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散文诗集电子书 > 极品明君 >

第249章

极品明君-第249章

小说: 极品明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若不如此,且不说诸藩会如何看我大明,就算是陛下,也会受那诸多臣工责难。”王翱咬了咬牙根,自己虽然是文官出身,可是这些岁月,皆是在这边镇渡过,虽然仍旧懂得四书五经仁义礼智,可更明白,在这样的地方,谁的拳头硬,谁才是老大这样的真理。
  更何况,王翱经历过那太宗年间,见识过太宗是怎么收拾那些异族藩国的,所以,朱祁镇这么做,或许在那些年轻一辈的官员眼中,是妄动刀兵,有毁我大明宗主之形象,可是但凡是上了年纪,经历过永乐朝的那些老臣们,却比他们更清楚,这才是一个帝国的生存之道。
  第三百四十七章 一万五千兵,以一可挡十
  王翱一面说着,一面将那份圣旨递给了那曹义,示意他再仔细看看,曹义总算是品砸出了味道,不由得咋舌道:“陛下的意思是,让咱们拿这建州女真为引子,然后不单要将那些已经不听我大明号令的辽东诸胡尽纳于辽东治下,还有取那元蒙旧域……乖乖,陛下这可真是够雄心壮志的。”
  听到了曹义这句真心实意的赞叹,石亨脸上露出了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目光扫过眼前二人。“陛下要下的是一盘大棋,以天下为盘,而辽东,只是第一枚落子罢了。”
  “陛下有言,辽东边镇,十年之内,将会一分为三,或者一分为四。”石亨深吸了一口气,迎着二人惊讶的目光续道:“这里,将会变成大明的三到四个省份,而不再是边镇。”
  听到了石亨之言,看着他那张丝毫没有开玩笑的沉肃脸庞,王翱与曹义皆不由得深深吸了一口气,脸上的神色不由得再变,这等言语,若是放在那瓦剌未灭之前,说不定他们定会大笑出声,认为这绝对是痴人说梦之语。只当是朱祁镇这个天子发了神经当众放屁。
  可是现如今,他们却不再,也不会这么想,因为,能够让那被大明帝国视之为劲敌,把大明帝国上上下下都折腾得鸡犬不宁的那瓦剌都被已经下了台,只能在宣府一个边镇呆着养老的朱祁镇硬是只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上下其手,将原本愈发强盛的瓦剌给弄得瞬间崩塌瓦解。
  就凭这样的手段,足以证明,朱祁镇的的确确是一位很有能力的上位者。若真如此,当今天子的胸怀之广,野心之大,怕是太宗皇帝复生,刚刚从棺材里边爬了出来,听到见到这一切,说不定只会立马再次含笑九泉,作那被长江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前浪。
  “怪不得陛下会让大将军前来辽东坐镇。”王翱点了点头。“这还真是好好谋划一番,对了,大将军来得正好,我辽东镇如今恰好有一件大事,我等正自苦思无计。不想陛下正要拿那建州女真为引,而谋辽东全局。那此事,还请大将军详察。”
  王翱把那封建州三卫递来的请援信递给了那石享,等其看完之后,又将这些日子辽东镇的动静,还有他与曹义接到了这份请援信之后所产生的怀疑,尽数述之予石亨知晓。
  石亨一面打量着那份请援信,侧耳仔细听着那王翱的分析,良久扬起了眉头:“石某也觉得其中必有蹊跷。以建州女真三卫之力,真要到了这个地步,何必舍近求远,径直飞报沈阳中卫和抚顺所知晓,他们也自会报于二位大人。建州女真何必舍近求远,来寻二位?”
  简单,直接,明了,仅仅一句话,便让那王翱及曹义大脑霍然贯通,曹义愤愤地一拍大腿。“对啊,他们何必舍近求远?看样子,那群狼崽子分明就是已经想好了怎么算计曹某。”
  看到了那曹义一脸杀意,石亨放下了那份请援信,淡淡地摇了摇头:“不过,事情并没有发生,我们也无凭无据,说他建州女真有害我大明之意。”
  “可咱们也不能这么轻易的放了他们,不然,这口气实在是咽不下去。”曹义阴枭地冷笑道。既然天子有旨意,建州女真无论如何挣扎反抗,都只会是徒劳的挣扎。
  也不想一想比建州女真强大数倍甚至是数十倍的瓦剌,都已经被朱祁镇这位铁腕帝王踩踏在地上动弹不得,只能俯首称臣,难道一个小小的建州女真还能够有翻身的余地不成?只可能有一个下场,那就是建州女真,将会完全的消亡。
  “他们没有机会的,放心吧,陛下说过,建州女真,杀了我多少百姓,掠了我多少妻儿,就照数归还,如若还有剩余,那就当作是利息。”石亨轻轻一笑,仿佛还记得说这话时,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语气坚定不移的朱祁镇那张杀机四溢的面孔。
  当时,石亨甚至以为,俘虏了朱祁镇的应该是建州女真才对,不然,朱祁镇连绰罗斯氏都能留其苟且偷生,那建州女真却不愿意留其一丝生路。
  不过不管如何,被朱祁镇狠狠敲打了一遍的石亨相当清楚,自己要做的,不是去置疑,而是应该去考虑,怎么把这件事情,做得漂漂亮亮的,让朱祁镇满意。
  “对了,不知大将军此次带来了多少兵马?”曹义大手紧握成拳之后又缓缓松开,一想到开疆拓土的功勋,曹义的心头不由得一阵滚烫。
  “陛下给了石某一万五千精锐。”石亨笑着答道。
  “一万五千……”曹义一愣,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那石亨。“这是不是少了些?陛下做这等图谋,却只用少许精锐,是不是显得太过托大了?”
  “曹总兵,这一万千五精锐,乃是以陛下的亲军为骨干的神机营。一应装备,比之当时在草原之上的亲军,怕是更胜一筹。再者,若是所遣兵马过甚,岂不是让那建州女真有了警惕之心?”石亨抚着长须淡淡地道。
  “若是如此,那曹某就放心了,陛下亲军,乃天下精兵之首,此等精锐之士,不说以一敌百,至少可以以一当十,一万五千,再加上有我辽东边军配合,的确是够下一盘好旗了。”曹义闻言不禁开怀大笑了起来。在草原之上,曹义可是亲眼见识过陛下亲军的战斗力。
  那些令边镇诸位总兵眼红耳赤的装备,那些犀利无比匹敌的火器,还有精良的铠甲,还有那种旺盛的士气和斗志,再加上经历了草原之战的磨砺,这样的精锐,天下无可匹敌。
  女真信使被拘于那驿馆之内,而石亨入了提督府之后,那一千亲军精锐,便直接进了军营,第二天,曹义与石亨一同至军营,率军悄然地离开了辽阳,往北疾行。知道石亨来到了辽东边镇的那些文武都接到了命令,老老实实地闭上了嘴巴子。石亨率军抵达了辽东镇的消息,被暂时压了下去,而这个时候,早已经准备好了人马和武器的建州三卫,开始悄然地向着抚顺进发。
  第三百四十八章 正在飞速建设的大港
  “可惜了,若不是那些该死的战俘把咱们拖在此处,辽东边镇焉能由任那些建州女真这等嚣张胡来。”金州卫清泥洼,一名披着铁甲,勒住了马头,望向那浪花飞卷的海岸边,那里,过万的元蒙战俘劳工正在那些大明士卒们的监视之下,咬着牙根,将一车车的泥土和沙石推行在海滩上。
  原本就因为风霜雨露而显得黝黑的这些元蒙战俘,原本只懂得放牧牛羊,纵马拉弓,杀人放火的这些元蒙精锐,此刻,却只能为了自己的口粮,而紧咬着牙根,干起了他们过去从没有干过的建筑工程。
  不过,在经历了近两个月的剪熬之后,除了极少数宁愿自由而不惜反抗,最终被抛尸于荒野的元蒙勇士们,绝大多数元蒙战俘们都最终认命,老老实实的为了这座被大明天子命名为大连港的港口付出自己的心血和汗水。
  “是啊,可咱们总不能把这鞑子都给宰了,你可别忘记了,陛下说过,这些元蒙战俘,除了要给咱们辽东镇修筑大型港口之后,还需要在大明的各个沿海省份,修筑更多的港口,若是死得太多了,那咱们又上哪里去寻这样的免费不需要花工钱的壮劳力?”孙璟抚着颔下长须,看着这片原本就只是一个破烂小渔村的地方,现如今,却被数千大明精锐以及万余元蒙战俘所占据。
  这里修建的可不仅仅只是一个大港,这里还将会成为大明帝国最北部的一个海师基地。
  虽然孙璟不认为大明的海师能够给大明帝国带来什么好处,可是,对于朱祁镇这位折服了他的大明天子,他的旨意,孙璟很是乐意去服从。
  更何况,修筑这港口的皆是战俘,而不像过去一般大兴劳役,惹得民怨载道。这更让从一个小兵出身的孙璟心里边颇为赞同天子的这种用工方式。
  “过去我大明但凡是俘获战俘,要么尽数斩绝,要么就示以仁义,告诫之后释归,又或者是编入我大明军中,这些处置方式,哪有现如今这等妙处。”方才那名咬牙切齿报怨不停的将领听到了孙璟之言,亦不由得一脸的感慨。“说来,陛下既有这等武韬军略,昔日在那土木堡,又何以会让那奸宦王振作出那等愚蠢举动,以致我大明二十万京师精锐尽化烟云。”
  “……我倒觉得,陛下应该是北狩之后,方自性情大变,奋发图强,精砺图志的。不然,天子在政十数年,何以未见有何建树之举?”孙璟想了想之后,不由得摇了摇头疑惑地道。
  又看了一些那海岸边已然初见规模的港口,抬手一勒马缰,勒转了马头,顺着那山坡缓缓而下,一面笑道:“走吧,这个时候,正好起启,怕是得有一天的功夫,才能够赶至那金州中左卫处。”
  “将军你不在这多歇息几日?”那名武将看到那孙璟欲走,不禁大声问道:“您在这大连港不过呆了日许,就忙着查探,都没休息好这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许将军,孙某这个月,必须走完这一圈,看一看各地的进度,还有那些战俘的情形。到时候,孙某也才好禀报于陛下,让陛下能够安心一些。”转过了头来朝着这位监督大连港港口建造和监控元蒙战俘的许将军笑着解释道。
  “将军,咱们到底还得在这片地得呆多久?”那许将军不由得悻悻地随着那孙璟打马下坡,一面追问道。
  孙璟想了想,笑着答道:“怕是咱们还得在辽东镇的南边呆上大半年才成。不光是等这三处港口建成,更要等那镇江堡南鸭绿江口的船坞建成。”
  “其实末将倒觉得这大连港地域开阔,更适合修造船坞。何必非得弄至那鸭绿江口?”那名武将不由得翻了个白眼在一旁嘀咕道。
  孙璟闻言不禁笑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呵呵,前些日子,本官也才从那监造船坞的工部官员口中得知,陛下所用的一应造船木材,皆取自鸭绿江上游,将木尽伐,流于江中,着极少人驭使,便可使得无数巨木尽顺江流而下,直至那鸭绿江口。由有人捕捞至岸。”
  “……但凡造船之巨木,皆需浸泡、阴干等过程,而入了鸭绿江,自然是浸泡了一番,再置于那鸭绿江口已经修繕好的位置储藏阴干,待那船坞建成,便可用之为造船之才,如此一方两便,可是比要把那些巨木从陆地上运致大连,不知道省了多少人力物力。”
  听得那孙璟的解释,那许将军不由得咋舌道:“这是谁,居然想出这等妙法,还真是……”
  “呵呵,那位工部的吴郎中说,此策,乃是出自陛下之口。”孙璟抚须大笑道。对于这种说话,孙璟觉得有些过于夸张,说不定就是某位精于水利或者是船事的工部官员进谏的方案,只不过给人忽悠成了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