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夏钧在准备时做得很详细,就是要隐瞒正在准备的这场战争的作战经过,首先得将山东的日军全歼,一个都不能让他们跑了。第二就是要严令各部队严守口风,禁止透露任何这场战争的细节。
电子作战组此时对于信号干扰颇有心得,防信号干扰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未来对日作战,已经具备对日军的信号屏蔽能力,当前前提是有足够大功率的干扰设备,这种干扰设备却不是问题的。
军方各部门可谓是十分忙碌,随着一个个战备任务的下达,各部门开始高速运转。
28个师的组建也开始了,之前武装部已经在各地训练了几百万民兵,这些民兵也算练得不错,其中以福建、浙江、江西三省的民兵训练比较成熟
这次征兵主要从福建、江西、浙江三省招募,这三省民兵皆有上夜校扫盲,文盲率不高。而其他省份的征兵也是有的,而且是面对全国各省,但主要是招募那些体格健壮的士兵。
……
陆军招募新兵,这让许多年轻人很是兴奋了一把,陆军在山东打了胜仗,很多年轻人的理想都变成了参军。
不过这次募兵,主要的还是从农村招募,因为武装部训练的民兵都是在乡镇展开,这些民兵是主要招募对象。
募兵现场非常火爆,圈里圈外挤满了人。
为什么参军?
当然是打小鬼子去
此次征兵的规模空前的多,以前征兵最多就征个十几万人,根本就是僧多粥少,各地武装部都分不到几个名额,而这次听说要招募四十万。
谁都知道,一年之后要打仗
此时华东自治七省最高元首夏委员长,可谓是中国第一鹰派。
鹰派当权,自然延伸出一个社会现象,那就是让年轻人充满民族主义思想,他们脑袋一热,什么都可以不管。
因此没有谁怕打仗的,在许多年轻人看来,这是一场神圣的卫国战争。他们可以为这场战争流血,可以为这场战争乃至牺牲。
只是名额依旧有限,参军的人太多了。
各地武装部只能把符合条件的都暂时列入名单,然后再把这些符合要求的年轻人集中起来再筛选一次,筛选主要看平日的训练成绩,以及文化程度、身体条件等等。不少人被刷了下去,只能等待下一次扩军。
相比之下,华东军校的学生,只要入学一年的,全都提前放到了部队实习,以担任部队军官。
同时陆军又从各部队中抽调了大量老兵到新编练的28个师当中担任军官。
……
十月,日本的赔款悉数到账,华东海军这才放开了海上封锁。海上封锁一开放,日军马上就朝龙口增兵。
日军很快侦查到了华东军的扩军计划,日军陆军预测,山东的华东军数量最少将会是在六十万人。
日本陆军很快拿出一个计划,向龙口增兵六十万,让龙口兵力达到八十万,以在数量上压倒华东军。
这个计划在日本政府内部引起了分歧,有的认可这个方案,认为必须以优势兵力来打这场战争,一举扭转之前的颓势。
但也有不认可的,不认可的一方认为华东自治政府控制了中国七个省,拥有一亿六千多万人口,和他们比兵力的话,华东自治政府完全可以动员出比他们多两三倍的兵力。和华东军比兵力是很不明智的选择。
支持一方又认为,华东军虽然能动员更多的兵力,但兵力质量上明显比不上他们,毕竟华东自治政府根本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后备役体系。真正比起动员能力,日本还是占优的。
然而不管是支持方还是反对方,都不认为这次会输。
这次大日本帝国可是很认真的,加上背后有英国的支持,美国虽然态度暧昧,但却也在给他们销售军火。
这样还会输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大日本帝国的陆军是天下第一的。
不过双方把投入战场的兵力扩大到如此成对,这意味着这是一场决定国运的决战,还是不可轻心的。
此时日本经济还算是有所回暖,受一战影响,日本工业也进入了一个发展时期,只是相比中国的发展势头来说,没有那么蓬勃,因为日本的产品在市场争不过中国商品。
不过日本却接到了许多订单,这些都是协约国发来的订单,日本开始发展订单经济,自然日本政府的财政也宽裕了许多。
加上英国的贷款支持,此时日本应对这场战争已经没有任何经济上的顾虑。
……
进入十月,秋收也来临了。
月初,夏钧拿到了9亿点积分,自从华东军在山东战场打了胜仗,七省民心增长到了5。8的程度。
这场战争打得值,就算是过程中丢了大量的炮弹下去,同时还花费了近两亿元的军费。
但却使得华东自治七省民心大涨,这对夏钧来说实在是划算的买卖,只要七省民心涨了,这就等于财富。
28个师的装备,夏钧直接从兑换平台上购买了大部分,这些装备全部从港口运来,然后入库。
这些装备花费的了两亿多点积分,装备中主要以高端装备为主,包括两个榴弹炮师的装备。
华东军将建成4个榴弹炮师,其中一个师装备的是203mm榴弹炮,最大射程可达到18000米。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华东军要再打一次漂亮的大胜仗,一切投入都是具备高额回报的。
另外七亿点积分,夏钧则投入到了扩大军工和扩大工业发展方面。
军工以火炮制造厂、战车制造厂、飞机制造厂、炮弹制造厂的扩建为主,夏钧很爽快的投入了三亿点积分进去。
剩下的三亿点积分,则投入到光学器材制造、汽车制造、建材制造、电器制造、船舶制造、钢铁制造、高科技农业等行业之中。
这些行业才是未来真正的支柱产业,其中以高科技农业为当前的投入主体。
先确保农业上的霸主地位,以冲击各国经济。
其他方面的投入,主要是以合股的方式向企业家们提供先进设备,目前华东自治七省的工业已经开始转型,从轻工业向重工业上发展。
以前重工业都是华东集团所涉及的,那些民间资本基本上都是经营轻工业,很少有经营重工业的。
这对整个国家来说不是太好的状况,因为缺少民营资本涉及重工业,重工业的活力将变得很低。
华东集团垄断这些行业的话,会使得这些行业变的僵化。
华东集团虽然是夏钧的产业,但他还是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这些重工业领域的,以此就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局面。
在实业家俱乐部当中,夏钧提出工业转型的步伐时,众多企业家响应他的号召,开始将产业向重工业上倾斜。
此时轻工业方面已经取得了很显著的发展,最为显著的就是纺织品方面,去年棉花产量激增,让中国纺织业进入了一个高度竞争力时代。
至于那些生活用品、小商品方面,夏钧在这上面的投入基本上完成,机械制造厂已经能够制造先进的设备。
同时每个月,这些行业都会递交行业报告。
如果行业竞争力显得低了,那么就可以申请到技术援助,这是夏钧每个月需要支出一项,也是很关键的一个项目。
本来对于进入重工业领域,民间资本还是有一些顾虑的。
毕竟重工业是华东集团的天下,华东集团垄断了99的重工业,谁都知道华东集团是夏钧的企业。
加上华东集团对他们发展轻工业也甚是照顾,自然没有谁愿意往重工业当中挤,不过此时夏钧亲自鼓励他们进军重工业,这些企业家消除了顾虑,考试向重工业进军。
之前这些实业家所涉及的重工业,也就是一个机械制造业,此次却是全面的开放各种行业。
经过三个季度的发展,此时华东七省的企业家们,已经积累起了一笔不小的资本,已经有能力开始转型。
至于华东集团,更是因为这次欧洲战争赚得一塌糊涂,大部分主要作战物资都是华东集团生产的。
而就出口这些作战物资方面,华东自治政府是进行集中管制的,不是谁想出口给谁就可以。
而是由政府进行集中管理,卖给谁政府决定,从中政府也要收取一笔高额的出口税,不过企业依旧利润十足。
华东自治政府自然也是极为赚钱,因为进入了世界大战的时间段,以至于税收不断的增加。
就前三个季度,政府税收只有十三亿,而最后这个季度,税收已经涨到了四亿的恐怖程度,而且这个季度只过了一个月而已。
政府现在这么多钱,明年的财政将往内部建设上倾斜。
————
第一更到
第一卷 第一百三十三章 14年秋收
第一百三十三章 14年秋收
金色的秋天,田野中一片金黄。
人们正忙碌的对田野里的庄稼进行收割,不过在平原地带,早已不是使用人力收割庄稼,清一色用上了联合收割机。
大量的汽车也进入了农业生产之中,农业生产不再是以前清一色的拖拉机。
华东自治七省的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使得生产力暴增,更多的人口从农村进入了城市。
今年的秋收再次来临,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甘蔗、棉花再次进入收成,去年棉花种植面积是4000万亩,而今年的棉花种植面积则提高到了6000万亩。
棉花产量再度暴增,产量从去年的1800万吨,提高到了2500万吨。甘蔗种植面积提高到了3000万亩,蔗糖产量达到了4000万吨。
今年甘蔗亩产有所下降,因为甘蔗种植开始转变为粗放种植,农垦公司不再对甘蔗进行精耕细作的管理。
毕竟去年将甘蔗种植面积提高到三千万亩,华东自治政府上下都预料到今年的蔗糖产量将大大增长,从而使得蔗糖价格大幅度降低。
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旧使用精耕细作的种植方式,那么不管是农垦公司还是地主都支撑不住,只有进行粗放种植,才能经受得住价格的暴跌。
价格暴跌对中国的农业自然是很有好处的,首先价格降低后,其他国家的甘蔗种植受到冲击,那么他们明年必然减少种植面积。
只要中国的甘蔗种植业年年对那些蔗糖出口国保持高度冲击,那么就能将这些国家挤出市场。
等到中国的蔗糖业垄断了国际市场后,利润也就随之而来了。
棉花种植同样如此,今年的棉花亩产也有所下跌,主要是因为在棉花种植方式上产生了巨大的改变。
棉农基本上已经没有了,棉花种植全被农垦公司所垄断。
农垦公司种植棉花时用的都是先进的设备,播种用播种机,施肥用飞机,灌溉则采用喷灌的方式,杀虫同样使用飞机播撒杀虫剂。
在种植过程中,基本上不需要几个人力成本,只是在收获的时候需要请钟点工来帮忙采收棉花。
不仅在种植上的用工成本比国外的农场主低上很多,而在亩产方面更是超出了其他国家许多。
不管是制糖业还是棉花种植,当前都是以冲击其他国家农业为前提的,精耕细作已经不可取了。
而在粮食种植业方面,华东自治政府采取的是强烈冲击和温和冲击两种方式。强烈冲击是对外的,以小麦为主。而温和冲击则是以稻谷为主,是对国内其他省份的。
机械化种植是必然要实现的,对其他未进入华东自治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