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散文诗集电子书 > 极品明君 >

第219章

极品明君-第219章

小说: 极品明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其实上皇陛下再把这封信交给微臣之时,就曾有言交待,若是陛下不愿看信,让微臣把这句话转述于陛下,若是陛下直接看信,那此话不说也罢。”那名侍卫垂着头低声言道。
  朱祁钰扬眉沉声道:“说吧,朕倒真想看看,他能说出什么话,可以让朕就这么改变心意。”
  “朕不是曹丕……”五个字,很简单的五个字,可就是这五个字,让那朱祁钰脸上的冷笑僵在原处,犹如那耸立在冰山雪原上的冰雕。
  那刚接过了那封朱祁镇亲笔写给朱祁钰手书的张永,听到了这句朱祁镇让这名侍卫带给朱祁钰的话,不禁有些失神,险险将那封信笺失手掉在地板上。
  “张永,拿来过,朕且看看,朕的兄长,到底想要跟朕说些什么……”良久,朱祁钰那显得快外沙哑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张永略一迟疑,还是将那封没有拆开过的信笺递到了那朱祁钰的手中。
  “祁钰吾弟:见字如晤……”
  朱祁钰的眉头紧紧地皱着,看着那张信纸上那显得份外陌生,银勾铁划般力透纸背的笔迹,而字里行间,却并没有如朱祁钰所想象的那般满篇冷嘲热讽,可是,那些话却更让朱祁钰羞愧欲死。
  “……我是你的兄长,你做过的那些事,我不会做,也不屑去做。我不想对自己的兄弟挥起屠刀,更不希望乾清宫诸人,随你陪葬……”
  “……为兄更不希望让父亲的在天之灵,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孩子们,做出骨肉相残之事来。”
  “为兄知道,你的心里边肯定会有许多的不甘愿,很多的疑惑……既然如此,那就先活着,不光是为了你自己,更为了你的儿子,为兄的侄儿见济……”
  这封信从头到尾,一如一位兄长,给自己的弟弟写信,虽然言语之间,有些怨愤之意,可是,那里边透出来的无奈与失望。
  看到了信末,看到了最后的落款上兄祁镇这三个字,让那朱祁钰的眼眶一热,险险落下了泪来。一想到自己自登基以来,自己对朱祁镇这位传位于已的兄长的所作所为,再看到这封信上的所述,朱祁钰真有一种恨不得挖了一个坑,把自己埋进去的冲动。
  沉吟了良久,调整好了心态的朱祁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看向了那名仍旧还跪伏于地的侍卫,不禁轻叹道:“起来吧,你替朕,不,你替我带话给我兄长,我想要见他一面,不知可否?”语气之间的萧瑟与无奈,怎么也遮掩不住。
  “陛下万万不可!”王文等人不由得勃然色变,赶紧撩袍拜伏于地。“陛下万万不可轻言放弃,如今,乱党虽据优势,可是,我等并非毫无胜算……”
  “诸位卿家的忠诚,甚焉能不知,可是,朕已经不想再看见血腥了……”朱祁钰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感怀的情绪。“朕不想让北京,再如那南京一般,经历那靖难之痛,既然兄长一心所为大明,我这个当弟弟的,总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去辜负了他的期望吧?……”
  听到了这话语里透出前所未有的果决和坚持,王文等人颓然地坐倒在了地板上,甚至,还有些人低泣出声来,而那名侍卫,在那一脸黯然的张永的示意之下,被那几名乾清宫的侍卫给带出了大殿。
  朱祁钰就像是没有感到这大殿之内的一片凄凉与绝望一般,在那王勤的搀扶之下,缓缓地迈着步子,步出了这间空旷黝深,甚至显得有些阴暗的大殿。
  站到了那檐角之下,天际的阳光,洒下来,照在了朱祁镇那虚弱而显得有些枯廋的身体上,朱祁钰不由得眯着眼睛,感受着那阳光照在脸上带来的丝丝暖意,脸上,难得地露出了一个如释重负的笑容。“朕怎么觉得,今天的太阳是那样的舒服。”
  朝着那搀扶着自己的王勤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没有什么事,眯着眼睛享受了一会阳光之后,朱祁钰轻轻地道:“皇儿在哪?”
  “万岁爷,皇子殿下就在交泰殿,和娘娘在一起,陛下,要老奴去请殿下和娘娘过来吗?”侍立于身侧的舒良接口答道。
  “不用了,朕想走走,顺便去看看他们母子吧。”
  而从殿下赶出来的诸人,看到朱祁钰那显得单薄而廋弱的背影,在两名宦官的搀扶之下缓缓前行,那都督毛胜还欲赶上前去,却被那王文伸手阻拦住。
  “王大人,您这是何意?莫非你真想让陛下这么窝囊不成?”毛胜一脸的不忿之色,瞪起了眼冲那王文毫不客气地低喝道。
  “陛下心意已决,况且,陛下是为了我们这些臣下,为了这乾清宫中近万人,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如今,诸文武皆已归顺上皇,京师大营,亲上诸卫,想必也皆归其统属,你我就算是有回天的手段,又能如何?”王文苦笑连连,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之后,朝着那毛胜恳切地道。
  听到了王文的解释,毛胜张了张嘴,最终只是悻悻然地跺了跺脚,返身朝着那乾清宫的宫门处行去。
  而张永等人,已然随同着那朱祁钰向着那交泰殿而去,只余王文等几名大臣,立于那乾清宫主殿的屋檐之下,黯然相对……
  “朕的父皇,宣宗皇帝,在过世之前,曾经将朕母子托付于太皇太后和兄长手中,望兄长能善待我们母子,十数年来,兄长,一直都把我当成了他的亲弟弟,对朕呵护有加……”
  “……可是朕登基之后,就把那一切都抛在了脑后,只想着,怎么才能够成为向太祖皇帝、太宗皇帝那样的明君,早把兄弟之情忘得一干二净,如今回想起来,朕还真是被这令人眷恋的皇权给迷住了眼睛了,一切都看不清楚了。”
  “兄长想要拿回去,也是好事,朕这两年,活得也太累了,也太苦了,现如今,总算是能够轻松了……”
  朱祁钰在宦官的搀扶之下,缓缓地在那乾清宫内行走着,穿过了迴廊,越过了宫门,步到了那交泰殿前,看到了那不谙世事的儿子朱见济正在几名小宦官的陪伴之下,正在那殿前的空地上欢快的玩耍着,就像,就像当年被父亲带进了皇宫的自己。
  “父皇?是父皇,母妃,父皇来了……”正在骑着木马快乐的笑着的朱见济,看到了那脚步蹒跚的朱祁钰正笑着向自己走来,不禁脸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大声地叫嚷着,跳下了木马,朝着那朱祁钰飞奔而去……
  第三百零七章 兄弟终相见
  半个时辰之后,乾清宫内的侍卫打开了诸门,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垂头丧气地聚成了一团团,看着那从门外涌入了衣甲鲜明,手握着锐利武器的士卒,一时间,原本已经丧失了斗志的侍卫们却在那些渐渐近逼的武器的刺激下,显得有些骚动了起来。
  不过这个时候,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杨洪、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此三人联袂而去,看到了这三位,那些原本紧张的乾清宫侍卫们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
  而那一直手按着腰间的战刀,高昂着头一脸不忿与悻然地怒视着那几名欲过来收缴自己武器的士卒的都督毛胜亦不由得心头一轻,大步踏前朝着此三人抱拳为礼:“见过大都督,见过王尚书、胡尚书。不知道三位大人可知上皇陛下如何处置我等?”
  “毛都督,陛下有旨,各卫兵马,放下武器,回归各自卫所,不得擅出。”杨洪看到了毛胜,回了一礼之后沉声道。“只要尔等遵纪守法,陛下自然不会滥杀一人。待大事了,诸人各司其职……”
  听到了这话,那些乾清宫的侍卫都不由得脸上露出了有些难以置信的喜色。而毛胜亦不由得有些错愕。“此言当真?”
  “毛都督,你以为陛下会出尔反尔不成?”老王直有些不悦地低喝道。
  毛胜面有惭色地朝着老王直施了一礼。“有三位德高望重的老大人做此见证,毛某还有什么不能放心的。”
  “不仅仅你不需要担心,他们也不需要担心,朕说出口的话,从来没有自食其言过。”这时候,乾清宫宫门口传来了一声中气十足,浑厚有力的声音,声到人现,仍旧穿着那身重铠的朱祁镇在亲卫的簇拥之下昂然大步而入。
  看到了朱祁镇居然会在此时出现在此处,毛胜不由得先是一脸的错愕。朱祁镇迈步站到了那毛胜的跟前,温和地打量着这位长着一张典型蒙古人脸孔的都督。“毛卿家,怎么,不记得朕了吗?”
  毛胜的确不是汉人,而是蒙古人,而且他还是元朝右丞相伯卜花之孙,其伯父那海在洪武年间归附明朝,并在靖难之役中因功升至都指挥同知。
  因其无子,毛胜的父亲安太嗣职,担任羽林指挥使,传嗣于子毛济。毛济死后无子,则由弟弟毛胜嗣职。毛胜因屡次随成祖北征,晋升为都指挥使。曾逃跑至塞外,后自寻归返。
  正统七年,因征战麓川有功,升都督佥事。靖远伯王骥选将,命毛胜与都督冉保统兵前往,分别任左右参将,获胜后晋升为都督同知。正统十四年,也先进攻明朝,毛胜与平乡伯陈怀等率京军三万镇守大同。后以武清伯石亨举荐,明景帝进毛胜为左都督,督三千营操练。他不单是一员虎将,同时也是蒙古人目前在大明朝里边,任职最高者。
  看到了自己效忠了近十五年光景的朱祁镇如今昂然站在自己跟前,不怒自威的表情,还有那一身的戎装,让那毛胜一时之间,恍然以为居然是太宗皇帝又站在了自己的跟前。听到了朱祁镇的喝问声,毛胜顿时惊醒了过来,下意识地便拜倒于地。“罪臣参见上,参见陛下。”
  “起来吧,毛卿可愿随朕同往交泰殿?”朱祁镇看着这位也是年过六旬,依然雄壮的老将,是一位有着蒙古人血统的高官,而他,正是朱祁镇需要用来诱惑,或者说启发草原诸部落人心向大明的一枚成熟果实。虽然说之前,他站在了朱祁钰的那一边,但是至少,他在最后关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所以,他必须活着。
  听到了朱祁镇这句用来表明态度,和表达对其宽恕隐喻的话,毛胜的额头重重地叩在了那地板上。“微臣遵旨。”
  而朱祁镇的出现,再加上与毛胜的对答,让那些降卒消掉了最后的一丝疑虑,在那些士卒的监督之下,排列成了一列列地队列,然后在那些士卒的看押之下,离开了乾清宫,押回诸卫平时驻扎所在的营地。
  而朱祁镇等一行人,在诸多亲卫的簇拥之下,继续向着那交泰殿行去,而这一路之上,看着这透着一股子庄严与肃穆的宫殿,在回忆里边寻找着昔日的一点一滴关于紫禁城的记忆,一面看着这一路上,所遇到的那些拜伏于地的宦官、宫女之流。
  真有一种自己走在时空交错的裂隙处的错觉,在前世,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生活在老百姓这个社会群体里的普通的一员,甚至可以说,还属于活得比较凄凉悲催的一类人。
  而现如今,自己在这个时代,却是以这个时代,最强大,也是最繁荣昌盛的帝国的皇帝陛下,行走在这片宫殿之间,而自己,不再是一名游客,而是这里的主人。
  身上那件厚重的铠甲,随着他大步地迈动而铮铮作响,仿佛像是在敲打着他的心跳。提醒着他,他不是活在未来,而是活在历史中,活在那波澜壮阔的历史潮流上,大明帝国,已经被自己牢牢的把握在了掌中。
  而跟随在自己身后的这一群人,这些在大明时代声名赫赫的名臣、名将,他们将会与自己一起,走上另外一条,与原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