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当军阀-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少两代枭雄在这一刻重新认识了对方。
“李将军深夜相约可有何机密大事?”
“大都督,此番下洛阳意欲何为?”
杨师厚顿时眼中精光一闪,渐渐脸色严肃起来,道:“无他,陛下相邀,入城觐见尔!”
李昇有心试探下杨师厚,道:“吾深夜来访必是坦诚相待,不瞒都督,吾亦欲随都督大军下洛阳矣!”
杨师厚望了李昇一眼,闪过一丝疑虑之色,问道:“汝意欲何为?”
李昇缓缓道:“都督以为均王为人如何?”
杨师厚沉吟半刻道:“甚好!”
“比之郢王(即朱友圭)如何?”
杨师厚狐疑的望了李昇一眼,正色道:“此刻以无郢王,只有陛下,李将军当注意下称谓!”
“哈哈哈……朱友圭弑君父自立,此等禽兽不如之辈岂可为帝,人人得而诛之,都督当以天下大义为重。”望着李昇灼热的目光迎上杨师厚。
“你要谋反?”杨师厚的声音顿时提高不少,眼神同样锐利。
李昇讪笑道:“大都督休要再耍小子了,此次伪皇下诏令都督回京真是封赏么,都督带两万精兵而下,不已是早已有所防范么!”
“你意欲何为?”
李昇此刻已经肯定朱友贞还没有和杨师厚勾搭上,于是抱拳躬身道:“还请大都督为天下助均王讨逆,还天下一个清明!”
杨师厚转身凝视着墙上一副苍松出云图,思量半晌,道:“此事并无完全把握,不宜操之过急!”
李昇一听他的口气已有所松动,于是趁热打铁道:“城中已做好万全准备,只待都督大军入境!”
杨师厚猛地转过头来,眼神锐利无比,冷声道:“你早有计划?”
李昇微微一笑,道:“是均王早有计划!”
“次计划可告与本都督否?”
“当然,不然也不会深夜来见都督了!”
此时月亮渐渐的从云中探出了头来,暗幕中渐渐的有了一丝光亮,房中两人密谈了将近一个时辰,临近三更时只听里面一阵低微的笑声,一阵人影闪动:“哈哈哈……就如正伦所言,明日齐下洛阳!”
“祝将军心想事成!告辞!”
踏着夜色李昇重新踏出了杨师厚的住处,在月光的照射下他仿佛披上了一身银装,今晚的收获可谓不小,一切俱以布置妥当,就看那老天给不给面子了,此刻披上银装的李昇犹如那二郎星君般格外英武不凡。
翌日,在杨师厚的强烈要求下,李昇率部随着杨师厚南下洛阳,王檀强装笑颜出城相送,众人拍马疾驰而去,远处传来一阵阵爽朗的笑声,一朵绚丽的彩云飘向西方而去,正是洛阳方向,不知是否为吉兆……
杨师厚:杨师厚(?-915)五代时后梁将领。斤沟人。事太祖朱全忠累立战功,为天雄军节度使。朱全忠与晋交战,常以他为招讨使,领劲旅。公元909年,晋主李存勖引兵南下,以周德威为前锋,围攻晋州。他率兵往救,击破周德威以骑兵扼守蒙阮(晋州附近汾水东)之险,迫晋军撤围而去。朱全忠死后,郢王朱友珪召议事,部属劝勿去,他去京师,获厚赐而还。末帝朱友贞谋讨朱友珪,得他协助。乃杀朱友珪,即帝位,封他为邺王。但朱友贞对他亦心存疑虑。他病卒时,朱友贞在宫中与心腹一起祝贺。
第72章 初临洛阳
洛阳城中,梁帝寝宫,伪皇朱友圭正大肆淫孽,后宫三千佳丽每天轮流食寝,美其名曰天赐雨露,与众同乐,那堂皇的寝宫中一片淫秽之色:“陛下,大事不好!”朱友圭的近侍也是他最信任的一个狗腿子之一冯庭谔匆忙从殿外连磕带绊的从外面“爬”了进来。
朱友圭眉头一皱,喝道:“何事如此惊慌,不成体统!”
“陛下,杨师厚率大军逼近京都而来,距洛阳已不足半日路程。”
“什么!”朱友圭顿时惊得站了起来,一股冷汗从额头冒出,暗忖道:“此次召杨师厚入京本意是要除之而后快,难道被他所察觉?此刻洛阳城中亦只有两万军队,但他能够完全掌握在手中的只有龙虎军三千人而已,万一杨师厚要是反了那个如何是好?”
问道:“你看清他带了多少人马?”
冯庭谔道:“足有三万兵马!”
“三万?”朱友圭重重的座了下去,全身瘫软了下来,口中不断念道:“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陛下稍安,洛阳城坚,且有二万余人,谅他也不敢攻城。”
朱友圭无力的挥了挥手道:“你不懂!”此时朱友圭忧心忡忡,各地反叛之声四起,怀州(今河南沁阳)系龙骧军为朱温随军,反对尤为最为强烈,令韩勍剿治许久未曾平息,却隐隐有扩大之势,连开封之戍卒亦有龙骧军参加,形势对他十分之不利。
“快去把韩勍将军找来!”
“是,陛下!”
……
将近洛阳,李昇心情反而显得忐忑不安起来,虽说一切都已安排妥当,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一种不好的感觉在心中升起,想起临行前王檀脸上闪出的那一丝阴狠之色,心中一震,暗道:“难道自己的担心出在王檀身上?按道理来说自己一声不吭就跟着杨师厚下洛阳,他是应该有所怒气才是,但却没有丝毫动静,这确实有点不合常理,但似乎王檀没有能够威胁自己的地方!”李昇摇了摇头不得其解:“大哥,你看,前面可以看到洛阳了,果真不同凡响啊!”小乙清脆的声音把李昇拉回了现实;李昇抬头放眼望去,前方两里处一座宏伟的巍然巨城映入眼帘,高耸的城墙延绵数里,异常壮观,人在城墙下显得十分渺小:“呜……”
军中传来一长两短两声尖锐的号角之声,大军停止前进,杨师厚对身后偏将道:“去通报城门!”
“是!”偏将策马奔向城门而去,片刻后转身而返,回杨师厚道:“城门校尉已去通报宫中,待宫中来人迎接!”
杨师厚点了点头,道:“传令大军,就地扎营!”
随着杨师厚命令的传达,各营开始选址立帐按照防御阵法逐一实施下去,虽说五代多骄兵悍将,但那毕竟是少数几个中层将领而已,此时在杨师厚的高压下,各军将还是有着严格的纪律性,不然杨师厚也不可能凭此纵横中原大地数十年了。
李昇此刻由于是跟随杨师厚大军行进,因此也不得不听从他的号令,下令麾下士兵开始选址扎营,李昇以前对这个可是一窍不通,在军中厮混了这么久后也基本上有了个大概的认识;扎营实在不像我们通常所想的那么简单,唐军的军营四周要围起一道临时的木墙。制作方法是先砍两排树干,一排长一排短,把树干底下烧焦以后埋二分之一入土,长树干排成紧密的一排在外,短树干排成一排在内,然后在两排树干之间架上木板,分为上下两层,这样长树干长出的部分就成为护墙,木板上层可以让士兵巡逻放哨,下层可以存放防御武器和让士兵休息。一个小队是五十名士兵再加上队正队副各一,扎营的时候也是如此,大家的营帐两两相对,在营帐的周围和营区之间要挖排水沟,严禁士兵在各个营区之间乱窜,本营区以内也不许各个帐篷乱跑,当然李昇不用亲自去动手做这些事情,并且有独立大帐。
在各营区中还要留足足够操练部队和军事调动的空间,传统的军营中是严禁骑马奔驰的,级别不到就是手里有战马也不准骑,安营扎寨的时候还必须选择有水草易于放牧战马的地方,因为光吃辎重粮草的消耗是无论如何供给不上的。
有时往往大一点的官员还可以带军妓随军,以慰劳军中将校,不过杨师厚军中是没有携带军妓,杨师厚征战沙场数十年深知其中危害,要保持军队战斗力,这个是万万行不通的。
……
此刻伪皇朱友圭则在寝宫中不断急促地来回走动,显得焦躁不已,问道:“韩将军怎么还没过来!”
“冯总管已经去叫了,估计已经在路上了,陛下!”身旁内侍恭谨答道。
“镇国大将军求见!”殿外响起一身唱喏声:“快请,快请!”听到这个声音朱友圭宛若救星降临,焦躁之色顿时一扫而空,随着韩勍大步进入寝宫,朱友圭连忙道:“将军,此番危矣!杨师厚大军兵临城下,这可如何是好啊!”
韩勍上前行了个军礼,道:“陛下不用担心,洛阳城坚韧无比,切内有数万大军,谅他也不敢造次;”
朱友圭脸上依然带着惊慌之色,道:“可毕竟是朕召其来京,如今他已经身在门外,如之奈何?”
韩勍撸了撸三寸胡须道:“陛下可放心召其入城,令其大军在城外扎营不得入内,一探其心意!”
朱友圭道:“如其不从该当如何?”
韩勍道:“如其不从,我等可据城坚守,以此可保万全!”
朱友圭无奈的点了点头道:“如今亦只有如此了;来人,宣旨令大都督觐见!”
……
城外大营中,一众将领随着杨师厚等待着城中来人,而此刻杨师厚却显得异常平静,身旁心腹道:“都督,那皇帝不是怕了咱吧,这么久还没消息!”
杨师厚微眯眼睛,没有说话,众人正不耐烦之际从城门内飞奔出一骑,身着红衣,正是那宫中传令使。
“陛下有命,召大都督杨师厚觐见,轻车轻从,大军暂于城外驻扎不得入内;”
“什么?大军不得入内,置我等于何处!”众将领勃然大怒,就欲砍杀了那名传令史:“算了!”杨师厚挥了挥手。
“都督,你不是打算真的一个人进去吧!咱们干脆一并冲进去算了,还等他召见干吗!凭咱们两万百战精兵,还需要看他的脸色么。”
第73章 重塑精兵
众将激愤,纷纷嚷道要血洗洛阳,杨师厚大喝道:“吾自太祖(梁太祖朱温)起事,就忠于我朝,何能行此不义之举,不用多说,我独身觐见!”
“都督,往必不测啊!”
杨师厚手臂一挥,凛然大义道:“不必多言,你等好好守住营地。”顿了一顿又接着说道:“如我一有不测你等可尽情攻之。”话毕眼中显现出一丝精光,众人亦了然于心,脸上纷纷闪过一丝阴狠之不色:“哼!如那皇帝有一丝动作,吾等等要血洗洛阳!”
“对,血洗洛阳!”
一旁的传令史听得浑身瑟瑟发抖,身处皇宫之内的他还从来没有经过如此阵仗,杨师厚猛地视线专线他去,犀利的眼神令他毛骨发寒。
战战兢兢的道:“都督,请随我入城!”
“前头带路,等等,你去把李昇叫过来!”杨师厚扭头对身后侍卫说道;不一片刻李昇来到杨师厚面前,李昇道:“将军,有何吩咐?”
“陛下召我入宫觐见,你可要随某前往?”
李昇脑中急速运转,虽然他知道历史上杨师厚此次进宫后没有被朱友圭怎么样,反而受封赏,但拉自己一起去这是什么用意,难道要拉自己陪葬?万一这和历史有所不同,朱友圭把他真给喀嚓了可怎么办,于是诺诺道:“陛下只召见都督一人,我还是不去为好!”
杨师厚扫了他一眼,眼中露出不屑的神色,道:“那算了!”翻身上马,挥了挥手示意传令史带路,带着十名侍卫朝洛阳城疾驰而去;进得城来,传令史安排杨师厚于别处歇息,返身通报朱友圭,并把适才杨师厚麾下众将欲造反之事尽数告于伪皇,朱友圭又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