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我创我命-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院蟮枚远」媚锖茫荒芸雍θ思夜媚铩!币灰а溃欢缃潘盗恕�
作者有话要说:
☆、第 23 章
梓染又看看另一边站着的影子,似笑非笑地问“影子,你也是这样想的?”
影子先是垂着头,然后咬了下唇,猛地将头抬起来,很大声地回答:“是的,王爷!”豁出去了。他就不信王爷会坑丁姑娘。
梓染仰在摇椅上,摇着晃着,长叹一口气,很是悲摧地语气说着:“本王也这样想,”看他俩脸色变了,翘了翘嘴角,“想她来坑我。本王就十分欢喜了。”如果她肯来坑他,愿意来坑他,比如弄出一大堆的事把王府带得人仰马翻,比如让他现在每天什么事儿都做不了就琢磨她在干什么,诸如此类的坑,他敬王爷可是甘之如殆。
于管家和影子你看我,我看你,再看梓染,眼睛亮了亮。
两处荒山不值钱,且只在俩小地主手里,没一个时辰,于管家就办妥了。影子接过地契风一般刮去了丁园。敬王与于管家相视摇头苦笑。半刻后,影子又刮了回来,喜眉喜眼地说:“丁姑娘感激不尽,送了两位厨娘过府,并称,今后主子府上所用酒、茶,终身由丁园供应,不限量。主子送人、自饮皆可。”
“好大的回礼。”梓染摸着光溜溜地下巴笑。
影子摸着脑袋,脸皱成了一团,一副很憋的表情。
“怎么了?”敬王看着他,“有什么话就说。”
“丁姑娘还说,主子现在觉着赚了,日后怕是要跌脚,称……称主子若悔时,可随时找她拿回项链。”影子咬着牙到底说了出来,主子积威日久,威压一下,不由自主就吐了口。
“悔到跌脚?”梓染大笑,“这丫头,当本王如此小气!你去告诉她,永无那日!”若真是有悔时,就找她讨点儿别的,他阴险地笑了。
影子松了口气,转身走了。他实在不愿意再看到丁姑娘那依依不舍送上项链时的眼神,也还记得丁姑娘收回链子时是怎样的一副欢天喜地。不过,主子最后的笑容怎么那么恐怖呢?会不会是自己看错了?对,一定是眼花了。主子不会难为丁姑娘的。
梓染望着影子的背影,摇头长叹道:“影子心向那丫头,还不肯说,却不知那丫头正是要拿那话堵本王的嘴呢,重礼在前,敲打在后,滴水不漏,鬼精灵!”
于管家呵呵笑道:“可不就是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别说影子心向,老奴也心向呢。”
梓染拍拍他的肩,哈哈大笑道:“本王也心向!”
丁园,书房,丁冬打发烟儿唤来王管家,让他坐下。王管家看着她手里的一堆图纸,明白她又要让他标注解了。这是又出新东西了吧?
标注的时候,丁冬同时也把其中的作用细细地说给了王管家,“王管家,找大量的人,越多越好,按照这些图纸,去采横山和岭山的黑石块,大小不论,粉沫也要,怎么采,如何采,怎样更安全地采,你现在已经明白,一定要不打折扣严格施行,不得有半分马虎。”王管家在丁冬的脸上看到了从所未有的认真和严肃,便也提起了十二分的小心。
丁冬再拿过一些图纸,这些也是刚标完的,“这些,找铁匠做,做出来就送到横山和岭山,做一个用一个,不要误事。黑石块采得越快越多越好。你主子已经把路修好了,派驴车、马车、牛车不掬什么车,分别拉到凤山庄子,横山和岭山中间的空场地旁边,以及咱们园子和你们主子府上。不能晒太阳,不能淋雨。最好把块和粉沫分开放。至于放到哪儿合适,你自己瞧着办吧。”她揉着太阳穴,这段时间思虑太重了,常常觉得思想断路,也常觉得疲惫不堪。
王管家应着去了,丁冬就唤人套马车,烟儿把大包小包日常用品塞进另一辆马车里,丁冬要去凤山窑,估计不会很快回来。窑在十日前就盖好了,她去看过,很满意,就是石灰岩粉得不够多,她催着窑上的管事加紧些,想来这些天应该已经备够了。天气越来越冷了,各项事务都得抓紧料理,一定要赶在今冬第一场雪下来之前。好在人手充足,应该问题不大。
跳上马车,催着车夫走快一点儿,丁冬就搓着眉心,陷入了沉思。后面,暗卫们已骑马跟上,光明正大的。他们的主子早已知道丁冬晓得他们的存在,便应了他们的请求,由暗转明,扮成了丁冬的护卫。当然,各府的主子没变,也由不得他们变,能从暗转明已是欢喜不尽。至于私心里的偏向,便不是各主子们能掌控的了。
下午晌,丁冬赶到了窑场。窑场中间三个大平场地,分别堆满了石灰粉,粘土和铁矿粉。丁冬捻了下,还行,遂把先前王管家安排在这儿的几十个窑工叫到跟前,将如何烧制水泥,细细地教了下去。这个她不打算保密,有了水泥,房子会坚固很多,达官贵族有没有都无所谓,贫苦百姓们,可就大有裨益了。
交代完这边,看着窑工们纷纷投入了运作,丁冬又去了采石场。这儿,热火朝天的,许多人采石,许多人用他们古老的方式把石头切割成大大小小的长方形,另有更多的人,吆喝着驴车、牛车、马车,把切好的石块一车车往之前丁冬选好的空地拉去。这儿她没什么可交代的,一切井井有条,管事找来的有半多儿都是老手,他们负责的工作也只有这些,没她可以添的料。
又去了那片空场地,负责建房的管事已经在那儿了,地基都挖好了,采石场拉来的石块堆在一边满满当当,丁冬就将房子的图纸递给他,图纸上有王管家写好的注解以及建房规格等等。丁冬不懂那么多,她只是会画房子,规格啥的,是王管家找了这儿的管事商议好的。跟管事仔细说了,等那边水泥出来,怎样用,怎样在石缝中间用等等。直到管事表示听明白了,丁冬才离开。
“影子,把马车上的东西全缺下来,你们几个分着扛上,跟我走。”她得去最后那个秘密窑场了。不能别人跟着,暗卫们嘛,跟着是跟着,不会让他们看到不该看到的东西。这个她不会大意的。
进了秘密窑场,丁冬每孔窑转了一圈,五孔窑在一个院子,十五孔窑在另一个很大的院子里,院内都有专人做吃食,院外也有专人负责送所需物品,院里有住宿的地方,烧窑工从被请来就没出去过。院子里堆满了木柴。丁冬对王管家的满意又加深了几分。
先把五孔窑院子里的窑工招集一处,丁冬将最简单的烧制玻璃的流程细细教给了他们。这是普通玻璃,丁冬不太担心会流出去,这些窑工必是王管家和某人千挑万选的,她曾给王管家说过这是个秘密窑场,言下之意相信他听得明白。
然后去了那十五孔窑的院子,这里面,烧的是单反玻璃,甚至可以说,是早期的防弹玻璃。丁冬打算将这些玻璃安在孩子们的住所,万一有战争,万一有什么,可保那些孩子们的安全。这个院子后面,直通她要的那个山洞,内里的洞窟,王管家很好地执行了她的命令,隔成了十几个小间。基本都有匠人已经安排在里面,只空了几间。从窑到窟,各步骤分得很细,隔得很开,最关键的部份,由她亲自操作。
丁冬单等她需要的量生产完就会把这些窑和穵全毁了,工人放出去也不怕,分得这样细,各部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关键部份又是丁冬自己完成的,即使他们互通声气也不会明白最后是如何生产出来的。丁冬不怕苦,不怕累,就怕破坏环保,更怕这些东西被有心人利用,无论是利用去赚钱还是做别的,都不是她想看到的。一旦工业化被大规模投入和发展,在这个廉价劳动力的时代,这个异时空的天就要变颜色了,那就不是毁掉多少房屋,多少双眼睛的事儿了。她没法不谨慎。
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一个月后,初冬第一场雪降临这片土壤。凤山下,丁家庄,一排排整齐的石墙碧瓦在雪花飘零间岿然屹立,每排十套锃明瓦亮的大房子,每套分八间,格局是丁冬的手笔。古代家人多,卧室得多,厨房得大。丁冬是样样思虑仔细。房前有菜园,房后有杂物房,竖排间有大路宽宽阔阔,大路两边挖了深沟,等翻了年,开了春,就能栽树种花。每三排尽头有大的铁桶,装垃圾,远一点还有巨大的化粪池,不仅可以处理秽物,还能给田里上肥。
引来凤山间的河水,绕丁家庄大半周,再奔流回原路,每两排中间都打了深井,供饮用。这样就把洗衣洗脚和饮用水分开了。丁冬不是没想过让铁匠打铁管引水入户,只是凤山河道平缓,源头又极远,时间上也来不及,只好先打井。
随着初雪的降临,与丁家签了长约的工人们都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套这样的房子,凤山周围庄户上有孤寡老人或者像烟儿家出不起长工的老弱病残们,也都分到了一套。好在,各场工人们因吃得好、穿得暖、工钱足,早都签了长约,是工作合约,而不是卖身契约。只少数惦记着要回显州的难民没有签,正后悔不迭时却也分到了房。庄子上管事的说了,丁家允许他们长住,等过了冬,想回去的回去,想签的再签,不必担忧。这些人便也都欢喜万分,纷纷堵着管事的签,生怕落下了。这么好的主家,这么漂亮的房子,这么高的工钱,还不用卖身,谁还舍得走?
作者有话要说:
☆、第 24 章
同样漂亮锃亮的新瓦房,还有一大片建在横山和岭山之间。那儿的采煤工人们也全都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屋子,各个喜笑颜开。
当一排排烟囱喷着黑雾袅袅升空,当一张张火炕烧得暖意融融,梓染才终于明白,横山和岭山生产出的那些黑石块是干什么的了。可怜他刚想明白,屁股还没被炕头捂热,就被宣进了宫。
跨进大殿,上首坐着面色浮白,眼皮肿胖的父皇,下首站着一列皇子。梓染上前行礼。
“梓染,说说吧。”皇上没等他施礼起身,一大叠奏折扔了过去,梓染不用翻也知道,丁冬东窗事发了。瞧把他父皇气的,以往都叫他染儿,现在直接梓染。
“父皇,历史在前进,代有奇才出,在您英明睿智,神威英武的领导下,四海升平,国富民强,上苍感念父皇苦心孤诣,特降不世奇才。父皇万岁!大旭朝万岁万岁万万岁!”梓染大捧着马屁叩头。
“少拍马屁!你说的那不世奇才,就为你敬王爷一人享用?”皇上阴沉沉一张脸。
“哪能呢父皇,丁家屡出奇物,儿臣若不先以身试过,怎能推及父皇及各位皇宫大臣乃至黎明百姓前呢。”皇上还没用,他做儿子做臣子的先享受了,不解释说以身试怪,难逃恶惩。
“那你现在试验如何?”皇上眯缝着眼。
“父皇啊,儿臣屁股还没坐热,就被父皇陛下给揪进宫来跪这儿了。”梓染赶紧堆上一副委委屈屈地表情,“不过据儿臣先前探查,为父皇陛下先行试验的百姓们的情况,各种甚好。”
“那……”皇帝一向见不得他这表情,语气略微放缓。
“父皇英明!”梓染太知道他的老爹想要干什么了,“一应人,一应物什,儿臣进宫前已安排好,现在俱已在宫门外候旨。”
“禀父皇,丁家所造各物奇特非常,以儿臣愚见,实非常人所能计出,手法古怪,亘古未有,恐妖孽所为。”太子上前一跪,截住皇帝的话头。
“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