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046、锦衣当国 作者:特别白(起点vip2012.1.11完结) >

第899章

046、锦衣当国 作者:特别白(起点vip2012.1.11完结)-第8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镒适渌蜕踔凉丶焙虺坊乇矶家üB罚暇B罚蔷褪翘旆馗驳拇笫铝恕�

    现在这个局势下,已经有人想要从朝鲜撤兵,不过一向是判断明确的丰臣秀吉如今却执着了起来,去试探口风的人被大骂了回来,这下子众人都是缩了,有隐隐约约的传闻,说是德川家康全力支持继续朝鲜征伐,西国和九州的大名们私下里都是大骂,不干关东的事情,果然说话不腰疼。

    两次海战折损的水师都是倭寇最精锐的部队了,都是号称某处最强的海贼,谁想到这么不堪战。

    若是平常状况,这些人不行,其他的人更是拿不出手,但如今不同了,沈枉的船队也在倭寇的水师之中。

    第三次海战在京畿道和忠清道之间的海湾口附近,在海湾之中有倭寇的五十余艘战船,被朝鲜水师堵在了其中。

    开始倭寇的战船还想战斗,却没什么还手之力,他们的战术无非是靠近了放火和跳帮,倭寇武士们倒是想要以死报国,骁勇上前,但到了跟前无处攀爬不说,还是落了老下场,被撞沉之后一一射杀。

    沉了毁了近十艘船之后,其余的战船都是缩了回去,想要依仗岸上的防御来抵抗,可岸上有什么,难道弓箭、铁炮和大筒就能对这样的船只造成损害,朝鲜水军杀的兴起,索性是冲进了海湾。

    海湾里的船只没有什么抵抗之力,但士兵们好歹有了上岸的机会,一干人只能是垂头丧气的在岸上看着自家船只一艘艘点上了火。

    就在朝鲜水师准备大摇大摆得胜而归的时候,沈枉的船队赶到了,就在海湾口附近又是开战。

    沈枉船队一共是七十多艘船,广船为主,大明的广船比倭寇的战船规模大不少,运动也是灵活迅捷,更不要说沈枉手下都是海上多年的老海狗,对海上的战法要比什么倭寇水军强出太多。

    战斗一开始,朝鲜水师的龟甲船就是向着沈枉船队冲撞过去,想要把对方的阵型搅乱,然后撞击厮杀。

    不过沈枉这边立刻放出了火船,这种火船是小规模的广船,船头有大铁钉,船上有铁钩铁爪,迎头撞上,铁钉钉在船上,铁钩铁爪勾住船上的突起部分,然后开始放火,船只摆脱不开,就要被一同焚毁了。

    沈枉的手下避开了龟甲船的冲撞,放出了火船,火船钉住了三艘板屋船,其余的则是被摆脱开,然后就是点火。

    汉人海盗的操控船只能力要远远超过倭寇和朝鲜人,龟甲船冲上来之后,原本还密集的船队立刻是散开。

    但有个问题,依靠风力的船想要机动和变换方向,顺风还好,如果不在风向上,那就要兜圈子或者绕,放下了风帆,划桨前进的龟甲船和板屋船在短距离内则是机动力强很多,有两艘三百料的船只躲避不及,直接就被撞毁,还有两艘被点了火,好歹走远了,手忙脚乱的灭火。

    马上就有几艘船应了上去,这几艘船看着是西洋船的样式,但大小也比不上这龟甲船和板屋船,冲撞的时候肯定也要吃亏,朝鲜水师也是凶悍无比的冲了过去,不过,这几艘船上有火炮。

    沈枉在天津卫时候定做的武装商船就用在了此处,在龟甲船和板屋船靠近的时候,火炮齐射了。

    足够厚的木板也能够抵挡住火炮的射击,可龟甲船和板屋船上开了许多孔洞,这些孔洞和周围的区域就是薄弱处,特别是伸出船桨的区域,那边是船只的机动力所在,因为木桨必须要粗大,这边也是最为薄弱,船双层甲板,第二层的火炮正好可以打到,划桨的位置,第二轮炮击之后,有两艘板屋船已经是失去了战斗力,更麻烦的是,失去了机动力的船只还来不及扬起风帆,又有海盗驾船靠近,拿着沾满了油的棉被毛毡投掷过去,别的船根本不吃这个,那棉被毛毡只会掉在海里,可对于龟甲船和板屋船来说,船壳上为了防止攀爬,全是倒钩和尖刺,棉被很容易就是挂在上面,然后一根引火的箭支就足够了。

    几艘板屋船燃起了大火,龟甲船都是急忙远避,他们没有办法对付敌人的炮火,整个水军目前的核心就是五艘龟甲船,不能有什么闪失。

    板屋船也是没有办法了,用刀斧将着火的木板卸掉之后,对方的大船已经靠近过来,现在的法子也只能是白刃交战了。

    虽然有一腔报国之心,可朝鲜水师在白刃战上的战斗力真不值得说什么,打开船板,先被沈枉船队的土炮扫了一次,然后倭国的武士们挥舞着刀剑就冲过来了,当倭国的武士们冲上船的时候,战斗实际上已经结束了。

    真正的麻烦,实际上是那些灵活机动的纵火船,还有沈枉军的炮舰,朝鲜水师在折损了十几艘船,甚至有一艘龟甲船都被点火之后,旗舰上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这个时候,想走可不是那么容易了,朝鲜水师之中分出了十艘板屋船,拦在了海上,准备死拼,为大队殿后。

    沈枉船队折损了五艘大船,三艘小船之后,将这十艘板屋船全部击沉烧毁,但对这样决死拼斗的敌人,他们也不想耗费自己的太多力量,也就没有继续追击。

    但此战之后,朝鲜水师再也不敢来到倭寇占领区周围的海面活动,那边完全被沈枉船队所控制。

    因为保证了海路的安全,倭国新晋大名沈枉发了大财,从倭国本土向朝鲜运送粮草给养并不是做白工,是有这样那样的好处。

    万历二十一年五月初,朝鲜水师主将李舜臣率队在元山港与大明水师汇合,继续南下仁川,准备封锁京畿道的海上交通。

    朝鲜水师对大明的水师有所了解,但评价不高,在他们眼中看来,天朝上国的水师居然这么贫弱,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李舜臣曾对自己的侄子说过,陆上天兵无敌,但海上还要靠咱们朝鲜男儿,即便是天朝水师过来支援,那水师恐怕还比不过沈枉的船队。

    不过一见之后,李舜臣却发现自己的看法是老黄历了,明军这支船队船只总数也就是二百余艘,但船只的质量却是颇为惊人,看起来船的年份都没有超过十年,上面都有火器的配置,真正让李舜臣眼皮直跳的是几艘大船。

    这样的船是西洋船的样式,可大小都是惊人,因为龟甲船和板屋船是近海战舰,所以造的很大,但明军的大舰比龟甲船还要大许多,巨大的船体,巨大的船帆,还有船身两侧的火炮,更是骇人。

    除却这样的炮舰,还有部分船要稍小,可是同样的规制,这样的“小船”算计下火炮也要二十门以上。

    从离开平安道的港口后,李舜臣就很沉默,只和自己的侄子说了一句话:

    “天朝有此水师,恐非朝鲜之福啊”

    …

    谢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谢谢“大汉残卒,轮回9,黑乌鸦239 ,俺们是AMD的粉丝 ,ipooo ”各位朋友的打赏,谢谢大家

正文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三方合力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三方合力

    “叔父大人,天军这般强盛,倭寇水师必败,如何不是朝鲜之福?”

    李舜臣的侄子也是水师的一名军将,这年代不管那里,都是上阵父子兵,这李莞就是李舜臣的副将。

    听到侄子的询问,李舜臣摇摇头,趴在船舷上看着航行在朝鲜船队一侧的大明水师,沉默许久之后又是开口道:

    “大凡一国大发展海上兵马,就是存了扩张之心,朝鲜在大明一侧,如何是福?”

    “大王不还是请求内附,做个大明子民又没有什么不好,京师我没去过,可辽阳就比汉城强了不知道多少。”

    对李舜臣的这番话,李莞却不赞同,在那里嘟囔了几句,李舜臣眼睛都瞪了起来,想要喝骂到最后还是没有出口,李莞也知道不对,急忙跑到一边照看船只去了。

    现在的风向对于船队来说是顺风,这风向就是大大的优势,水师联军的舰船都是张满了帆,不过现在大明水师的船却在降帆,因为他们的速度远远超过朝鲜船队,还是要齐头并进的好。

    大明船队之中,大小不一的广船簇拥着三艘西洋大船,能看到一艘西洋大船上有水师的帅旗。

    不过这不是李舜臣关注的重点,在大明船队之外的二十四艘船只才是让他心惊的,这个被大明水师说是民间义勇的船队,其中有四艘舰船比明军水师的旗舰还要大,上面的火炮还要多,他在港口的时候派人看过这几艘船的名字,叫什么“飞鹿、海虎、海豹、海狼”,本来以为是请来的番人相助,可手下人回报,在船上的确有几个番人,但绝大部分都是天朝的水手船员。

    除了这四艘大舰之外,其余的二十艘也都是带着近三十门火炮的炮舰,看着就和倭寇的盟友一样。

    李舜臣一直对朝鲜水师的龟甲船和板屋船颇有自信,他觉得,凭着这等强大的船只,朝鲜不去侵略别人,但自保是完全有余的,可看到了这个,所有的信心一下子就崩塌了,一直觉得沉甸甸的。

    朝鲜官员和大明武将打交道有一套办法,平安道虽然被倭寇蹂躏的残破不堪,可酒肉是有的,金银虽然不多,但弄些样貌过得去的女子也是有的,伺候的一干人舒舒服服,也就知道了不少内幕。

    原来这船队是辽国公的私产,平日里都是用来在海上贸易的,就连大明水师里的那些西洋炮舰,都是辽国公的船厂给造出来的。

    这些消息知道了之后,朝鲜水师的一干武将都觉得匪夷所思,这样的大船要多少银子,朝鲜造这几艘龟甲船都是三代积攒出来的,这样的大小炮舰,耗用的材料,花费的银子,这个到底要多少。

    能有这样实力的辽国公到底富到了什么程度,李舜臣也是两班出身的人物,是读过书的,从前看到一个成语说是“富可敌国”,总觉得这句话夸张,可听明国军将的描述,才觉得这个词恰如其份。

    不过,都说那辽国公船队有十艘这样的大舰,对外号称是“十海大舰”,其余六艘那里去了,其实李舜臣也明白,二十四艘这样的船只出来,已经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但其余六艘那里去了,这个念头总是缭绕心头。

    其实李舜臣身边的人也是奇怪,实际上,现在朝鲜的局势比几个月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平安道和咸镜道马上就要全境光复,辽军虽然失败,可新来的明军主力强悍无比,光复全境也是指日可待了,可李舜臣却没什么欢欣鼓舞的神色,脸上的忧虑更重,不知道在担心着什么。

    “倭寇水军就交给左水使大人了,其余的,自有我军料理”

    有人从明军旗舰上收到了旗语指令,仁川外海已经能看到前面的大批倭寇及其同盟的战船。

    这几日的风向是最利于水师联军的,因为顺风的状态下,明军的船只要比倭寇的快很多,主力战舰甚至还要超过沈枉船队的船,就算是倭寇在海上想要逃跑,也会被追上,这等局势,还不如选择在风小的近海地带作战,或许还有点机会。

    “叔父大人,叔父大人”

    李莞喊了几声,李舜臣才回过神来,大战在即,主将居然走神了,李舜臣一直在龟甲船的最高一层的龙头处,在那里看着“义勇船队”,听到侄子吆喝,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吩咐说道:

    “避开敌人的炮舰,贴近倭寇的船只近战,冲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