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散文诗集电子书 > 明朝的那些事儿 >

第130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第130章

小说: 明朝的那些事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追求的是这个世界最为深邃的秘密。
  (提示:下面的内容将叙述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哲学问题,相信按本人的讲述方式,大家是能够理解的,如有疑问,可以举手示意,实在不行,就去翻书吧。)
  自古以来,有这样一群僧人,他们遵守戒律,不吃肉,不喝酒,整日诵经念佛,而与其他和尚不同的是,他们往往几十年坐着不动,甚至有的鞭打折磨自己的身体,痛苦不堪却依然故我。
  有这样一群习武者,经过多年磨练,武艺已十分高强,但他们却更为努力地练习,坚持不辍。
  有这样一群读书人,他们有的已经学富五车,甚至功成名就,却依然日夜苦读,不论寒暑。
  他们并不是精神错乱,平白无故给自己找麻烦的白痴,如此苦心苦行,只是为了寻找一样东西。
  传说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神奇的东西,它无影无形,却又无处不在,轻若无物,却又重如泰山,如果能够获知这样东西,就能够了解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奥秘,看透所有伪装,通晓所有知识,天下万物皆可归于掌握!
  这并不是传说,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样东西的名字叫做“道”。
  所谓道,是天下所有规律的总和,是最根本的法则,只要能够了解道,就可以明了世间所有的一切。
  这实在是一个太大的诱惑,所以几千年来,它一直吸引着无数人前仆后继地追寻。更为重要的是,事实证明,道不但是存在的,也是可以为人所掌握的。
  对于不同种类的追寻者而言,道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对于和尚们来说,道的名字叫做“悟”,对于朱熹这类读书人而言,它的名字叫“理”。
  和尚们梦寐以求追寻的“悟”,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事实上,它是一种极为玄妙的快感,远远胜过世间所有的欢悦和一切精神药品,到此境界者,视万物如无物,无忧无虑,无喜无悲,愉悦之情常驻于心。佛法谓之开悟
  第一个“开悟”的中国人就是著名的“六祖”慧能,之后的德山和尚与临济和尚也闻名于世。
  穷诸玄辨,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此即所谓佛者之道。
  而关于武者的道,大致可以用这样一个故事来说明:
  按照武术中的说法,兵器是越长越好,既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但据说五代年间,有一位高手用剑,却是越用越短,到后来他五六十了,剑法出神入化之时,居然不用剑了,每逢打架都是光膀子上阵,却从未打败过。
  当我看到这个故事时,才真正开始相信一句小说中的常用语:
  “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而朱熹的道源自儒家,又叫做“理”,既不是开悟,也不是练习武术,这玩意儿是从书中读出来的,而且还是能够拿出去用的,一旦通理,便尽知天下万物万事,胸怀宽广,宠辱不惊,无惧无畏,可修身,可齐家,可治国,可平天下!
  惟天下至诚,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赞天下之化育;可以赞天下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此即儒家之道。
  上面大致解释了道的意思,如果某些文言看不大懂的话,也不用去找翻译了,概括起来,只要你懂得三点就够了:
  1、道是个稀罕玩意,是很多人一生追求的。
  2、无论什么职业什么工种,悟道之后都是有很多好处的。
  3、悟道是很难的,能够悟道的人是很牛的。
  也就这样了,能看明白就行。
  说了这么多,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没有解决,既然道这么好, 那怎样才能悟道呢?
  第一百二十八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
  明朝的那些事儿(129)
  踌躇
  在外面混了一年的王守仁终于带着老婆回了北京,刚一回来,父亲王华就用警惕的眼睛审视着他,唯恐他继续干那些奇怪的事情,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自己的儿子变了,回家之后除了看书还是看书。
  他十分满意,终于放下了心头的大石。
  王华犯了一个天真的错误,因为王守仁读的只是朱熹的书,他读书的动机也一如以往——做圣贤。
  不久之后,另一件怪事发生了。
  王华突然发现,王守仁从书房失踪了,他怕出事,连忙派人去找,结果发现这位怪人正呆在自家的花园里,看着一枝竹子发呆,一动不动。
  他走上前去,无奈问道:
  “你又想干什么?”
  王守仁压根就没有看他,眼睛依然死盯着那根竹子,只是挥了挥手,轻声说道:
  “不要吵,我在参悟圣人之道。”
  王华气得不行,急匆匆地走了,一边走一边大叫:
  “我不管了,我不管了!”
  王守仁依然深情地注视着那根竹子,在他的世界中,只剩下了他和这根不知名的竹子。
  王华不理解王守仁的行为,但是大家应该理解,有了前面的哲学课打底,我们已经知道,王守仁先生正大踏步地前进在圣贤之路上,他在“格”自己家的竹子。
  “格”竹子实在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王守仁坐在竹子跟前,不顾风吹雨淋,不吃不喝,呆呆地看着这个有“理”的玩意儿。
  “理”就在其中,但怎么才能知道呢?
  怀着成为圣贤的热诚和疑惑,王守仁在竹子面前守了几天几夜,没有得到“理”,却得了感冒。
  王守仁病倒了,在病中,他第一次产生了疑问:朱圣人的话是对的吗?
  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但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在故事背后,还有着一个人对未知的执著和探索。
  王华受够了自己儿子的怪异行为,他下达了最后通牒,不管你想研究什么我都不管,但你必须考中进士,此后的事情任你去做。
  王华没办法,毕竟他自己是状元,如果儿子连进士都不是,也实在丢不起这个人。
  王守仁考虑了一下,认为这个条件还不错,便答应了,从此他重新捡起了四书五经,开始备考。
  聪明人就是聪明人,王守仁确实继承了王华的优良遗传基因,他二十一岁第一次参加乡试,就中了举人。老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脸,打发了前来祝贺的人们之后,他高兴地拍着儿子的肩膀说道:
  “好小子,明年必定金榜题名!”
  可是事实证明,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毕竟是靠不住的,王守仁先生常年累月干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临考前恶补只能糊弄省级考官,到了中央,这一招就不灵了。
  之后弘治六年(1493)和弘治九年(1496),王守仁两次参加会试,却都落了榜,铩羽而归。
  父亲王华十分着急,王守仁自己也很沮丧,他没有料到,自己想当圣贤,却连会试都考不过,心里十分难过。
  换了一般人,此刻的举动估计是在书房堆上一大堆干粮,在房梁上吊一根绳子,再备上一把利器,然后拼命读书备考。
  可是王守仁并非普通人,他经过痛苦的思索,终于有所感悟,并作出了一个决定。
  为了得到父亲的支持,他又一次去找父亲谈话。
  “我确实错了。”
  第一百三十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
  明朝的那些事儿(130)
  听到这句话,王华欣慰地笑了:
  “以你的天分,将来必成大业,落榜之事无须挂怀,今后用功读书就是了,下次必定中榜。”
  发完了感慨的王华高兴地看着自己的好儿子,按照通常逻辑,王守仁应该谢礼,然后去书房读书,可是意外出现了。
  王守仁不但没有走,反而向父亲鞠了一躬说道:
  “父亲大人误会了,我想了很久,适才明白,落榜之事本来无关紧要,而我却为之辗转反侧,忧心忡忡,为此无关紧要之事烦恼不已,实在是大错。”
  王华又一次发懵了,可是王守仁却毫不理会,继续说道:
  “我以为,书房苦读并无用处,学习兵法,熟习韬略才是真正的报国之道,今后我会多读兵书,将来报效国家。”
  说完这几句话后,他才不慌不忙地行了一个礼,飘然而去。
  面对着王守仁离去的背影,反应过来的王华发出了最后的怒吼:
  “你要气死老子啊!”
  王守仁没有开玩笑,在二十六岁这年,他开始学习兵法和谋略,甚至开始锻炼武艺,学习骑射。
  当然了,最终他还是给了自己老爹几分面子,四书五经仍旧照读,也算对父亲的安慰。
  就在这日复一日的学习中,王守仁逐渐掌握了军事的奥秘和非凡的武艺,此时武装他头脑的,再不仅仅是四书五经,圣人之言。文武兼备的他已悄悄地超越了很多人,对于他们而言,王守仁已经变得过于强大。
  就这么过了两年,半工半读的王守仁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三次会试,这一年他二十八岁。
  要说这位王守仁的智商真不是白给的,他这么瞎糊弄三年,竟然还是中了榜,而且据他父亲调查,原先他的卷子本来被评为第一名,可是有人走了后门(招生黑幕),一下把他挤到了二甲。
  不过这也无所谓了,王守仁总算是当了官,没给他老爹丢脸,可惜他没有混上翰林,直接被分配去了工部(建设部),而根据工作日志记载,王守仁不算是个积极的官员,他从来都不提什么合理化建议,也不当岗位能手,却认识了李梦阳,整天一起研究文学问题。
  这是一种令人羡慕的生活,但在光鲜的外表下,王守仁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痛苦。
  他的痛苦来源于他的追求,因为他逐渐感到,朱圣人所说的那些对他似乎并不起作用,他今天“格”一物,明天又“格”一物,“格”得自己狼狈不堪,却毫无收获。
  而一个偶然的事件让他发现,在朱圣人的理论中,存在着某些重大的问题。
  这里先提一下朱圣人理论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观点,说起来真可谓是家喻户晓,鼎鼎大名——“存天理,去人欲”,这句话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则更为著名——“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这句话曾经被无数人无数次批倒批臭,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了,但还是有必要解释一下这句话的真实意思,因为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这也是一个深奥的哲学原理。
  大家要知道,朱圣人的世界和我们的是不同的,这位哲学家的世界是分裂成两块的,一块叫做“理”,另一块叫做“欲”。
  朱圣人认为“理”是存在于万物中的,但却有着一个大敌,那就是“欲”,所谓“理”,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和准则,只要人人都遵循了“理”,幸福的生活就来了,那好处多了去了,天下安定了,世界和平了,宇宙也协调了。换在今天,这玩意儿还能降低犯罪率,稳定社会,那些翻墙入室的,飞车抢包的,调戏妇女的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会统统地消失。最终实现和谐社会。
  可是“欲”出来捣乱了,人心不古啊,人类偏偏就是有那么多的欲望,吃饱了不好好待着,就开始思考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搞得社会不得安宁。
  所以朱圣人的结论是,要用客观世界的“理”,去对抗主观人心的“欲”,而这才是世界的本原。
  通俗地说就是,为了追求理想中的崇高道德,可以牺牲人的所有欲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