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散文诗集电子书 > 战争地理学 >

第26章

战争地理学-第26章

小说: 战争地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能确保很大一部分领域里会有可靠的追随者。提倡用共同的努力集中的解决贫困问题,一般说来对那些陷于困境的国家有吸引力,而拥护自由放任主要对那些贸易状况目前看好的那些国家有号召力。这种可靠的追随国一旦承担义务,就能以较小的代价用诱饵、让步或武力保持住。这种极端做法的趋势确实有一线希望,因为它为持温和观点的新参加国开辟了一个在敌对双方之间左右逢源、令其侧目相看、甚至可能高度重视的中间地区。
  爆发点
  无论我们在概括的抽象中可能斗胆作什么样的预言,世界上主要危险区仍是北欧平原、西南亚的油田及石油运输通道和欧亚大陆东翼的阿穆尔(黑龙江)低地和亚述。这些地区里大国彼此挨着易受攻击的领土或资源,因而感到威胁很大,它们对现实的或想象的危险都会作出强烈的反应。显然还有其它许多摩擦地区,那里现实的或将发生的战斗都可能导致全球冲突。但是,这些地区中没有一个对主要核心国家的安宁或自尊形成十分直接的侵害,因此不会造成互相使用核火力交战的直接对峙局面。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对实行优势核武器战略的态度正处于危险的变动之中。美国认为俄国已取得优势,因此美国关于以军备大致均衡为基础相互确保摧毁这个心照不宣协定的概念陷入了混乱。掌握决定性看法的权威人士认为,俄国的大威力高精度导弹数量的增加,能够摧毁大部分民兵式导弹发射井,因而破坏美国实施第二次打击的能力。他们认为,向大决战升级的裂口正在扩大。对于苏联成功地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用多弹头分导式导弹一举摧毁美国大部分核力量的忧惧增强了。
  苏联人坚持说,均势是他们的目标。苏联的专家们对于来一次干净利落的外科手术以及有价值的东西能保存下来的论调,嗤之以鼻。这种认识以及在放射性烟云的包围中死亡的前景,在一些人看来是充分的威慑因素。美国国防人士中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主张实行一接到警报就发射的方针,从很远的地方一经发现进攻的迹象就立即把一切统统发射出去,并且设想打一场能取胜的核战争。这是表面上模仿苏联战略的概念。一些人认为,苏联人从来不是相互确保摧毁的自杀性契约的一方,其学说始终是准备打一场核战争,并试图把部署数量更多、当量更大、精度更高的导弹和民防结合起来,在核战争中取胜。当然,苏联领导人可以用历史上的正当理由声称,他们一直是被威胁的一方,他们只是想保卫自己免遭美国大规模报复和灵活反应战略的威胁。他们将不排除在接到美国要攻击的警报时全力以赴的可能性,公开放弃对打赢战争的预料,并坚持以不让侵略者取胜为基础的威慑理论。这就要想方设法使进攻者不能指望从核战争中逃生。
  欧洲
  欧洲在地理上是各种概念多变和态势动荡的地区。苏联或美国直接攻击另一方的可能性很小。然而,美国却使用威慑力量来掩护其欧洲的北约盟国。这样做的威胁在于,假如华约对德国实施闪击式进攻,美国将愿意使防御逐步升级,从使用常规部队到使用战术核武器,战区核武器(如潘兴式导弹),乃至最终使用以苏联导弹发射井为目标的洲际武器。这就是灵活反应的政策。假如设置在美国的导弹易受苏联先发制人的打击,这种威胁显然是空的。那时,美国将被迫用其以苏联城市为目标的轰炸机和潜艇保卫欧洲,从而招致苏联攻击美国城市。许多人认为,作为一种威胁,这不屑一顾。因为俄国人和西欧人都不相信美国总统会为了使德国和低地国家摆脱苏联的控制而去牺牲数百万美国平民。
  1979年12月,美国作出了在德国部署潘兴II式导弹和巡航导弹,以补填空白的决定,这两种导弹能打到整个东欧和俄国西部一些地方,从而使由于感到苏联占有优势而打开的裂口弥合了起来。这些导弹是打算用来抵销俄国人针对德国而部署的SS…20导弹的。北约的这一部署被看作是填补其战术核武器和洲际核武器之间的空档,以使北约盟国确信,美国不会利用这道防火线使自己从欧洲的任何冲突中脱身出来,并避免战争向洲际战争逐步升级。然而,美国总统却没有明确地说过为了将俄国人赶出鲁尔,他愿意用美国的城市进行冒险。实际上,1981年11月,里根同苏联进行军备控制谈判的最初策略是提出解决欧洲问题的“零点方案”。其内容是,美国放弃潘兴II式导弹部署的计划,而俄国则以撤除其部署的全部中程导弹作为交换条件。较低的要求是让俄国将其SS…4、SS…6和SS…20导弹撤出西欧的范围。最后一着若是达成妥协,将俄国的中程武器撤至乌拉尔以东,从那里他们依然能打击西欧的一些目标。没有列入谈判项目的苏联SS…22近程导弹,射程将近600英里,可以从俄国的发射场打击西德、丹麦、挪威和意大利北部。这些导弹可以用运输工具以每小时25英里的速度移动,因而能在数小时内开进东德,将整个欧洲,包括大英帝国纳入其射程之内。
  1982年3月,勃列日涅夫的反应是,宣布冻结在乌拉尔以西部署的SS…20导弹,暂停用SS…20导弹更换目前对准西欧的老式SS…4和SS…5导弹的计划。由于苏联人已经部署了300枚他们打算在欧洲部署的并能用来从乌拉尔山以东打击欧洲目标的SS…20导弹,这样做就是一种一毛不拔的宣传把戏。勃列日涅夫关于限制双方导弹潜艇巡逻的海洋范围和冻结今后部署巡航导弹的建议,也对美国不利,因为美国对其潜艇支柱的依赖性更大,并且对其巡航导弹尚未进行实战部署,而苏联人已进行了实战部署。随同这些表面上慷慨行动产生的威胁是,假如北约在西欧部署了新型导弹,那将会诱使俄国把美国置于“相似的地位”。这可以理解为,苏联人将试图在古巴或尼加拉瓜设置导弹。
  由于心里没有底,加之重新认识到了核武器的危险性,所以欧洲许多人感到极为紧张不安,并总是想要摆脱核游戏。1981年4月进行的民意测验表朋,二分之一的英国人、三分之二的比利时和荷兰人反对在欧洲部署巡航导弹和潘兴导弹。全部西德人中约有三分之一反对导弹,20岁以下的人中有70%也表示反对。1980至1981年期间,英国赞成单方面裁军的人数从不到四分之一增加到三分之一。法国大多数人表示愿意置身于美苏战争之外,40%的人宁愿中立,而不愿与美国联盟。看来,大多数欧洲人没有看到俄国人入侵的任何严重危险,而且无论如何不赞成对这种包括核武器在内的侵略进行防御。
  美国保持某种洲际均势的较长期计划包括MX导弹和能使足够数量的导弹免遭俄国打击以构成威胁的一些手段。从美国方面讲,整个担忧和恐惧的构想是建立在认为克里姆林宫秘密议事日程中有征服欧洲的内容这一基础上的。尽管马克思主义对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外交政策起了作用,宣传了赞成变革而不应保持现状的思想倾向,但没有证据证明苏联有一个征服世界的野心勃勃的基本计划。确实,在苏联的政体和施政方法中存在着比美国行政机构更严重的各自为政的情况。近来,已有迹象表明,苏联议会对世界事物的可预见性和稳定性更加关心了。苏联对增强形势可靠性的愿望表现在它对卡特政府在处理世界事务中的变化多端怀有耐心上。
  西欧和平主义的不断发展,和土耳其、意大利、希腊及西班牙等国尽管骚动不断,但社会日趋安定,似乎将给美国带来收缩其威慑范围的前景。如果南斯拉夫和希腊的局势仍是平静的,那么,欧亚大陆西部半岛的稳定的前景是美好的,苏联进行干涉的借口是有限的。从大家都有生存机会的观点来看,美国合理的做法是挖掘一道防止出现星星之火招致核屠杀局面的防火线。
  由于俄国人目前在控制其卫星国上遇到了很大困难,所以如果不是由于理论上的花言巧语,就没有理由认为他们想要扩大其帝国版图。1981年夏天,由于预计要与波兰军队战斗,即使波军当时弹药补给极其有限,俄国好象也只好暂停旨在反对团结工会的军事干涉。波兰军队在12月采取的政治行动使苏联找不到任何借口。俄国人害怕而又侵略西欧,归根结蒂是主要由于他们曾受到来自西边的进攻。最近,俄国人两次受到了富有侵略性的扩张主义德国由西向它进犯的的垂青。西德的举止象是多少可以打消一点这种恐惧感。德国、荷兰、丹麦、法国和意大利以及英国的许多人表示愿意保持中立或“芬兰化”。特别是德国在其东方政策中是非常和解的。因此,主要的危险是在卫星国,俄国需要这些卫星国充当忠实的缓冲地带。这些国家中的象团结工会这样的民粹运动,和罗马尼亚国内日益加剧的骚动对党的专政提出了挑战,并且可能感染苏联本国人民,因此被认为会危害安宁,应加以镇压。在这种时刻,存在着一个感觉得到的危险,即尽管都在谈论和平共处和缓和,北约仍可能寻求机会,用破坏性打击实施干涉,以寻求推翻共产主义。波兰的处境不是最严重的,因为东德位于它与西方之间。如果东德或捷克斯洛伐克出现麻烦,苏联的担忧和反应也许会更大。沿着多瑙河的狭长地带,苏联在匈牙利以西有奥地利这个缓冲地带。
  东亚
  在广阔的太平洋区域的亚洲这一边,美国在经历了许多痛苦之后发现,印度支那是一个没有丰富资源基地的死气沉沉的地方,战略上与美国的利益不相干。关于中国扩张主义的神话失去了作用,这个地区里独立的权力中心的力量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北朝鲜和南朝鲜继续准备格斗,中国好象是一心一意想同台湾和解。自1972年以来,中国和美国在情报、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合作比以前更加密切了。1981年7月,国务卿黑格宣布解除不向中国出售武器的禁令。同时,中国和俄国朝着可能的和解迈出了第一步,这将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格局,使每一方都能够在与美国的谈判中寻求外交上最有利的条件。中国文化上的天赋在对付野蛮人上终于成功,因而它数千年来生存不息。期望中国会满足于让两个超级大国在对阵中把它作为一张牌来打,这种想法是愚笨的。中国有一种务实而不是务虚的传统。显然,如果中国为了其本身利益可以与资本主义堡垒达成协议的话,那么它同样可以轻易地同象俄国这样从前的敌人,原先的保护人和当前的论战对手进行合作。
  在该地区的其它地方,菲律宾社会的统一该是完全能在任何稳定的政局中保持下去的。印度尼西亚在过去几十年里也显示了类似能力。俄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日益增强的存在,可能使日本和美国恼怒,但这似乎不是不满的焦点。日本的政治家认为苏联不是真正的威胁,而且没有准备打仗的打算。三分之二的日本平民对于本国目前低水平的防务支出表示满意。日本首脑认为他们同俄国关于千岛群岛的分歧是个局部问题,假如美国不在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的话,他们倒宁愿这样。欧亚大陆东翼的危险爆发点在阿穆尔河和乌苏里江流域,那里成千上万的俄国军队和中国军队在其边界上对待。苏联将其四分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