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的愤怒-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我的李默将军,你去准备吧,你的第七装甲军就做进攻丹麦与挪威的主力,你负责指挥前敌指挥,隆美尔就留在总指挥部吧!同时你和隆美尔要负责把这两组指挥机构搭建起来,命令随后就到。”
看来希特勒是把占领丹麦和挪威的行动交给了李默与隆美尔。这对于才组建的第七装甲军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对于李默和隆美尔来说,同样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大兵团作战可不是说说哪么简单。光是参谋团就是需要经过实战的参谋官几百人,这个合格的参谋官培养是十分困难的,不能速成,学历与实践缺一不可。
李默得到希特勒的命令就立即往华沙赶。准备和隆美尔先把“威赛尔军事演习”的指挥机关搭建起来。需要的一些空军和海军参谋好立即抽调。李默的另外一打算就是德国的那三伞兵师。德国现在有7个伞兵师,这个伞兵可不是几个月可以训练的,既然李默没有办法立即训练德军的伞兵。就打算借国防军的伞兵来充实自己了。当然李默打的是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的算盘。
隆美尔见李默又为第七装甲军争取到了战斗任务,当然是万分高兴,等李默一回到华沙,就立即与李默讨论开了。
“李默,你看我们把指挥部放在那里?”
“汉堡,那里是德国公海舰队的驻地,我的军长,还有比那个地方更适合的地方吗?”
“那当然,汉堡当然是最适合的指挥地,这次作战海军和空军的作用非常大,海军不光要担任运输兵力的任务,还要派出大量的潜艇和主力舰艇,防止英法可能出现的增援。”
英法在历史也是增援了挪威的,但实在不是德国的对手,被迫撤兵,德国这才完完全全占领挪威,现在李默同样不能放松警惕,隆美尔的建议很是及时。
“我的军长,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另外这次战役,我打算大量使用伞兵,我们现在就差伞兵了,所以我问元首要了三个师的伞兵部队,等我们占领丹麦和挪威以后,就直接把这三个伞兵师编入咱们德军战斗序列。”
“啊!!副军长这不可能吧!国防军那帮家伙绝对是不会同意的,如果军长你真能把国防军的三个伞兵师编入咱们德军,那就等于给咱们德军按上了一副翅膀,随时利用伞兵的远程突袭能力,咱们可以抢夺敌人的任何战略据点,军长你真有办法把那三个伞兵师搞到手?”
“呵呵,我的老师,我还真有办法让国防军那帮家伙乖乖地把上伞兵师送给我,你信吗?”
“不信。”
“打赌”
……
柏林的报纸和英法丹麦等国都在大肆报道德国即将举行的军事演习,“威赛尔军事演习。”消息当然是李默泄露的,德军第七装甲集团现在的坦克已经满员,光是四号坦克就有五百多辆,就连猜刚刚生产出来检验的豹式坦克都有一营。
配合李默他们的还有2个步兵军和2个航空军2600架飞机,还有德国大量的主力舰艇的调动,不可能瞒过敌人的眼睛,所以李默干脆做了两份演习计划,第一份计划就是真正的演习计划,第二份就是战役计划。
李默就是要让演习暴露在媒体下,让所有人都认为德国这是在对英法展示肌肉,威慑英法不要轻举妄动,另一个方面就是让苏联彻底失去警惕,德国在波兰的精锐部队,德军的三十多万人,已经全部调到丹麦边境去了,这当然可以表现为德国对苏联释放的和平信息。
汉堡军港的公海舰队军长部现在已经是“威赛尔军事演习”的总指挥部,隆美尔是演习的总指挥,副总指挥李默。丹麦挪威战役的总指挥当然是凯特尔元帅了,不过凯特尔元帅是在柏林统帅部的,具体的指挥还是前敌指挥部负责。
李默为了保密,就连统帅部都不知道李默的计划,知道这个计划的也就德国的十几个高级将官。
为了保密工作李默专门印制了一套密码本,这种密码很简单,很原始,但又不能破译。方法就是把排版用的德语模块,倒入一个大框内,胡乱的摇动,然后随便拿起来就排版,再印刷出几十本包含所有德语单词的书,每个部队的电信部门发一本,比如电文总有“我”这个单词,而个词语在密码本的第20页第4排,第15个位置上,那这个我的编号就是2015,李默发的所有电文全是数字的,这种最古老的密码完全是破译不出来的。
……
ps: 三连更送上,请求你掏出月票来。
第268章 两份计划
李默已经不止一次给国防军的那些老顽固说,你们的自以为无法破译的恩格尔密码是可以被破译的,那些老东西没有一个人相信,那是打死也不信,也不换他们的密码,就算是21世界的今天,德国还是用的恩格尔密码,只是编码方式上有所改变,现在有超级计算机帮忙,破译这个德国人自以为无人破译的密码,也绝对没有登上月球困难,可见德国佬有多固执。
反正李默指挥的部队是不用哪个永远无法破译的恩格尔密码,李默估计英法已经在调集大量的人力来破译德国人的恩格尔密码了,特别是英国已经从美国获得古董计算机,整个计算机的机器可以摆放满一个篮球场,那绝对是古董,但有它帮忙要破译德国的恩格尔密码已经成为可能。
这个李默已经通过中立国罗马尼亚请他们帮忙购买几十台,这个计算机现在还不是美国的战略管制商品,罗马尼亚去购买也不会引起多大的怀疑。等美国意识到计算机的作用的时候,绝对会阻止德国获得计算机,并且严厉禁止出口,等美国启动“曼哈顿计划”的时候,就是原子弹计划,他们就知道计算机的超级作用了,不过那个时候李默已经有几十台计算机了,这已经够德国的一些科研设计单位用的。
……
1939年3月25日,凯特尔在汉堡海军部召开了演习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四个人。海军的邓尼茨,空军凯塞林,陆军隆美尔和李默。
凯特尔用十分严肃的眼神,看了看下面,然后才用命令的口气说道:
“关于威赛尔演习的计划,昂得特马上发下来,我希望大家仔细看看,看有不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凯特尔,我们不是都知道威赛尔演习的吗?那份计划早就下发了,何必在费那个精力在去看那个演习计划。不就是一个演习计划嘛。用的着这样吗?。”
“大家看看看不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李默怕大家误会,连忙站起来解释。
大家这才拿起桌上的“威赛尔演习计划”大略地看起来,等大家看了几行,才发觉不对。连忙仔细地看起来。因为这份演习计划的首页就有希特勒的亲笔签名。以前那份是完全没有,这下大家不敢在嚣张了。
等几人看完新的威赛尔演习,就不在说话。虽然所有人比李默的资格都老,但是李默这个作战计划可是元首亲自批准的。
“凯塞林将军,你还有什么说的吗?”
凯特尔开始点名请凯塞林将军谈话,凯塞林将军与李默的关系不错,在波兰战役期间,更是派出大量空军支援李默,李默一直都把凯塞林的这份情谊记在心里。
凯塞林是一个纯粹的德**人,绝对不会参与到政治斗争中去,希特勒是认同凯塞林的,可以肯定凯塞林是一个忠于德国的,具有骑士精神的德**人,凯塞林的能力也是无容置疑的。
“好,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总指挥,你的计划上安排的两个航空军,必须是我指挥,并且无条件接受我的指挥。”
看来凯塞林还是担心德军的航空军会对自己的命令产生质疑,甚至拒绝执行自己的命令,所以凯塞林才会这样委婉地问凯特尔,因为希特勒的确有插手下级指挥的习惯,在波兰战役的时候就是这样,凯瑟琳可不想在被希特勒越权指挥自己的部下。
“凯塞林将军,这个当然,我保证把不听你命令的人送上军事法庭,等待他的只能是被送上刑场,德国的所有军人,无不以拒绝上司的命令为耻,这个与我们的优良传统完全是背道而驰的,这种行为也是不可原谅的。凯塞林将军,你有完全的的决定权,来指挥这两个航空军,就连我或者是伟大而神圣的元首,都不能干涉你的指挥,你放心行使指挥权吧。”
凯特尔这句不光是说给凯塞林听的,那也是说给大家听,不管你大家资格有多老,现在我是总指挥,你要是敢违抗军令,我就不介意把你送上军事法庭,接着送你上刑场。
凯塞林听李默这样说,连忙站起来躲着李默行了一个军礼:
“嗨!希特勒,既然这样我保证完成这次演习中空军的所有任务,本人以一个德国国防军的荣誉担保。”
“凯塞林将军,谢谢你,德国就是需要你这样具有骑士精神的精神。”
凯特尔说完才看着大家,凯特尔的意思很明白,凯瑟琳现在代表海军表态了,其他军种也各自表态吧!这种情况下大家那敢说自己拒绝执行元首签发的命令,当然不敢。隆美尔和李默的陆军,当然是无条件支持这份作战计划,这计划本来就是李默与隆美尔制定的。
“我同意按照演习计划执行命令。”
开完会议的人快速地离开去做准备了,而李默的部队已经准备好各种物质,现在已经在用火车运输了。对于陆军的调动,特别的装甲部队的远距离调动,需要的火车数量很多,这是李默在没有开作战会议的情况下,就调动自己装甲部队的原因,按照李默的计划的是德军第七装甲装甲军4万多人,全部到达指定位置应该是4月1日,最晚能晚于2日12点,不然就去军事法庭报道吧。
而组织运送兵力的任务就是隆美尔军长了,李默就做后勤保姆,武器弹药,药品食物等等,都是亲自过问,战争打的就是后勤,特别是机械化的装甲军更是如此。
海军和空军的调动就快捷地多了,从现在开始调集和准备,完全来得及。
李默决定首先侵占北欧的丹麦和挪威。主要丹麦位于波罗的海和北海之间,扼海上交通要冲。挪威地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北部,北临巴伦支海,西滨大西洋,南起北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德国首先占领这两个国家,就可以打破英、法对德国海军的封锁,使德国舰艇能畅通无阻地进入北海和大西洋。
……
ps: 考拉树 投了 1 票
lixiaopang 投了 1 票
第269章 开始突击
并可以在挪威西海岸建立海军基地,限制英国海军的行动,这就保障了德国进攻西欧的北翼安全。同时,还使瑞典供应给德国的铁矿砂可以通过挪威北部的纳尔维克港运出,经挪威海面运往德国。德国每年消耗1500万吨铁矿砂,其中1100万吨要取道挪威从瑞典进口。
此外,挪威‘国民大会党‘的头目、前国防部长吉斯林,早就想把挪威和德国联结成‘德国…斯堪的纳维亚共同体‘, 这正中希特勒下怀,他也正想建立‘一个大德意志联邦‘。于是希特勒基于几种情况的考虑,就完全同意了李默的占领计划。
丹麦、挪威都是小国,国防力量薄弱。丹麦只有两个步兵师,海军舰艇仅有2万吨。1935年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