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影帝之路 >

第8章

影帝之路-第8章

小说: 影帝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于问我电视剧以后的剧情了。
  是不是红了?赵丹峰还没有没准确的定义。但知道自己一定是有点名气了,上街买东西,已经开始有阿姨拉着我说,你们家不要你,阿姨带你回家。或者问美霞那么可怜,后边剧情会不会好点。稍稍满足了点虚荣心,赵丹峰就已经乐的屁颠屁颠。
  还没到过年,赵丹峰已经成了小有名气的演员,有剧组找赵丹峰演戏。当然,赵丹峰是不演的,妈蛋,还让我演电视剧。一入电视剧深似海好不好,哥的理想是大银幕。当然,这都是借口,有钱拿,不演是傻子。赵丹峰推掉不少片约最主要的原因是,还没考上中戏呢,演太多雷同角色,不利于自己以后的发展。
  这道理是黄淑芹讲的,特意打电话给赵丹峰说,你现在还是张白纸,花了一笔,只不过是比别的白纸醒目一点。但是如果画上太多的笔画,可塑性就降低了。艺考考官看的是你的可塑性,未来的前途,而不是你现在有多好看。涂鸦能比一副日后出名的油画值钱?自己思量着。
  赵丹峰这才捶着胸口,推了片约,美誉其名,哥要认真学习。小手点起来~收藏,票票砸下来~欧耶~
  第十章临安之行一
  
  没人找拍电影,电视剧还不让拍,赵丹峰苦苦思索之后,只好大喊一声,那让广告代言来的凶猛一点吧。于是年后,赵丹峰以三千块的代言费,拿下本地一鲜奶企业广告。已经播出,广受好评。这让赵丹峰第二支广告华丽丽涨到了三千五百块。
  有钱拿更坚定了赵岩培养儿子进军演艺圈的信心,高二暑假夏天,让马伊利对赵丹峰展开了惨无人道的训练,于是便有了以下场面。
  “这片子好笑吗?”马伊利小声问赵丹峰。
  “挺好笑的啊。”赵丹峰小声回答着。
  马伊利吃了两口爆米花,“我觉得亏了。”
  “我保证赚了。”赵丹峰看着银幕上至尊宝抢劫脚底板,幸福感骤增。有多少人是在电影院正经上映《大话西游》时看过这片子,我就能骄傲的说,我看过。
  马伊利瘪瘪嘴,不以为然。看着看着,总算被一些情节逗乐了,觉得似乎又挺有趣。
  第二周《读者》上刊登了一篇曾小贤的文章,叫《五百年太多只争朝夕》,开篇便是那日跟叶欣瞎掰的诗。之后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大话西游叙述结构,提出了后现代主义之说。并在结尾,惋惜的说道,这部电影最遗憾的就是没有第三部。
  文章一经发表,《大话西游》盗版录像带销量翻了一倍。据说不少小贩把这文章贴在店里供起来,寓意为保佑大卖。
  当然,这种小风浪激不起大波澜。大话票房一如历史扑街到不能看,盗版一如既往卖的很好。赵丹峰只是刷了刷存在感,又为无数文艺青年抛出一个话题而已。日子还在继续,高三如期而至,在李彬彬的督导下,马伊利终于正经开始惨无人道的授课。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要训练的东西很多。从讲故事到即兴小品,从朗诵到基础声乐,从五线谱到拉手风琴。课程也从每周一节变成了每周三节,周末两节,周一到周五随即一节。有时候赵丹峰就很不爽,人家考个艺考,没见这么拼命啊,浑浑噩噩就考上了。到我这怎么就跟打仗似的,日后艺考培训班也不过如此啊。
  抱怨归抱怨,该训练的科目一项也少不了。到九五年末,去临安考试前,赵丹峰觉得自己已经从一个普通青年进化到了一个能唱能吹的文艺青年。所以,还是得感谢辛苦了半年,也赚了不少钱的李彬彬和马伊利。
  一年一度的艺考又拉开序幕,其实这年头知道艺考是什么的家长和学生还是少数派。很多学生上完高中也不知道高考还能考艺术,有那么批学生在高考前就已经一只脚跨入了大学校门。这还不是日后那个数万人蜂拥艺考的年代,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无疑都要平和冷静的多。
  这一年中戏第一次在外地设了考点,除燕京外,就是滨城和临安。赵丹峰也思量过要不要去燕京考,因为记忆中几乎日后的全部96级学生都是在燕京考点被选中。这意味着,在燕京考,几率会大很多。
  最终,赵丹峰放弃了去燕京考,而是选择就近在临安考。原因很简单,黄淑芹不久前打电话告诉赵丹峰,她已经把一盘剪辑带寄给了此次来临安的考官,觉得赵丹峰不错,希望看一看。话说到这了,赵丹峰还不懂就枉费上辈子活那么久了。
  赵岩带着儿子坐大巴前往临安,赵丹峰就想着以后有高铁了多快,现在还要绕一大圈。就算开车,不还能走跨海大桥。最重要的是可以上网了,玩游戏,看爱情动作片。坐在大巴上只能靠胡思乱想消耗时间的赵丹峰,终于在下午到了临安。
  赵岩拿出伞递给赵丹峰,“天气有些糟糕。”
  赵丹峰伸手感受了一下雨滴,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我觉得我会遇到一个名字中带雨的人。”
  “于秋雨?”赵岩笑了笑,不以为然的说着。
  于大师之前找赵丹峰去作协聊过天,也没表示什么,鼓励了一下新进。赵丹峰跟大师合了张影,赵岩就找了个相框,挂在墙上。赵丹峰说名字里带个雨的,赵岩自然第一个就想到了大师。
  摇摇脑袋,赵丹峰眼前一亮,“老爸,咱们去吃饭吧!”
  赵丹峰片约不断,虽都推掉了,但拍了两支广告,一下就让赵岩发现这小子才是改变家庭条件的关键,比自己夫妻两上班赚工资来钱快多了。两支广告赚的钱,都比得上十几年的全家积蓄了。这对儿子花起钱来,也就格外大方。赵丹峰爱吃肘子,爱吃鱼,这一年顿顿见荤,算得上提前步入小康社会了。
  为此,赵丹峰倒是长了点肉。可因为又长了个子,看起来,还挺单薄。看看老爸老妈的身高,赵丹峰估摸着自己也长不了多少,一米八就顶天了,体重倒是有发展的空间。
  “走,吃好的去。”赵岩拍拍已经隐隐比自己高那么一线的赵丹峰,满是欣喜,家里这要出大学生了。
  吃过饭,找到考点,在附近住下来。明天就是一试的时间,赵岩吩咐赵丹峰早点休息。赵丹峰一瞅才八点,哪睡的着啊,找了个去看考场的理由,准备溜达溜达。赵岩也拦不住,愿意去就去吧,反正雨也停了,倒不担心淋雨。
  中戏在临安的考点是一所高中,恰逢放寒假,倒也安静。早早校门上已经挂起中戏表演系考点的横幅,只是淋了一天雨,显的有些无精打采。考生自然是进不去,赵丹峰只是顺着学校旁边的马路,散会步。
  正走着,赵丹峰注意到身前也有个男孩也在绕着学校走着。确定是围着学校走着,是因为发现这男孩总喜欢隔着铁栅栏往学校里瞅,看看身高,气质,赵丹峰觉得这小子应该也是来考试的。既然都是赶考的学子,赵丹峰觉得大家可以聊聊嘛。于是赶上两步,走到男孩身旁,“嗨,你好,是来考中戏的吗?”
  这一照面,赵丹峰才发现男孩长的真俊,有棱有角的脸庞,大大的眼睛看起来特别有神。男孩扭头看向赵丹峰,愣了愣,点点头,随即指着赵丹峰,“你是粱思凡!”
  对于被人认出来,赵丹峰已经免疫了。当然,被同为赶考的学子认出来,又是另一番感觉。心里暗爽,脸上却谦虚的摆摆手,“我叫赵丹峰,粱思凡是我演的角色。”
  男孩看起来很高兴,但没有想象中那样拿出纸笔要签名。说到底,赵丹峰是演员,但不是明星。看到真人会兴奋一下,还不至于要哭着喊着去追星。有些不好意思的搓搓手,“我叫朱雨晨,你也是来考试的吗?”
  赵丹峰下意识的点点头,还真遇上了名字里带雨的,自己也就那么一说,没想到遇到真人了。来临安前,赵丹峰想起来,也许这次考试能遇上两个人,一个便是眼前的朱雨晨,另一个自然是汤维。更想遇到的自然是汤维,毕竟赵丹峰是个男人,有机会认识曾经的女神,现在的预备女神,还是件很令人期待的事情。结果女神没遇到,倒遇到女神初恋了。
  《奋斗》里的华子是赵丹峰对朱雨晨最深刻,也是几乎全部的印象,如果不是被爆出作为女神初恋男友,赵丹峰大概不会从记忆里想起这个名字。而现在,华子就站在自己面前。
  “你一定能考上,你都演戏了,算是演员了。”朱雨晨言之凿凿,笑的很灿烂,看得出,是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
  赵丹峰的确觉得朱雨晨还是个男孩,虽然只比自己小一岁,眼神清澈透底。而自己,经过一年的磨砺,上辈子的阅历彻底融合之后,眼神里属于小孩子那份特有的单纯却是找不到了。马伊利带着赵丹峰出去玩时,也没人再觉得这是一对姐弟。这一年,赵丹峰成长了许多。
  “考试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机会,不要妄自菲薄,我和你都是一样的考生,不然怎么跟你一样在这转考场呢。”赵丹峰笑嘻嘻的说着,“倒是你,你该刚上高二吧,就来考试。”
  “试试嘛,说不定就考上了。”朱雨晨也不拘束,颇有些自来熟。
  “那倒也是,不过你高二就考上了,我这高三了才考,怎么看都有些亏啊。”赵丹峰打着趣,“要不明天咱们一起去考试吧。”
  “行啊,我就住这边,你住哪儿,明天我去找你。”朱雨晨答应的很爽快。这年头手机还是大哥大的时代,小孩子也没bp机,要联系电话明显不靠谱。
  约定了时间,看着蹦蹦跳跳离开的朱雨晨,有些期待什么时候能遇上属于他的故事中,另一位主角。小手一点,收藏,票票点起来~~~~~~
  第十一章临安之行二
  
  第二天一早,赵丹峰还在吃早点的时候,朱雨晨已经敲响了房门。赵岩客气了下,招呼朱雨晨吃早点。朱雨晨真不客气,“早上吃了点,走过来又饿了,我就吃一个小笼包。”
  一个接一个,这小子整吃了一笼。赵岩夸着朱雨晨,“还在长身体,胃口好就能长的壮。”
  好在赵丹峰饭量不大,陪着朱雨晨吃完,两人溜达着便走去考场。刚出门又下起了雨,赵丹峰拿了伞,撑开便打。好在现在还不流行基情四射什么的,两个男人一起打伞也不会被指指点点,不然赵丹峰绝对不会跟朱雨晨走一起。
  走到学校门口,赵丹峰发现来考试的虽然没有铺天盖地的人潮,但也绝对不少,一千多号人总是有的。算上陪考的家长,铺开在校园里,也是颇为热闹。登记之后,领了号,赵丹峰是221号,朱雨晨正好是222号。
  “下午组吧。”赵丹峰估摸着速度,自己这号,下午能考到。初试内容是朗诵,自选题材,限时三分钟。
  “哥,你准备的是什么诗歌?”朱雨晨忽然想起来似的,“哎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写的,我准备的就是这篇。”
  赵丹峰擦了擦冷汗,幸好没准备这篇。准备考试的时候,马伊利分析,一定会有考生用这篇,咱们虽然是原作者,但指不定就有发挥比自己好的,那不显的咱们水平差。所以换了一首诗。赵丹峰决定那就找首没人用过的,一想《见与不见》很赞啊,这诗零八年才发表呢。马伊利听赵丹峰试朗诵过之后,便举双手双脚同意。美誉其名,大家都朗诵的是励志诗,散文都少,咱们朗诵一首爱情诗,出彩。
  听赵丹峰说准备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