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邓小 平时代 >

第59章

邓小 平时代-第59章

小说: 邓小 平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夏天到 1975 年底就在毛泽东和周恩来指导下负责外交事务。他的同事都认为,周恩来去世之后,在外交知识、战略 
思想、与外国领导人的个人关系以及既争取外国人的善意又坚定地维护中国利益这些方面,其他领导人都难以与他相比。 

中国的外交官可以具备有关其他国家和以往谈判的丰富知识,例如黄华 '9…2'枣1976 年 12 月他取代乔冠华成为外交部 
长,但往往缺少作出重大政治判断的自信,也没有足够的地位与外国领导人平等相处。 
外交一向是中共最高领导人的核心工作。毛泽东和周恩来在外交方面都是世界顶级的战略家,他们充满自信,能 
够与外国领导人平等地打交道。在 1978 年以前,虽然中国仍然比较封闭,但他们都把外交视为大事,亲自承担着领导 
外交的工作。 
毛泽东会见外国人时散发着帝王般的自信,谈论哲学、历史和文学,纵论天下大势。周恩来在国内外会见外宾时, 
则表现得博学而儒雅,他态度亲切,体贴入微,对客人照顾得十分周到。他既谈大事,也愿意讨论细节。 
像毛泽东和周恩来一样,邓小平对国家有着出于本能的忠诚,具有战略眼光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立场。也同他 
们一样,邓小平在会见外国人时,不但要完成既定的会谈内容,还会努力摸清来访者的性格和目的。但是,与毛和周相 
比,邓关注与中国有关的重大问题时更有系统性,也更加坦白直率。在会见外宾前,邓小平不接受口头的情况简介;他 
会阅读下属准备的有关来访者及其来访目的和应讨论议题的文件。像过去毛和周的情况一样,通常会有一名外交官先行 
会见外宾,由他把来访者的意图告知邓小平,邓小平再接见他们。 
驻京外交官都十分尊重邓小平,认为他是个可以打交道的人。外国来访者也很喜欢邓小平,他机智、专注,讲话 
直言不讳,愿意解决问题。乔治?布殊在 1975 年担任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时经常与邓小平见面,他说:「他态度明确, 

讲话直率,使人不会误解他的意思。  '9…3'黄华曾多次陪同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会见国外的来访者,他在谈到邓小平时 

说:「他能很好地抓住主要问题,深刻理解并简单说明问题的实质,果断并且直截了当地作出判断和决定。」'9…4' 
毛泽东对中国怀有过于宏大的、超越了现实国情国力的构想。邓小平与毛不同,他一向很现实,承认中国的弱点 
和落后。但是他也具备基本的自信:他知道自己代表着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它有着悠久而伟大的文明史;他的力量不 
但来自他个人战胜重重挑战而取得成功的经历,也来自于他对国内和国际事务的全面了解。和苏联的一些领导不同,他 
无意讨好洋人。无论洋人如何摆出泰山压顶的气势,他从不自觉矮个半截。相反,他在与外国领导人打交道时,把他们 
视为解决问题的伙伴,很快就直奔主题。由于没有心理负担,他便能既不畏强也不凌弱地坚决抵制他认为不符合中国利 
益的外来压力。 
 
 
但邓小平并非总能展示这种自信。1974 年他第一次访问纽约,在联合国大会发言时,他的讲话让人觉得拘谨而 
刻板,因为他知道自己的部下会把他的一言一行汇报给毛泽东。他在 1975 年时仍然很小心,因为在所有重大外交政策 
问题上他仍要得到毛泽东的首肯。邓小平也承认,周恩来的知识和经验远在他之上。但是毛、周去世之后,他就可以自 
主地与外国领导人谈判,不用担心他人的意见。1977 年年中,他重新主持外交工作后,延续了他在 1975 年的政策。 
但是在这一年 7 月之后见过他的外国官员觉得,他变得更加从容自信,更愿意就广泛的外交政策问题表明自己的看法。 
从 1977 年 7 月到 1979 年底,他在同外国领导人会谈时总会恭敬地提到「华主席」。但是自 1977 年他复出, 
外国客人就从未怀疑过他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当家人。他不但是代表中国的谈判者,而且是伟大的外交战略家。虽然他也 
阅读外交官的报告,但在重大决策上,他更多依靠自己老到的判断力。他之所以能表现得轻松自如,是因为他对当下的 
问题与总体战略的关系有着可靠的理解,对自己和对手交涉的能力充满自信。在与外国人的会谈中,他逐渐形成了自己 
的独特风格:先说几句机智的开场白,对外国客人表示欢迎,然后迅速专注于他要讨论的议题,直率、明确、强而有力 
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以苏联为大敌 
邓小平的战略分析起点和毛泽东是一样的:分清主要敌人,广结盟友与之对抗;分化敌人的盟友,使其疏远敌人。 
到 1969 年,苏联显然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的主要敌人枣这一年 7 月尼克逊总统在关岛宣布,美国不会涉足亚洲大 
陆的战争;而 3 月和 8 月的两次边境冲突后,中苏关系依然剑拔弩张。 
1975 年美国从越南撤军后,苏联和越南便趁此机会,填补了美国撤军留下的空白。在邓小平看来这加剧了对中 
国利益的威胁。他的结论是,苏联决心取代美国成为全球霸主,越南则想成为东南亚的霸主。因此中国要与大致处于同 
一纬度的另一些国家枣美国、日本和欧洲各国枣形成对抗苏联的「一条线」。同时,中国要努力使另一些国家枣 
比如印度枣疏远苏联。 
1977 年邓小平复出时,苏联和越南正加紧合作,扩张它们在东南亚的势力,这让邓小平感觉到日益增长的威胁。 
越南允许苏联使用美国在岘港和金兰湾建造并留下来的现代化军港,这将使苏联军舰能够自由出入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 
整个地区。越南还建设导弹基地,装备了瞄准中国的苏制导弹。苏联则向基地运送人员和电子设备,为其提供技术支持。 
苏联沿中国北部边境驻有重兵,还预谋入侵阿富汗,而中国西部的印度也在跟苏联合作,这使局势变得更加危险。同时, 
越南已经控制了老挝,并且正在策划入侵中国的盟友柬埔寨。邓小平,像下中国围棋的棋手一样,认为这些国际变化等 
于是在不同地点布下棋子,欲将对手围而歼之。在他看来,中国正处在四面受敌的危险之中。 
在所有这些事态的发展中,邓小平认为苏越结盟对中国的威胁最大,因此假如中国能对越南这颗棋子大胆下手, 
就能最有效地阻止苏联的包围。他说,越南人赶走美国兵之后,开始变得趾高气扬。1978 年 5 月布热津斯基与邓小平 
进行关系正常化谈判时,邓小平对越南背信弃义的严厉谴责曾让他感到吃惊。1978 年见过邓小平的另一个外交官也说, 
只要一提到越南,邓小平就不由自主地发怒。'9…5' 
邓小平与越南的关系 
无论从个人还是国家的角度来说,邓小平都有被越南出卖的感觉,因为中国曾为越南反抗美国作出了巨大牺牲, 
而 50 年来他跟越南人也有着深厚的个人交往。半个世纪以前邓小平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与越南人一起参加了反抗法 
国殖民主义的斗争。邓小平和胡志明(Ho Chi Minh)在上世纪 20 年代初都在法国,他们两人当时是否见过面,已经 
无从考证,但邓小平 1930 年代末确实在延安见过胡志明。周恩来则在法国时就认识胡志明,1920 年代中期他们还是 
黄埔军校的同事。邓小平在 1920 年代末被派往广西时,曾数次取道越南,得到过越共地下党的协助。在 1940 年代和 
1950  年代初,邓小平和越南共产党人曾是争取共产主义胜利的革命战友,1954  年以后他们却又成了致力于维护各自 
国家利益的政府官员。 
邓小平的前部下韦国清将军也与越南渊源很深。韦国清曾在广西省和淮海战役中供职于邓小平手下。他是广西壮 
族人,邓小平 1929 年在他的家乡建立过革命根据地。邓小平后来对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说,1954 年越南跟法国人打仗 
 
 
时缺少大规模作战的经验,中国派去的韦国清将军在指挥奠边府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越南人打算撤退,但韦国清拒 
绝撤退。越南北方的防空任务也是由中国飞行员执行的。 
邓小平理解中越关系的复杂性枣因为国家利益发生了变化,需要用新的眼光重新考量。他知道,由于数百年来 
中国的入侵和占领,越南爱国者把中国视为大敌。他很清楚,越南想从中国和苏联双方都得到尽可能多的援助,因为当 
时两国都极力想将越南向自己拉近。他还明白,尽管中国认为韦国清将军和中国志愿部队对奠边府大捷作出了举足轻重 
的贡献,但越南人仍然对中国感到失望,因为当他们在 1954 年日内瓦和会上为统一国家而努力时,中国没有为他们提 
供支持。  '9…6'邓小平十分清楚,胡志明在 1965 年写下的遗嘱中说,越南要成为主宰印度支那的强国,而中国并不认同这 
种说法。 '9…7'他还知道,中国从 1972 年开始牺牲中越友谊跟美国改善关系,这也让越南人心中不快。 
但是,中国一向十分慷慨地帮助北越对抗美国。当越共总书记黎笋(Le Duan)在 1965 年 4 月 18 至 23 日访 
问北京,为了对付美国对北越不断升级的空中打击寻求帮助时,刘少奇主席对黎笋说,无论越南需要什么,中国都会尽 
力提供。在这次访问中,邓小平去机场迎接黎笋,陪同刘少奇与他会谈,又去机场为他送行。  '9…8'此后,中国在国务院下 
面设了一个协调援助北越的小组,其成员来自政府的 21 个分支机构,包括军事、运输、建设和后勤等等。根据中方纪 
录,从 1965 年 6 月到 1973 年 8 月,中国向越南共派出 32 万志愿部队,为其提供防空武器、军械修理、公路和铁路 
建设、通讯、机场维护、排雷、后勤等各种支援。最高峰时,同时驻扎在越南的中国军队达到 17 万人。据中方的报告, 
中国在越战期间的伤亡人数约为 4;000 人,但有些中国学者估计伤亡者数以万计。邓小平在 1978 年对李光耀说,美 
国在越南期间,中国向越南运送的货物按当时价格计算在 100 亿美元以上,甚至超过了南北韩战争时中国对北韩的援助。 
'9…9'随着援越规模的扩大,中国把自己的工程兵、防空炮兵和辅助物资也都运往越南。'9…10' 
邓小平在 1965 年曾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如果越南人结束和苏联的关系,中方可以大幅增加援助,但是遭到了越 
南的拒绝。当美国加大对北越的轰炸力度时,越南人为了自卫,更多地转向苏联这个拥有高科技和现代武器的国家;在 
中苏争执中,苏联也利用这种实力向越南施压,使其向自己靠近。 
越南在 1960 年代中期不再批评「苏联修正主义」,中国为了表明对越南与苏联加强关系的不快,从越南撤出了 
一个师。中越之间的嫌隙越来越深。当 1966 年周恩来和邓小平会见胡志明时,他们对越南人的抱怨有深切感受:胡志 
明说,中国军队的傲慢表现就像历史上经常入侵越南的中国军队一样。邓小平回答说,驻扎在那里的 10 万中国军队只 
是为了防范西方可能的入侵,周恩来则提出撤回军队。'9…11'但是越南没有要求他们撤军,而中国继续向越南提供大量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