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散文诗集电子书 > 大唐盗帅 >

第241章

大唐盗帅-第241章

小说: 大唐盗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慧摇头道:“不是,是苏家的管事,在苏家是个老人,有些地位,很有能耐。我徐家与苏家是世交,见过他几面。只是怎么会死在这里?”
  杜荷心中也觉奇怪,原先他还以为又是李建成的余孽作祟,但细细一想,却觉得可能性不大:只因双方的手段相差太多。
  魏象的那次行动步步为营,先控制商船,然后将商船往大海最行驶最深处,直到远离陆地才进行杀人越货的勾当。这样抛尸,神不知鬼不觉,如果不是遇到自己,那一船的人只会因为失踪而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了。
  可如今他们虽然在一望无际的海上行驶,但并未远离海岸线,甚至多次遇上打渔的渔船。对方在这里下次毒手,完全是不理智的行径,跟李建成余孽布局的严谨,有着天壤之别,因该不是同一伙人干的。
  “不是那群余孽又是谁手段如此的狠辣?”杜荷心下奇怪,这江南还真是多事之秋。李建成的余孽已经让自己头大了,怎么又平白的冒出一群杀人不眨眼的盗贼来。
  正惊疑间,他长身而立,放眼四顾,以他估算贼子就在附近,追与不追,心下两难。
  以他的个性,遇到这种残暴之事,不可能不闻不问,但他在海上,无法自主行动,一船人又多为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真正遇到打家劫舍的悍匪,他们有什么用处,这屠刀一挥,脑袋就落地了。
  对方不知深浅,自己功夫了得,但也无法在同一时间里庇佑整船的人啊!
  这追击不是,不追又不是!
  突然他神色一凝,诧异的指着远处道:“那是什么,快船吗?”
  众人循着他手指望去,只见连绵的海水尽头,隐隐出现一些黑点,正向他们这里急行而来。
  海面上浮尸在先,人心忐忑,众人均有一股不降的预感。
  以有人失声叫道:“不会是贼人吧!”
  人群中出现一阵低语恐慌。
  海上风大,那黑点顺流而下移动甚快,片刻功夫,就瞧清那黑点竟是一艘模样怪异的大船,那船有些方方正正的感觉,船上挂着黑色的巨帆。
  徐慧看了大吃一惊,又惊又怒的道:“不好,这是苏家的快船,是由艨艟战船改造的商船,只用来运送最珍贵的货物,而且每次出航都是心腹老人指挥……赵管家以死,那船……”
  她话未说完,俏脸以是铁青。
  人人也知她意。
  既然这是苏家的船,管事的赵管家已被抛尸入海,这船上的人物自然是杀死赵管家的劫匪了。
  如今劫匪正向他们快速急行而来,他们这群没有面过世面,只知道之乎者也的无用书生,登时没了主见,只吓得四肢发软。
  人人惊呼快跑。
  徐慧也有些慌了神,叫船家起锚,南下逃跑。
  杜荷目测了双方速度,厉声制止:“别忙活,这画舫是用来旅游的,速度并不快。他们的船由战船改建,速度胜我们这船两倍不止,他们要是有心来追,以我们的速度根本没有可能逃避的开。与其慌慌忙忙,让对方尾随追击,让他们痛打落水狗,不如从容做好一切应敌准备。若他们为我们而来,则背水一战,不为我们而来,也没有必要冒险与他们为敌。”
  顾之明最不服杜荷,听我发话,厉声叫了起来:“你这是让他们等死不成,他们都是穷凶极恶的悍匪,杀人不眨眼的,我们怎么会是敌手。”
  其他慌乱之人听了杜荷的叫喊,却略显安稳。
  这些日子,杜荷所表现出来的才气让他们所有人都佩服,他的话在众人心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分量。
  徐慧也觉得杜荷说的在理。正欲开口,云卓也道:“杜兄说不错,画舫的速度远远比不上对方的商船,此时逃跑只会让他们觉得我们好欺负,鼓起勇气对抗,能够威慑他们,这样更有效果。”他虽然嫉恨杜荷,然也知杜荷分析无错,在这关键时刻,也不得不同意杜荷的看法。
  云卓在众人心中的地位高于杜荷许多,听他也同意杜荷的意见。
  徐慧本就觉得杜荷的话可信,此刻云卓也赞同附和,更加坚信自己的看法无错,收回了命令,问道:“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杜荷沉声道:“趁着他们还未逼近,他们可以事先做些准备!徐姑娘,这画舫有多少壮丁,有多少武器?”
  徐慧细细一想道:“画舫壮丁三十余人,武器就不多了,只有几把,船桨这些木棍倒是足够。”
  杜荷指挥若定道:“先将壮丁,聚集起来,尽可能的给他们利器,让他们有能力迎敌,然后将船上所有的油都给我搬到甲板上来,最后告诉所有的人,让他们听我的指挥,只有统一号令,才能击退强敌。”
  他的话别具有一股信服力。
  然顾之明就是不服气他,不满大叫:“凭什么?”
  “锵!”
  杜荷眉头一挑,唐刀出鞘,寒光闪过之际,刀锋已经架在了顾之明的肩膀上,手向下压,森然道:“就凭我现在能够一刀砍下你的脑袋!”
  顾之明自幼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哪里受到过这种遭遇,早已吓得手足发凉,还想咬着牙强硬一下,但当她触到杜荷眼中射出的寒光,不由心头一阵发冷,一句话也不敢再说了,直接瘫倒在了地上。
  其他人见杜荷如此强势,也忌惮在心,不敢有二话。
  徐慧表示明白,没有问为什么,按照他的说一一吩咐下去。
  不多时,壮丁已经齐聚,满满半桶大的菜油、猪油,搬到了甲板上。
  杜荷让人将菜油、猪油抹在甲板两侧,然后又让人去烧水,烧沸水,越热越好,至少也要一两百摄氏度的。
  吩咐好一切,杜荷眺望远处的黑影。
  在他们办这些事的时候,黑影已经渐渐的逼近了,商船的模样也是越来越清晰。
  杜荷眼尖隐隐已经能够看清商船上的模样,突然怔了怔,怒气勃发,切齿道:“倭寇!”
    第六部 江南风云动 第330章 史上第一倭寇华丽登场
  在苏家的商船上,望着阳光灿烂的天,中臣村一郎咧嘴大笑着抹了一把脸,他身上穿着一件宽大而的华丽锦缎衣裳,双手双脚的袖子裤腿,让绳子绑缚着,宽大的衣服挂了下来,像极了戏剧里的那些甩袖演戏的,显得不伦不类。
  不过他本人却不知觉,反而一脸的沉醉,不时的将袖子卷起来,摩擦着脸,那表情就像是在享受鱼水之欢一样,爽快。
  四周人都眼红的看着这一幕,嫉妒的如发春的公牛,眼睛红的是发紫。
  个个心道:天照大神,那可是绸缎,唐朝的绸缎,连天皇都没有资格穿的料子耶,如今却披在了猪的身上,太可气了。
  中臣村一郎见四周那眼神,更是得意,咧着嘴,用鸟语叫喝着:“家伙们,别眼红了,这玩意唐国有的是,干了一票是干,两票也是干,不如多干一些,来个满载而归。也许还能遇上唐国的姑娘呢!据说唐国花姑娘水灵水灵的,那味道是呦喜,呦喜的……前面那船华丽的很,我们抢来,献给天皇,天皇一定会嘉奖我们的!”
  他心情格外的舒畅,忍不住仰首狞笑!
  其他人也都红着眼睛,贪婪的瞪着面前的画舫,口水几乎都要流了出来。
  如此得意贪婪,不为别的,正是因为他们是倭国人。
  中臣村一郎是当今倭国天皇山背大兄王的亲信,不用怀疑,山背大兄王就是一个人的名字,而且还是一位天皇。
  如今的倭国有些悲剧,导致这一切的关键的人物,不是别人,正是大唐鼎鼎大名的风流才子左威卫将军、万年县伯杜荷,杜青莲。
  当初倭国在“勇者角逐”比赛上,倭国高手藤原健太为了大唐的技术,刺杀杜荷。让杜荷抓住了把柄,在李世民面前狠狠的参了他们一本。
  李世民对于远在东方的小国没有任何好印象,直接中断了与倭国的交往,禁止倭国人踏入大唐境内。
  所以倭国悲剧了,因为在这个时候,倭国离不开大唐。
  为什么呢?
  这跟他们的国策有关!
  在二三十年前,倭国出现了一个叫圣德太子的猴子王。在一群猴子里面,这猴子王自然是特立独行的,他从高句丽、新罗那里学来了一些中国的文化。在没有老虎的山林中,这猴子王也就称了霸王。
  圣德太子执政之初,朝廷正处在内忧外患之时。外患,是指在朝鲜半岛渐趋强大的新罗,他们占据汉江、洛东江流域,并在吞并任那(倭国在朝鲜的据点)之后,与倭国的关系急剧恶化,随时可能发生战争。内患,是指氏姓、部民制度弊端毕现,以苏娥氏为代表的豪族势力尾大不掉,皇室势力单薄。圣德太子受中国的尊王大一统思想影响,试图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挽救社会危机,为此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这改革自然是需要拥有超人的学识的大臣辅佐,需要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只是当时的倭国并没有这类人才。
  怎么办呢?
  凉拌!
  倭国没有,但天朝大隋有,于是派人向大隋取经,学以致用,学习中国治理国家的经验来治理倭国。
  中国拥有长远的历史文化,治国理论与经验都是先辈们凭借着经验才智,一点一滴的累积起来的,可谓千锤百炼。倭国学了皮毛,自然受益匪浅,将内忧外患的国家发展的有模有样。还效仿中国国策,制订了制定宪法十七条,并且还编纂史书,提高皇室的尊严,加强国家观念。
  不过他只是学了皮毛,改革极不彻底。宪法十七条作为训诫,只能起到教化作用,没有更大的约束力。更主要的是没有触动当时社会症结的部民制,所以削弱氏姓贵族势力,提高皇权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更不可能解决国内的阶级矛盾,挽救社会危机。
  不久后,圣德太子就病死了,继位的是他的儿子山背大兄王。
  圣德太子勉勉强强还算个猴子王,但这个山背大兄王却就是一个普通的猴子。外戚苏我氏专权,苏我虾夷、苏我入鹿父子排斥改革势力,山背大兄王这一只普通的猴子怎么镇得住场面?
  只是依靠父亲留下的余威不断的缓和局势,面对父亲留下来的基业,效仿圣德太子的手段学习中国的治国技巧,学习中国的科技发展国家。
  那时隋朝已经灭亡,山背大兄王很幸运的遇上了千古一帝李世民。
  李世民这人太过自恋,觉得自己是大唐帝王,外族人仰慕大唐的文化,就应该将文化全无保留的散播出去,让大唐之威,传播四海,一点儿也不计较个中得失。
  所以在这一时段,山背大兄王还是有些作为的,但是后来李世民得到了杜荷的提点,注意到了科技的重要,也就私藏了些,不反对文化的交流,但想要得到科学技术却是痴人说梦了。
  本来一个乡巴佬的国度能够与大唐王朝交流文化应该是相当知足了才是,但人心不足蛇吞象,倭国自古贪婪成性,他们不但要与大唐交流文化,还窥视这大唐的科技,表面上一片恭谦,背地里却时时刻刻的再打大唐高科技的主意。
  最终事迹败露,栽在了抗倭第一人刘仁轨的手上。
  杜荷更进一步,顺水推舟,将倭国彻底赶出了大唐。
  于是,倭国悲剧了。
  为了扳倒外戚苏我氏专权,山背大兄王将倭国大半数以上的经济来支持改革,但因大唐与之断绝一切关系,使得改革的进程不上不下。他们已经投下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