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散文诗集电子书 > 高衙内新传 >

第593章

高衙内新传-第593章

小说: 高衙内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佶原不知这里头的玄虚,实际上大宋朝廷也没有多少人有管理海运的经验,不过眼前却有一个人恰是个中地行家里手,高强之意其在于此乎?
  还没等他开口,赵楷却忽然道:“素闻燕学士在东南遣海船往外洋贸易,每岁为应奉局得羡余颇丰,料是海运之能臣也,官家何不便使燕学士掌其事?”说着向高强望了一眼,竟好似有些得意。
  高强先是不解,转了两个弯才想明白,大抵这孩子以为自己和燕青已经掰了道,让燕青控制海运的话,等于是扼住了自己的喉咙吧?或者是他适才被燕青一句话绝了出外之望,有意报复,想要让燕青和高强斗上一斗?要知道一旦辽东打仗,这前线和后方转运之间鲜有不闹官司的,在前面的要骂后方贪污和迟延军需,在后方的要怪前线贪得无厌,不管后方艰难,历朝皆然。
  赵佶却有些舍不得,燕青在他身边甚是得宠,平素里善伺他心意,往往是赵佶刚想到什么话,燕青便先说出来了。至于帮闲娱乐,原是燕青的专长,把出那等市井风流手段来,赵佶怎不沉迷?是以燕青有宠,非是无因。
  无奈先前已经说满了,不好明着推辞,只得瞪了赵楷一眼,问燕青时,果然燕青是一脸的不情愿,却也不好明说,只能表示哪里需要哪里去。
  便在此时,那赵桓却也从旁道:“官家,儿亦道燕学士可使主掌此事。”
  高强闻言大是惊奇,怎的赵桓却会和赵楷一般口径?
  第十四卷 三朝北盟 第三八章
  “太子之意,必是以嘉王业已举荐小乙出外为官,是有贬谪之意,他似此顺水推舟,小乙纵使心怀怨言,亦当是怀恨嘉王,而不会去怨太子。于此太子善进言辞,将小乙官阶再升,虽然是在外做官,却可为他日回朝升任宰执张本,是反为太子收小乙之心的手段吧!”
  是夜的密议之中,燕青对于高强提出的疑问作如是说。高强回想当时的情景,也确实如此,太子出言之后,赵佶也便允可燕青出外,却并未如赵楷建言的,授他知登州市舶司,而是直接命其为京东东路安抚使,兼知青州,勾当登莱海舶——基本上就是当初高强在青州官职的加强版。对于一个没有当过两府大臣的官员来说,一路安抚使已经是最高级的官阶了。
  “如此看来,太子虽然平素谨言慎行,心中却着实不乏城府,他这是想要让你怨恨嘉王,却反感激于他哩!”前后一加印证,高强不由叹息,果然身在这名利场中,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啊!
  想想倒也有趣,嘉王赵楷极力勾引高强,太子则相机以收燕青之心,可见在他人眼中,高强和燕青已然被打上了各行其是的标签,以这两人崛起的速度和相若的年龄而言,十年以后大宋朝廷势必是这两人相争的舞台,而这两个最有可能成为下任大宋皇帝的天潢贵胄,亦各自选择了其中一方加以扶持和拉拢。
  “说起来,这也多亏了当日你与颖儿共谋的这条险计,否则怎能营造出今日之形势?倘若真由你执掌登莱海运,我在辽东亦无后顾之忧矣!”当日设计让燕青以这种方式出仕朝廷时,高强并未确切预料到今日的格局,然而时势的发展却证明了,这个看上去匪夷所思的法子,正在一点一点地发挥作用,随着他渐渐淡出朝堂。燕青在朝堂上的存在势必将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帮助他影响政局。
  燕青淡淡一笑道:“衙内切不可掉以轻心,今日官家招衙内入宫,本是为了商议监军之事,此事终究是要尘埃落定,便在近日可见分晓。将来衙内到了辽东,如何与这位监军相得,正是一桩要紧事。”
  高强一怔,讶道:“小乙言下之意,莫非已经明了官家心中的人选了?”
  燕青望望高强,忽地摇了摇头:“衙内,此事原本甚明,以衙内的才智本当早有智珠在握,因何懵然不觉?似此等若往辽东了当大事,岂不堪忧,那女真起于海上以小击大,岂同等闲者!”
  高强悚然而惊,耳根子都有些热了起来,不用照铜镜。他也知道自己的脸必定是已然涨红了。燕青这般说法,也就是指出他对于身边局势的把握有了重大的漏洞,因此不能烛照万里之外,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如果燕青早已料定赵佶的心思,他却一无所知的话,那么他这个身为主人者,竟已沦落到需要依赖燕青来巩固其地位的程度了,这样的人,如何能承担大事?
  如果在这里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恐怕连燕青也要对自己失望了!高强自己知自己事,随着燕云的收复,辽东又纳土,天下的局势已经完全跳出了他原先所知道的历史。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自己又怀着尽快退隐的心思,不能沉下心去筹思谋划,又怎么能掌握全盘的局面?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正是自己眼下的写照吧!
  “童贯!定是童贯!”一片混沌之中,这个念头好似闪电一般划过他的脑海,是这般突如其来,以至于高强脱口而出之后。才想起问自己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是童贯?”
  是了!嘉王之所以要拉拢自己,乃是因为自己眼下已经是位极人臣,想要巩固权势长保富贵的话,就必定要设法靠拢下一任的皇帝,因此赵楷的信心并不是凭空而生的。然则朝中如自己一般,在赵佶当朝地前提下已经无法再保持权力的大臣,其实并不止自己一个人啊!比方童贯,这位太监素来是心怀大志的,尽管刚刚收复燕云得以封王,然而从此投闲置散,不能插手朝堂事务,对于这个十几年来手握数十万大军的太监,这种日子又是何等地难熬?
  赵楷既然能看中自己,他自然也能看中平燕首功之臣的童贯,而鉴于太子一向以来厌恶宦官专权和避免交结大臣的名声,童贯之靠向赵楷亦是必然之举,况且童贯既为赵佶的心腹,势必也能查知赵佶对于赵楷的那种偏爱。既然易储一事并非毫无可能,童贯在赵楷身上下注又有何不可?
  再从今次选择监军人选的条件出发,既要知兵又要为赵佶信任的近臣,童贯不正好符合这些标准?即便他业已封王,按照惯例不能视事,然而作一个没有实权的监军,却还能说的过去,况且当日童贯之所以能与王厚西征,其所担当的也正是监军一职,甚至头衔都是正宗地监军。
  “熙河兰会路走马承受公事”!
  至于他的王爵身份,某种程度上却又符合了赵佶的需要,只因高强过于强势,在常胜军中威信素高,赵佶手中能拿的出手,在军中能与高强相抗衡的人,除了童贯又有何人?换了他人的话,正如高俅所言,根本连高俅和梁师成的联手施压都受不住,遑论监临高强之军!
  再抬起头时,高强的面上已经恢复了平静,红潮渐渐退去,他向燕青抱拳道:“近日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却教小乙看了我的笑话了!倘非小乙诤言相谏,某只怕身入局中尚不自知,如何能定北的大事?”
  燕青见说,方正色道:“小乙荷衙内厚恩,此生无以为报,怎敢相欺?无情未必真豪杰,小乙之所以甘愿相从衙内者,亦因衙内待人以诚,虽微贱之人亦皆折节交之。小乙虽然鲁钝,也知衙内心中思及大娘,故而急于早日抽身宦海,俾可一偿大娘之苦心,然而若仅是如此。又岂能报偿大娘之为衙内甘愿舍身之意?”
  是吗,蔡颖的一片苦心,反而成了我的负担吗?高强怔忪片刻,忽地笑起来:“确实如此啊!当天下大势已经超出了自己原有的认知,心中的那种迷茫也迷住了自己的眼睛,连脚下的道路也都看不清楚了。幸好,我有这样难得的朋友,还有全心全意爱我的妻子……不,是妻子们!我高强今生,何其幸运?”
  “小乙!如今我已认清了自己的路,然而我的脚下,却要你来扫平了!”
  望着高强的笑容,燕青亦轻轻笑了起来,长揖道:“固所愿也!”
  高强心中一片空明,那是从收复燕云回朝以后从来没有过的感觉:“此去辽东,我将尽力底定北疆,保我大宋五十年平安,务必要使契丹和女真皆安于本位方可,一言以蔽之,须得使北疆的所有势力取得一个稳固的平衡。如现今,不过是将原有的平衡打破了而已,乱局方显,又哪里是高枕无忧的时候!如何达致此途,我眼下只是得了一个大略而已,路毕竟还是要一步一步地走,在此期间,不论是后方的粮饷转运,还是朝堂政局,都得仰仗小乙你了!虽然任重如此,然小乙大才之人,必能为我当之。”
  过了两日,朝中果然降下札子,命童贯以广平郡王佐高强宣抚辽东,有急务得以札子急达禁中,惟不得签书公事,明眼人一看便知此乃监军之责,只是辽东一地派了两位平燕功臣去宣抚,朝廷对于这块新附之地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当日赵佶又降中旨给高强,说他新获二子,特恩在京一月方起程赴任,以显天子宽仁,或许赵佶只是收买一下高强的人心。但高强却甚觉欣喜,当奔赴战场之时,谁不想和自己的亲人多聚些时?
  不过旁人显然不能容他如此逍遥一个月,次日童贯便前来枢密院中拜会高强,称为见大帅。依照惯例,僚属见帅臣应当廷参,即在堂下行礼,不过高强已然做好了心理武装,一听说童贯到来,当即降阶相迎,不容童贯作态,一把便即扯住了,笑道:“下官奉旨宣抚辽东,正以新土不平,虏情难测为忧,今得童大王同襄其事,我无忧矣!”
  听他说是“同襄其事”,童贯挥了挥蟒袍的袖子,唯恐人不知他的王爷身份:“宣抚怎可如此?上谕分明不许某家签书公事,只是备员而已,正要看宣抚在辽东一展长才。”
  一番客套已毕,高强便请童贯上座,将一份札子递给他看,一面道:“今番前往辽东,一是要整顿彼处兵马,亦要详定边备,这便是参议司拟进于下官的札子,童大王知兵之人,想必有以教我。”童贯哪里肯接?再三推搪,禁不住高强其意甚诚,始接过展看。
  看了多时,童贯方道:“宣抚知兵之人,此议复广集众智,某亦深觉其妙。只是这札子中说及辽东兵势不足,乞调云中之兵往镇,某却以为不妥。那辽东本已人多地狭,宗宣抚前已添兵一万余,便系背嵬军韩世忠统制,今又要十万西兵,不知如何措置?况且云中亦是新附,不可无大兵镇守,宣抚不调燕京兵马,其意亦在于此也。”
  高强苦笑道:“某岂不知?然而燕京正当契丹中京,若是贸然调动兵马,彼以为我朝将有大举,或生疑虑。惟有调云中之西兵往彼方可,幸得有童大王在彼,谅来西兵将士亦愿为大王驱使。”
  这小子,一见面就给我下套……童贯心知肚明,彼此都是功高之臣,他已封王爵,受赵佶忌惮的程度丝毫也不亚于高强,要是他一当上监军就请求调动大批西兵去辽东,不遭赵佶疑忌才怪!如此一来,赵楷推荐自己去辽东监军的初衷就被完全破坏了。当下笑道:“宣抚计议非当,论路程远近,兵力强盛,自当从燕京调常胜军前往,若从秦皇岛登海船,顺风一昼夜便至旅顺,何其便当?若说契丹生疑,更不消说,只是他方仰赖我大宋为其钳制女真,怎敢发一词相争!此事不必宣抚劳心,待来日本王自为官家言之。”
  “终是要西兵,西兵善战,须不惧女真!”高强仍旧力争,童贯坚持不允。俩人一见面就争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