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2 >

第11章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2-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雅克萨。中国早已同意让出尼布楚,现在俄国也同意撤出雅克萨,问题已 

经解决。此后在其他问题和具体细节方面又经过了一系列艰难曲折的谈判, 

终于达成了协议。 

     9月7日晚上,双方举行了隆重的签字仪式。索额图和戈洛文身穿礼服, 

同时到达会场。他们先在条约上签字、盖章,然后宣读誓词,相互交换条约。 

这个条约,就是著名的《尼布楚议界条约》。签字以后,他们互相拥抱,表 

示祝贺。这时候乐声大作,喇叭、铜鼓、风笛、双簧管齐鸣,帐篷里充满了 

轻松的气氛。双方官员也改变了过去的敌对态度,亲切交谈,互相赠送礼品, 

还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尼布楚条约》是中国和俄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正式的文本是拉丁文 

本,由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另有满文本和俄文本。条约共六条,实质性部分 

包括:中俄东段边界的划分,越界侵略和逃人的处理,中俄往来贸易的规定 

等。 

     中俄东段边界的划分是条约中最重要的部分。条约明确规定以格尔必齐 

河和额尔古纳河为两国的分界线。又规定外兴安岭和乌第河之间的地区暂行 

存放,留待后议。清政府在领土方面作了重大让步,将尼布楚及其以西直至 

贝加尔湖原属中国的领土让给了俄国,以换取俄军撤出雅克萨。 

      《尼布楚条约》严禁彼此越界入侵,双方不得收容逃亡者,以减少边境 

争执。又规定:中俄两国人民可以过界来往,贸易互市,这是俄方长期以来 

的要求。 

      《尼布楚条约》是一个平等的条约。双方代表都在各自政府事先指示的 

范围之内进行谈判交涉,没有用武力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最后达成的 

协议并没有越出中俄两国政府愿意接受的范围。条约明确地划分了中俄两国 

的东段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都是中 

国的领土。条约在领土和贸易方面也满足了俄国的要求,尼布楚谈判是正式 

的、平等的谈判;该条约巩固并扩大了两国人民的和睦关系。在尼布楚条约 

签订后的一段时间内,中俄的东段边界稳定了下来,边境相对地比较平静, 

两国人民之间的和平往来和贸易也有所发展。 

      《尼布楚条约》虽然把原来属于中国的一些土地让给了俄国,但这是清 

朝政府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同意的,是双方商议的结果,是平等的条约。从此, 

在长达150年的时间内,这段边境一直比较平静。 


… Page 33…

                            晚清太后垂帘听政 



     1860年9月22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咸丰皇帝从圆明园仓促北逃, 

途中因颠沛流离,得了重病呕血。30日行抵热河避暑山庄,1O月初虽然逐渐 

恢复健康,但逃亡途中,回首往事,放眼山庄,不无“国破山河在,城春草 

木深”之叹!在这种心情驱使下,咸丰皇帝盼望和议早成,谕令奕䜣同英法 

议和可以尽快办成。10月19日,又在奕䜣等人的奏折中批示:“此时天气 

尚未严寒,英法等国如能早退,朕即可起驾回京,以定人心。” 

     奕䜣和英法签订《北京条约》的消息传到热河后,10月31日,咸丰皇 

帝又批示说:只要外国退兵不再反复,朕即可回京。但侵略者不肯立即退兵, 

声称要在天津过冬,咸丰皇帝担心一旦回銮,英法侵略者卷土重来,因此谕 

令奕䜣等人,在回銮以前,务必和英法侵略者议定,以免再生枝节。这表明 

咸丰皇帝还仍然准备当年返回京师。 

     但是奕䜣等人认为条约初定,恐怕英法两国会借故纠缠,不肯撤兵,打 

算待英法联军退到天津之后再与外国交涉其他外交问题。对此,咸丰皇帝大 

为不满,正是在这种不满情绪支配下,当奕䜣等人请咸丰皇帝早日回銮时, 

咸丰皇帝颁发了暂不回銮的上谕。 

     当初咸丰皇帝命奕䜣留在北京办理议和,咸丰皇帝的本意,不过是想争 

取时间,部署兵力。然而奕䜣受命之后,却迅速同英法签订了和约,并因此 

同洋人打上了交道,博得了侵略者的好感,这是咸丰皇帝身边大臣肃顺等人 

始料不及的。肃顺一向刚愎自用,视满族贵族如酒囊饭袋,就是对奕䜣,他 

们也只称呼他“小六子”,毫不放在眼里。如今奕䜣因议和成功,而被朝野 

上下视为善于与洋人打交道的人,威望大为提高,大部分留京亲王大臣追随 

其后,势力已经很大,再有洋人的关系,如果咸丰皇帝回京,难免不受其包 

围影响,因而肃顺等人便极力阻挠回銮。 

     为了使咸丰皇帝在避暑山庄“乐不思蜀”,肃顺等人极力以射猎或美色 

来诱惑咸丰皇帝。避暑山庄原有离宫200余所,完好者尚有70余所,有许多 

可供消遣的去处。和约签订后,肃顺等人令在京的大戏班人员分三批全部到 

达热河,从此几乎每二三日即演戏一次,每次戏目角色均由咸丰皇帝硃笔决 

定,有时上午已花唱,晌午还要清唱。咸丰皇帝在避暑山庄玩得很开心,大 

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之势。与此同时,肃顺等人还大兴土木,修缮行宫。肃顺本人甚至还建筑私 

寓。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动摇和影响咸丰皇帝回京的念头。 

     咸丰皇帝在热河整日以观剧打猎为乐,懒于处理政事,使肃顺等人更加 

大权在握。整个热河,几乎成了肃顺等人为所欲为的天下。 

     肃顺等人挟天子以令诸侯,拒不让咸丰皇帝回銮进京,遭到留在北京的 

亲王和大臣们的痛斥与反对。而肃顺则针锋相对,污蔑留守京师的奕䜣等人 

一再要求咸丰皇帝回銮,是挟制朝廷。肃顺等人还指使爪牙望风扑影,谣传 

恭亲王将借助洋人势力造反。从而引起咸丰皇帝对奕䜣的不满,致使兄弟之 

间感情再度疏远,咸丰皇帝死后把奕䜣排斥在赞襄政务王大臣之外,与这次 

矛盾很有关系。 

     1861年8月21日,咸丰皇帝病危。在几次昏厥,神志尚清醒时,他召 

集御前大臣、军机大臣,传谕立皇子载淳为皇太子,又指派载垣、端华、景 

寿、肃顺、穆荫、杜翰、焦祐赢尽心辅助小皇帝,辅助经办一切政务。这是 


… Page 34…

咸丰皇帝死前按照清朝的祖宗家法,建立顾命制度,以辅佐幼子继位。 

     8月22日,咸丰帝在避暑山庄病逝。肃顺等八位赞襄政务王大臣开始为 

咸丰帝的丧礼和小皇帝继位忙碌起来。即刻传令,从即日起皇后称皇太后, 

皇太子称皇上。当日,发布咸丰皇帝遗诏,把咸丰帝上述遗命布告天下。 

     这些工作做完之后,咸丰帝死后的政权交替工作大体就绪,只待新皇帝 

回京,在太和殿举行登极大典了。 

     咸丰帝死后,热河曾有人向北京密报政情,对咸丰帝病危立太子这段时 

间的热河政局曾做过报道。 

     咸丰帝死后这段时间,热河的政治局势比较稳定,肃顺等八位赞襄政务 

王大臣辅佐6岁幼主,齐心协力,极为和衷,大异以前局面,他们对所有的 

事情都处理得很妥当。 

     咸丰帝死后的政体,是赞襄政务王大臣与两宫太后共执国政,由赞襄政 

务大臣先把圣旨拟好,皇太后、皇帝阅后,母后盖“御赏”印,皇帝盖“同 

道堂”印,两宫太后与赞襄政务王大臣互相牵制,以防止专权的情况发生。 

奕䜣到热河以前,他们尚无推翻这种政体的举动发生,这种体制是得到当时 

肃顺与太后双方的承认和拥护的。 

     咸丰帝病逝当天,皇后晋封为皇太后。次日,小皇帝载淳生母那拉氏始 

被封为皇太后。两宫并尊,并非同日,这是肃顺为抑制那拉氏所作的精心安 

排。肃顺在两宫太后中故意制造矛盾,对秉性宽厚、素无大志的东太后极力 

拉拢,对西太后那拉氏则极力裁抑,严加防范。于是在咸丰帝死后的最初一 

段时间里,斗争主要是在肃顺和西太后之间进行。其实他们之间的斗争早在 

咸丰帝生前就已开始。 

     小皇帝载淳生母叶赫那拉氏,是满洲镶蓝旗人。曾祖父吉郎阿,曾任户 

部员外郎。祖父景瑞曾任刑部员外郎。父惠征,生于嘉庆十年 (1805年), 

长期任笔帖式,从事抄抄写写的文书工作。咸丰二年又调任安徽宁池道台, 

所辖五府一州,共计20个县,兼管芜湖关税务,不仅是个要缺,而且是个肥 

缺。叶赫那拉氏就是生在这样一个世代为宦的官僚家庭。 

     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日 (1835年11月29日),叶赫那拉氏生于北京, 

她的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因此她从小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并受到传统的封 

建教育。据说,那拉氏年16时已经能背诵四书五经,通满文,二十四史也浏 

览一遍,而且精通琴棋书画。 

     那拉氏的小名叫兰儿,父亲惠征是官场中的老手,经常奔南走北,往来 

各地。兰儿跟着父亲,从小就学会了随机应变的本领。 

     兰儿18岁的时候被选入皇宫。皇宫里皇帝的妻妾很多,分皇后、皇贵妃、 

妃、嫔、贵人、常在、答应等七个等级。兰儿刚进宫,地位很低,没有什么 

机会和皇帝亲近。有一天,她看到咸丰皇帝在圆明园的花丛竹林中散步,便 

故意躲在树林深处,娇声娇气地唱起歌来。歌声把咸丰皇帝吸引住了。他慢 

慢地走到了兰儿的身边,发现兰儿长得很标致,就看上了她,封为兰贵人。 

那拉氏为人机灵,很会猜测皇帝的心思,甜言蜜语,得到了咸丰皇帝的宠爱, 

不久,又被封为懿嫔。过了几年,那拉氏生了皇子载淳。咸丰皇帝虽然嫔妃 

很多,却没有一个生儿子的,这回得了儿子,非常高兴,下令把那拉氏封为 

懿妃,过了些日子又进封为懿贵妃,地位仅仅次于皇后。因为咸丰皇帝经常 

生病,不能料理国事,有时就让那拉氏代笔批复。从此,那拉氏能和皇帝议 

论国事了,谁也不敢得罪她。皇后钮祜禄氏因为没有生儿子,凡事都让懿贵 


… Page 35…

妃三分,其他嫔妃就更不在话下了。 

     懿贵妃的干预政事行为,使肃顺、载垣、端华等人的权力受到了侵犯; 

而肃顺等人向咸丰帝进献美女之事,又使懿贵妃失去咸丰帝的宠爱,由此引 

起双方的矛盾。双方在矛盾斗争中,都挑拨咸丰帝同对方的关系。其中最使 

懿贵妃恼恨的是,肃顺等人不仅在逃往热河途中尅扣她的食物,苛待于她, 

而且竟建议咸丰帝除掉懿贵妃。后来咸丰帝虽然没有杀她,但对懿贵妃已日 

渐疏远,且在死前给皇后留下遗诏,如懿贵妃日后不安分守己,可拿出此遗 

诏命令大臣除掉懿贵妃。 

     咸丰帝病危的时候,肃顺与懿贵妃矛盾更加激化。 

     咸丰帝死后,肃顺等人赞襄政务,开始想以不封太后的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