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神箭传说 >

第27章

神箭传说-第27章

小说: 神箭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看来城寨上还有投石器之类重型武器,这下可不好办了。”汪甫业忧虑的说道。 
  “在这里说再多也没用,不如现时我二人去查看一番,再回来定计不迟。”孙尧安站起来向汪甫业建议道。 
  “正合我意,立即动身。”二人大步向帐外走去。 
  汪甫业和孙尧安二人仅带着两百名亲卫便向秘密矿山出发,不多时便已策马奔至浮桥边。二人并肩策马踏上浮桥,孙尧安行了几步,突然止住胯下战马,若有所思的说道:“你说左贤王会不会就在山上呢?” 
  汪甫业也停了下来,回头望着孙尧安说道:“这个可能性不大,左贤王不识水性,一直被我们困在营地中,昨日与匈奴骑兵在河边一战之时,左贤王一直没有现身,如果他当时在匈奴骑兵之中,我们哪有可能这么快就围歼了四千匈奴骑兵呢。” 
  孙尧安策马快行几步追上汪甫业,二人缓缓向对岸行去。 
  “左贤王和他的千余骑兵从昨天一战后便凭空消失了,这让我一直不安啊。”孙尧安担忧的说道。 
  汪甫业点了点头,对左贤王的强悍记忆犹新,如今一下子消失在自己视野之中,当真是在背芒刺,令二人坐立不安。“这山周围均派人仔细搜索过,确实再无上山之路,左贤王不可能让我们毫无察觉的带着千多骑兵上山。” 
  “希望如此吧,如果左贤王真的在山上,我们现在的处境可就不妙之极了。” 
  “在也忧,不在也忧。”在汪甫业的长叹中,二人率众直入山林。   
      第一卷 将军百战死 第三十一章 山谷危局(上) 
       
  山谷 
  晨曦透过浓密的树叶,静静的洒在山谷中。很多士兵已经从沉睡中醒来,受伤的士兵正用随身携带的伤药处理着伤口,经过一夜的休息,众人的精神好了很多。 
  李平北派出十二名受伤较轻,行动自如的士兵探索山林周围的地形,顺便寻找食物。正威营士兵随身携带的食物只能让他们支持至今晚,一旦食物用尽,等待他们的将是无情的死亡。 
  安排人外出探索后,李平北便在士兵中间穿梭往来,帮助士兵处理伤处、统计受伤情况、检查兵器箭矢……众多的事情立即让李平北疲于应付,这时他才想到昨天战死的几位千夫长的重要作用。根据众人推举临时任命了两个千夫长和几个百夫长后,李平北终于松下一口气。 
  杨诚在林中不断穿梭着,刚才他自动请缨担任搜索任务,全营再无一人比他更为熟悉山林地形。离开山谷已经五里了,一路行来,竟然不见一只猎物,这时杨诚极为丧气。本来想以自己的身手为缺粮的正威营加点餐,却连一只猎物都碰不上。正当他苦恼时,暮然发现左边两百步外一水洼边,一只糜鹿在悠闲的喝水。杨诚顿时大喜,搭箭正要射出,糜鹿似乎察觉到危险,立即扭头便跑。杨诚叹了口气,收起弓箭发力向被树木挡住的糜鹿追去。 
  糜鹿在林中左奔右窜,林中树木丛生,杨诚一时竟也无法,只是拼命追去。一人一鹿便在林中追逐起来,奔跑近十里,杨诚只觉一亮,前方的麋鹿再无树木挡住,当即便张弓搭箭,“卟!”一箭从糜鹿左退插入,糜鹿重创之下再无力奔跑,只在地上痛苦的挣扎着。 
  杨诚大喜,迅速向中箭的糜鹿奔去,待一靠近便跃去死死的按住挣扎的糜鹿,然后狠狠一拳便将糜鹿打晕过去。杨诚见终于打到猎物,开心的笑了起来。刚笑两声,笑容便停顿住了。原来杨诚追逐糜鹿,渐行渐远,竟已跑出森林的范围,现时他正趴在离林两步左右的糜鹿身上,前面便是一马平川的草原。六名巡逻匈奴骑兵发现了杨诚,正策马从三百步外向他快奔而来。 
  杨诚看了看自己箭囊里仅有的两只箭,当即扛起糜鹿,转身向林中奔去。杨诚奔入林中不久,匈奴骑兵已到林边,六人低声商量,显然是在讨论是否入林追杀。不多时六人便翻身下马,向林中奔来,显然是看到杨诚只是一人,而且还扛了一只百多斤的糜鹿,众人均想着合力围杀杨诚,以便回去向浑邪王领赏。 
  杨诚在林中敏捷的穿行中,肩上的糜鹿似乎轻如无物。听到四百步外传来匈奴士兵的声音,再看看自己箭囊中仅剩的两箭,加上鹿身的一箭也才三箭。杨诚想了想,把糜鹿放在一棵树下,取下弓箭,几个纵跃便消失在茫茫林海。 
  匈奴士兵追至树下,看着地上的糜鹿,一时也不知道该继续追,还是扛着白捡来的猎物去大吃一顿。正当他们犹豫时,“卟!”左边飞来的羽箭穿透了一名匈奴士兵的胸口。其余五人大吃一惊,散开来向左边警戒着逼去,长弓牢牢握在手中,准备随时向敌人发起无情的攻击。“卟!”一名匈奴士兵背后中箭,森冷的箭尖从胸口冒出。四人立即转身四处搜寻,哪里还有半点人影,只见原来中箭躺在地上的匈奴士兵已经被翻了过来,背上的箭囊已然不见。 
  四人大惊,靠在一起惊恐的望着四周,一点踪迹都没有的敌人已经让他们方寸大乱。“咻咻!”两箭接连飞来,狠狠的插入两名匈奴士兵的胸口,剩下两名匈奴士兵终于崩溃丢下自己手中的长弓,尖叫着向来路冲去。“咻咻!”催命的音符再度响起,逃跑的两名匈奴士兵头顶一支羽箭直没入羽,手仍然无助的向林外指着,终于轰然倒下。 
  “嘭!”一个身影从树上跃下,稳稳的站在糜鹿旁边,不是杨诚还会有谁。 
  杨诚脸上无喜无忧,虽然他并不喜欢杀人,但对这六个匈奴士兵却必须想尽办法加以射杀。杨诚默默的取下六人的箭囊、长弓、短刀和身上的一些干粮。扒下两人的衣服将这些包了起来,甩在左肩上,正要弯身扛起糜鹿却突然想起匈奴士兵留在外面的战马。放下身上的东西,奔出林去,六匹战马正拴在林边的树干上,杨诚解下缰绳,把六匹马赶到林中一处隐密之处,拴好后便收拾东西回营。有了六匹战马,李将军定可安全脱险吧,杨诚心中想道。 
  杨诚一边往回走一边吃着从匈奴士兵身上搜来的干粮,离山谷还有五六里,杨诚突然停了下来。山谷方向隐约传来喊杀声,杨诚心道不好,丢下身上的东西,把六个箭囊全绑在身上,握着手中长弓向山谷方向飞奔而来。 
  李平北在谷内指挥士兵进行防守,派出杨诚他们不久,匈奴士兵就已经发现了他们藏身的山谷,没多久就有数千匈奴士兵赶来。幸好谷口狭窄,地势显要,匈奴士兵的几次进攻都被打了回去。 
  李平北站在谷口附近,忧虑的看着谷外。刚才的战斗已经让正威营的箭矢用尽,全靠仗着有利的地形挡住了匈奴士兵的进攻。不过在失去远程打击能力后,要想守住这里恐怕将变得更为艰难。 
  谷外的匈奴士兵几次进攻无效后,开始在谷外伐木建墙,准备把这个小谷团团围住,只要木墙一起,大陈的残兵便再难冲破。匈奴士兵一部份忙禄的建造木墙,一部份张弓搭箭,警戒的将箭头对准谷口。同时数十名匈奴士兵开始探查山谷四周的地形。 
  李平北见此情况心如火焚,这山谷四面环山,除了谷口,四面都是难以攀沿的陡坡,一旦让匈奴占住山谷四周,到时将进退不得,难逃全军覆没的命运。 
  杨诚虽然在林中疾奔,周围的一切动静却没有丝毫逃过他的耳目。现时情势危急,一向习惯于听人指挥的他;现在却只能靠自己了。离山谷越来越近了,杨诚减慢了速度,小心的前进着,不断利用树木和石头隐藏自己的踪迹。在离山谷一里多时,一块凹地里细微的声音传到杨诚耳朵里,杨诚小心翼翼的靠了过去。在一棵树后探头观察,却见十一个身着大陈盔甲的士兵伏在那里轻声的交谈着,原来竟是探路的另外十一名士兵。 
  杨诚大喜,闪身跃去。伏着的士兵立即发现了身后的异响,纷纷转过身来,“咻咻!”两支羽箭向杨诚射来。杨诚闪身避开闪电飞来的羽箭,低喝道:“是我!”另外九名士兵刚欲射出箭矢,听到这声音堪堪止住。如果杨诚出声慢了一线,此刻恐怕已经成了箭下冤魂。众人见是杨诚均松了一口气,一人向杨诚招手示意,另外十人已收好弓箭,继续伏身察看敌情。 
  杨诚轻轻走过去,伏在最左一人身边,探出头向前望去。看到前面的情形不由吸了口气,山谷前的木墙初具规模,临时堆砌的木墙已近一人高,木墙后面已经形成一块空地,不断有木材被运来。谷口的匈奴士兵大约三千人左右,其中一千人正举弓对准谷口,看来匈奴是想瓮中捉鳖。几天来的战斗让匈奴士兵对这群大陈军队又恨又怕,这次再不敢仗着人多轻易对战。 
  杨诚一边观察,一边和身旁的士兵轻声交流着。原来这十一人也在不久前回来,但谷口已经被匈奴士兵封锁,各人均小心的在四周侦察,慢慢的汇在了一起。众人均对眼前的困局一筹莫展,众人的箭囊中都只剩下几只箭矢,就算匈奴士兵站着让他们射,也只能造成极小的伤害。杨诚解下四个箭囊让众人分了,皱着眉头苦苦思索解救之计。谷里的正威营士兵恐怕已经箭矢用尽了,就算箭矢充足,一待匈奴的木墙筑成,也将再难冲出来。所以必须在匈奴士兵筑成木墙之前,打乱他们的布置,给谷里众人突围创造机会。 
  杨诚思索良久,终于考虑到一法,虽然成功的可能极低,但总得尽力一试。当下招拢其余十一人,轻声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众人均惊讶的望着杨诚。 
  “现在情况危急,若再拖延只会空留悔恨,大家就放手一搏,兴许还有一点机会!”杨诚一脸自信的向众人说道。其实杨诚自己心里也没底,不过平时看李平北向正威营士兵下令时,均是极有把握的表情,让士兵们均感染到必胜的信心,自己照样学样,希望能让十一人相信自己。 
  “好,放手一搏!”十一名士兵被杨诚的自信感染,重重的点头说道。 
  “好,大家注意我的信号,就拜托了!”杨诚低声说道,向谷口深深的望了一眼,闪身跃入林中,片刻便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中。   
      第一卷 将军百战死 第三十二章 山谷危局(中) 
       
  卢南湖 
  汪甫业和孙尧安率着亲卫穿入树林,果然如逃回的千夫长所说,一条石块砌成的小路出现在眼前。 二人下马向山上行去,一路不住赞叹,左贤王的布置果然非同凡响,能被利用的地形均进行了改造,整个山道处处均是险要。孙尧安一边走一边向身旁的汪甫业说道:“看来左贤王应当不在山中,不然随便分出几百人据险而守,恐怕我们也不能轻易通过。” 
  “不错,前面已然如此,不知道那关隘会是如何的险要。实在不明白为何左贤王不一开始就死守这里呢?那样我们恐怕就只有饮恨败北了。”汪甫业左顾右盼,感叹的回道。 
  “我猜这山上必定无法容纳这么多人,一旦众人上山,恐怕拥挤不堪,哪里还能战斗。” 
  汪甫业摇了摇头,疑惑的问道:“照说左贤王既精心布置这里,自然难以攻下,那他为何会怕我们进攻这里,将四千骑兵白白的派到河边送死呢?” 
  孙尧安思考了一下,说道:“会不会想冲上山去来个死守呢?” 
  “这也难说,不过如果是想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