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散文诗集电子书 > 曹贼 >

第382章

曹贼-第382章

小说: 曹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
  韩德正要接着说话,曹朋从后面走来。
  “张将军,可是有事指教?”
  韩德和夏侯兰让开路,曹朋来到了张合跟前。他在打拳,却可以觉察到周围的动静。更何况韩德那么大的嗓门,他又怎可能听不见。示意让韩德夏侯兰退下,他朝着张合笑问道。
  张合正要上前,却感到有一双凌厉的目光在背后紧盯着他。
  那目光中带着提防之意,似又在警告他。
  张合扭头看去,就见甘宁正转过头。他不由得暗自心惊:这甘兴霸是何来历?如此猛将,为何从未听闻过?
  别看甘宁没有看他,但张合心知,只要他敢有半点异动,甘宁定会第一个将他斩杀。
  深吸一口气,张合拱手道:“久闻曹公子大名,未曾想……张合败得不冤。”
  他倒也不是说恭维话,而是真心实意。
  曹朋在白马那一场大火,着实毒辣。虽说袁绍对曹朋恨之入骨,可张合高览在私下里谈论,却是暗自佩服。更何况,曹朋以文成名,当年他做出八百字文的时候,连田丰也赞不绝口。
  张合对田丰,极为敬服。
  “呵,张将军何必在意。
  将军之才,朋亦有所闻。有道是胜败乃兵家常事,更何况将军之败,非战之败,乃天亡袁绍。”
  “愿闻其详。”
  曹朋一笑,“今天下乃何人天下?”
  张合说:“自然乃汉室天下。”
  “那么天子今在何方?”
  “许都。”
  “那就是了……自董卓乱朝以来,天子流离失所。我家主公迎奉天子,奉天子以令不臣,乃汉室正统。可那袁绍,出身四世三公之家,身受重恩。可他却不思报效朝廷,反而拥兵自重。
  我曾听人说,他在冀州曾意图另立新帝。
  今天子尚在,他却有这种大逆不道的想法,实为袁氏蒙羞。
  自天子定都许都以来,司空推行屯田,整治农桑,讨伐叛逆,可谓是尽心尽力。
  而袁绍坐拥四州,政令由他出,臣子由他立,更不曾朝贡天子。我倒想问俊乂,他意欲何为?”
  “这个……”
  “俊乂,一个逆天而行,穷兵黩武;一个顺天而为,安抚百姓。
  酸枣一战,我家主公听说袁绍欲在酸枣屠城,不忍生民涂炭,而保护三万百姓撤离,不惜身陷险境,此何等仁义?要我说,俊乂你今天之所以败,是因为你助纣为虐;而我之所以胜,不过是顺应天意。你说,你之败,岂不是败于天,败于朝廷,败于那三万酸枣百姓之民意?”
  曹朋滔滔不绝,张合哑口无言。
  见张合不说话,曹朋一笑,“我今送俊乂往中牟,何去何从,俊乂可自己考虑,我言尽于此。”
  张合拱手,一揖到地。
  “张某,受教!”
  “好了,用过饭,我们还要赶路。
  张将军不妨好好休息,恕我身体不好,所以就不陪将军言论……呵呵,说不定到了中牟,将军会有意外之喜。”
  曹朋转身离去,韩德和夏侯兰紧紧相随。
  张合站在原地,半天一动不动。直到那边有人送来了饭食,他才醒悟过来,返身回到树下。
  “俊乂,那人是谁?”
  田方一手拿着面饼,忍不住开口询问。
  张合看了他一眼,突然展颜笑道:“那是曹公族侄,以《八百字文》而闻名的曹八百。”
  “什么?”
  田方激灵灵打了个寒蝉,手中的面饼掉在地上。
  他还真不知道曹朋的来历,他是自动来降,见当时曹军兵马不多,以为这曹军的主将最多不过是个军司马。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他昨晚才会那般倨傲。却没想到,居然会是曹朋……
  对田方,张合很了解。
  这个人才华是有的,但性子有点傲,不太能看得起人。
  看他这模样,就知道他一定是对曹朋耍酷了。怪不得,曹朋这一路上,都没有理睬他二人。
  都是才华横溢,可田方之才,远不如曹朋之名。
  张合心里突然有一种畅快的感受,伸手从地上捡起面饼,塞进了田方的手中。
  “雨生,别浪费了……咱们在这儿还有面饼可吃,下一顿可就不晓得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说完,他拿着自己的面饼,狠狠的咬了一口。
  田方,你也有今天!
  ……
  曹朋骨子里,也很骄傲。
  不过,他倒是没有把田方往心里面放。
  午饭过后,兵卒再次启程。张合刚要上马,却见韩德大步走过来,“张将军,我家公子请你同车而行。”
  张合一怔,诧异不解。
  但他却不能拒绝曹朋的邀请,随着韩德一同向马车行去。
  “这位将军……”
  “我不是将军,我只是公子的随从。”
  “呵呵,这位兄弟!”张合的性子柔中带刚,并不是一个很刚烈的人。历史上,他曾多次出任副将,辅佐过夏侯惇、夏侯渊等人。如果他只知刚强,肯定无法和这些曹操心腹合作。
  也正是他性子里的那点‘柔’,使得他能够胜不骄,败不馁,最终成为一个名将。
  “先前我发现,你们的马似乎装备有些奇怪。”
  韩德笑道:“你说的可是马鞍和双镫?”
  “正是。”
  “此我家公子所创,不过除了曹公亲军配备之外,只有我家公子的兵马有这种装备。”
  “曹公子,竟有如此奇思妙想?”
  “那当然,我家公子天纵奇才,这种事情又算得什么?”
  此时的韩德,已经充分的进入一个狗腿子的角色。虽然对曹朋并不太了解,但却不会妨碍他夸奖。身为一名优秀的狗腿子,必须要有主荣仆荣,主辱奴死的心理准备。既然决意要去抱住曹朋的大腿,那何妨再狗腿一些?要知道,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抱得住曹朋这条大腿!
  来到马车旁,车帘一挑。
  曹朋笑道:“张将军,可愿与我同车畅谈?”
  张合连忙拱手,“公子所请,张合焉能推脱?”
  于是,他登上马车,坐进车厢。
  不过他也清楚,想要劫持人质,可能性太小。且不说曹朋也是个有武艺的人,但只是那赶车的夏侯兰,至少也是个一流武将的水准。只要他有异动,夏侯兰绝对可以拦住他,到时候……
  张合虽然不喜欢田方的唠叨,可是也不得不承认,他动心了!
  如果……只是说如果,曹操真的是一个可以为之效命的主公,那么和曹朋打好关系,倒也不是坏事。
  正好可借此机会,和曹朋拉近关系……
  第323章 宫中旁门司马
  中牟,位于管城(今河南省会郑州)和陈留之间,为历代毕竟必争之地。
  春秋时,鲁宣公曾会诸侯于棐林以伐郑;魏惠王十六年,秦国公孙壮伐郑围焦城;战国时秦七攻魏国五入囿中。囿中,亦即中牟别称……千年来,在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无数次大战。而今,中牟亦将迎来另一场大战,一场决定北方命运,并影响后世的世纪大战……
  时,公元200年,二月十六。
  巍峨的中牟古城,在夜色中犹如一头巨兽,匍匐圃田泽之畔。
  城池已变成了一座军镇,在延绵数十里的大地上,旌旗招展,营盘林立,透出腾腾的杀气。
  张郃与田方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直到此时,他们才弄清楚了曹操的真实意图。
  原以为曹操是要在延津和袁绍决战,未曾想真正的决战之地,却是在这里。
  车马抵达中牟之后,立刻有人前来迎接。
  迎接曹朋的,正是前长水营行军司马夏侯尚。
  “阿福,主公已等候多时。”
  夏侯尚彬彬有礼,话语并不算多。
  不过对曹朋,他倒是很亲切,言语间更透着一股敬重之气。
  曹朋还礼,手指张郃与田方,在夏侯尚耳边低语几句后,夏侯尚向两人看了一眼,旋即露出一抹古怪的笑容。
  “二位,请随我来。”
  夏侯尚并未带两人入城,而是领着他们直奔城外一处兵营。
  田方这时候可不敢再说什么‘我是巨鹿田氏族人’的言语,和张郃一起,随夏侯尚一同进入军营。
  “小将军欲领我等何往?”
  “带你们见一个熟人……主公今日恐怕无法召见你们,你们现在这里住下,明日我自会通禀。”
  “如此,有劳小将军。”
  张郃客气两声,不过心中却想着:熟人又是哪一个?
  夏侯尚凭着手中军牌,在营中畅通无阻,直奔中军大帐。
  一名小校刚要阻拦,却见夏侯尚手举军牌道:“烦请通禀昌辞将军,就说有故人前来。”
  站在夏侯尚身后的张郃,激灵灵一个寒蝉。
  昌辞,莫非夏侯尚所说的昌辞,就是高览吗?
  河北四庭柱里,张郃与高览关系最好。两人都不属于那种武力熏天的人物,他们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行军打仗,兵法研究之上。共同的爱好,也让两人产生了极为亲近的友情……此前在延津,张郃听闻高览被俘,还想要去营救。只不过曹朋当时打了就走,张郃感到十里营的时候,却已经不见了曹朋等人的踪迹。文丑被杀,以至于张郃以为,高览必性命不保。
  难道说……
  就在这犹豫间,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军帐门前。
  “俊乂?”
  熟悉的声音,传入张郃耳中,令张郃更加兴奋难耐。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那中等身材的男子跟前,张开手臂一个熊抱,口中激动的唤道:“昌辞,你竟然还活着……想煞我也。”
  田方在一旁,目瞪口呆。
  “昌辞将军,主公命张将军二人今夜暂栖你营盘之中,明日一早便会召见。”
  “多谢伯仁!”
  高览连忙向夏侯尚道谢,送夏侯尚离去之后,他拉着张郃就往里走,一边走一边道:“俊乂,我正欲派人通知你,不成想你却来了……对了,你怎么会在这里?难不成也是被俘虏的吗?”
  张郃脸一红,止住脚步,“昌辞,你先把言之安排一下。”
  高览一怔,看了一眼田方。
  他知道,田方是张郃的副手,张郃对田方也一向亲近。
  原本他是要张郃田方一起进军帐说话,可听张郃的口气,却似乎不是那么回事……两人好像有些隔膜。但高览和张郃的关系更近一些,所以田方……高览点头,招手示意亲随,将田方带去隔壁小营休息。
  田方心里不由得哀叹:看起来,自己在曹营的生活,不会太轻松。
  就如同他之前出卖了张郃一样,张郃断然不可能和他恢复到从前那般交情。
  我,也许太急功近利了些!
  田方叹了口气,随亲兵如小帐休息。
  “俊乂,你怎么会在这里?”
  在大帐中落座之后,高览立刻问道。
  张郃阴沉着脸,“你还是先和我解释一下,你这是怎么回事?”
  高览露出尴尬之色,轻叹一声道:“这事,说来话长……”
  于是,他扯开话匣子,开始讲述他这月余的遭遇。从追击曹朋,到后来十里营文丑被杀,他被俘虏的经过,没有任何隐瞒,一五一十的告知张郃。
  “我原本是想一死报效袁公,但曹公一席话,却让我改变了主意。
  曹公说,我乃汉家子,即便是报效,也应报效天子,而非袁绍……我一开始也不肯低头,但曹公待我甚厚。后来我幡然醒悟,如今天子尚在,曹公奉天子以令不臣,乃顺天而为,反观袁公……于是我便归顺曹公,如今在军中忝为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