。为百姓所计,所用之人当然不能是那只会夸夸奇谈,并无实际理政能力之人。一切以实际为本,声名倒还其次。” 
    杨诚点了点头,对张识文的看法也是极为赞同。他也曾提拔过几名在交州颇有才名之人,但大多让他极为失望。这些人说得倒还头头是道,一旦让他亲手理政,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荆州之变,想必应在半年之内。原来那批官员大多已是不能用,是以我们必须现在及早准备,否则到时便难以应付。以我之见,诚哥所说自行培养之计与我所想也是不谋而合。”张识文正色说道。 
    “可是一时之间,哪里找这么多的人?”杨诚略有些忧虑的说道。交州本就地处偏远,连识字地人也没有多少,要想从其中选拔出大量可用之人,恐怕并非易事。要想要荆州迅速恢复过来,没有上百名干练之人,根本难以办到。荆州地规模远胜交州,办起事来也远非交州这么简单。 
    张识文笑了笑,道:“这个无妨。交州虽然找不到这么多人,但那五十万难民之中,却足可凑够所需之数。” 
    “对呀!”杨诚拍了拍脑袋,欣喜的说道。涌到交州地难民,大多来自殷实之家,也有不少书香门弟之族举家迁来。这也难怪,若无一定的家底,根本无法通过层层的税卡。旋即又有些为难地说道:“只是这些人的品行如何,却难以掌握。”经过这几年对交州的治理,各人的声望和品行当然是一查便知。但这些人初到交州,又是从各地而来,短时间内根本难以得知。 
    “诚哥何必拘泥于俗套,德才兼备之人,哪有那么容易得到。只要有才,再谨选合适之人加以训练,不日便可任用。有办事得力的巡查衙门,你难道还怕他们出得了什么大乱子来?诚哥若要求全,非要有数年甚至更久的时间不可,那便需要从长计议了。”张识文笑道。 
    “你的意思是……”杨诚仍有些犹豫。 
    “唯才是举!”   
      第五卷 第五十八章 交州飞凤 
       
    幕垂下,杨诚与张识文围坐在客厅的餐桌旁,就着简边吃边聊。偌大个杨府,除了他们二人,便仅余已经歇下的杨明夫妇。 
    左氏姐妹此时犹在新城郡,总领着难民的安置工作。这几个月来,涌向交州的难民几乎没有停过,虽然杨诚增调了不少人交付左飞羽手下,但 
    仍有不少事务需要左飞羽亲自处理。这次管理难民的工作,让左飞羽的政务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和提高,数十万人的安顿几乎没出什么差子 
    ,虽然不能说令人人满意,不过新城郡的迅速安定便足以说明一切。再加上她为人和蔼,待人以诚,处事又极为公道合理,在难民之中享有极 
    高的声望。 
    左擒虎则在十日前随着一支去崖州的商队,展开他久违的山林冒险。上次崖州之行,给了他极大的剌激。左擒虎本就是个天生的猎人,不过岭 
    南一带却因四年前的过度狩猎,几至于鸟兽绝迹,即使到了现在,也难现他年青时的盛况。而崖州由于人口稀少,尚有大片原始的丛林无人涉 
    足,其中的珍禽猛兽,数不胜数。对于数年没有痛快的打过一次猎的左擒虎来说,崖州无疑有着致命的诱惑。为了不让杨诚和左飞羽阻止,左 
    擒虎竟连声也没吭,挎上猎弓,拎了个简单的包袱,便悄悄而去。直至到了珠崖郡,才被蔡进锐发现派人回禀杨诚,等杨诚知情的时候,他已 
    领着商队赶去山了。 
    对于左擒虎这次的行动,杨诚也是无可奈何。只好吩咐蔡进锐安排些人手好好照顾作罢。幸好现在的崖州倒也算安定,沿海的数股海盗,已被 
    平海营当作练兵地靶子,尽数清除、收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