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上下五千年 >

第102章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102章

小说: 中华上下五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大多是老弱残兵,能够勉强充数的只有二千人,更说不上精选了。他大失所望,只好请 
求辞职。 
    公元1620年,明神宗死去,他的儿子明光宗朱常洛也接着病死,神宗的孙子朱由校 
即位,这就是明熹宗。徐光启又回到京城,他看到后金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又竭力主张要多 
造西洋大炮。为了这件事,跟兵部尚书发生矛盾,徐光启被排挤出朝廷。 
    徐光启回到上海,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他本来对研究农业科学很有兴趣,回到家 
乡后,又在自己的田地上,亲自参加劳动,做一些试验。后来,他把他平日的研究成果,写 
成了一部著作,叫作《农政全书》。在这本书里,对我国的农具、土壤、水利、施肥、选 
种、嫁接等农业技术,都有详细的记载,真可以称得上我国古代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呢! 
     
上下五千年  
240 左光斗入狱       
    明神宗后期,有个官员名叫顾宪成,因为正直敢谏,得罪了明神宗,被撤了职。他回到 
无锡(今江苏无锡)老家后,约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东门外东林书院讲学。附近一些读 
书人听到顾宪成学问好,都赶到无锡来听他讲学,把一所本来就不大的东林书院挤得满满 
的。顾宪成痛恨朝廷黑暗,在讲学的时候,免不了议论起朝政,还批评一些当政的大臣。听 
过讲学的人都说顾宪成议论得对,京城里也有大臣支持他。东林书院名声越来越大。一些被 
批评的官僚权贵却对顾宪成恨得要命,把支持东林书院的人称做“东林党人”。 
    明熹宗刚即位的时候,一些支持东林党的大臣掌了权,其中最有名望的要数杨涟和左光 
斗。 
    有一次,朝廷派左光斗到京城附近视察,还负责那里的科举考试。 
    一天,北风刮得很紧,天上飘起了大雪。左光斗在官署里喝了几盅酒,忽然起了游兴。 
他带着几个随从,骑着马到郊外去踏雪。他们走着走着,见到一座古寺,环境十分幽静,左 
光斗决定到里面去休息一下。 
    他们下了马,推开虚掩的寺门,进了古寺,只见左边走廊边的小房间里,有个书生伏在 
桌上打瞌睡,桌上还放着几卷文稿。左光斗走近前去,拿起桌上的文稿细细看了起来。那文 
稿不但字迹清秀,而且文辞精采,左光斗看了不禁暗暗赞赏。他放下文稿,正想转身回去, 
忽然想到,外面正下大雪,天气严寒,那书生穿得那样单薄,睡着了岂不要受凉,就毫不犹 
豫地把自己身上披的那件貂皮披风解下来,轻轻地盖在书生身上。 
    左光斗退出门外,把门掩上,他打发随从到寺里和尚那里去一打听,才知道那书生名叫 
史可法,是新到京城来应考的。左光斗把这个名字暗暗记住。 
    到了考试那天,左光斗进了厅堂。堂上的小吏高唱着考生的名字。当小吏唱到史可法的 
名字时,左光斗注意看那个送试卷上来的考生,果然是那天寺里见到的书生。左光斗接过试 
卷,当场把史可法评为第一名。 
    考试以后,左光斗在他的官府接见史可法,勉励了一番,又把他带到后堂,见过左夫 
人。他当着左夫人的面夸奖说:“我家几个孩子都没有才能。将来继承我的事业。全靠这个 
小伙子了。” 
    打那以后,左光斗和史可法建立了亲密的师生关系。史可法家里贫穷,左光斗要他住进 
官府,亲自指点他读书。有时候,左光斗处理公事到深更半夜,还跑到史可法的房间里,两 
人兴高采烈地讨论起学问来,简直不想睡觉。 
    左光斗和杨涟一心一意想整顿朝政,但是明熹宗是个昏庸透顶的人。他宠信一个很坏的 
宦官魏忠贤,让魏忠贤掌握特务机构东厂。魏忠贤凭借手中的特权,结党营私,卖官受贿, 
干尽了坏事。一些反对东林党的官僚就投靠魏忠贤,结成一伙,历史上把他们称做“阉党” 
(阉音yān,指太监)。杨涟对阉党的胡作非为气愤不过,大胆上了一份奏章,揭发魏忠 
贤二十四条罪状。左光斗也大力支持他。 
    这一来可捅了漏子。公元1625年,魏忠贤和他的阉党勾结起来攻击杨涟、左光斗是 
东林党,罗织罪状,把他们打进大牢,严刑逼供。 
    左光斗被捕以后,史可法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他每天从早到晚,在牢门外转来转去, 
想找机会探望老师。可阉党把左光斗看管得很严密,不让人探望。 
    左光斗在牢里,任凭阉党怎样拷打,始终不肯屈服。史可法听说左光斗被折磨得快要死 
了,不顾自己的危险,拿了五十两银子去向狱卒苦苦哀求,只求见老师最后一面。 
    狱卒终于被史可法的诚意感动了,想办法给史可法一个探监的机会。当天晚上,史可法 
换上一件破烂的短衣,扮着捡粪人的样子,穿着草鞋,背着竹筐,手拿长铲,由狱卒带领着 
进了牢监。 
    史可法找到左光斗的牢房,只见左光斗坐在角落里,遍体鳞伤,脸已经被烧得认不清, 
左腿腐烂得露出骨头来。史可法见了,一阵心酸,走近前去,跪了下来,抱住左光斗的腿, 
不断地抽泣。 
    左光斗满脸是伤,睁不开眼,但是他从哭泣声里听出史可法来了。他举起手,用尽力气 
拨开眼皮,愤怒的眼光像要喷出火来。他骂着说:“蠢才!这是什么地方,你还来干什么! 
国家的事糟到这步田地。我已经完了,你还不顾死活地跑进来,万一被他们发现,将来的事 
靠谁干?” 
    史可法还是抽泣着没完。左光斗狠狠地说:“再不走,我现在就干脆收拾了你,省得奸 
人动手。”说着,他真的摸起身边的镣铐,做出要砸过来的样子。 
    史可法不敢再说话,只好忍住悲痛,从牢里退了出来。 
    过了几天,左光斗和杨涟等终于被魏忠贤杀害。史可法又花了一笔钱买通狱卒,把左光 
斗的尸体埋葬好了。他想起牢里的情景,总是情不自禁落下眼泪,说:“我老师的心肠,真 
是铁石铸成的啊!” 
     
上下五千年  
241 五人墓       
    魏忠贤杀害了杨涟、左光斗后,掌握了朝政大权。他把迎合他的官员和徒子徒孙统统提 
拔起来,担任朝廷要职。有的帮他出谋划策,有的专门干特务杀人的勾当。民间给他们起了 
一些绰号,叫做“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 
    魏忠贤权力大得不得了,无论是朝廷和地方的官员,要想保住位子,就得向他奉承。魏 
忠贤出门的时候,排场跟皇帝一模一样,大家也把他当皇帝看待。封建时代把皇帝称做“万 
岁”。魏忠贤不是皇帝,不能叫他“万岁”。有个官员把魏忠贤称作“九千岁”,魏忠贤听 
了很高兴,重赏了那官员。打那以后,魏忠贤就成了“九千岁”了。还有个浙江的巡抚,为 
了讨好魏忠贤,给魏忠贤造了个祠堂。一般祠堂都是为纪念死去的人造的,魏忠贤还活着, 
就造起祠堂来,所以叫做“生祠”。这样的怪事一出来,就有人反对,魏忠贤把反对的人革 
了职。各个地方官怕得罪他,纷纷造起魏忠贤的“生祠”来。 
    那个时候,朝廷上下都是阉党和迎合阉党的官员,稍微有点正义感的人不愿意跟他们同 
流合污,都辞了职。有个官员周顺昌,看不惯阉党横行,请了长假回苏州闲居。公元162 
6年,魏忠贤又一次大捕东林党,兵士押解了一个东林党官员路过苏州,周顺昌替他摆酒席 
送行,在宴席上指名道姓大骂魏忠贤。押送的兵士回去,报告了魏忠贤。魏忠贤大怒,命令 
东厂派出兵士,由南京巡抚毛一鹭带领,到苏州捉拿周顺昌。 
    东厂到苏州抓人的消息一传开,轰动了苏州市民。二十多年前,苏州市民在葛贤的领导 
下,曾经跟税监斗争过。现在魏忠贤的特务又到苏州来抓人,怎么不激起大家的气愤。再 
说,周顺昌为反对阉党遭到迫害,大家也都同情他。所以到了东厂兵士到苏州的那天,苏州 
成千上万市民拥上街头,声援周顺昌。 
    大家拦住毛一鹭的轿子,推了几名秀才向毛一鹭请愿,要求取消逮捕周顺昌的命令。毛 
一鹭见群众声势浩大,吓得满头大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旁边的兵士着急了,他们把手里 
的铁镣往地下一扔,厉声吓唬说:“我们是东厂来的,谁敢阻挡!” 
    铁镣发出“当啷”的声音,市民们被激怒了。有人站出来责问兵士说:“你们不是说奉 
皇上的圣旨抓人吗?原来是东厂搞的鬼!” 
    兵士还来不及回答,群众都高叫起来:“原来是东厂来的奸贼!”大伙一面叫,一面向 
毛毛一鹭和兵士冲过去,声音像山崩地裂一样。这些平日仗势欺人的兵士吓得东奔西窜,想 
逃出群众的包围。愤怒的群众赶上去,把他们揪住,劈头盖脑地痛打。一个兵士被击中了心 
窝,倒在地上滚了滚,就断了气。其余的兵士也被打得头破血流,连滚带爬地逃走了。 
    市民们痛打了兵士,一不做,二不休,要找毛一鹭算账。毛一鹭还算乖巧,早钻出轿 
子,趁人群乱轰轰的时候,脱了官服,从一条小巷里溜出去,正见到前面有一个粪坑,也顾 
不得体面,钻到臭气熏天的粪坑角落里。直到市民群众散去,随从们才从粪坑边把吓昏了的 
巡抚拖了出来。 
    东厂特务逃回去后,立刻向魏忠贤哭诉。魏忠贤哪肯罢休,命令毛一鹭派兵到苏州镇 
压。他们把那天带领市民暴动的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五人抓进监牢,加上 
一个煽动叛乱的罪名,把他们定了死罪。 
    当五个人被押到刑场就义的时候,他们神色自若,还指着魏忠贤、毛一鹭的名字大骂哩! 
    他们牺牲之后,当地人民出了钱,从刽子手那里领回尸体,把他们安葬在虎丘东边的山 
塘上。后来,还立了墓碑,碑上写着“五人之墓”。 
    这次暴动虽然被镇压下去,但是打那以后,东厂的特务看到了群众的力量,再不敢窜到 
各地乱抓人了。 
     
上下五千年  
242 袁崇焕大战宁远       
    当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正不断在辽东进攻 
明军。萨尔浒大战以后,明王朝派了一位老将熊廷弼出关指挥辽东军事。熊廷弼是个很有才 
能的将领,可是担任广宁(今辽宁北镇)巡抚的王化弼却认为熊廷弼出关,影响了他的地 
位,千方百计阻挠熊廷贞的指挥。公元1622年,努尔哈赤向广宁进攻,王化贞带头逃进 
关内。熊廷弼无法抵御,只好保护一些百姓退到山海关内。 
    广宁失守,明王朝不分青红皂白,把熊廷弼和王化贞一起打进大牢。魏忠贤趁机向熊廷 
弼敲榨勒索,要熊廷弼拿出四万两银子,才免他死罪。熊廷弼是个正派人,哪来这些钱,当 
然拒绝。阉党就诬陷熊廷弼贪污军饷,把他处死。 
    明王朝杀了熊廷弼,派谁去抵抗后金军呢?掌管军事的兵部衙门正在着急。恰恰在这个 
时候,主事(官名)袁崇焕忽然失踪。衙门里的人找到他家里,家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去 
向。过了几天,袁崇焕才回来,原来他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