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散文诗集电子书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第1章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第1章

小说: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品: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作者:忆江南
  内容简介:
  忆江南所著的《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内容涵盖从史前,秦汉、两宋,一直到元明清的中国历史。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用平白的语言讲述那些不为大众所知的历史,教你看清历史的真相,让历史退去正史的华美霓裳而裸奔!
  作者简介:
  忆江南原名张恒涛,1975年生于山东夏津。
  非著名历史学者,酷爱文学,工作之余笔耕不缀,已有百余篇文章在《青年文摘》、《意林》、《百家讲坛》、《北京青年报》、《齐鲁晚报》、《扬子晚报》等报刊发表。
  精彩书评:
  忆江南所著的《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是一本让人彻底赞成“读史可以明智”的书,也是一版诲人不倦而又逗人不倦的最精彩历史文本。
  历史老师所教的历史,只是最拿得出手的冰山一角,要认识历史的真相,必须了解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正文
  历史新课堂
  第1章 历史没有那么美
  无论是在戏剧小说中,还是在电影电视里,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和她的丈夫呼韩邪单于都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对佳侣,男的雄姿英发,女的倾国倾城,让读者观众不由得有“只羡鸳鸯不羡仙”之叹。
  事实上,历史远没有那么美。
  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塞和亲,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大单于。那时,昭君年方十九,风华绝代,的确是人间少有的美女,但呼韩邪单于却已进入暮年,垂垂老矣,完全没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风采。两年之后,即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就抛下娇妻幼子撒手人寰。按照匈奴的祖制,王昭君又嫁给了呼韩邪的长子,新即位的复株累大单于。俩人的感情倒是不错,生育了两个女儿。但昭君的悲剧并未到此为止,十一年后,第二个丈夫也先她而去了,她又被命嫁给新单于,复株累的长子,也就是呼韩邪的孙子,昭君终于承受不住,彻底崩溃了,她最后选择了服毒自尽。一代佳人就此香消玉陨,命断异乡,空留下一方青冢在阴山脚下、大漠深处遥望着南方的故国。
  以前,一提起徐霞客,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在青山绿水间跋涉求索的学者的美好形象,想象着他“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辛苦,感受着他“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温暖,然而,仔细读一读他的游记,历史的真实却有令人瞠目之处。
  在《粤西游日记三》中,徐霞客记载了崇祯十年十一月下旬的经历。他凭着地方官赠送的马牌(一种使用驿传的证明信,驿传近似现在的招待所和邮政局)驱赶着夫役整天赶路,傍晚时分到了下一站的村子。众夫役开始逃散,徐霞客赶紧抓住一个捆上,牵着进了村。村中男子已逃遁入山,徐霞客便领着仆人挨家挨户搜,搜出两位妇女,命令她们去找人搬行李做饭。被捆的人质和他的同伴也大呼大叫,让村里人接班。过了一会儿,负责驿传事务的老人来了,徐霞客说,那老头是怕我拿鞭子抽他的儿子,所以不得不来。这老人的儿子是个瘸子,无法逃脱徐霞客那无情的鞭子。
  吃过饭,上了老人和妇人为他铺好的床,徐霞客即喝令他们快去找抬轿子、扛行李的夫役,然后躺下。
  看了这段记述,真的令笔者难以置信,自己一直景仰的大旅行家徐霞客竟然如此恶劣地对待劳动人民,好在他没有做官,否则恐怕又要多一个鱼肉百姓、敲骨吸髓的贪官酷吏。如此看来,徐霞客仕途受挫实在是他之大幸,百姓之大幸,后人之大幸,历史之大幸。
  第2章 太上皇的八个类型
  太上皇者,在位皇帝的在世老爸是也。细数中国历史,皇帝前仆后继,绵绵不绝,而太上皇也不在少数。大致说来,中国的太上皇可以分为八个类型。
  坐收渔利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刘邦的父亲刘老爹独享此项殊荣。刘邦在他父亲眼里一直是最不成器的刘小三,直到他斩蛇起义,刘老爹才拿剃须刀刮了刮眼睛,开始正眼瞧着儿子的革命事业。幸运的是,七年之后,革命彻底成功,刘邦摇身一变,唤作汉高祖了(这当然是后人给他的谥号),就大方地赐给他老爹一顶“太上皇”的帽子,让他在养老宫吃喝玩乐,颐养天年。儿子当了皇帝自然是天大的好事,但是也产生了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父子二人见了面,一个是老子,一个是皇帝,谁给谁叩头都不合适。最后,面子上觉得很下不来的刘邦发话了:我是皇帝我老大,不给老子磕头啦。老子见我要称臣,还是减少见面避免尴尬吧。结果,刘老爹成了太上皇,膝下却少了一个儿子。
  无可奈何型
  魏孝文帝拓跋宏的父亲献文帝拓跋弘(这爷俩的名儿音同字不同)做太上皇时还是个不到二十岁的青年,他让出皇位实在是无可奈何之举,原因在于他的母亲(并非亲生母亲)冯太后,一个权利欲和性欲都极强的女强人。献文帝继位时只有十二岁,但他是个很有能力的小皇帝,在垂帘听政的冯太后辅佐下,献文帝进行了一些改革,北魏国力日渐强大起来。就在这时,大权在握的冯太后强迫他让位给只有四岁的太子拓跋宏,自己去当有名无实的太上皇。其中原因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献文帝年龄渐大,不听冯太后的招呼了;有人认为拓跋宏是冯太后与男宠李奕的私生子,更受太后宠爱;还有人认为是献文帝杀了冯太后的情夫李奕。不管怎样,年纪轻轻的献文帝被迫做了太上皇,几年之后又被冯太后残忍地毒死了。
  大名鼎鼎的唐玄宗李隆基也属于这个类型,只不过迫使他退位的不是他的母亲,而是他的儿子。
  好逸恶劳型
  俗话说: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见过混帐的,没见过这么混帐的。这话用在北齐皇帝们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在他们眼里,杀人放火都是小菜一碟。北齐实际上只存在了二十几年,却有六个皇帝,而且一个赛一个的荒淫残暴。第四个皇帝武成帝高湛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吃喝玩乐,干脆把皇位推给只有十岁的儿子,钻进后宫专门研究声色犬马。当了太上皇之后,高湛更加疯狂地纵欲享受,结果几个月下来,二十多岁的他就耗尽元气一命呜呼了。
  无独有偶,与北齐并立的北周也有一个年纪轻轻、好逸恶劳的太上皇,他就是周宣帝宇文赟。周宣帝刚死,他的儿子,年幼的周静帝就被他的岳父杨坚(就是后来的隋文帝)取而代之了,更惨的是,北周皇室的所有男子被杨坚杀了个一干二净。
  心有余悸型
  唐太宗李世民自然是个好皇帝,但他也有残酷冷血的一面,玄武门之变就是一例。
  唐太宗的老爸唐高祖李渊偏爱长子李建成,这也可以理解,因为李建成是太子,未来的接班人。李世民是老二,上有兄,下有弟,正好处在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地位。也不知是李建成害怕功勋卓著的李世民动摇他的太子之位,还是李世民不甘心屈居二线,想再进一步,反正兄弟俩明争暗斗地掐上了。俗话说“无毒不丈夫”,李世民和他的文臣武将在公元926年的那个夏天上演了“玄武门”之变,要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的命(后来李世民又杀光了二人的儿子以绝后患),然后就去逼宫。当尉迟恭提着李建成李元吉二人的脑袋出现时,李渊正在皇家公园度假,一看这阵势,李渊吓得当即宣布让位给李世民,自己缩到后宫去当太上皇了。
  八十六年后,高祖的重孙,太宗的孙子唐睿宗李旦又遭遇了同样的险情,结果也和他老爷爷一样成了太上皇。
  急流勇退型
  这儿的“急流勇退”实际上就是“见困难就跑”,代表人物是宋徽宗赵佶。
  话说1126年,北宋和金刚刚联兵灭掉辽国之后,金国就撕开了盟友的画皮,露出了侵略者的狰狞面目,长驱而入,直捣东京汴梁。消息传来,几十年来一直生活在风花雪月之境、温柔富贵之乡的宋徽宗吓得老脸煞白,立即决定撂挑子不干了,把皇位让给太子赵桓。当了太上皇的宋徽宗还不安心,干脆跑到南方去度假,玩起了鸵鸟政策。后来形势好转,他才打道回京,再后来,战事急转直下,金兵一举拿下了汴京,想逃却没逃成的宋徽宗和他的子孙儿女、他的三宫六院、他的皇亲国戚、他的文武百官一起被掳到了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五国城。在受尽了亡国奴的屈辱之后,宋徽宗死在了异国他乡。
  上文提到的北齐高湛的儿子高纬后来也学他老爸的样子当起了太上皇,那时北周已经在大举攻打北齐,所以他应该和宋徽宗一样属于“见困难就跑”型。北齐很快就玩儿完了,最后,高纬和儿子以及几十个宗室都被塞满嘴巴的辣椒给辣死啦。
  见困难就跑的人,跑得再快,也是跑得了初一,跑不了十五。
  老弱多病型
  “好人不长命,恶人活百年”是句听起来挺不公平的话,可是竟然在害死岳飞的主犯宋高宗赵构身上应验了,这老家伙不但占据皇帝宝座达三十五年之久,而且还活到了八十岁的高龄,不过,上天也给了他一个极大的报应,那就是终生无子,最终,他不得不立宋太祖的后人赵昚为太子(宋太宗的后人都被金人掳到北国去了)。赵昚是个有骨气的人,坚决主张抗金,而且团结了不少主站派人士。主和的赵构越来越老了,他一直信赖的秦桧也死掉了,而太子赵昚的影响越来越大,民间抗金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终于有一天,深感力不从心的赵构宣布禅位于太子,自己去养老了。
  宋孝宗赵昚继位时已经不年轻了,做了二十七年皇帝之后也已年过花甲,垂垂老矣,就照先皇的前例禅位给太子赵惇,这就是宋光宗。但是,宋孝宗的太上皇生活并不幸福,因为光宗是个“妻管严”,被他那不孝的皇后老婆给牢牢控制住了。五年之后,孝宗病逝,光宗仍托病不出席父亲的葬礼,群情激愤的大臣们和吴太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皇子赵扩接替“病重”的光宗做皇帝,是为宋宁宗。当了太上皇之后,光宗才体会到了父亲当时的心情,可惜悔之晚矣!
  鹊巢鸠占型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类型的太上皇,不是在位皇帝的父亲,而是弟兄。
  公元1449年,明英宗在混蛋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瓦剌,结果在土木堡被敌兵俘虏。瓦剌权臣也先把英宗作为筹码,要挟明政府让步屈服,为了打乱敌方的如意算盘,皇太后在文武百官的请求下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这就是明景帝,为了照顾英宗的面子,遥尊他为太上皇。
  瓦剌进攻北京失败后不得不与明政府议和,放回了明英宗。落架的凤凰不如鸡,失去了皇位的明英宗回到北京后就被囚禁在了南宫,而且一呆就是八年。直到1457年明景帝因太子早夭伤心过度得了重病,明英宗才通过“南宫之变”二度登上了帝位,昏庸的他使原本有望在景帝手中中兴的大明开始衰落。政变发生几天之后,景帝死去,原因不明。
  虽然此处把明英宗列为“鹊巢鸠占型”的太上皇,但就历史功绩来看,明英宗更像一只恶鸠,明景帝更像一只受害的鹊。
  功成身退型
  太上皇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