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散文诗集电子书 > 明朝的那些事儿 >

第145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第145章

小说: 明朝的那些事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情况不同了,他已经得知,自己的堂兄朱厚照死掉了,他将有幸成为新一任的天下统治者。
  十五岁的少年朱厚熜仰头看着远处雄伟的京城城墙,想到自己即将成为这里的主人,兴奋的血液冲进了他的大脑。
  可还没等他激动得热泪盈眶,一群官员就迎了上来,出乎他意料的是,这帮人其实并不只是来迎接他的。
  “ 请殿下(此时尚未登基)从东安门进宫,到文华殿暂住。”
  换了一般人,对这个要求似乎不会太敏感,只要能到伟大首都就行,还在乎哪条路吗?至于住处,反正当了皇帝房子都是你的,住哪里都是可以的。
  可是朱厚熜不愿意,他不但不愿意,甚至表现出了极度的愤怒。
  因为像他这样的皇家子弟,十分清楚这一行为代表着什么意思——皇太子即位。
  根据明代规定,这条路线是专门为皇太子设计的,做皇帝不走这条路。
  “我要走大明门,进奉天殿!”
  这才是正牌的皇帝进京路线。
  然而官员们不同意,他们也不多说,只是堵在那里不走。在他们看来,这个十五岁的少年会乖乖地就范,听他们的话。
  可惜朱厚熜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人。
  这个十五岁的少年有一种天赋,杨廷和正是看中了他的这种天赋,才决定扶持他成为新一代的皇帝,使他脱颖而出。
  他的这种天赋叫做少年老成,虽然只有十五岁,但他工于心计,城府很深,十几岁正好是少年儿童长身体的时候,可这位仁兄很明显只长了心眼。
  他拿出了朱厚照的遗诏,告诉他们自己是根据法律文书继承皇帝位,不是来给人当儿子的。
  搞完普法教育,朱厚熜又开展了屠刀教育:如果你们再敢挡道,将来登基后第一个就收拾掉你们。
  然而大臣们的顽固超出了他的想象,他们摆出了一幅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神态,看那意思,你朱厚熜想进大明门,得从我尸体上迈过去。
  第220章
  这篇文书的内容就不介绍了,这是一篇比较枯燥的文章,估计大家也没有兴趣读,在文中,张璁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只向朱厚熜说明了一个观点——你想认谁当爹都行。
  朱厚熜实在是太高兴了,他拿着张璁的奏折,激动地对天高呼:
  “终于可以认我爹了!”(吾父子获全矣)
  朱厚熜如同打了激素一般,兴奋不已,他即刻召见了杨廷和,把这篇文章拿给他看,在这位少年皇帝看来,杨先生会在这篇文章面前屈服。
  杨廷和看完了,却没有说话,只是开始冷笑。
  朱厚熜问:你笑什么?
  杨廷和答:
  “这人算是个什么东西,国家大事哪有他说话的份?!”
  说完,他放下了奏章,行礼之后便扬长而去。只留下了气得发抖的朱厚熜。
  好吧,既然这样,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朱厚熜发作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马上写了一封手谕,命令内阁立刻写出文书,封自己父母为皇帝和皇后。
  我是皇帝,难道这点事情都办不成吗?
  事实生动地告诉朱厚熜,皇帝也有干不成的事情,如果杨廷和先生不同意的话。
  内阁的效率甚高,反应甚快,办事十分干净利落,杨廷和连个正式回函都没有,就把那封手谕封了起来,退还给朱厚熜。
  皇帝又如何?就不怕你!
  朱厚熜气愤到了极点,他万没想到皇帝竟然当得这么窝囊,决心和杨廷和先生对抗到底。
  双方斗得不亦乐乎,你来我往,实在是热闹非凡,可上天似乎觉得还不够闹腾,于是他又派出了一个猛人上场,不闹得天翻地覆决不甘休!
  这位新上场选手成为了最终解决问题的人,但此人并非朝廷重臣,也不是手握兵权的武将,而只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当然,她也不是什么外人,这位巾帼英豪就是朱厚熜他妈。
  俗语有云:女人比男人更凶残,这句话用在这位女士身上实在再合适不过了。
  这位第一母亲本打算到京城当太后,结果走到通州才得知她不但当不上太后,连儿子都要丢了。身边的仆人不知道该怎么办,询问她的意见。
  “ 车驾暂停在这里,大家不要走了。”
  那么什么时候动身呢?
  随从们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毕竟下人也有老婆孩子,不能总拖着吧。
  “ 想都别想!”,第一母亲突然发出了怒吼, “你们去告诉姓杨的( 杨廷和先生),名分未定之前,我绝不进京!”
  第225章
  因为他的这个状元可能是潜规则的产物,也就是当年唐伯虎案件中的那个“约定门生”。
  据说在那一年殿试之前,曾有一个人私底下找到了杨慎,向他透露殿试的问题,使得杨慎轻松夺得了状元。而那个人就是杨廷和的好同事,内阁第一号人物李东阳。
  但无论如何,杨慎先生确实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当他的父亲执意要退休时,他也曾发出了同样的疑问——你为什么要走?
  杨廷和笑了笑,告诉他这个年少气盛的儿子:到时候你自然会明白的。
  可杨慎并没有仔细琢磨父亲的这句话,他只知道,张璁告了黑状,皇帝赶走了他爹,这个仇不能不报!
  于是杨慎强行从他父亲的手中接过了旗帜,成为了张璁的新对手。
  可是还没等到他发起进攻,另一帮人却先动手了。
  嘉靖三年(1524)二月,内阁的最后反击开始。
  杨廷和的离去触碰了最后的警报线,在内阁大臣的授意下,礼部尚书汪俊上书了,但他并非一个人战斗,这位兄台深知人多力量大,发动了七十三个大臣和他一起上书,奏折中旁征博引,大发感慨,这还不算,他的落款也是相当嚣张: 声称“八十余疏二百五十余人,皆如臣等议。”
  这意思就是,我现在上书还算是文明的,如果你再不听,还有八十多封奏折,二百五十多人等着你,不用奏折埋了你,口水也能淹死你!
  要换了一年前,估计嘉靖就乖乖认错投降了,可是经过和杨廷和先生艰苦卓绝的斗争,这位少年皇帝不再畏惧任何人,因为他已然明白,这个世界只属于有实力的人。
  但毕竟对手是一大堆读书人,论学历论口才皇帝根本就不是这些应试教育奇才的对手,于是他下达了一个命令——召桂萼、张璁进京。
  既然你们要闹,那就索性搞大一点,开个辩论会,看看谁骂得过谁!
  内阁听到了风声,当时就慌乱了,他们十分清楚,如果张璁等人进京辩论,自己一定会失败!原因很简单,因为道理并不在他们一边。
  逼着皇帝不认自己的爹,这种缺德事情哪有什么道理好讲。
  不过老油条就是老油条,汪俊等人见势不妙,马上找到了嘉靖皇帝:
  “臣等考虑过了,皇上圣明,兴献帝后名号前应该加上皇字。”
  第230章
  这位郭勋是何许人也?他又什么资本敢和高干子弟杨慎对着干?
  答案很简单,他也是高干子弟,而且他家比杨慎家厉害得多。杨慎他爹杨廷和不过是个首辅,而郭勋家的后台可就大了去了。
  在朱元璋的屠刀之下,洪武年间的功臣大都提前到阎王那里报到了,但事实证明,绝世高人依然是存在的,有两位仁兄就突破各种阻碍和死亡陷阱,终于熬了过来,活得比朱元璋长。
  这两个人一个叫耿炳文,另一个叫郭英。
  耿炳文我们已经介绍过了,由于他擅长防守,不会进攻,被朱元璋留下来为自己的子孙保驾护航,也就是说他的存活是出于领导的实际需要,并不值得骄傲。
  对比之下,郭英的待遇就很奇怪了,他也是身经百战,而且很能打仗,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能够活下来?
  只要我们分析一下,你就会发现他确实有理由活下来。
  首先他的妹妹是朱元璋的老婆——著名的郭宁妃,而且这位英雄母亲还给朱元璋生下了一个儿子——鲁王朱檀。
  其次,他还是朱元璋的亲家,他的儿子娶了朱元璋的女儿。
  最后,他很低调。
  这样的一个人,朱元璋实在没有杀掉他的理由,毕竟是熟人,确实不好意思动手。
  所以郭家就成了功臣中硕果仅存的名门,不管外面腥风血雨,漫天风浪,这一家子却总是稳如泰山,长命百岁。
  不但郭勋本人活得很够本,他的子孙也不是孬种,在正统年间土木堡惨败后镇守大同,为国家立下奇功的郭登就是郭家的优秀子孙。
  而到了嘉靖年间,这一家人势力越来越大,比如郭勋虽然不是朝中重臣,也没有发言权,却没人敢惹,因为他虽不管朝政,却管禁军!
  手上有这么一帮子打手,杨慎就算长了十个脑袋,也不敢跑到他家去闹事。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张璁和桂萼每天提前上朝,到了下班时间两个人看准机会,一溜烟就往东华门跑,出门之后直奔郭勋家,可以肯定的是两个人的运动功底相当扎实,杨慎一直都没有抓住机会下手。
  每天集结斗殴是个比较麻烦的事情,慢慢的大臣们都失去了打群架的热情,张璁和桂萼就这样躲了过去。而郭勋也就此成为了张璁等人的死党。
  当然了,郭勋这种人是从来不做亏本生意的,他之所以要袒护张璁,原因十分简单——投机。
  他也早已看出,张璁身后有着皇帝的支持,而这位少年皇帝十分厉害,将来必定能够控制大局,所以他把筹码全部押了下去。
  现在看来,他是个高明的赌徒,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次赌博最终让他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第235章
  一百多名精英闹事分子纷纷站起身来,一拥而上,冲到了左顺门口,他们这次的斗争方式不再是跪,而是哭。
  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但这一百多位好汉倒未必有什么难言之隐,伤心之处,根据本人考证,这帮兄弟应该基本没流什么眼泪,他们所谓的哭,其实是“嚎”。
  哭是为了发泄情绪,流泪是最为重要的,而闹事要的就是声势,低声哭没啥用,一定要做到雷声大雨点小,以最小的精力换取最大的效果。在这种工作思想的指导下,一百多人放声大嚎,天籁之音传遍宫廷内外,直闹得鸡犬不宁,人仰马翻。
  带头的杨慎和王元正不愧是领袖人物,还哭出了花样——撼门大哭。大致动作估计是哭天抢地的同时用头、手拍门,活脱脱一幅痛不欲生、寻死觅活的摸样。
  朱厚熜快要崩溃了,赶走一批竟然又来一批,跪就跪吧,闹就闹吧,还搞出了新花样!开始他还没怎么想管,估摸着这帮人过段时间哭累了也就回去了。
  可他小看了这帮人的意志力,要知道他们虽然跑步水平不高,但嚎哭的耐力还是相当持久的,这一百多号人从早朝罢朝后一直哭到中午,压根就没有回家吃饭的意思,而且还大有回家拿被子挑灯夜哭的势头。
  这倒也罢了,关键是一百多人在这里嚎哭,此情此景实在太像遗体告别仪式,搞不清情况的初一看还以为新皇帝又崩了,政治影响实在太坏。
  皇帝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他也不打算再忍下去了,既然抓带头的不管用,那就一不做二不休,把所有的人都抓起来!
  他又一次派出了锦衣卫,不过这回他多长了个心眼,加了一道工序——记录名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