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作者:忘却的影子(起点2012-12-15完结,穿越)-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面有人应了,急急出门去了。
贾瑾此时正屏退的下人,更嬷嬷们讨论与盐商们的最后的大决战的事情呢。听说贾母找她,不觉皱了皱眉头,略略收拾了一下,就将传话的人叫进去问话。那个丫头也是个伶俐的,将贾母等人的对话一五一十地学给贾瑾听。
贾瑾赏了那个丫头一个鼓鼓的荷包,这才起身更衣,跟邢夫人报备过后,这才做了车子,领着金嬷嬷洪嬷嬷跟着往贾母的屋子而来。
贾母想着自己的宝贝儿子贾政多少年不得升迁,还不就是这府里打点不够的关系。这个孙女,有这么多的钱,居然不给自己的小儿子使唤,居然拿去白送给那些泥腿子贾母的心里越想越是火大。所以,贾瑾给贾母请安的时候,她根本就没让贾瑾起来,就让贾瑾保持着那半蹲的姿态。
贾瑾也知道,贾母一定会折腾她的,可是规矩就是这样,长辈没让她起来,她就不能起来,她也只能保持着那个吃力的样子。
不过,贾瑾是郡君,即便金嬷嬷和洪嬷嬷之前是专门伺候皇帝的大宫女,如今也是贾瑾的教养嬷嬷,贾瑾没有起来,她们自然也不能起来。贾母有意折腾贾瑾,可是薛姨妈却不想得罪金嬷嬷和洪嬷嬷两个,谁让人家娘家家里在内府拥有很大的势力呢?
薛姨妈就道:“洪嬷嬷,我记得内府宣徽使副使也姓洪,不知道是否是府上的亲戚?”
洪嬷嬷垂着眼睑道:“不错,现任宣徽使副使,正是老身的叔父。”
贾母见了道:“二丫头,你也起来吧。来人,给两位嬷嬷看座。姨太太想必没有见过金嬷嬷洪嬷嬷,这两位嬷嬷之前是伺候当今圣上的,前几年被赐给二丫头做教养嬷嬷,二丫头还有两位教养嬷嬷,之前是伺候太后娘娘的。”
薛姨妈道:“青和郡君真是好造化,进了圣上的眼。老太太,您真是好福气呢。”
贾母道:“好什么啊。这个丫头,何时听过我的话,如今更是了不得了,居然如此败家,真不知道他父母是怎么教她的。”
王夫人道:“二丫头,你快给老太太陪个不是,将手里的东西收拾收拾,交给老太太,让老太太给你把把关。日后,你可不要再这么乱花钱了。”
贾瑾道:“二太太这话儿说得糊涂,没头没脑的,让侄女儿一天雾水。还请二太太示下,到底是所谓何事,这么急巴巴地将侄女儿叫来。”
贾母道:“我没这么好的力气,老2家的,你跟二丫头好好说说。”
王夫人道:“是,老太太。二丫头,我是你婶娘,更是看着你长大的,不会害了你。你在外头花大价钱买田买地,这个是好事儿。可是,你白白养着几十万人,每天还提供那么多的那么好的口粮,实在是太乱来了。就是我们家家底儿不少,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啊。”
贾瑾道:“几十万人?原来是为了这事儿啊。这事儿,我之前已经在圣上面前报备过了。每年的大灾之后,必有瘟疫。这瘟疫又会随着那些涌入京师的流民在京畿一带扩散开来。就好比前宋英宗时期,就造成了整个京师十室九空的悲惨场面。我之所以收留那些流民,就是为了防止大量的流民涌入京师,造成当年的悲剧的重演。”
薛宝钗道:“二妹妹,那些衙役们也帮忙疏散流民乞儿,也是因为这个吗?”
贾瑾道:“是的,这件事情,是由福宁殿里的诸位大人们讨论之后决定的,尽最大努力,将流民阻隔于京畿以外。当然,为了不让流民半夜跑路,这伙食什么的就不能怠慢了人家。不然,这罪过就大了。”
贾母道:“二丫头,你糊弄谁呢?这样的事情,朝廷自有安排,哪里需要你一个黄毛丫头插手?”
贾瑾道:“老太太,熙和四年,湖广大旱,五月、六月,先后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蝗灾,飞蝗乘风卷席了长江沿岸诸道,无数良田绝收。朝廷减免三省赋税,还发下了超过三百万的钱粮,可惜被不法官员贪赃近三成。熙和五年,湖广大旱,同时山东亦大旱,蝗灾卷席了全国一半的国土,偏偏北戎又南下劫掠,使得黄河沿岸大量百姓逃难,同时,京畿数城发生瘟疫……”
“好了好了,我不想听你背书。”贾母摆手道,“我只问你,你既然花那么多的银子白养着那么多不相干的人,那为什么不给你二叔使?”
贾瑾道:“老太太,如今这荣国府里当家的不是二太太吗?二叔用府里的银子,父亲也好,母亲也好,可没有说什么话?孙女使的是自己的私房,为什么老太太却在这里指责孙女的不是?”
贾母一瞪眼,道:“你二叔可不会每天丢出去二三十万的钱粮。”
贾瑾道:“老太太放心。孙女除了买地,根本就没有花多少钱。那些粮食是那些流民自己种的。鸡鸭什么的是人家自己养的,鱼虾是人家自己到河里抓的,牛羊是商队带过去的。孙女可没有花什么钱。”
贾母见贾瑾推得干干净净,更是生气,道:“那你没那么多的土地,不好好雇人种地,反而拿来挖坑做什么?”
贾瑾道:“老太太,这一亩地,拿来种粮食,又能打多少粮食呢?就是种了碧粳米红稻米,又能换多少银子?虽然只是挖坑,可是有好几个鱼塘已经投入使用,每个月给京里的各大酒楼茶馆提供各色鱼虾水产。一年下来,也好几千两银子呢。”
贾母气笑了:“一二百万两银子换几千两,还不说你是在糟蹋银子。”
贾瑾道:“老太太,孙女怎么会糟蹋银子呢?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那些流民们如今做的是水利,弄得好了,周围就是下等田,打理妥当了,也会为上等田的。还有那些流民中的女子,如今孙女供给给边关的那些帐篷什么的,可都是那些女人们没日没夜,每天做上四个时辰的工做出来的。换了别人,那个会在织布机前做上四个时辰?一天一个时辰就了不起了。”
贾母道:“那些军需的帐篷毡子,都是这么来的?”
贾瑾道:“是啊,不然,孙女的庄子上的人再多,也跟不上边关的需求啊。”
贾母道:“既然如此,那也罢了。不过,二丫头,你既然有那么多的钱粮,为何不帮帮你二叔?”
正文 284 退避三舍赤子情怀 三顾茅庐碧血丹心
收费章节(12点)
284 退避三舍赤子情怀 三顾茅庐碧血丹心
贾母道:“既然如此,那也罢了。不过,二丫头,你既然有那么多的钱粮,为何不帮帮你二叔?你二叔在工部员外郎这个位置上呆的时间也够久了。”
贾瑾道:“老太太,一年前孙女就说过了,让二叔多去部里,至少混个脸熟。那样孙女跟工部尚书陈大人也能够说上话。可是二叔已经天天在家,您叫孙女如何跟人家陈尚书大人开口呢?就是造假也不是这样的办法啊。何况,如今工部有好几样事情都很是要紧,太子殿下偶尔也会去下工部。二叔不去工部报道,又如何能进了人家的眼?上面的贵人们不认识二叔,又如何提拔二叔呢?”
贾母道:“这话倒是稀奇。有什么不能提拔的?不说别人,就是那个贾雨村,之前补缺不就是我们荣国府使得力?我可是听说了,有不少官员走通了忠顺王爷和北静王的路子,都补了好缺了。我们家虽然力量有限,只能往七八品的官位上荐人,可是我们荣国府也认识不少人,只要送上孝敬,你二叔的事儿自然是水到渠成。”
贾瑾道:“老太太,您难道忘记了,之前我们荣国府为什么会败落,以致于连祖宅都保不住,只能回到京里?说白了,还不是为了结党二字?老太太,既然朝廷已经给了我们体面,我们更应该小心才是,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那些武将们最后能够得保满门,除了宋太祖的好计,也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下面的那些武将们知度。老太太,您说是吗?”
贾母张开了一直半眯着的眼睛,而王夫人也忍不住坐直了身子。她们也知道忠顺王和北静王再怎么位高权重,那也不过是为王爷,而不是皇帝。可是这荣国府里,与皇帝接触最多的人,偏偏是贾瑾,贾瑾不帮忙,她们想要为贾政跑路子,也只有走走其他人门路了。金嬷嬷和洪嬷嬷在边上虎视眈眈,就是贾母想要说什么,也必须掂量再三。王夫人也想说什么,可是看到金嬷嬷和洪嬷嬷,她也不敢说什么了。
想了想,贾母还是道:“二丫头,刚才差一点被你混过去了。你说你在那些流民身上没有花多少银子,其实是说谎罢。不说别的,那么多的人,要挖那么大的坑,这铁锹的数目就不是一个小数目。盐铁官营,想必你也跑了不少关系吧?朝廷财政有限,每年供应边关将士们的武器尚且不够,你是如何弄到那么多的铁器的呢?”
贾瑾道:“老太太,您说什么,孙女不明白。”
贾母道:“还有,二丫头,既然是收留流民,那么最开始的时候,总要提供食物吧?依照你的脾气,说不定连药材和住宿的地方,还有衣物被褥什么的都会准备齐全,这些都需要大笔的银子吧?”
贾瑾道:“老太太,孙女真的没有花多少的银钱。在买地以后,庄子上去了几个人,让最早的一批流民在高处建造房舍。只要不多的粮食,那些流民就会卖命。至于建造房舍的物资,都是孙女的庄子上运送过去的,真的没有花什么银钱。还有那些口粮也是,下面的人在附近的山坡丘陵上种植了很多的红苕,又养了鸡鸭还有猪崽,鸡鸭大得很快,一两个月就可以吃了,还有猪崽,半年就可以长得很大,也不用准备什么饲料,只要红苕的藤就够使得的了,这个也不用花钱啊。孙女只是最开始的时候让人从庄子上调了一些东西过去,其余的,根本就没有多少花费。”
贾母道:“那么,那些铁锹呢?”
贾瑾道:“老太太,那是璐国公和英国公两位国公大人帮忙说项的。边疆苦寒,将士们的日子本来就艰难,可是朝中偏偏有人跟那些奸商们勾结,在军需上动手脚。每年运送到边关的棉衣都不够,因此军队里每年都有人冻死饿死。孙女虽然不才,可是孙女名下送到边关的物件都是实打实的。尤其是那些城塞开始运作以后,孙女的手下与边关的将士们的交易实在,还不刻意压低价钱。所以,璐国公和英国公多多少少都卖孙女一个面子。”
贾母道:“当真?”
贾瑾道:“老太太,孙女没有说谎。”
贾母半眯着眼,不说话。这个孙女,素来是个主意大的,偏偏又有本事,如果她听话一点,自己也许就会将自己手里的陪嫁庄子交给她打理,说不定自己的财产也会翻上一番。可是,这个孙女偏偏跟自己不是一条心,所以,自己对这个孙女也亲近不起来,更不要说让她帮自己打理产业的事儿了。贾母自己也知道,自己的陪房赖大一家没少借着帮自己打理产业的机会中饱私囊,赖大一家没了以后,自己换了人,可是这样的事情还是不见少,自己还必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聋作哑。
贾母道:“二丫头,你就不曾想过,你下面的人会对你说谎么?”
贾瑾道:“他们不敢。”
贾母一挑眉,什么都没有说,摆摆手,让贾瑾下去了。王夫人却对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