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激情H文电子书 > 冒犯书 >

第5章

冒犯书-第5章

小说: 冒犯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嵇康有着令人瞩目的社会名望,过着富足的物质生活,和美丽的知书达理的妻子。用世俗的标准来评定,他拥有一切。可是他不快乐,他想着应有更高追求的层面,是超越了物质的精神,可是在一个充塞了物质的世界里,他的精神是空洞的。在事业上,嵇康讨厌与“大佬”同流合污,但又不得不屈从于现实。为赚钱之目的,他与权贵们虚与委蛇,心知肚明的玩着各种名利场上的游戏。在家庭里,他厌倦了婚姻的一平如水。激|情被生活琐碎消耗殆尽,只剩下无聊与乏味。那么,靠什么将生活支撑下去呢。靠的是打岔、遗忘,把绝望变成升华,给痛苦赋予意义。纯粹的希望和快乐是没有的,只有曲线得来的希望和快乐。
  当嵇康意识到“做为一个人的存在”而必须表现出常态人的举止行为,他虽然照做了,可内心无比郁闷。他看清世界其实是肮脏不堪的,并非人们形容中的美好。人生下并非是善的,善是后天受教的结果。婚姻并非升华,它面临的最终结果不是变态的厮守,就是死亡。谎言无处不在,我们在谎言中苟且存活。看得透了,以游戏精神对抗污秽生活,比如朴。看清而无法忍受的,只有借助某项怪癖来麻醉自己,或者死。
  表面的生活是一张完美的五颜斑斓的纸,他却想撕裂它,现出它本质的单薄与贫瘠。内与外的双重压抑使嵇康潜伏着的恶的欲望以一种隐晦而扭曲的方式呈现。渴望不羁的灵魂被禁锢。当精神陷入绝望,人性恶的本能就凸现出来。他借助了网络。在虚拟世界里,他张狂放肆,真实的展露了人性中流氓的一面。只有在网络,他才是一个真实的流氓,不要做现实生活中那位克已复礼的君子,太束手束脚。我的精神太渴,它期待放纵。只有在网络,我才是我自己。可那虚拟的疯狂就是他所希冀的结果吗?他陷入了狂欢之后的更深绝望。
  乐果是小说中真正的主角,是作者大力落墨的一个精神迷乱的人物。乐果的洁癖,是她潜意识里认为人是一种很脏的动物的隐晦表现。因为职业和多年受教的结果,她压抑身体的欲望,而与淑女的标准看齐。然而与嵇康一样,她也厌倦生活的无聊乏味。在洞悉丈夫出轨的那刻,她多年的善恶观被颠覆了。乐果与老张的出轨之实,唤醒了她对性的渴望,然而她又认为自己不应该如妓女般沉溺于肉欲。一个她说:爱是圣洁的,不容背叛的。另一个她说:爱是肮脏的,欲壑无边,跟对方是谁没有关系。是与非,对也错,正与反、干净与肮脏、妻子与妓女,种种对立概念在她头脑中交错。她分离成了两个自我博弈的人物。究竟哪一个更真实,连她自己也分辨不清楚。网下的乐果越是神经质,网上的毒药越是冷静放荡。乐果用圆梳来戳伤自己,是对自身肉体的蔑视,是以彻底的毁灭来作为抵抗精神焦虑的极端手段。

()好看的txt电子书
  乐果逼学生作性表演被暴光之后,反而如释重担。不就是脱吗?不就是生殖器吗?索性承认自己流氓,比比谁更无耻。与此同时,网上的乐果,也就是毒药,这个黑暗的幽灵,随着情节的发展,一步步从背后走向前台。她向视频的另一端展露下体。她对嵇康说我想看自己有多无耻。这种状况愈演愈烈,自蔚发展成了受虐。这是一个被巨大羞耻感压制下的变态舒发。嵇康震惊了。象个忏悔的贵族,想用爱重新温暖乐果畸变的心灵,可此时的乐果已经摒弃了他。虽然两人心知肚明视频对面就是自己最亲密的人,但在现实中他们无法敞开心怀。
  乐果似乎不在乎了,然而她仍感觉自己被枷在闹市的一块木板上,被陌生男人轮奸,实际上是内心的阴影导致自我贬低的潜意识反映。如果说前期乐果还在试图逃避的话,那么到了此刻,她是主动探寻解脱的途径了。将往日害怕的、逃避的一面主动暴露出来,以自我折磨的途经来摆脱根植在内心深处的羞耻感与焦虑感。李银河的《虐恋亚文化》在对此有过解释,是“用较轻微的痛苦去替代更强烈的痛苦……受虐者以部分的痛苦换取整体的救赎。”实际这是一种精神上的矮化。
  嵇康的施虐与乐果的受虐,在言语和行为方面同时存在屈服和攻击的态度。两人殊途同归,以不同的方式获得摆脱心灵焦虑的解决之道。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之中,去悟出生命本质的残酷和不体面的真谪。也就是陈希我所希望冒犯的“生命的忌讳”。
  人性之恶与生存之痛
  那么,什么才是陈希我所定义的“生命的忌讳”?作者给人物安排一个了物质丰足的背景,就是希望透过金钱、地位、相貌等外在障碍物去提出对生命存在的置疑。而选择了虐恋和暴力的表现形式,是因为这种形式充满激|情,它的力量源于人内心的渴望。换言之,就是对犯罪的冲动,它表达了人心潜伏的嗜血欲望。弗洛伊德曾说人性本恶。“黑暗、冷酷和丑恶的力量决定着我们的命运。”我们,并非自己想象中那么善良。人性之恶无处不在。
  
紫罗衣:变态的厮守,或死亡(3)
贪念。第一副市长的外甥“大佬”,利用与权势人物的亲戚关系为开发商牵线搭桥,吃回扣,还狡诈的以借条的形式声明其“合法借贷权利”,意在回避出现差漏后应负的法律责任。副市长则以“公平”买卖收藏字画的形式,来谋取灰色收入。副市长表面对社会丑恶现状发出喝骂与不满,心知肚明却甘愿同流合污,做个所谓清醒的糊涂人。嵇康虽守着商人的底线,在工程上不弄虚作假,但他的同行却为利罔顾一切,制造了一场场豆腐渣工程,一场场生离死别的灾难。嵇康清楚世相,他的内心是虚的,时时惶恐在哪个环节出了错。所以在新世纪商贸城开城庆典他忽然喊出“停止!”的声音来。是对人们疯狂索取物质而丧失道德底线的一声警示吗?嵇康无能为力,他自己就身陷其中。
  疏离。因为冷漠而造成的疏离感。每个人心中都有潜藏的欲望,有时这些欲望是无法明说的,是魔障。为了保护自己,当代人习惯了将自己层层包裹,习惯了说着虚假言辞,乃至连自己都忘了真我。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让我们无法冲破心灵之墙。在沟通上的无能为力,正是当代人处在生活困局的真实写照。小说中描写的数次追逐的场面,嵇康的追,乐果的逃,是真实生活的游戏反映。想逃的,恰恰是生活的困局吧。
  欺骗。欺骗成了常态,成了稳定生活的必要谎言。比如朴从不在周末玩夜遇,因为周末是属于妻子的。男人们笑着,充满了沆瀣一气的味道。嵇康约会苏州女人,骗妻子说出行是为了公务。乐果也只有在网络上她才肯承认出轨的事实。老张为了弥补社会地位的差别而作出的身份伪饰。作者借乐果之言发出的对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有限的启蒙。根本目的是为了欺骗。以及官商之间为了既得利益的共同贪婪而对民众的公然欺骗等等。
  纵欲。落实在肉体上的实实在在的爱与痛。朴的尘世寻欢,出租车司机的以死换生,嵇康在网络视频中暴露的流氓本质,乐果在虚拟世界中的放荡。正如乐果所言:我的情欲。欲壑无边。而且这种Xing爱变态而残忍,多是在想象中完成的意淫行为。这种虚幻,是作者想通过变态的Xing爱来表达心灵上的绝望,来喻示梦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嫉妒。嵇康虽对妻子产生厌倦,将她比喻为一块在眼前不断晃动的大抹布,但当妻子有出轨之实,嵇康还是被本能激得暴怒。他对乐果行使暴力,想通过痛楚来实施他对她身体的控权。乐果在被叛变的痛苦中也曾试图逃避,可她最终发现那是徒劳。与老张的越轨,乐果的内心是有犯罪感的,当嵇康打了她,她反而获得被释放的快感。小说后期,乐果的精神其实已经失常了。她拒不承认自己就是毒药,并生出本能的妒嫉之心,要求嵇康去杀死这个虚拟的自己。嫉妒是把噬人的刀。
  残忍。主要表现在家庭暴力和虐恋情节上。作者将暴力处理为维系夫妻关系的畸形手段,似乎暴力用得越狠,就越能获得灵魂的救赎。这是一种奇怪的逻辑。或者作者想借此暗示:对暴力的迷恋,是人的劣性生生世世的承传。一旦上瘾,就会变本加历。
  作者以人性的贪念、疏离、欺骗、纵欲、嫉妒、残忍的无处不在来喻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疮痍满目的生存空间。而以古代诗人嵇康命名男主人公的隐喻,则表达了对生存之痛的畏惧。
  服食“五石散”的嵇康,被陈希我认为是宁为玉碎也不与这污秽世界同流共存的代表。经过上世纪的纷扰与变革,我们这个年代似乎迈进了一个平静时期,当物质逐渐丰足,不再成为困扰我们生存的首要问题,暴露在精神层面的贫瘠与粗糙,便显出我们长期对它的忽略来。国外观点曾评价中国用五十年的时间达到西方百年才能达到的高度,不仅仅是指经济上的迅猛腾飞,还有处于不断变化中的精神思潮。各种主义、各式流派、眼花缭乱的时尚意识等等,精华与糠粕并存,在短短数十年内灌输进国人的脑中。我们是否已做好准备迎接种种新旧观点的冲撞?是否做到真正的消化?当我们的精神追求跟不上我们的物质追求的脚步,当代精神就出现了错层,所以迷惘泛滥。精神其实是个折磨人的东西,它抓不着,摸不透,一旦深究,它会让清醒的人变得绝望,陷入更深层次的空。所以宁可借助某种怪癖去迷醉自己。古时的嵇康借助“五石散”,二十一世纪的嵇康借助网络视频。他们,是前世今生的承传关系。
  从社会地位上分析,历史上的嵇康是长乐亭公主的丈夫,曹家的女婿,拥有显赫的政治地位。小说中的嵇康则是一家闻名的地产公司老总,也算是社会权贵。这是两者的第一相同点;从个性上分析,魏晋的嵇康表面含垢藏瑕,爱恶不争于怀。私下性情却烈性如火,慷慨愤世。所以才会做出与山涛绝交、挽袖打铁的惊世之举来。小说中的嵇康沉稳隐藏,在自蔚后能手也不洗而神态自若地与副市长握手,可见其也熟谱面具之道。为赚钱之目的,他曾与第一副市长的外甥沆瀣一气,到最后也服从天性,与其断绝往来,可见其个性中的决绝。这是两者的第二个相同点;第三个相同点是两人都属非正常死亡,且都是自愿赴死。嵇康拒绝三千太学士为他求情,宁以一曲《广陵散》绝世人间。小说中的嵇康本可以继续在婚姻中自我蒙蔽,苟存于世,可他看清了生活的本质其实是附在光鲜表面上的臭虫烂疮,生无可恋。“其实生活的内核是不能挖出来看的。所有的人都对此遮蔽。合谋沉默。心照不宣。假如谁要揭示出来,就群起把他扼杀。”所以陈希我给他的主人公安排了自杀的情节。也许他想告诉别人:生活中真正可以杀死你的,不是别人,恰恰是你自己。
  
紫罗衣:变态的厮守,或死亡(4)
小说在结尾处附了一封在网上流传很广的信,但作者的本意并非想让人相信世间的真爱与温情。他想要表达的是:那不过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被营造的幻觉。人们不敢也无能去面对生命中的残酷与谎言。在富足的物质生活表面,我们的内在是贫瘠和荒谬的。这个世界不堪一击,它经不起推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