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第3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年捕捞期一到,中国海军立即大规模开赴朝鲜海域对日本海军进行军事威胁,日本政府上下咬牙切齿,却徒呼奈何。
日本联合舰队的元气还未恢复,而中国海军方面,不仅有福建号战列舰,还有刚下水的浙江号战列舰,以及三艘海盾Ⅲ型重型巡洋战列舰,分别是闽江号、赣江号、钱塘江号,同时还有传说中的航空母舰‘始皇号’,以及其他轻型巡洋舰、护卫舰若干艘。
阵容之强大,让日本海军望风而逃,连出去与中国海军对峙的心情都没有了,万一人家突然开火怎么办?
日本政府也对中华帝国那位年轻的元首的冲动性没有丝毫把握,日本海军好不容易恢复了一点家底,要是再被打掉,那怎么办?
出于这样的考虑,日本海军对于中国海军在朝鲜海域进行演习只能不断提出抗议,不过中国外交部置之不理。
中国海军前面过,就是一大群的渔船跟在后面,到达朝鲜海域后随即开始捕捞作业。
为此还有一批渔船没有在朝鲜进行捕捞作业,而是跟着中国海军往库页岛去了,中国海军到达库页岛军港,随即又在日本北海道渔场边缘进行了军事演习。
那群渔船就直接冲进了北海道渔场,在日本渔民的众目睽睽之下在北海道渔场进行渔业捕捞。
而且这些渔船用的还是断子绝孙的大型拖网,一网拖过去就连小鱼苗都不放过,这种拖网在中国近海是禁止使用的。
日本政府上下都快被气炸了,在他们看来,他们从来都没有输给中国海军,只是输给了中国空军。
中国海军在他们眼中只是一个跳梁小丑,大有一股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之感升上心头。
中国海军不仅支持中国渔船进入日本海域进行捕捞,日本渔民一旦进入中国海域,马上就对其进行逮捕,同时日本海军一旦试图跨越界限,中国海军就算是只有一艘护卫舰,也会上前进行对峙。
此时中国不怕打海战,因为此时海军在军舰上以及空军上都有优势,完全不怕被空军玩到半残的日本联合舰队。
同时中国海军也试图挑起争端,以消灭日本海军的力量。
日本海军南下的路线被中国海军围堵得死死的,中国海军在琉球群岛上的海军基地随时监控着日本海军的动向。
日本海军能够走的路线也就是东南边的菲律宾海,不过日本商船还是可以走中国海域的,只是中国在马六甲海峡打入了一个钉子,一旦中国封锁马六甲海峡,日本经济将遭到重创。
同时巽他海峡、般达海等印尼海域的通道被中国所控制,日本战时极易遭到中国的海上封锁。
至于从太平洋到美国,倒也是一条不错的通道,因此日本此时重点依赖美国,开始积极与美国搞好关系。
不过日本的对外经济之前主要是往西扩张,传统市场是亚洲地区,在美洲没有太多的经济关系。
南美洲之前一直都是美国的后花园,在经济上也竞争不过离得更近的美国。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日本联合舰队算是恢复了一些力量,日本以最快速度造好了一艘扶桑级战列舰。
基本性能与之前的扶桑级战列舰没什么区别,不过加装了防空炮,重点加强了防空能力,同时针对潜艇加强了吃水线的装甲防护,不过还未加装防鱼雷水密隔舱,对小口径鱼雷防护性能较好,但对于533mm口径的鱼雷来说没什么太大的防护效果。
日本的谍报人员在得知中国的战列舰大概性能之后,暂时停止了制造扶桑级战列舰,而是试图制造出比中国华东级战列舰更强大的战列舰。
华东级战列舰在火力、速度、装甲上全面超越扶桑级战列舰,而且日本政府也不知道中国海军打算造几艘,再造扶桑级战列舰显然无法与中国海军相抗衡。
由于在渔业上遭到欺凌,大大刺激了日本政府及日本国民发展海军的决心,日本政府向海军拨出了大比的预算,日本民间也踊跃为海军捐款、捐物。
中日战争失败后,日本的劳农阶级也走上与资产阶级联合支持抗华的道路。
日本政府发布了《国民精神总动员令》和《国家总动员法》,全面加强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工厂企业则纷纷建立产业报国会,实现了真正的劳资一体。工会明确在纲领中写上“产业报国”或者“产业报公”,规定工人不得因私缺勤,要力争减少事故,节约材料,利用废物,提高劳动生产率。
并开展认购“爱国公债”活动,要求每个工人月月储蓄,募集“国防献金”。七月九日,日本上下议院一致通过了“感谢皇军的决议案”,无产阶级政党的议员都赞成该决议。
日本的皇权是非常稳固的,整个国家都是陷入对天皇的崇拜之中,同时在民主主义的推动下,整个日本可以说是非常团结的,其团结程度甚至超过了当前的中华帝国。
天皇就是日本国民的精神支柱,就连美军在打败日本后,也不敢取消日本的帝制。
夏钧也正是看到了日本的帝制所带来的好处,也开始走上帝制的道路,以让国民拥有一个精神支柱,加强国民的团结力度。
日本政府及国民全被拖进海军建设里去了,这达到了夏钧的预定目标,日本的经济想要在海军上与中国较量,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此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是日本的十几倍了。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农业产值还比工业产值高,而中国如今的农业规模,是日本的十几倍,这还是在日本农业未遭受中国农业冲击的时候,而到如今,中国农业产值是日本农业规模的三十多倍。
什么叫地大物博,这就是地大物博。
日本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所发展,但外资抽离,加上被中国拖进了战争的泥潭里,海外市场的竞争上又没有中国快速,因此没有彻底抓住机遇,但通过协约国交给日本的一些订单,还是让日本赚到了不少钱,因此没把数据拉开得太难看,但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越日本十几倍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中国的经济发展潜力非常大,而日本一个弹丸小国,其经济发展潜力已经不怎么样了,特别是在中国对日本经济的围堵之下。
日本想以这么点经济和中国拼海军军备,最终只会把自己的经济拖垮,而中国建设海军则很轻松。
虽然今年的海军军费很高,但再增加两三倍都没问题,日本在这方面拍马都赶不上,日本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英、美、法这些国家,不过法国显然不太可能拿出钱来支持日本,因此能指望的也就是英美两国。
美国对此很积极,特别是中国充分展露出国际资本的提防之后,美国知道如果不打倒中国这座大山,国际资本就无法在国际上通畅的进行运作。
英国也有意对中国进行围堵,因为中国在亚洲的崛起,已经开始威胁到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了,准确的说,是中国开始蔑视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了,不仅在战争中偏向于德国,还谋夺了大半个缅甸。
而且中国的快速对外扩张,已经引起了英国的警惕。
不过英国有个软肋就是印度殖民地,中国此时正在往西藏修路,并且在西藏成立了一个二级军区,剑锋直指英国殖民地印度。
俄国临时政府也在积极与日本接触,主要是商议共同抵御中国的事宜。此时俄国临时政府还不知道即将大难临头。
总的来说,日本此时被后站正一群的列强,这些列强都把日本当枪使唤,不过日本甘愿当枪,如果不当枪就无法与中国抗衡。
不过日本还是很尴尬,此时跟中国进行海军军备竞赛没人家多钱,不进行军备竞赛,又因为岛国的关系完全行不通,实际上根本性的问题是日本向外扩张的野心,使其不得不与中国站在对立面。
随着今年的秋收到来,日本的农业再次面临一场‘审判’。
日本的农业对外出口完全阵亡,不过日本的农业遭到冲击的部分也不是太多,毕竟日本一个弹丸小国,没什么农业产品是可以出口的,以往日本靠出口生丝换取外汇,不过如今日本的生丝产业已经被彻底击垮了,中国的生丝业同样击垮了其他国家的生丝业。
不过随着日本丢失了台湾、琉球,以及半个库页岛,农业上的损失却是非常大的。
日本已经针对中国的农产品调整了进口关税,基本上中国的粮食进入日本都是卖不动的。
但在许多不得不依赖进口的农产品方面,日本则完全没有办法,只能捏着鼻子买中国的农产品,例如棉花。
中国的纺织业进不了日本市场,日本人要自己搞纺织业,但在原材料上又没办法自给自足,只能靠从中国进口了。
同时还有蔗糖,以前占据台湾时,台湾的蔗糖能够满足日本的需求,但现在蔗糖需要进口了,而且是完全依赖进口,想种甜菜都没有足够的土地来种。
而随着中国的统一,中国政府开始在北方种植甜菜了。
——————
第三更到今天万字更完。
兄弟们,月票还有么?
第一卷 第两百八十五章 俄国内战爆发
第两百八十五章 俄国内战爆发
随着北方的统一,夏钧也拿出了发展北方农业的计划,其中甜菜种植是北方的一个重要经济作物。
菜用甜菜在一千五百年前时就又阿拉伯人带到了中国,这些甜菜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都有种植。
而如今帝国农业部在北方推广的甜菜则是制糖用及饲用甜菜。
此时的中国的养殖业已经愈发庞大,对饲料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多,特别是对精饲料的需求。
甜菜粕是一种很好的精饲料,虽然蛋白质含量不高,但与高蛋白精饲料相搭配,可以平衡牲畜的营养。而且甜菜粕可以烘干运输,易于保存,使用时在浸水给给家畜吃便可。
饲用甜菜则是给家畜直接喂食,兑换平台里的1级饲用甜菜每公顷产量可以达到80吨,每亩也就是5300~5400公斤之间的产量,是喂牛、喂猪的优良饲料,虽然产量只有饲用玉米的一半左右,但产量也不错了。
饲用甜菜的含糖量没有榨糖用的高,因此用颜色上有所区别,这是为了避免糖厂受骗上当,后世是用基因技术完成颜色上的区分,不过夏钧直接从兑换平台上兑换的饲用甜菜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如何发展北方的经济,这是一个值得重点研究的问题。
后世的北方经济因为生态的退化,生态效益的流失而导致了经济效益也流失了,很多地区的经济都衰退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水,再一个就是沙漠化,两者是有关联的。
经济之所以会在南方高速发展,主要是南方有水,事实上北方的陆路交通情况更好,而在这个年代北方的生态完全没有衰退,就连青海地区都是大片的草场。
加上帝国此时已经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北方的生态效益消失那不太可能,不过在发展北方的经济的问题上,也不是什么工厂都适合在北方开的,那些对生态效益危害较大的,以及耗水比较大的不能在北方发展,同时在北方挖矿也不能乱挖,这会导致地下水下降,尔后枯竭。
首先是农业上往上发展,这是帝国的策略之一,再则是开始在北方建设工业群,像机械制造业这些重工业开始部分向北方转移,把重工业分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