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散文诗集电子书 > 百年风云 >

第57章

百年风云-第57章

小说: 百年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踏着自己军兵的死尸,狼狈地逃了狗命。
  太平军这一仗打得非常漂亮,消灭清军四千余人,缴获的战利品堆积如山。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占领了官村,打通了去永安的大道。萧朝贵一面命人去中军报捷,一面养精蓄锐,在此待命。
  且说向荣与乌兰泰,他俩好似丧家之犬,逃到一个僻静的地方,才收住脚步。两个人骑在马上,你看看我,包扎着左手;我看看你,裹着右臂。二人相对无言,又羞又愧,真是一对难兄难弟呀!两个人相视半天,然后翻身下马。向荣叹息道:“唉!向某领兵数十年,转战南北,身经数百战,从未见过如此凶悍的顽匪!今一败再败,怎对得起皇上?”说罢,顿足大哭,乌兰泰也不说话,只是咬牙瞪目,不住叹息。
  伊克但布盔歪甲斜,踉踉跄跄走过来,哭丧着脸对向荣说:“经东乡、骆驼山和官村三次交锋看出,发逆势大,非一两省的兵力能够平灭,应赶快申奏朝廷,发来重兵,才能挽回败局啊!”幕僚们也来规劝:“望二位大人保重虎体,杀敌立功的日子还在后头呢!”向荣收住眼泪,不住地点头。忽然,他想起一件大事,忙对乌兰泰说:“永安城内兵微将寡,实力空虚。倘若发逆乘虚而入,我们就没有安身之地了!”乌兰泰说:“大帅也太多虑了。发逆远在官村,怎能从我们头上飞过?”向荣说:“这些妖人诡计多端,还是谨慎一些为好。我等不能在此再停留了。来呀,快些退回永安!”清军怕太平军追来再挨打,几天征战,又困又乏,巴不得回去休息。听说退回永安,立刻精神起来,人人加快了脚步,于次日平明,就来到永安城下。
  这时,一片薄雾笼罩着城头。开路的官兵往城头上一看,那儿空无一人,只有一些炮口,影影绰绰对着城外,一面清军大旗孤独地竖在城头,任意随风飘摆。城外的清军还以为守城的清兵睡着了呢,便冲着城头大声喊叫:“他妈的,把你们留下享清福了,老子们就命里注定出去挨打?开门,快开门!向帅和乌将军回来了!”此时,就听见城头上有人高声答道:“永安已被太平军攻占多时了!”向荣虽距城下较远,但对这句话却听得真真切切,把他吓得差点儿从马上掉下来。这时,城内一通战鼓响过,城头上竖起刀枪,挑起太平天国大旗。紧接着,城门大开,飞出一匹战马,上坐一将,但见此人:银甲素袍,红马大刀!谁呀?虎将石达开。
  前文书交代过:石达开、洪大全奉中军主将杨秀清的命令,绕路赶奔永安州。他们飞越双髻山、横跨大惶江,神不知、鬼不晓,突然出现在永安城下。石达开让洪大全引兵屯于山上,向城里发炮,以作声援。他又从本队人马中挑选马队一千五百人,在马尾上皆捆树枝一束,趁黑夜绕城呐喊,在城外四周布下军兵,每人提鞭炮一挂,同时点燃,边放边喊:“杀呀!杀呀!杀入永安,投降免死!”这样一来,又是马队,又是步兵,枪声阵阵,烟尘滚滚,城里的官兵本来就被太平军吓破了胆,再听到这种声音,更吓得屁滚尿流,躲的躲,藏的藏,毫无反抗能力了。
  石达开用这种办法,把永安城内的官兵慑服以后,便率兵架起云梯,登上东城,把城门打开,太平军就像潮水一般涌进城来。次日破晓,洪大全也引兵进城,暗中佩服石达开智勇双全。城里的官兵有一半投降,一半逃走。总兵李大鹏死于乱军之中。这是太平军建国以来,在公元一八五一年九月二十五日,攻克的头一座城市。
  太平军进城以后,石达开把行辕设在原提督衙门。同时,出榜安民,并宣布天款十条,严厉约束太平军。因此,秋毫无犯,阖城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城内秩序井然,安定如常。石达开与洪大全分兵把守永安,并派出探马了解官村战况。得知向荣和乌兰泰大败之后,石达开料到他们必将逃回永安,便将计就计,又做了一番部署。不出所料,向荣和乌兰泰果然在今日平明回来了。
  话休絮烦。鼓声一响,石达开引兵杀出城来。向荣和乌兰泰早已变成惊弓之鸟,怎敢与石达开对敌?他们转身就跑,结果被太平军冲散。向荣败走平南,害了一场惊吓病,足有一个月没起床。乌兰泰逃进城东龙寮岭,躲进深山,不敢露面,暗中差人禀报两广总督徐广缙,请求发兵增援。
  在公元一八五一年十月一日,洪秀全和杨秀清率太平军,在万众欢呼声中开进永安。
  洪秀全和杨秀清率太平军向永安进军途中,行至大湟江,活动在大湟江一带的三合会首领罗大纲,经苏三娘的劝说,也主动提出接受洪秀全的领导,与拜上帝会合作,并把两千人马交出来,编入太平军。秀全大喜,命罗大纲和苏三娘建立水军。
  在太平军开进永安之时,清兵早已逃散。向荣和乌兰泰的援兵又尚未到来,永安城暂时成了太平世界。洪秀全与众人商议,决定整军经武,建制封王。众人一致同意。
  在十二月十七日,洪秀全颁发了《天命诏旨书》,自立为天王。又分封: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东王;萧朝贵为右弼正军师西王;冯云山为前导副军师南王;韦昌辉为后护又副军师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天命诏旨书》说:
  ……太平军中至贫者莫如东王,至苦者也莫如东王。自幼生长深山之中,五岁失怙,九岁失恃,零丁孤苦,因厄艰难。天父上主皇上帝将大任于东王,使之佐辅真主。此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乃天之穷厄东王,也玉成东王也……
  《天命诏旨书》又说:
  ……东王代天父言,掌五军,所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
  从此,杨秀清正式奉命,掌握了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
  洪秀全还加封秦日纲为天官丞相,胡以晃为地官丞相,李开芳为殿前左一指挥,林凤祥为殿前右二指挥;黄文金为将军;石祥祯、石凤奎、洪仁发、洪仁达、杨辅清、杨佑清等为国宗;又加封洪宣娇为女军师,统领女营,地位与丞相同。并指派洪宣娇与西王萧朝贵成亲,为西王妃。其余有功将士,皆晋升官职。
  在永安期间,东王诏令:天王以下设十二级官制。也就是:军师、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军帅、师帅、旅帅、卒长和两司马。丞相分春、夏、秋、冬、正正、副副。总之,这些宫名既新颖,又繁琐,古不古,洋不洋,使人很难记住。
  洪大全是天地会的领袖,也出过不少力。洪秀全加封他为天德王,与洪秀全同掌军政。
  南王冯云山名为前导副军师,其实,他很少掌管军事。他请翼王石达开代他指挥前导,抽出时间整理、制订太平天国的各种典章制度。洪秀全颁发的《天命诏旨书》上规定的各种制度,如“凡一切杀妖取城所得金宝、绸帛、宝物等物项,不得私藏,尽缴为天朝圣库,逆者议罪……”;告诫全军弟兄遵守“十项天条”,服从“天命”,不准接受满妖的诱惑,“立志顶天,真忠报国到底”;打仗“升天”的是太平天国的功臣,违犯天条的斩首示众;废除满清沿用的封建历法——阴历,采用阳历历法编制了天历等等,都是冯云山根据太平军的实际情况和将来的需要制订的。
  在永安期间,当地百姓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不尽相同。多数劳苦大众分了田地,减了租子,摆脱了苛捐杂税,减轻了负担,对太平天国感到由衷热爱;还有些人虽然看到太平天国比满清朝廷强,但由于信奉拜上帝会,就诬为“洋教”“邪教”,加以反对。还有极少数人认为太平天国是“乌合之众”,不会长久,因此敬而远之,盼望回到“正统的天子脚下”。太平天国的众位领袖们,像爱护眼珠一样,来爱护已取得的革命成果,想方设法扩充太平军。在永安期间,太平军已增加到五万多人。还利用这个战斗间隙,在环山靠水、易守难攻的永安城周围,修筑了防御工事,加紧训练太平军,太平军的实力更加雄厚了。他们加紧了防御,派出探马刺探敌情,时刻准备迎敌。
  且说两广总督徐广缙和广西巡抚周天爵。他们原以为太平天国与其他“乱匪”一样,官兵一到,就会土崩瓦解。谁知,他们接二连三得到的都是官军惨败的消息。更没想到,名震四海的铁公鸡向荣和骁勇善战的“巴吐鲁”乌兰泰,竟一败再败,伤兵损将达万余人,最后成了光杆儿将军。又听说洪秀全攻占了永安,大封诸王。他们预感到,大清的江山不稳了。
  徐广缙和周天爵都是胆小怕事、欺上瞒下的昏官,自己治内出了什么坏事,怕担罪名,都不敢据实上奏,而是一级瞒一级,竭尽互相欺骗之能事。可是现在,形势闹得这么严重,如再不上奏,叫皇上知道,不仅会丢官,而且连脑袋也难以保住。两广总督徐广缙只好给新登基的咸丰皇帝写了奏章,用六百里加急送到北京。这才又引出一场更激烈的大战。
  第三十一回 四皇子巧谋帝位 五叛徒骗返永安
  投降为活命,
  争位为夺权。
  二者都为己,
  各用巧机关!
  两广总督徐广缙,用六百里加急给皇上送了奏折。咸丰皇帝看了大惊!
  前文书都说的是道光皇帝,现在怎么换了个咸丰?这是需要交代一下。
  道光名叫旻宁,一共坐了三十年皇帝就死了。他有三后九子,一、二、三子早丧,就剩下四、五、六、七、八、九子了。这几个儿子中,道光独爱六子奕䜣。为什么呢?因为奕䜣聪明有才,模样长得也好。道光准备把帝位传给他。可是,在封建社会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有长子者,必须由长子继承。奕諠的三个哥哥都死了,他就成了长子,按理说,帝位应该由他继承。这就和道光皇帝的偏爱有了抵触。所以,道光犹豫不定。直拖到他快咽气的时候,这才做出决定,由四子奕諠接替皇位。
  原来,道光是对奕諠和奕䜣做过两次考验以后,才做出这个决定的。
  头一次,是在道光二十八年的春天。一天,道光传旨,说他明日要带几个皇子去南苑打猎,看谁的武功好,马术精,以猎获物多寡来定优劣。奕亡和奕诉都想在皇父面前争功邀赏,就在暗中准备开了。
  奕諠的老师是大学士杜受田。他日夜盼望自己的学生能当上皇帝,好跟着露脸争光。这个人头脑很不简单,当他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就意识到,这是皇上有意考验儿子。杜受田最了解自己的学生,不论文也好,武也好,奕諠都比不过奕䜣。所以,便在暗中告诉奕諠说,明天打猎,你必须如此如此,奕諠点头称是。
  到了第二天,道光起驾来到围场,见一切就绪,传旨开始围猎。别的皇子都争光恐后张弓发箭,大显身手。奕䜣表现得更为突出,几乎箭不虚发,所以猎获野物最多。狩猎结束后,都到道光面前报功。其他几位皇子虽然比不过奕忻,也打了不少。唯独四皇子奕諠,一无所获。道光大怒,责他抗旨不遵。奕諠解释说:“如今春回气转,禽兽正在孕育,儿臣不忍违背天意,杀生害命。”道光听了,深受感动,不但原谅了他,还对他的“仁慈善良”倍加鼓励。道光对奕諠的看法,开始有了转变。
  第二次考验是在道光咽气儿的头几天。这天,皇上把诸子叫到御床前,提了一些安邦治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