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柯云路作品精选 >

第19章

柯云路作品精选-第19章

小说: 柯云路作品精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贴院长贴得这么近呢?鲁小兵想到那次在超魔鬼训练现场看到的横幅标语:“要战胜狼就要比狼更狼”。现在,谁更狼呢? 
  吕步离开方便门诊处虽然还在本医院,而且是高升,方便门诊处还像欢送每一个离去的同仁一样,照例举行了酒会。两三桌人都举起了酒杯,鲁小兵领衔碰杯,两人说了意味深长的话。 
  鲁小兵说:祝你早日当上院长。 
  吕步则慷慨大方地说:我当了院长,一定请阁下当医务部主任。说着与鲁小兵碰杯一饮而尽。 
  鲁小兵往下的故事也可能险象丛生,也可能飞黄腾达。这全凭我们想像。能够交待的是,鲁小兵一上任就烧了三把火。将方便门诊处重新装扮了一番,楼口的牌子灯箱都更醒目了,楼里的张贴宣传也更耀眼了,四个诊室的大夫资料也都堂堂皇皇张贴在玻璃柜里。各种方便门诊处的品牌形象方案都出笼了,那些操作有些甚至被全院采纳。   
  威慑的作用远大于利诱(3)   
  还能交待的是,鲁小兵和白京京的关系完全正常化了。对正常化的含义做何解释,不如读者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听说陆主任这段时间和院长关系有些紧张。如果不是陆主任上边有人,他早就不主任了。 
  财务部漂亮小方和鲁小兵的关系暂时不太好描述。不知是鲁小兵忌讳吕步缩手了呢,还是小方对吕步又有了新意思。 
  俄罗斯美女华倩原本对鲁小兵就越来越添着刮目相看的尊重,这一天下班后,她竟很诚恳地请鲁小兵共进晚餐,说是她有些郁闷,想饭后和鲁小兵一块儿溜溜谈谈。郁闷的原因鲁小兵也知道了,她发现那位身高、学历、收入三高的博士有了第三者。鲁小兵这一晚与华倩在路灯恍惚的街边溜弯很男人,他一点也没感到自己身高的不足。 
  再往下,鲁小兵越干越顺水推舟,顺手牵羊,顺其自然了。 
  他不再被什么底线概念纠缠。 
  惟一不太圆满的是,那个手持菜刀把自己砍得血肉模糊的瘦男人偶尔会在梦境中出现。听说那个瘦男人现在有些神经失常,每天磨刀不止。   
  附录一:历史将记住那些高尚的身影(1)   
  ——致sun_X:我为什么写《底钱》 
  sun_X :你好! 
  当晚就看到了你在“ 2005…11…29 18:34:53”的留言。 
  是你看了中篇小说《底线》及部分朋友的留言后写下的一段话: 
  “老柯,你是名人了,你写这样的文字有没有考虑到后果??? 
  医者父母心,我自认我是一个有医德的好医生!!! 
  你这样的文章将所有医院所有医生贬的一文不值,如评论所言,是社会的毒瘤?! 
  你有没有调查研究??你对医疗行业有多少发言权呢?你了解我们的医疗体制吗? 
  我看不到原文了,麻烦你给我再留一份吧,也好探讨一下!” 
  sun_X,首先,谢谢你关注我的博客并且留言,很愿意与你探讨。 
  你说自己是个好医生,我信。据我所知,绝大多数医生确是好医生。这并不是套话。一个人对人生专业的选择是有其人格特点的,除了那些为生计所迫的选择外,如喜欢搞财务的人有搞财务的特点,喜欢弄电脑的人有从事电脑的特点,喜欢艺术的人特点就更明显,而一个人选择学医,“救死扶伤”自然应当是其人格的一部分。 
  我关注医学比较早,家族中有人从事西医,而我的爱好是中医。当然,爱好可能引发我对这一领域生活的兴趣,但写小说却是另一回事。《底线》是一部中篇,篇幅不大,不可能对中国的医疗现状做出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即使作者有此愿望,这也不是小说的功能。 
  你说我的“文章将所有医院所有医生贬的一文不值,如评论所言,是社会的毒瘤”,如果你看过小说,相信不会得出这种印象。 
  之所以将小说定名为“底线”,是因为在我的观念中,一个正常的社会不仅一般民众有所谓道德“底线”,社会的价值与良知更应为一些阶层所支撑。如教师,如记者,如法官,……当然还有医生。如果一个社会连这样的阶层都在道德操守的“底线”陷落,应当引起忧虑。 
  然而,在我的生活环境中,我看到了大量的“底线”崩溃。周围的人初始还会义愤,时间久了,纷纷变得麻木,以为生活就是这样,虽不理想,但无力改变。 
  我在《底线》中写到的鲁小兵并非通常意义的坏人,他大学毕业后,先作为援助项目在国外工作了两年,回国后的现实与想像有极大落差。鲁小兵工作很辛苦,医术也并不差,但总比旁人挣得少而且少很多。郁闷之中肯定要探其究竟,这才得知另有挣钱方法。他也有过内心冲突,但其心理“底线”终于随着对金钱追逐的情势一点点陷落。作品只是客观展示了这个过程。 
  不久前,我曾就傅彪的过早去世写过一篇短文,谈了“相对贫困”问题。中国近二十年的经济飞速发展,民众生活有了过去无法想像的提高。许多家庭在温饱之后,拥有了住房和汽车。但人们并不满足,相对于几十年前的物质馈乏,人们普遍对金钱有了更多焦虑。 
  这也许是社会转型期无法避免的一个阶段,我无意对此作出道德评价,却希望人们在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中,关注精神的平衡与健康。 
  应当说,《底钱》写到的医院生活远不是最腐败的,不久前中央台《新闻调查》播出的哈尔滨一家医院发生的故事,要怵目惊心得多。而媒体最近几年更是揭出许多无法想像的腐败与黑暗。 
  这里,我想披露有关《底钱》的一点“花絮”。 
  我的长篇小说《新星》、《龙年档案》都是在《当代》发表的,记得编辑部看过《龙年档案》之后,曾说“柯云路从现实主义作家转变为浪漫主义作家了”。我当时对此评价大不理解。编辑认为,《龙年档案》中的罗成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是作者的理想主义想像。当然,后来媒体大量报道了时任长治市委书记吕日周的事迹,而《龙年档案》中相当一部分生活即取材取此。 
  《底线》写好后,我很自然地将稿子投给《当代》,而这次他们做出的是另一种评价。认为作品太写实,而文学应当不同于生活,应当有激情和梦想。 
  不久前,北京台连播了这篇小说,我从听众那里得到了许多相当正面的反馈。他们认为这篇小说写得好,写得深刻,等等。 
  你看,同样是读者,对这部作品的阅读感受就很不相同。 
  告诉你这些,是想说明,即使同一个人的不同作品,其风格样式也是不同的。《龙年档案》的激情和理想,一点也不妨碍作者看到社会的腐败和黑暗。 
  说到这里,还想说一点题外话。几十年前的文化大革命,在“四人帮”统治下,有所谓“三突出”原则,现在的年轻人对此可能会一脸迷惑。那时的所谓文学,只许写光明面。《底线》这样的作品是不可能发表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时代的进步,一个自信的社会才能容纳批评。 
  我在医学界有许多朋友,他们中的许多人医术高超,品德高尚。我的姑姑就是中国著名的儿科专家,几十年来兢兢业业,视患儿和他们的亲属如家人一般。她身体不好,常常拖着疲累之身带病工作,现在七十多岁,还四处讲课带学生。姑姑即使在自己的生活也不宽裕的情况下,仍会尽最大可能帮助病人。她的清正廉洁坚持至今,每有患儿亲人送来谢礼,她总是如数退还;实在无法退还的,会将高于同等价值的钱及时汇出。   
  附录一:历史将记住那些高尚的身影(2)   
  应当说,她的品性和人格给了少年时代的我很大影响,我在长篇小说《孤岛》中曾写到一位女医生,在困境中忘我地救助病人,那里就有姑姑的影子。 
  再往近了说,大家都知道的钟南山,高耀群,桂希恩,这些感动了中国的医生们;这里,我还想再加上一个名字,那就是北京301医院的蒋彦永医生,全中国都应当感激他,历史将永远铭记他的事迹。 
  我不想说钟南山在“非典”期间那些众所周知的活动,只讲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小事。一篇报道中这样写,钟南山医生对病人关怀备至,冬天气温低,为了让病人感觉舒服一点,他每用听诊器之前,会把它放在手心里暖热,然后再放入病人胸口。 
  另一位医生桂希恩冒着危险到爱滋病区采血取样,又将病人接到家中治病的事迹也已广为人知。为了防止血液感染,他总是亲自取样,而不让年轻的助手帮忙。最让我感动的是,他面对荣誉时那一脸的安详和平静,他对自己的评价:“这没有什么,是一个医生应当做的。” 
  不知你是否看过中央台播出的一个镜头:七十多岁的高耀群医生在“感动中国”的年度活动中站在高高的台阶上,迈着已不大利索的双腿,坚持不让人搀扶,自己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下来。就是这样一个衰老之躯多年奔走在爱滋病区,买药品发传单,扛起了一个民族的责任,让世界知道爱滋病人的惨状,让爱滋病人获得他们应当享有的医疗与生存的权利。 
  这是一些高贵的灵魂,我还知道很多很多,……如果没有这些人,我们将愧对中华五千年文明。一个曾在人类历史上创造过辉煌文化的民族,一个崇尚诚信与讲究道德的国度,虽然在现阶段出现了那么多令人遗憾的丑恶现象,但因为有了蒋彦永,有了钟南山,有了桂希恩,有了高耀群……使我们今天面对世界文明进程与发展有了稍许的自信。 
  物质文明的进步会使一个民族走向强大,然而,一个民族真正强大并得到世界尊重是她精神文明的伟大。今天,已经有不少有识之士呼吁文化传统的恢复与重建,这是令人欣慰的。 
  我以《底线》加入其中。 
  这样讲,不知是否回答了你的留言? 
  祝好! 
  柯云路 2005年12月1日   
  附录二:下辈子不当医生的N个理由   
  原载:凡夫蜀子的博客 
  地址:blog。sina/u/49ce0346010003yd 
  一;高危职业。如果你是一个工人;你修理一千台机器;有999台修好啦;有一台给你越修越坏;甚至修得不走了;你会因此挨揍吗?你会丢饭碗吗?你会因此成被告吗?会坐牢吗?医生会。 
  二;高压力。各位扪心自问;自己的工作就从未出过错?工作时你从未忘记过什么?从未出过乱子?从未办砸过事?你们可错十次;百次;千次;医生却一次也不能;能不战战兢兢吗? 
  三;高要求。医学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学科;想不被淘汰;想不出事故;医生只好不断看书;看书;再看书;医院不断的考试;考试;再考试。区里也会考计算机;英语;操作……活到老;学到老;考到老;乃真实写照。这还不行;你旁边的人读博了;留洋回来了;硕士都成最低文凭了;你能不再考?我婆婆是医生;现年五十有七;严谨治学;每天看完新闻后必看书到睡觉;我奇怪公公为何未与她离婚。先生以坦言宁可我做全职太太;也不愿我做他妈NO2;我已经决定如果有小孩;他要想学医;则打断他的腿。 
  四;高负荷。住院医生要管十几张床;每床病人的病史你要了如指掌(包扩他以前得过什么病他老爸老妈是死是活;死是何种死法;等等)他的每一项检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