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邓小 平时代 >

第130章

邓小 平时代-第130章

小说: 邓小 平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64'1986 年 9 月 13 日邓小平会见财经领导小组的主要成员赵紫阳、姚依林、田纪云等人讨论 
经济问题和十三大的准备工作,邓小平再次谈到要党政分开,下放权力,理顺政府职能。他说,党应当只 
管党员的纪律,法律问题应当留给政府去做。见《邓小平年谱(1975…1977)》,1986 年 9 月 13 日, 
页 1137;SWDXP…3; p。17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编:《邓小平自述》(北京:解放军出 
版社,2005),页 200…201。 
'19…65'Wu; 〃Hard Politics with Soft Institutions;〃 ch。 2。 
'19…66'Wu; 〃Hard Politics with Soft Institutions;〃 ch。 2;  吴国光:《赵紫阳与政治改革》。 
'19…67'Wu; 〃Hard Politics with Soft Institutions;〃 ch。 2;  吴国光:《赵紫阳与政治改革》。 
'19…68'吴国光:《赵紫阳与政治改革》。 
'19…69'邓力群:《十二个春秋》,页 480。 
'19…70'David Bachman; 〃Differing Visions of China's Post…Mao Economy: The Ideas of 
Chen Yun; Deng Xiaoping; and Zhao Ziyang;〃 Asian Survey 26; no。 3 (March 1986): 292…321。 
'19…71'SWDXP…3; p。 213。 
'19…72'Wu; 〃Hard Politics with Soft Institutions;〃 ch。 2; n100。 
'19…73'电视机数量的数据取自  Link;  The  Uses  of  Literature;  p。  35;  and  Robin  Munro; 
〃Political  Reform;  Student  Demonstrations  and  the  Conservative  Backlash;〃  in  Robert 
Benewick and Paul Wingrove; eds。; Reforming the Revolution: China in Transition (Chicago: 
Dorsey; 1988); p。 71。 Munro 是当时的驻华记者。 
'19…74'2004 年 10 月对新加坡官员的采访。另见杨继绳:《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香港: 
卓越文化出版公司,2004),页 317…326。 
'19…75'Wu; 〃Hard Politics with Soft Institutions〃;  吴国光:《赵紫阳与政治改革》。对当时 
社会状况的研究参见  Deborah Davis; Thomas B。 Gold; Gail Henderson; Charlotte Ikels; Richard 
Madsen;  及 Andrew  Walder 等人的文章,载 Deborah  Davis  and  Ezra  F。  Vogel;  eds。;  Chinese 
Society on the Eve of Tiananmen: The Impact of Reform (Cambridge: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90);  Ezra  F。  Vogel;  One  Step  Ahead  in  China:  Guangdong 
Under Refor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p。 403。 
'19…76'见 Stanley Rosen; 〃The Impact of Reform Policies on Youth Attitudes;〃 in Davis 
and Vogel; Chinese Society on the Eve of Tiananmen; p。 292。 
'19…77'Benedict  Stavis;  China's  Political  Reforms:  An  Interim  Report  (New  York: 
Praeger; 1988); pp。 89…107。 Stavis 从 1986 年 9 月到 1987 年 1 月在上海复旦大学,经历过这些事 
件。 
'19…78'盛平编:《胡耀邦思想年谱(1975…1989)》,1986  年 12  月 27  日,下册,第 1297 
页;郑仲兵编:《胡耀邦年谱资料长编》,下册,页 1179。 
'19…79'SWDXP…3; pp。 194…196。  《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86 年 12 月 30 日,页 
1160…1162。 
'19…80'郑仲兵编:《胡耀邦年谱资料长编》,1987 年 1 月 2 日,下册,页 1182;盛平编:《胡 
耀邦思想年谱(1975…1989)》,1987 年 1 月 2 日,下册,页 1302。 
'19…81'盛平编:《胡耀邦思想年谱(1975…1989)》,1987 年 1 月 6 日,下册,页 1302。 
'19…82'见  Stavis;  China's  Political  Reforms;  pp。  90…96。   又见  Goldman;  Sowing  the 
Seeds of Democracy in China; pp。 194…203;  盛平编:《胡耀邦思想年谱(1975…1989)》,下册, 
页 1279、1301。 
 
 
'19…83'《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册,页 1165,1987 年 1 月 13 日。 
'19…84'郑仲兵编:《胡耀邦年谱资料长编》,下册,页 1182。 
'19…85'郑仲兵编:《胡耀邦年谱资料长编》,1987 年 1 月 9 日,下册,页 1182。 
'19…86'盛平编:《胡耀邦思想年谱(1975…1989)》,1987 年 1 月 10 日,页 1303…1304。 
'19…87'郑仲兵编:《胡耀邦年谱资料长编》,下册,页 1195…1196。 
'19…88'邓力群批评胡耀邦的全文见邓力群:《十二个春秋》,页 417…445。 
'19…89'杨继绳:《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页 568…622,此书的摘译见 Qiren Mei; ed。; 〃Three 
Interviews with Zhao Ziyang;〃 Chinese Law and Government 38; no。3 (May…June 2005);  宗 
凤鸣:《赵紫阳:软禁中的谈话》(香港:开放出版社,2007);Zhao; Prisoner of the State; pp。 176…182。 
'19…90'郑仲兵编:《胡耀邦年谱资料长编》,1987 年 1 月 15 日,下册,页 1185。 
'19…91'邓力群:《十二个春秋》,页 447…448。 
'19…92'郑仲兵编:《胡耀邦年谱资料长编》,1987 年 1 月 16 日,下册,页 1186。 
'19…93'盛平编:《胡耀邦思想年谱》(1975…1989),1986 年 1 月 16 日,下册,页 1307…1309。 
'19…94'Wu; 〃Hard Politics with Soft Institution;〃 ch。 2; n101。 
'19…95'郑仲兵编:《胡耀邦年谱资料长编》,1987 年 1 月 16 日,下册,页 1187…1188;中共 
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历史大事记(1978。12…2002。5)》(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2 修订版),1987 年 1 月 16 日,页 224。 
'19…96'3 号文件见盛平编:《胡耀邦思想年谱(1975…1989)》,下册,页 1313…1314。 
'19…97'3 号文件见盛平编:《胡耀邦思想年谱(1975…1989)》,1986 年 1 月 19 日,下册, 
页 1313…1314。 
'19…98'郑仲兵编:《胡耀邦年谱资料长编》,下册,页 1189…1190;3 号文件见盛平编:《胡耀 
邦思想年谱(1975…1989)》,1986 年 1 月 19 日,下册,,页 1313…1314、1319…1320。 
'19…99'对朱厚泽(2006 年 8 月、9 月)、吴明瑜(2006 年 8 月、2007 年 7 月)、于光远(2003 
年 2 月、10 月、2005 年 6 月)和李锐(2006 年 2 月、8 月和 2007 年 7 月)的采访。 
'19…100'满妹:《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页  473;郑 
仲兵编:《胡耀邦年谱资料长编》,下册,页 1190…1195。 
'19…101'杜导正:《杜导正日记:赵紫阳还说过什么》(香港:天地图书公司,2010),页 151。 
'19…102'James Tong; ed。; 〃Party Documents on Anti…Bourgeois Liberalization and Hu 
Yaobang's Resignation;〃 Chinese Law and Government 21; no。 1 (Spring 1988): 29…38。 
'19…103'《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历史大事记》,1987 年 1 月 13 日,页 224。 
'19…104'Stavis; China's Political Reforms; pp。 111…128; Goldman; Sowing the Seeds of 
Democracy in China; pp。 214…225; Baum; Burying Mao; p。 209。 
'19…105'盛平编:《胡耀邦思想年谱(1975…1989)》,1987 年 3 月 29 日,下册,页 1319。 
'19…106'Goldman; Sowing the Seeds of Democracy in China; pp。 204…214。 
'19…107'Baum; Burying Mao; pp。 211…215; ibid。; pp。 225…232。 
'19…108'邓力群:《十二个春秋》,页 467…468;作者在 2006 年 2 月、8 月和 2007 年 7 月对 
李锐的访谈。 
'19…109'杜导正:《杜导正日记》,页 160。 
'19…110'杜导正:《杜导正日记》,页 173…174。 
'19…111'盛平编:《胡耀邦思想年谱(1975…1989)》,1986 年 11 月 11 日,下册,页 1290。 
'19…112'盛平编:《胡耀邦思想年谱(1975…1989)》,1987 年 1 月 16 日,下册,页 1306。 
'19…113'SWDXP…3; p。 395; n。 117。 
'19…114'邓力群在 5 月 13 日讲话的观点见邓力群:《十二个春秋》,页 459…460。 
 
 
'19…115'Anthony J。 Kane; 〃1987: Politics Back in Command;〃 in Anthony J。 Kane; ed。; 
China Briefing; 1988 (New York: Asia Society; 1988); p。 11。 
'19…116'2004  年 10  月对新加坡官员的采访;《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87  年 5  月 
29 日,页 1191。 
'19…117'Chi Huang; 〃Deng's Ideas on Political Restructuring;〃 Beijing Review 30; no。 39 
(September 29; 1987): 14…15。 
'19…118'Ziyang   Zhao;   〃Advance   along   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eijing Review 30; no。 45 (November 9…15; 1987): xv…xxi。  关于事件之后不 
久写下的有关政治改革的记述,见 Tony  Saich; 〃Reforming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in Benewick 
and Wingrove; Reforming the Revolution; pp。 27…47。 
'19…119'Saich; 〃Reforming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pp。 27…47。 
'19…120'Wu;  〃Hard  Politics  with  Soft  Institutions;〃  ch。  2;  邓力群:《十二个春秋》,页 
472…473。 
'19…121'邓力群显然受到了伤害,他在《十二个春秋》中对这件事的背景作了很细致的描述,见该 
书页 467…478。 
 
 
第 20 章 

北京之春:1989 年 4 月 15 日…5 月 17 日 
从 1989 年 4 月 15 日到 6 月 4 日,在举世瞩目之下,成千上万的中国青年人走上了北京和其他城市的街头。 ' 20…1'4 
月 15 日胡耀邦骤然离世后的最初几天,示威者绝大多数是涉世不深的年轻人,他们要向这位刚离世的英雄和他所支持 
的民主表达敬意。最初开始集会时,他们表现出对中共的尊重,游行过程秩序井然,并未给交通造成干扰。起先他们也 
没有政治纲领,然而,随着示威日益扩大,要求变得越来越强烈,内容也越来越激进,示威者与当局的紧张关系不断升 
级。冲突在 6 月 4 日达到顶点,军队在这一天向北京街头手无寸铁的平民开枪,恢复了秩序。 
当时邓小平已 84 岁,他没有去街头会见示威学生,也没有插手中共每天作出的反应。但是他身居幕后,一直关 
注着局势的演变,是最终的决策者。他并不赞同示威者的言行,他们都是邓所推动的改革开放和为经济增长提供基础的 
政治稳定的受益者,而现在他们正在威胁这种稳定。 
邓小平试图避免东欧发生的事情在中国重演,那里因国家领导人向民众的要求让步而导致了失控。邓小平最初想 
避免流血,他知道那只会给示威者火上浇油。但是他从事发之初就相信必须立场坚定,尤其是在胡耀邦追悼会之后,他 
开始更为直接地参与掌控党对示威者的反应。他要确保干部能够落实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