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我不是来种田的-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8。银票和认字
汤玉一回家就让小琪把家里院子和堂屋门都关好,然后把两个孩子都叫到卧房里去。
小琪和小珂知道汤玉把茶叶拿去卖了,但是却不知道卖了多少钱!看汤玉一回来就关门,心里不由得都有些忐忑,但是看汤玉一副喜上眉梢的模样,心里约莫猜出是卖了很多钱。
虽然知道茶叶卖了很多钱,但是汤玉把一百两银票摆在两个孩子面前时,还是让俩孩子有些愣住,汤玉得意得想笑,心想他们肯定也是欢喜得说不出话来了吧。
结果小珂指了指那张银票,很诚实地问道:“二姐,你拿了那么大一口袋茶叶,啷个就换了这么一张纸飞飞哦?”
小琪也皱着眉头看了看汤玉,然后有些不高兴地瘪了瘪嘴,但是却没有说什么。
汤玉又把剩下的四个银裸子掏出来,俩孩子顿时两眼放光似的盯着那银裸子,脸上也有了惊喜的笑容。
“哈哈哈……好多钱啊!三姐,二姐刚刚是在故意吊我们胃口,原来我们那袋子茶叶卖了楞个多钱啊!发财了,发财了!”小珂抓起一个银裸子就放在胸口捂了捂,把那银裸子宝贝得不得了。
小琪看着银裸子也笑得快不见眼了:“嗯,我就说我们二姐很能干!你看,我没说错噻!”
“嗯嗯……”小珂连忙应声,又去抓了一个放在胸口很宝贝地捂着。
汤玉看了看那张被抛弃在一边,很是受“嫌弃”的银票,顿时哭笑不得。
“这张你们不要了吗?”汤玉提醒道。
“不要!不要!一张纸飞飞,二姐你拿给我们做啥子,那么一小张都不够上厕所用的!”小珂再次豪迈地说。
汤玉直接囧了!
我滴那个神呐!一百两银票被嫌弃就算了,还被小珂当草纸,这……汤玉感觉额上有三条黑线的感觉。
“小琪呢?你要这张纸不?”汤玉还是不死心地问。
“二姐……那张纸是不是很重要?你一直问。”小琪毕竟要年长一些,想了想汤玉这话好像在暗示什么,但是又不敢确定,只好问了出来。
“没什么,小珂是不是不要啊!”
“不要,我要这个!”小珂笑呵呵地抱着银裸子流口水,然后对汤玉说道,“二姐,给我抱着睡一晚上嘛!”
“看你那个没出息的样儿哦!”汤玉虽然刚看到这几个银裸子的时候也想流口水,但是还是很理智地忍住了。
“既然你们都不要,那这张银票就归我了哈!”汤玉不客气地把银票叠好,收了起来。
“啊!什么啊?银票!二姐,刚刚那张是银票?”小珂这个小财迷一下就听到“银票”两个字了。
小琪纠着眉毛看着汤玉,一脸后悔的样子,又像是在申述汤玉没有说清楚才上了当。
“是啊!是银票。”汤玉一脸轻松无压力地答道。
“呜呜,不干!二姐欺负人,明明刚刚都没有说,这样不公平,银票肯定比银裸子值钱,但是却没有告诉我们,二姐坏!”小珂拉着汤玉的衣袖撒娇道。
“你啷个晓得银票比银裸子值钱啊?”汤玉问道。
“因为方便啊,要是很重的银子带着多累,一张银票带着就不累了。”小珂顺口就说道。
小琪在一边点点头,表示同意自己弟弟的说法。
汤玉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表扬道:“嗯,很聪明,不愧是我的妹妹和弟弟!”说完又拿出那种银票给两个孩子看,指了指银票上的字,又问,”这上头的字,你们认得几个?”
小琪看了看就指了指上面的“壹“,然后摇了摇头,“这个字,我在村长家门上看到过的,听唐小根说的。”
唐小根是村长唐秋平的三儿子,上过几年镇上的私塾,认得几个字就以书生自居,平时都不带正眼看汤玉几个孩子的,但是一有机会就会在村里显摆自己多有学问。
小珂歪着头看了半天,最后才苦着脸,很是委屈地说:“一个都认不得!”
汤玉看两个孩子的表情,心里又是一阵好笑。
“那以后每天早上就跟着二姐认字,愿意不?”汤玉问道。
“要得!”小琪很是干脆地回答。
“好嘛!”小珂的声音里带着一些无奈,因为他晓得二姐说的早上是天刚刚亮的时候,他每天那个时候都睡不醒啊!
汤玉看小珂态度不够端正,又说了一句:“这张银票是很值钱的!你们谁先学会这本书里的字了,我就把它给谁!”汤玉又从床边的柜子上拿出一本书来说道。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只要懂得价值这个东西,那么都会愿意为了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而努力的。
“嗯,二姐。”小珂有些羞涩地看了看汤玉手里的银票,然后问道,“这张银票能买到好多东西耶?”
“那肯定是很多很多东西哦!二姐啥子时候骗过我们?”小琪敲了小珂脑瓜子一下。
小珂捂着头,胸口的银裸子就掉了。汤玉帮他捡起来,然后不赞同地看了小琪一眼,小琪脖子缩了缩,然后老实了。
“你想卖啥子,二姐就可以帮你算下,能卖得到不。”汤玉觉得还是让小珂心里明白这银票的价值。
“我想买上次唐清娃儿他奶给他买的糖葫芦!要买这么多回来!我们好一起吃!”小珂夸张地用两只手从胸前伸出去,往背后划了个弧度,不是很圆的小肚子都挺了出来。
“好,就买那么多!“汤玉想了想,糖葫芦就两文钱一个,虽然不便宜,但是那糖本来就精贵,卖这个价也差不多,而小珂人小,他比出来的糖葫芦,这银票一定能够买。
“真的啊!哇!二姐好好哦!”小珂又拉着汤玉,两只小眼睛里简直在冒星星了。
“呵呵,但是这前提是你能把这书里的字都认完了才可以哈!”汤玉又敲了敲那书的封面。
小琪、小珂看了看那本很薄的书,然后对视一眼,各自心里暗自加油起来。
“二姐,啥子时候开始教?”小琪问道,那眼神里还透着渴望,把汤玉看得心里酸酸的。
“今天晚上就开始,教你们最简单的,明天早上再正式教!”
汤玉对于这些多半是现代简体,小半是繁体的字,用来教孩子很有信心。而那本用来启蒙的小册子,也正是汤玉前段时间一直抽时间写出来的,为了节省笔墨,她可是用木炭削尖了才写的,而纸张却是这家爹,当初用剩下来的。不然汤玉还要花钱去买纸张,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如今看到两个孩子对认字如此的有热情,汤玉心里更加欣慰了。
“不过,二姐,这上面的字你啷个都认得哦?爹走的时候我们都还小,我记得他就教过我们写名字,我就记得二姐的名字和四弟的名字最好写!我的最难!”小琪有些郁闷地说。
“额……是付大爷教的,你们晓得噻,学医就要会开药方,当然就要会写字才行!”汤玉想了想,还好自己跟着付大爷学医,不然这个谎话还真不好圆过去。
“哦!这样啊,那付大爷还真是个好人!”小珂一副恍然大悟,很是认真地点头道。
“瓜娃子,付大爷当然是好人!现在才晓得啊?”小琪不忘打击小珂,又伸手敲了敲小珂的额头。
“又敲我,就是三姐把我敲瓜了的!”小珂摸摸额头,很是委屈地说道。
“好了!好了!我们今天早点吃晚饭,好早点开始认字!”
“要得!”
两个孩子都开心地答应了。
作者有话要说: 唉,啥也不说了!
☆、29。修屋建房
一晃眼,一个酷暑就在蝉鸣中悄然过去了。
汤玉望着自家门前那片黄灿灿的稻田,回想起这半年来发生过的事,心里除了酸就是甜,再回头看看自家的翻新了的院子跟房子,心里更有感慨,虽然穿越到这穷乡僻壤,但是民风淳朴,像汤启明那样明着就搞事儿的人不多啊!
说到这翻新房子的事儿还要从一个月前说起,那时汤玉刚卖了茶叶,手上了有银子,就一心想要改变现状,而那摇摇欲坠的,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房子,就成了汤玉第一个改变的目标。
汤玉先晒了些茶叶带着送给了村长媳妇袁二婶,又托付大爷一起去找了村长,说了这房屋改建的事儿,村长一口就答应带人去印尺寸,半天时间就把这房屋的前前后后归属权给搞定了。
虽然那屋子和院子是汤玉家老爹的,但是在乡村里,想把房子建宽敞,房子周边的无主地却不能不跟村长报备,不然以后有人在旁边建房就会引起纷争,汤玉想好了这点,又咨询了付大爷,才去找的村长。果然,村长一看汤玉是个懂事的,立刻就批了汤玉家建房的事儿,同时把汤玉家后面的半亩荒地也批了进去,这倒是让汤玉有些意外之喜。
重建房子那就得有材料,像什么砖啊,木啊就都得有才行。这村里就王大方是砖匠,他跟砖厂的都是熟人,付大爷去打了个招呼,再加上汤玉上次也帮忙给他家二娃治了麻子,这也是恩情,因为这些,王大方就自己热情地去找了汤玉,并推荐了哪一家的砖烧的好。汤玉也信得过他,就跟着他去那家离村子有十来里地远的砖厂,汤玉看那砖厂的砖头都是用靠山的粘土,而山的另外一边还有个煤矿厂,不过那煤矿厂却是有官府重兵把守的,大家也只是知道,却没人敢过去。
汤玉知道粘土就是页岩石,而现代的砖头也就是用这样的土烧制而成的,虽然现代化的砖头已经改良成了用混凝土,但是还是有不少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用着这最原始的青砖。
汤玉一直都想有一座自家的青瓦房,这个愿望在曾经上学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时候就已经埋在她的心里了。没想到现在居然就能实现了,这让汤玉心里不禁有些雀跃起来。
最让汤玉开心的是,那家砖厂除了烧砖以外还烧制青瓦,而且因为汤玉定了砖和瓦,还另外送汤玉二百匹青瓦,这也是一大笔。
解决了砖瓦的问题,又想到了这房子的大梁,这里没有现代的平房,而汤玉也不懂怎么弄水泥做预制板,这房顶要怎么弄呢?正在汤玉惆怅的时候,小珂说了句,家里的房梁是不是要推了做柴烧啊!汤玉才发现自己笨得不行,简直是戴着眼镜找眼镜啊!
在农村,横梁柱子都是用最好的木头,就算房子改建也照样用原来的柱子,一根柱子甚至可以用几百年!传承下去好多辈子子孙孙!这也就是当初汤启明一直想要夺这祖房的一个原因,只是汤玉一个在水泥建筑群里长大的孩子根本不懂得这些,才一直不清楚自家一再被欺负是为什么。
在乡村有祖屋嫡传的说法,也就是说,谁继承了祖屋就有担任族长的权利,虽然汤玉一家在这村子里并不是大姓,但在附近几个村落里其实还是有几家人的,所以汤启明一直对他父亲汤云飞抱有怨恨,觉得当初把成年的他分出,又供了汤启文读书,连祖屋都给了汤启文,这让汤启明心里很是不平衡,但是俗话就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就算汤启明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他还是被分了出去,以至于不少人都觉得他是个不孝顺的!所以在汤云飞去世后,他开始对汤启文实施报复!尽管这个是他同胞的兄弟,他也没手软过。
于是,在汤玉确定了要重建房子的时候,汤启明又跳了出来,说什么当初分家的时候老爷子说了那房梁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