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正说清朝三百年 >

第7章

正说清朝三百年-第7章

小说: 正说清朝三百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的图书编撰为清朝博大、鼎盛的文化事业作了积极贡献,也增强了清朝对全国的凝聚力。   
  康熙帝在加强文化建设的同时,大兴文字狱以加强思想专政。著名的有《明史》案、《南山集》案。因为他开了个坏头,雍正和乾隆二帝都跟着干了,杀害了很多抗清人士,毁了不少图书。   
  康熙行“宽仁”之术,例如他多次蠲免钱粮,处理文字狱,有时比刑部所拟的处罚宽,见本书《文字狱·〈南山集〉案》。清初除征地丁粮外,对火耗不加禁止。有人认为放纵征收火耗容易助长官员的贪欲,应当取消,但康熙帝认为官员薪俸薄,容忍了这种做法。他说:“诸臣为秀才,皆徒步布素,一朝得位,便高轩驷马,八驺拥护,皆何所来赀,可细究乎?”结果助长了腐败,导致康熙末年亏空巨大。   
  明朝开始就有御门听政的制度。皇帝在乾清门接受臣僚题奏(题本与奏本。报告公务用题本,奏事进言用奏本),处理日常政务。康熙帝几乎每天坚持御门听政。其勤政,可见一斑。   
  康熙帝在他青壮年时期确是很有作为,为清王朝的巩固和国家的繁荣宵衣旰食,功勋卓著,不愧为封建时代的伟大帝王。但到晚年,由于众多的皇子争夺帝位,把他搞得心力交瘁。内政外交渐废,吏治逐渐败坏。由于官吏侵吞贪污,国库存银骤减。康熙五十八年(1719)国库储备47368645两,康熙帝死的那年(1722),国库仅有银八百万两。   
  康熙帝在位61年,终年69岁,葬河北景陵(遵化县昌瑞山),庙号圣祖,谥“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多才多艺的康熙帝 
  避暑山庄图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的为数不多的伟大封建政治家,还是多才多艺的学者。钱宗范在《康熙》中说:“他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自然科学方面的数学、天文、历法、物理、地理、农学、医学、工程技术;人文科学方面的经、史、子、集;艺术方面的声律、书法、诗画。他几乎都有所研究。他写出了八九十篇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论著,他亲自审定了多种历史方面的书籍,他还精通多种民族语言。”我们在这里就康熙的才能补充一些例子:   
  康熙的汉文水平很高,中国历史知识丰富。“城高千仞卫山川,虎踞龙盘王气全。车马往来云雾里,民生休戚在当前。”他的这首《登高诗》被誉为帝王诗。康熙六巡江南题词很多,如为济南趵突泉题“激湍”、“源清流洁”,为珍珠泉题“清漪”、“润物”,为镇江金山龙禅寺题“江天一览”,为济南省城书院题“学宗洙泗”,为钱塘江龙王庙题“恬波利济”,为陆秀夫祠堂题“忠节不磨”,为米芾海狱庵康熙老年像 题“宝晋遗踪”。题词充分表明康熙高深的汉文水平和丰富的中国历史知识,题词的书法也很好。   
  康熙善算学。宣城梅成、泰州陈厚耀入值南书房,康熙教过他们算学。   
  康熙善射。他晚年对近御侍卫说:“我自幼至老,用鸟枪弓箭射死老虎135只,熊20只,豹25只,猞猁狲10只,麋鹿14只,狼96只,野猪132只,吹哨引来而射死的鹿几百只。射获其余的野善不计其数。曾一天之内射兔318只。”   
  康熙有丰富的水利知识。他六巡江南视察河工,对每项水利工程都能作出具体指示。他最后一次南巡(康熙四十六年一至三月)是亲自考察泗州西溜淮套是否可以开河才去的。经过实地考察,他正确地予以否决。 
康熙帝智擒鳌拜 
  鳌拜(?-1669),满洲镶黄旗人,曾经随皇太极出征察哈尔和朝鲜皮岛,赐号“巴图鲁”。“巴图鲁”是满语,意思是勇士、勇敢。参加过松锦之战,崇德八年升为三等昂邦章京。他拥护福临即位,曾到湖广、四川和贵州镇压抗清斗争。顺治亲政后,授议政大臣,晋升二等公。顺治遗诏,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为康熙辅政。鳌拜以为康熙年幼,不懂事,而肆无忌惮,培植私人势力,挑起镶黄与正白两旗换地纠纷,企图掀起新的圈地恶浪,户部尚书苏海纳、直隶总督朱昌祚和巡抚王登联反对。鳌拜怀恨在心,矫旨把三人杀了。因苏克萨哈也在换地事上反对他,鳌拜罗织24条大罪也于康熙六年杀了苏克萨哈。有鉴于此,康熙帝决定除掉他。但鳌拜是辅佐大臣且有勇力,处置他没有处置一般人那么容易,康熙帝决定智擒。   
  他首先进行火力侦察。有一次,鳌拜称病不上朝,而要康熙帝去看他。当康熙帝与侍卫进入他的卧室时,见他脸色骤变。侍卫疾步上前,掀开鳌拜床上席子,露出一把利刃,鳌拜面如土色。康熙帝为缓和气氛,笑着说:“刀不离身,是满洲老风俗嘛,不足为怪。”说完就回去了。   
  康熙八年(1669)康熙帝15岁。这年四月,康熙帝以下围棋为名召大学士索额图商量对付鳌拜的办法。过了几天,鳌拜独自一人入宫,康熙帝令布库侍卫,把他拿下。康亲王数鳌拜30大罪,康熙帝亲自审问,俱合实情。大臣要求将鳌拜交大理寺定罪,康熙帝说,鳌拜是顾命大臣,在先朝效了大力。特免其一死,从宽处理,仅革去他的官职,没收他的家产,禁锢起来。后来鳌拜在狱中病死。 
康熙宫中费用 
  康熙宫中费用比明代少得多。   
  康熙二十八年(1689),大臣对当时宫中花费与明代宫中花费做了一个比较:   
  明代宫中,每年用金花银(金花银指赋征米谷折价上交的银两,上供御用)969400多两,现在已充军饷。明代光禄寺(管皇室祭品与膳食的机关)每年送24万两银子给皇宫,康熙便服像现在只送3万余两。明朝每年送给皇宫的炭是1208万斤,现在只用100万斤。明代给皇宫送的木柴2686万多斤,现在只送6000080000斤。明代各宫用的床帐、舆轮、花毯之物,每年花费28200多两,现在这些东西不用了。康熙四十九年(1710),康熙帝说:“明朝宫内用费高,大兴土木,他们一天的用费够我们用一年。明代宫中脂粉钱达40万两,供应钱几百万两,到世祖登基时已全部废除。明代末年宫女达9000人,内监十万,有的连饭都吃不上。现在宫中才四五百人罢了。”他对户部官员说:“国家钱粮理应节省,否则不够用。” 
笼络汉人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是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在封建时代,读书的人很少,但他们有知识有文化,能说会道,在群众中很有影响。统治阶级管理全国,必须依靠他们。清朝是少数民族之一的满族的贵族建立起来的。满族知识分子很少,统治者要想管理好泱泱大中国,不依靠广大的汉人知识分子绝对不行。然而,清廷入关后,虽然随着其军事斗争的节节胜利,抗清斗争逐步被镇压下去,汉族知识分子纷纷向清朝靠拢。然而仍有相当一批汉族知识分子对清朝持反抗或不合作态度。长此以往,清朝将很难长期保持其统治。顺治朝已经对汉人知识分子进行笼络,康熙帝加大了力度,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他的手段主要是抓住汉人知识分子的心理,通过多种手法,冲淡汉人知识分子对清王朝的仇恨心理,使汉人知识分子增强对清朝的好感。具体来说有如下六个方面:   
  1、祭祀历代帝王。明洪武六年,礼臣请专祀历代帝王中的16位创业之主。顺治二年增祀辽太祖、金太宗、世宗、元太祖、世祖、明太祖,共22位。康熙六十一年,康熙下令,凡曾在位,除无道被弑、亡国之主外,全部入祀。崇祯帝虽是亡国之君,但没有过失,也应入祀。入祀国君激增到143位。   
  2、康熙十六年至四十六年康熙六次南巡。六巡期间给大禹、季札(春秋时吴国人)、董仲舒、焦先(三国时魏人)、周敦颐、范仲淹、欧阳修、胡安国(北宋人)、米芾、宗泽、陆秀夫等历代很有影响的汉族贤人题词写匾,颂扬他们。此外他还祭奠大禹陵、明孝陵,祭祀孔庙,唤起汉人知识分子对清朝的好感。   
  3、利用教育机构和科举对学生和举子灌输程朱理学。令国子监讲程朱理学并刊行宣扬理学的《理性大全》,童试规定要默写充满封建思想的《圣谕广训》,以理学控制汉人知识分子思想。   
  4、以选官为诱饵。科举考试是选官途径。康熙帝除按惯例举行科举考试外,还在康熙十八年(1679)例外举行由外官推荐举子的博学鸿词科考试。举子多数是隐没于山林的明代遗民,其中一些讲民族气节的汉人知识分子如顾炎武、黄宗羲、魏禧等坚决不参加。傅山不去,被抬到京郊还是不愿进城考试。只143名应试。试题一赋一诗,取中50人为翰林官,其中有名的有朱彝尊、汪琬、汤斌、毛奇龄等。康熙四十二年、四十四年康熙帝南巡杭州,又例外召试士子。中选者赐白金,赴京录用。   
  5、修《明史》。修《明史》始于顺治朝,其目的是安慰明朝遗民。该书雍正续修,乾隆朝完成。修《明史》过程也是吸纳汉人知识分子的过程。例如万斯同,初不参加科举,不参与《明史》修撰。但康熙十八年(1679)应徐元文聘请,还是参加了,只是不署衔,不支俸。   
  6、宴请。康熙五十二年(1713)康熙帝于畅春园举行千叟宴,邀请年逾65岁的老人参加,不论满汉,即兴赋诗,给人以满汉融洽和乐的印象。               
清世宗雍正帝    
师先帝再接再厉 屡革新雷厉风行 
  雍正“为君难”玺世宗雍正帝(16781735),全名爱新觉罗·胤禛,康熙四子。《清史稿·世宗本纪》上说他“有异征,天表魁伟,举止端凝。”为人严酷,作风雷厉风行。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死,二十日胤禛奉康熙帝遗诏即皇帝位,这是《清史稿·世宗本纪》的说法,但很多学者认为他的皇位是夺来的。当时他45岁,思想成熟,对朝廷内政外交好坏方面的情况已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哪些需继承,哪些需变革也胸有成竹。在位13年间,他继续执行先王正确政策,发扬光大;以往积弊则坚决革除,支持创新。经过13年的励精图治,使清朝各方面在康熙时期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为康乾盛世的创建作出了巨大贡献。   
  继续执行先王统一国家政策,打击分裂活动。康熙帝三征噶尔丹,对统一新疆、青海、西藏、蒙古起了巨大作用。噶尔丹之侄策妄阿拉布坦于雍正元年支持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纠集20万人进攻西宁反清,雍正命年羹尧、岳钟琪率兵讨伐,大胜,青海完全归入清朝版图。雍正五年派遣策凌为首席代表与俄国签订《布连斯奇条约》,第二年又签订了《恰克图条约》,划定了中俄边境,稳定了中俄边界局势,促进了中俄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贸易。   
  继续执行先王发展生产的政策。他像前辈君王一样鼓励开荒,兴修水利。康熙六十年至雍正十二年,全国田地从735万顷增至890万顷,疏浚了卫河、淀河、子牙河、永定河。其他水利工程已完成的有直隶营田工程、浙江和江南海塘工程,修建了黄河、运河堤岸。   
  雍正像继续蠲免钱粮政策。据《清史稿·世宗本纪》,他在位13年,免了12年灾区的赋税和一些地区的漕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