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烟云-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面金黄色的大唐战旗还笔直地树立在风中,骄傲且华贵。真的不同了,以往的大唐战旗,从没让人感觉到如此亲近。真希望他走得更远些,挑得更高些。齐大嘴等人默默想着,不知不觉间,已经将腰杆挺得笔直,笔直。
第二章 砺锋 (四 下)
他们几个对王洵佩服的五体投地,却不知此刻战旗下的王洵,在指挥作战方面,其实是个如假包换的半桶水。非但临阵倒戈的两伙马贼与他半点儿关系也没有,就连拿来对付阿尔斯兰、塞吉拉胡等人的手段,也是参考了几个月前安西军大破大食军的招数,照着葫芦画了个瓢而已。
按照王洵原来照搬照抄来的部署,整个战斗应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步,长槊手列队冲阵,打敌方将士一个措手不及。第二步,轻甲骑兵把握住战机,从长槊手撕开的缺口冲进去,搅乱敌阵。第三步,当敌军阵型彻底出现两翼与中央不能相顾之态时,他事先安排下的疑兵,数百名由齐大嘴和储独眼带领的刀客要一齐杀出,干扰敌方主将的判断。然后,才是真正的杀招,由他带着一百五十名陌刀手靠上前去,给敌方以致命一击。
几个杀招环环相扣,也算抄得了封常清当日几分精髓。谁成想第一招还没使全,马贼们居然全军崩溃了。后面几式“巧妙”安排,除了两支疑兵在追杀敌军的过程中起到了些许作用外,其余全落到了空处。这让王洵心里感觉非常难受,就像抡着上百斤的大铁锤去砸石头,不小心却砸到了一泡狗屎上面。虽然目标的结果同样是四分五裂,持锤的人却被自家弄得气血翻涌,一时半会儿根本缓不过精神来!
被从天而降的胜利弄得头晕脑胀,王洵接下来的指挥就像突然间换了一个人一般,半点儿也没有可称道之处。好在阿尔斯兰等人已经被吓破了胆子,根本没有勇气回头。而宇文至、宋武、方子陵等人好歹也都是白马堡大营正规培训出来的军官,纵使从中军传来的将令前言不搭后语,也懂得如何按部就班地收容俘虏,打扫战场。同时,大伙还不忘了分出一部分兵马,监督来历不明的“友军”。以免整个战斗功亏一篑。
待王洵的心智终于又回到正常水平,战斗的收尾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斥候们事先探听清楚的两千五七百多名马贼,除了阿尔斯兰、塞吉拉乎等匪首和一名叫做穆阳仁的狗头军师,各自带着几十名嫡系成功逃走外,剩下几乎被全歼于此。不过被阵斩的马贼人数还不到总人数的两成,剩下的全都主动缴械做了俘虏。
这可让王洵感到有些为难了。他身边只有六百多名唐军,还不及俘虏的三分之一。若是被对方缓过神来,就很难再控制住局面。然而,将俘虏尽数诛杀,在此刻也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一则与安西军的军规不符;二来他此番出使的目的是为了合纵群雄,也不宜表现的过于血腥。
“不如将处置俘虏的事情暂且搁到一边。先跟对面的人打个招呼去!”见王洵满脸迟疑之色,宇文至走上前,低声提醒。“如果他们所打的旗号为真的话,恐怕是当年在怛罗斯之战中被杀散了的。若是能拉到咱们队伍当中来,可成为你我今后的一个大助力!”
“他们?”王洵先是迟疑,然后狠狠地拍了自己脑袋一下,“亏得你提醒,否则我真的太对不起人了。走,一起过去。无论是不是当年失散的弟兄,至少人家今天帮了咱们大忙!”
说着话,他策动坐骑,缓缓走向对面已经按兵不动多时的友军。远远地挺直身躯,拱手致谢:“多谢对面的弟兄出手相助。大唐河中安抚使,中郎将王洵在此有礼了!”
帮了忙却被当贼看,沙千里和黄万山两个早就都憋了一肚子火,见王洵年纪青青就穿了正四品武将服色,身后还披着一件赤红色披风,心中愈发觉得憋屈。当即,由沙千里拱了拱手,冷冷地回应道:“几个怛罗斯河畔的孤魂野鬼,能不拖大人的后腿就不错了,怎配提‘帮忙’二字。刚才即便没有我等凑热闹,想必马贼们也难逃出大人的手掌心。若有添乱之处,还望大人不要见怪才好!”
“是啊,是啊。还请钦差大人不要见怪才好。否则我等还真担当不起!”其他几名原安西军将领纷纷附和,看向王洵的目光充满了挑衅。
“强敌环伺,所以在没弄清楚诸位身份之前,王某不得不小心些。得罪之处,在此赔礼了!”王洵在马上再度拱手,大声向众人致歉。
“不敢,不敢!”沙千里等人纷纷闪避,脸上的阴云却没有半点儿消散迹象。
周围这些人果真为怛罗斯之战失散的安西军弟兄的话,这几年来,所吃的苦头可想而知。而从这些人匆匆套在身上的标识上看,其中官职最高者,也不过是个校尉。也难怪他们心中不舒坦。猜到敌意的起源,王洵笑了笑,非常平和地说道:“今天如果不是你等出现,王某纵然能取胜,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作为答谢,所有缴获之物,便全归诸位好了。除此之外,王某还能给诸位挤出大约够吃两个月的干粮和一批铠甲、兵器。如果诸位不嫌弃的话,立刻就可以派人跟我去取!”
“你?”沙千里等人先是一愣,然后怒形于色,“你这话什么意思!拿我等当叫花子打发么?”
“几位兄弟误会了!”王洵非常礼貌地再度拱手,心平气和地解释,“王某此番奉命出使,有重任在身,不敢于路上耽搁太久。而诸位与王某又互不统属,无论是上报功劳,还是指挥调度,王某都不便干涉。所以才准备挤一些干粮和兵器出来,让诸位自行返回安西。安西军刚刚打了一场胜仗,从这里往东,应该没人敢难为一支打着大唐旗号的兵马!”
说着话,他自管抬着眼皮往对方那面破旧的战旗上看,压根不在意沙千里等的愤怒。众人被气得几欲吐血,却从王洵的话头里挑不出半分毛病来。半晌,黄万山轻轻叹了口气,带头向王洵拱手,“我等日日盼着,就是重新站在大唐的旗帜下。却不敢作为一哨残兵,灰溜溜地爬回安西去。钦差大人如此年少有为,还是请给我等再指一条明路为好!”
“是啊,是啊。钦差大人既然能一路毫发无伤走到这里,想必见识要高人一等。我们这些人都是莽夫,还请大人不吝指点!”沙千里也强忍住心头恶气,顺坡下驴。
他与黄万山两个本来就有再度为国出力之意,否则也不会看到王洵这边的旗号之后,立刻打出同样大唐战旗。但先是因为宇文至等人的刻意提防,让他们几个觉得热脸贴了冷屁股。后来又因为把王洵当成了借助祖宗余荫捞功名的纨绔子弟,心生轻慢。所以才故意冷言冷语一番,免得表现得过于急切,合兵一处之后反而被王洵呼来喝去。
谁料想王洵根本没有收编他们这支队伍的打算。并且还主动提供粮草辎重,送他们东归。这种大度且毫不在意的姿态,登时让沙、黄两人的盘算落了空。若是灰溜溜地逃回安西,这两年来,他们原本就有很多机会,又何必等到现在?况且就这样不声不响地回去了,又怎可能得到封常清的关注?若是得不到封常清的关注,不能于安西军下一次东征时斩将杀敌,日后九泉之下,又如何面对当年战死在怛罗斯河畔的袍泽?
想到那些死不瞑目的袍泽,众人心里先前对王洵的一点不满也变得微不足道了。相继拱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道:“两年多来,我等将河中各地的山山水水,大路小径,摸得烂熟。若是钦差大人有需要我等效力的地方,尽管开口就是。我等不敢推辞!”
“是啊!都是为大唐而战。分那么清楚干什么?钦差大人做事仗义,我等也不能太被人小瞧了去!”
早在听到对方自报身份为‘怛罗斯河畔的孤魂野鬼’的时候,王洵心里就已经开始打这支队伍的主意。只是他这两年所受磨砺颇多,心中早就被磨出了无数沟壑,所以才使出了一招以退为进,逼着对方先行表态。
如果沙千里和黄万山等人不肯上当,王洵自然还有很多从高力士、陈玄礼、封常清等仇人或者恩人身上偷师来的手段,一招招施展开来,逼着对方就范。总之,这支在敌人背后忍辱负重多年的队伍他已经看到眼里了,绝对不会任由它从嘴边溜走。
此刻已经渐渐接近目标,王洵叹了口气,装作很为难的样子说道:“不瞒诸位,此刻等在王某面前的,几乎步步都是陷阱。今天的这伙马贼,不过是别人丢出来的探路石子而已。你等如果拿了干粮现在就向东返的话,十有八(九)能平安回到大唐境内。如果跟王某一道向西,前路恐怕是九死一生……”
“有什么可怕的。我等这条命原本就是捡回来的!”
“就是!若是没有风险,我能还没兴趣呢!”
不待沙千里和黄万山两个人做决断,附近的将士们纷纷表态。王洵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当即将双手一抱,四下做了个罗圈揖,“如此,王某就多谢诸位弟兄了。都是军中弟兄,咱们就直来直去。请诸位先在我帐下委屈些日子,待回到安西后,所有功劳苦劳,无论是这几年王某没亲眼看见的,还是今后王某亲眼看见的,将一一上报,绝对不会让诸位的血白流半滴!诸位,可愿意相信王某!”
“愿意,愿意!”众将士听王洵突然满口都是大实话,愈发觉得此人可靠可亲。纷纷围拢过来,大声回应。
“两位大哥,可愿意助王某一臂之力!”得到了众人的支持,王洵才又回过头来,向沙千里、黄万山两个头领发出邀请。
“我们……”沙千里不禁有些气结,弟兄们跃跃欲试了,做头领的哪还有阻挠的道理?“我们二人,愿意唯大人马首是瞻!”
第二章 砺锋 (五 上)
见沙千里和黄万山两人的气焰已经不像先前那样高,王洵迅速换了幅面孔,笑着建议:“那就赶紧带着弟兄们过来换身齐整铠甲,捎带着把兵器也补充一下。我这次带得辎重虽然不多,给大伙每人挤出一套来,还是绰绰有余!”
两支孤军被困在河中一带已经将近三年,大多数弟兄们此刻非但身上的铠甲早已破得没法再修补,就连手中的兵器也豁牙露齿,令士气和战斗力俱大打折扣。而对于将士们而言,有一整套优质的铠甲和兵器,无异于多出了半条命。因此,沙千里和黄万山两人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再度齐齐拱了拱手,带着几分感激的口吻说道:“如此,就多谢钦差大人了!”
“别叫我钦差,我听着别扭。”王洵笑着摇了摇头,伸出胳膊,做了个邀请的手势。“请两位前辈带着弟兄们跟我来。在下姓王,单名一个洵字,乃是封节度帐下的一个厮杀汉。封节度需要试探河中地区群雄对大唐的态度,为来年的西征做准备,一时半会儿却找不出合适人选来,才临时赶我这个笨鸭子上了架。若依王某本心,这合纵连横之举,乃文人玩的勾当,根本不该有王某一介武夫什么事情,也远不如真刀真枪拼得痛快!”
这番话有真有假,意在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沙千里和黄万山两个听在耳朵里,却觉得非常亲近。“在下沙千里!见过将军大人!”“在下黄万山!见过王将军!”
正客套间,二人突然觉得王洵这个名字有点儿耳熟。仔细一看,又看到了他挂在马鞍桥下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