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地理学-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谒乖诼砝墒褂昧烁髦址椒ǎ镁拥闹醒氩糠趾蟪罚帐共ㄋ谷私爰悍浇サ牧揭碇洌痪倩竦贸晒ΑT诳材幔耗岚味月蘼砣税诔鲆桓鲋醒胪馔坏恼笫疲缓螅ü刑醪晃傻暮蟪罚醒胂蚝笏酰揭硐蚰诤下!B蘼砭鸥俣矗萑肓隋忍Р慷拥脑ど枞μ字小6谝晾锇停辜づ罚ㄎ鞅影ⅲ┒院耗岚我匝阑寡溃捎昧苏庵种醒胪虾蟮恼绞酰盏猩钊搿U獯危蘼砭拥牧揭硐蝈却蠡说墓潭ㄕ较哐杆偻平俣瘸酥醒氩慷印U庵智俺霭欠搿つΧ乜说钠章呈空秸睦硐胝椒ǎ且恢智V频芯醒耄悠湟聿喟ィ源莼倨浜蠓降慕パ健6哉庵智V菩哉娼ビ肓揭戆嘟岷系恼绞踉擞茫袈ㄗ媛常┎孔宓牟慷有蜗蟮乇茸魇恰靶夭俊焙汀笆直邸薄J直廴葡虻芯牟嗪螅宰胖醒爰葱夭拷浞鬯椤�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由于作战的范围和速度增大了,而队形的密度减小了,因此战斗队形变得更易于渗透,更加灵活,也更为疏开。以前的那种拘泥于固定形式的做法正在让位给迅猛的、随机应变的包围和渗透行动,如隆美尔在北非西部大沙漠的包围战术。但目的是一样的,即超越敌人并威胁其后方。
第三种进攻战术是像楔子一样强行突入敌阵的作战行动。可以认为这是另一种特殊的翼侧进攻形式,即在对方的队形中打开缺口,造成两个新的翼侧,从侧后沿着其防线实施卷击。这一机动样式的范例是亚历山大所部骑兵在阿比勒突破了波斯人的防线,使数量占优势的波斯军队惊慌不已并遭到了覆灭。在特拉法加,纳尔逊以巧制胜,他用两支纵队突入威尔诺(维尔纳夫)的防线,把敌军分隔成孤立的三部分,然后由占优势的英国炮兵实施袭击。在鲍罗延诺(博罗季诺),拿破仑采用了楔入的战术,尽管这是以强制的严酷的方式实施的。在这个阶段,拿破仑在战术运用上已经由侧重速度退回到侧重队形密度,把法国军队编组成一支庞大的纵队,突入俄军防线的中央。过去数十年中,机械化纵队已经发展成各种伴随有钳形突击和翼侧运动的楔形突破队形,在运动战的漫长的、可渗透的战线上寻找敌方弱点。现代军队的规模和分散配置,使突破成为标准的进攻战术。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军队的规模和武器射程难得造成暴露的翼侧。在北约和华约或中苏之间的冲突中,也将很可能会出现在各自的战区内设置绵亘战线的情况。
防御战术
在论述线式和方队队形时,我们实际上已经讨论了防御作战的主要战术。当然,对固守和运动防御要加以区分。然而,不管我们考虑那一种防御形式,有一点是明确的,即防守的一方有更好的机会选择战场,利用有利地形。可以使地形变得对防御有利,提供掩护,并设置障碍破坏入侵者的机动、比如威灵顿,他总是精心选择陷敌军于不利的阵地,把他的军队配置在炮火不能伤及的山的陡坡处,等到需要时才出来作战。山坡,河流或沼泽可用来减缓敌军的前进速度,并使其更易受枪弹的打击。在作战中采用了来复枪、坦克和飞机之后,促使人们重视利用地形作为掩护、隐蔽和障碍的战术技巧。
固定防御能增强地形的优势,或通过构筑防御工事和妨碍运动的人工障碍来克服掩蔽和抵御力的不足。总的来说,这类工事可以是线式的或点式的,旨在要么在长的战线上挡住敌人的突击,要么控制地面上的关键地区,粉碎其进攻势头。十六世纪时,弗邦在争夺对低地国家的沿河和沿运河城市的控制权中,把构筑和摧毁防御工事提到了艺术的高度。1850年后,铁路网成了国家的后勤命脉,成了防御一方加以控制,进攻一方力图破坏的目标。比如,德军在俄国的环形筑垒阵地就建在铁路车站周围。铁路的诞生开创了庞大军队使用威力强大的远程兵器的纪元。这些变化的战术含意,可以从美国的南北战争中看出来。在这场战争中,百万人的指挥权首先落到了格兰特身上。步枪和炮火使防御占有优势,1864年在艾普马特克斯谷地里,全部防御工事都构筑在圣彼德堡外围一线。欧洲人忽视了应从中吸取的教训,致使在1914至1918年期间付出了巨大代价。1917年4月,坦克在康布雷的首次出现,打破了战术的停滞状态,使进攻变得比固定防御更为有利,在空中支援和空降部队的配合下,使用坦克和汽车在地面以每小时30英里的速度实施进攻,这种立体的闪击战术,能轻易地击溃像马奇诺防线这样的“坚固、浅薄”的防御体系。齐格菲防线更容易穿透,但它纵深较大,碉堡和坦克陷井“星罗棋布”,设计这条防线不是把它作为最后一道壁垒,而是作为消耗对方的缓冲地带,借以迟滞和重创装甲部队的进攻。现在有了飞机,直升飞机和制导导弹,周密的防御工事看来已无什么作用,因为军队可以绕过或直接飞越它们。最新式的防御工事要算加固的导弹发射井了,但它们也可能会受到核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的渗透和破坏。
用进行深远突破,以攻为守的战法需要有机动性和灵活性。这方面,历史上已有许多先例。费比阿斯(费边、法比乌斯)的迟滞战术在过去被当作典范来传授。拜占庭帝国5O0年中成功地诱敌深入,再以高明的欺骗手段把敌军打得落花流水,这个事例不很著称,但它在伯利塞里斯传奇中有反映,也可通过莫利斯的《战略论》和贤哲利奥明的《战术论》加以研究。暴动和游击战屡屡使用,大获成功。在德军“巴巴罗萨”的潮水般攻势面前,俄国人对1812年战争记忆犹新。他们以灵活的纵深防御来对付,在敌后留下了抵抗地区,用消耗战来削弱敌人。他们把这些地区之间的东西烧光,使敌人无法生存。哥萨克人在敌人的猛攻下,以每天18英里的速度放弃土地,但始终用机动火力进攻德国正面。这样,以空间换取了时间,迫使德国军队拉长了战线,分散了兵力,被驱逐回去。
今日之战术
机械化作战的可渗透的流动性和速度,加上无线电通信联络和空中火力,使持续交战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扩大了。事先精心布置好的战斗被零星的火力战组成的遍地冲突所取代。使用大兵团长驱直入,以机动制胜敌军,成了战略问题,而不再是战术问题。战斗的范围已远远超出某个人凭肉眼能看到的在一块土地上所发生情况的范围。过去,在编队上力求几何图形式的正规化,因为根据简单的信号进行操练动作的简明性是取得控制和协调一致的手段。而今天已不需要这种几何正规化了,战术这个由单个指挥员在其视野之内的战场上调动士兵的艺术,于是就变成了为一项特定任务而部署人员和武器的具体指令,以便利用战区内出现的有利时机和局部范围内的敌军行动。对军队的指挥成了战略问题。仍旧属于战术的多半是那些对士兵进行各种作战常识的教育,以及充分利用自己的武器和运输车辆,避免引起敌人危险的注意等内容。
如果作战任务是阻止敌军在一片土地上的推进或夺回敌军占领的地区,那末,作战机动可比做是在良好的军事表面流动着的水。沿着开阔的水道,部队汹涌而进,遇到阻碍就从旁边绕过,碰到适宜的有遮蔽的池塘就倘佯而入,以便寻找一条抵抗最弱的前进路线,或者越过田野,使敌军的进攻陷入困境。不论是进攻或是防守,想要取得效果,就必须对地形有全面的评价。首先必须查明地理目标要避开的地点。重要地形也即你想要得到的或不想让敌军得到的位置,可以是自然的或人工的地形,谁控制它们就能占有军事上的优势。应尽可能避开那些暴露于敌人侦察和火力下的地区。是否合适,主要是看这些地点有无掩护,并能以此来控制整个战区。有利地区应能监视敌军的行动,用你的武器给其以杀伤,或者反过来说,应提供掩护,防止敌人的火力和观察。决定前进的目标或判明敌军可能向何处去之后,第二步就应确定如何能以最小的努力和最小的伤亡到达目标,或查明敌方如何到达预定位置。这就要正确地估计地面上通过的容易程度。必须勘测各条可用的道路和阻止或妨碍人员及装备运动的各种天然的和人工的障碍物。这不仅包括道路的质量,而且包括越野行进以及道路随天气变化的情况。应确定通向和远离目标的运动路线以及通行的速度。根据军事上是否引人注目对地形进行分析,将其分为需要占领和希望避开的地区,并且分析道路及地貌提供的可接近性,为人员及武器的机动和部署提供了基本的情报资料。除此之外,关于所选的道路和地点,在细节上应考虑使武器和车辆的运输能力与地形相适应,随之还要推测对手的动向。
关于这方面的详细行动步骤,最现成的可供利用的例子是美国的野战条令。作为这些文件的基础的政治前提是,最有可能发生的战争是在欧洲与苏联打一场防御战。战略上的设想是,北约组织将面对在人员和装甲部队上占优势的对手,北约应边打边进行有组织的逐步撤退,以赢得谈判解决争端的时间。所采用的战术将是积极防御的战术,实施有次序的撤退,迟滞华约军队,并尽可能地使其遭受损伤。美国军队对地理特点的战术分析可以归纳首字母缩略同OCOKA。它代表地形的五个方面:观察、掩蔽、障碍物、重要地形和接近路。所谓观察就是要求士兵应从他所在的作战位置来考虑给射击观察和射界所提供的机会地区。射界是指一种武器从具体位置上能进行掩护的地区。这种两重性就在于要隐蔽防护,免遭敌军的火力袭击和避开敌军的观察。对障碍物应仔细侦察,以便避开或用它们来阻止敌军的进攻。重要地形是指地形中的制高点。接近路是指通向制高点或作战目标的路线。
鼓励人们了解这些地形特点的规定和建议已写入更为具体的教范之中,供坦克和机械化步兵战斗的三个战术指挥等级参照。最低一级是班排级,强调士兵个人的动作。第二个等级是连级,指挥员根据他所能看到情况来指挥战斗。基本的战术等级是营一级,战斗由营控制,利用识图用图的技巧将所属分队按地形进行配置。
排一级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使士兵学会利用掩蔽,指导他们要寻找正面掩护,避开方位物,防止行进时露出地平线和扬起尘土。要求士兵在开阔地迅速运动,如受攻击要立即奔向明显的掩蔽物,不必隐蔽其掩护火力。应特别注意地形给武器性能带来的限制。一个值得注意的例子是“陶”式(即用纯管式发射器发出、光学制导、有线控制的)重型反坦克导弹。假定导弹飞行1,000码需要5秒钟,而操作者需要一些时间抓住目标并进行发射,那么在相距1英里的战斗中,一辆坦克就会有大约100码的距离暴露在导弹的攻击下。如果坦克能急速转到山坡、建筑物或树丛后面,它就会避免受到攻击。在地形允许进行不断目力观察的情况下,反坦克导弹能发挥最大效能,丛林、山地、城镇和尘土可以降低其作用。在2,000到3,000码的距离上,从隐蔽阵地进行侧射,最为理想。相隔这样的距离正好使陶式反坦克导弹能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