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明君-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伯颜贴木儿明知朱祁镇要杀喜宁,而不阻止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伯颜贴木儿会答应朱祁镇,说服自己的兄长,释归大批大明战俘的原因。
伯颜贴木儿跟朱祁镇相处了这么久的时间,很清楚,如果自己真的能获得朱祁镇的友谊,对于瓦剌而言,是绝对有利的。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伯颜贴木儿明白,朱祁镇表现出来的手段越是高明,对于瓦剌而言,就越有利用价值,因为,朱祁镇身处于大草原,已经丧失了其本身拥有的巨大价值,可是,相对于大明帝国而言,则不一样。
只要放归朱祁镇,必然会对大明这个庞大到令周边诸藩国打心眼里敬畏且只能仰视的庞大帝国造成极大的震动。对于朱祁镇和其弟朱祁钰之间明里暗里的交手,冷眼旁观的伯颜贴木儿焉能看不清楚?
这位英明睿智,手段果决的被俘天子即使回到了大明,虽然帝位已失,或是凭着他在土木堡大败之后的一系列的作为,照样让人没有办法忽视掉他。
甚至可以说,新皇如今在大明民间的声望,甚至还不如朱祁镇这位被俘于瓦剌的倒霉天子。
对于朱祁镇的暗中布置,在伯颜贴木儿所能知道的范围内,他不仅不阻止,反而会设法地去帮助他,不单单是因为尊敬,更重要的是,大明帝国朝野的注意力如果都集中在内争内斗方面,那么,对于瓦剌帝国的崛起,绝对是一个美妙的契机。
而获得了朱祁镇的友谊,不管他是否能够成功,作为棋手的瓦剌,总是能站在最具有优势的角度,获得更多的利益。
只不过,自己的好兄长,瓦剌的实际最高权力者也先,却总是看不透这些东西,或者应该说,他的目光和理智,已经完全地被财富和权势给掩盖和吞没。
也先总是希望能从朱祁镇的身上压榨出更多的财富,对于物质财富的痴迷,还有那喜宁的刻意怂恿与蛊惑下,甚至让他把伯颜贴木儿的苦苦劝诫也抛诸于脑后。
这也是伯颜贴木儿为什么可以幸灾乐祸地冷眼旁观朱祁镇计除喜宁的原因,甚至于,如果朱祁镇不动手的话,指不定哪天朝喜宁下手的就是伯颜贴木儿自己。
只不过,让伯颜贴木儿感到烦恼,甚至有些闹心的原因,却是因为这些日子以来,朱祁镇的一系列举动。也是伯颜贴木儿为什么今天会出现在朱祁镇的院子里的原因。
听得那伯颜贴木儿满是幽怨的语气,朱祁镇呵呵一笑,抚了抚浓眉,哥瞅你们哥几个真要还能坐得住的话,那还不如去和尚庙里搬几尊泥菩萨摆在淮王王府里。既然你们自己找上门来了,就说明,你们的心已经开始不平静了。
抬手接过了卫铭童递来的茶盏,示意他退出厅外,这才反问道:“哦?平章大人此言何意,莫非是朕做错了什么不成?”
“这些日子,下臣听闻,陛下与阿刺老将军,还有脱脱不花大汗走得很近。不知此事,下臣有没有听错。”看到朱祁镇一副油盐不进的惫怠样儿,伯颜贴木儿不禁心中恼意顿声,冷哼了一声言道。
“阿剌乃是瓦剌名将,声望威著,颇有长者之风,朕闻名已久,如今,朕北狩于草原,与阿剌老将军乃为近邻,自然是要结交一番,多多亲近,呵呵。”朱祁镇抿了口热茶,用眼角的余光瞄了脸带蕴怒的伯颜贴木儿一眼,心中暗笑,顿了顿之后言道:“至于脱脱不花大汗,乃是瓦剌之主,与朕颇为相得,偶尔遣使相探,这不为过吧?莫非淮王觉得,大汗与朕之间的闲话,也需要一一向他禀明不成?”
听了这话,伯颜贴木儿不由得一阵白眼乱翻,说到斗嘴,自己还真不是这个大明天子的对手,干脆单刀直入正色道:“这倒不需要,只是陛下,您乃是大明的天子,为我绰罗斯氏的贵客,如今却在瓦剌结交各路权贵,这恐怕,若是落在外人的眼里,还以为下臣及兄长待客不周呢。”
第八十九章 许虚诺,怜外孙
重要的是,他的身份可是大明的天子,即使被囚于瓦剌,却也没有任何一人敢轻忽他的影响力,这些日子以来,阿刺,这位向来与脱脱不花亲厚的瓦剌第三号人物频频与朱祁镇走动。
更是使得瓦剌贵族圈子隐隐泛起了一丝不显眼的波澜,而也先此刻,却把全部心神都放在了收拾鞑靼各部,以及朵颜三部的威胁之上,对于伯颜的担忧嗤之以鼻。
他不明白,但并不代表伯颜贴木儿不明白这其中的隐忧,这也是伯颜贴木儿今日亲自前来拜访问朱祁镇的因由。
“话可不能这么说,朕算是绰罗斯氏的客人,但是,汝与汝兄,可是以瓦剌之名义,将朕囚来的吧?”朱祁镇的声音微微一冷,脸上的笑容倒是未变分毫。“莫非伯颜平章的意思,朕只是你们的俘虏,没有结交瓦剌权贵的资格?若是如此的话,平章直言便是。”
“陛下说笑了,您是我瓦剌的贵客,我等焉敢有怠慢之礼,其实这些日子,下臣一直设法说服兄长,送陛下归明,就是希望陛下能够明白我瓦剌无有与大明为敌之心。”
“下臣与兄长向来敬佩陛下之风骨,待遇甚恭,我王兄多次言明,不许任何人怠慢天子,瓦剌上下焉有敢对陛下不敬者,必受严惩。”伯颜贴木儿不禁有些头疼地解释道。对于朱祁镇这张大牌,实在是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还得跟供祖宗似地供着,这种感觉,让伯颜贴木儿憋屈之余,又有些惆怅。这也是为什么也先很少会亲自来拜访朱祁镇的原因,更多的时候,都是让自己这个弟弟代劳。
如果不是自己一贯对朱祁镇亲厚,频频示好,指不定自己也要受不少的白眼和冷遇。那种感觉,倒像是自己才是那倒霉的战俘。伯颜贴木儿含着一包眼泪在心中感慨道。
听到了伯颜贴木儿之言,朱祁镇的心里边禁不住泛起了一丝波澜,是啊,大明,那才是自己魂系梦牵的故土。好不容易按捺住了心头的激荡,朱祁镇淡淡地道:“哦,平章大人有示好之心,朕领了,只是,既然淮王与你,皆有欲与大明和好之心,为何还将朕留于草原?”
“这个,非是下臣无能,乃是这些日子事务纷扰,故此,尚未与吾兄长取得一致。不过陛下放心,无论如何,下臣都会设法恭送陛下回大明。”伯颜贴木儿长身而起,跪于朱祁镇的案前拜下,语气之坚决,仿佛他不止只瓦剌的重臣,更是愿把自己生死交予大明天子的忠臣。
朱祁镇深邃的目光注视着那伏身于案前的伯颜贴木儿,心里边很清楚,伯颜贴木儿与其说是给自己这个大明天子一个承诺,倒不如说他是为了给自己的野望和雄心打上一个注脚。
朱祁镇从案后站起了身来,绕过了长案,伸手将那拜下的伯颜贴木儿搀扶起来,看着这个矮自己小半个头,野心却并不比自己小的伯颜贴木儿,朱祁镇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无比欣慰与真诚的笑意:“伯颜平章有此心,朕深知。若是朕能回明,他日,必予伯颜以厚报。”
“有陛下此诺,下臣便是肝脑涂地,也要报答陛下。”伯颜贴木儿看到了朱祁镇的表情,心里的狂喜翻江倒海一般,只要朱祁镇不把瓦剌当成敌人,或者是视为他与亲弟弟对抗的盟友,那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不必如此,朕向来知恩图报,人敬朕一尺,朕当敬人一丈。”朱祁镇笑眯眯地回到了案后坐下之后,嘴里边又开始跑起了广汉高速列车。“平章大人以诚待朕,朕自然也要以诚回报平章。”
“人犯哥一尺,哥要还他一丈还差不多,”这才是朱祁镇心里最诚恳的大实话。至于人敬一尺,我敬一丈,在朱祁镇的眼里,那不过是拿来在嘴上忽悠人的玩意罢了。
月华高升,大明帝都会昌伯爵府内院后宅,仍旧亮着点点的灯火,一个下人正在那漆黑的夜色中,提着灯笼当先引路,身后是手中捏着一封信的中年人,正疾步向着后宅那会昌伯孙忠的卧房行去。
“是谁在外边?”老态龙钟,斜卧于榻上,眯着双眼正在假寐的孙忠听得那在房门外疾走,止于门外的脚步声,不由得撑开了眼皮,轻声喝问道。
“父亲,是孩儿,您可是歇下了?”门外传来了恭敬的声音。
“原来是继宗啊,进来吧,来人,把烛火挑亮一些。”孙忠抚了抚雪白的长须示意着跪侍于房内的侍女道。
不大会的功夫,原本昏暗的房间里又显现出了一片光明,年近五旬的孙继宗迈步入室,恭敬地向着自己的老父孙忠长施一礼:“夜深了,父亲怎么还不休息?”
“人老了,睡的就少了。”孙忠翻身坐了起来,拍了拍榻头示意自己的长子坐到身边来,一面笑言道。“有什么事吗?若无大事,你不会在此事来打扰为父的。”
“是,方才,有人持上皇之手书,前来拜访孩儿。”孙继宗上前,替老父揪了揪被角,小声地道。
“什么?”孙忠那雪白的眉头不由得扬了起来,原本毫无精神的双眸也陡然一亮。“你是说……”看到自家孩子颔首示意,孙忠觉得自己的心跳仿佛又快了许多。“尔等退下,孙六娃,替老夫守好门口。”
“奴才知道了。”一直留侍于房内的孙府家生子心腹孙六娃恭敬地领命之后,顿时将那些役人侍女尽数从这间宽大的卧房里驱出,守在门外。室内,仅余孙忠父子于灯火之下。
“……我那可怜的好外孙啊。”看罢了信,因为心情激荡,一时之间不禁老泪纵横的孙忠不由得悲声道。孙继宗也好过不到哪儿,眼里边含着泪花。“父亲莫要太过伤心了,您要多多保重身体才是。”
第九十章 布暗子,痴者怜
“父亲年过耄耋,早是大半截入土的人了,再能保重,又能活得了多久?”孙忠不禁凄然而笑:“自上皇即位之始,为父本以为我那女儿,总算是熬到了头了,可谁曾想,居然出了这样的事,都是王振那个奸宦,害我那苦命的外孙身陷鞑子之手……”
“父亲,事情已经过去了,就莫要再提了,照信中所述,怕是上皇回京之事已然有了转机矣。”孙继宗不由得开言抚慰道。
“你以为,陛下会让上皇轻易回来不成?”听了自家儿子之言,孙忠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当今天子,多番举动,谁不知道,他这是欲置你那外甥于死地,如今,为父更是听言,当今天子已起废太子之心意,你觉得,他会接上皇回京吗?”
“可是父亲,上皇留书上明明说了归期不远,那这作何解?”孙继宗抬眉望向老态龙钟的父亲,一脸的疑惑之色。
孙忠再次看向手中的信纸沉吟良久,方自挑眉道:“上皇没说清楚,不过,老父观上皇自土木堡之后的连番作为,的确是性情大变,非往日可比。英武果决,意志之坚。已非往日在帝位时,喜纳臣下讨好献谄之言那么简单。京师一战,上皇威望之隆,远胜当今天子多矣。
况且,据那些被释归的勋贵子弟之言,似乎那瓦剌贵族上下,皆不敢慢怠于上皇,礼遇甚恭。而那瓦剌太师之弟伯颜,大将阿刺,自视如上皇之臣下……
若是能于瓦剌有人臂助,怕是他真有办法。对了,来者何人,你可询问清楚?“
“父亲,孩儿已经仔细打听过来,来者是一名被俘后释归的通事,唤作哈铭,听其言,似乎久侍于上皇身边,如今乃是奉上皇之命,于京师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