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散文诗集电子书 > 高衙内新传 >

第591章

高衙内新传-第591章

小说: 高衙内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老爹想的周到啊!高强暗叹,毕竟是从端王邸跟着赵佶上来的旧臣,高俅对于赵佶真可谓是知心知肺,怪道能被赵佶信用二十余年不衰。“孩儿谨受教,但不知这监军当择何人为之?”
  “这个却不须你担心,无非天子近臣而已,不管是谁,总是在为父与你梁世叔掌握中,谅他兴不起风浪来!”高俅口中的梁世叔,当然不是说新任左相的梁士杰,而是宫中的那位梁师成,在赵佶的旧臣之中,确实是他二人局面最大。
  高强这才放心,又说了会闲话,方告退回府去了。
  今次外出为官,家眷应当随行,因此这些天来高强府中上下人等忙个不休,一是收拾细软应用什物,二是采买诸般物事,听说北地连年大灾,百姓易子而食,过惯了太平富足日子的汴梁人几乎无法想象那是什么景象,就好似刚开放时香港台湾人来大陆的感觉,牙膏卫生纸都要随身带备。
  当高强回到府中时,所见的便是一派忙乱景象,右京和小环两个指挥着家人将箱笼物件捆扎起来,一件件运往码头装船,一瞥眼间五花八门,高强甚至看到有个箱子里装满了小环最爱吃的诸般汴京零食。
  摇了摇头,高强也不去管这些,径向右京道:“师师何在?”算起来师师也该到预产期了,可是那肚子只是大的离谱,却丝毫不见要下来的动静,高强请了产科的太医和京城最好的稳婆一天十二个时辰在府中待命。
  右京道:“自然还在房中了。衙内,师师这样子,可没法去北地,万一受了风,可要送了她的小命!”高强自然明白。古时所谓的产后风,有相当部分是由于感染而引起的,不过他天大本事也弄不出抗生素和点滴瓶来,也只能任由这时代的医官去处理。见右京这般说,亦叹道:“你说的是,奈何王命在身,亦是拖延不得,只望这两个小子快快出来,与为父见上一面也好。”
  话犹未了,只听内宅一阵乱。有个家人飞奔出来。险些撞到高强怀中,待看清楚了是相公本人时,慌忙跪下磕头,道:“相公恕罪,三娘方才腹痛,稳婆说是要生了!”
  高强大惊,顾不得与他罗唣,提起袍子三步两步奔进去,右京和小环亦是慌忙跟上。到了师师院中,只见请来当值的翰林医官在那里打转,他是男子,如何能见女子临盆?一见高强要往里闯,忙劝道:“相公,却才小娘子腹中疼痛,想是将要分娩之兆,这等血光男子冲撞不得,请相公回房歇息便是。”
  高强一怔,方醒悟过来,古时原有这等说法,男子见不得女人分娩,以为污秽之极,或有阳痿之灾。然而他等了这大半年,就是想要亲眼看看自己孩儿降生的时刻,哪里管这许多?一把推开那翰林医官,扔下一声“得罪”,便蹿进师师外屋去。
  这间屋子经高强吩咐,早就用蒸汽熏过无数遍,墙角埋了石灰,端地是清洁异常。他进得屋中,却见李清照和金莲、金芝皆在此处,身上穿着事先蒸过的外衣,高强忙将身上衣服换过了,便与诸女齐到内室之中。
  只见两个稳婆与两个丫鬟都换过了蒸过的衣物,围着师师忙碌不休,高强一个箭步蹿到床前,完全无视两个稳婆见到怪物一样的神情,握着师师的手道:“师师,腹中疼痛已有几时,羊水破了不曾?”
  师师见到高强道来,恰是惊喜,听见高强这两句话,却是茫然不知所以。一旁稳婆的脸色更是极为好看,忍不住道:“坊间人言高相公当今奇士,果然名不虚传,似这等事莫说男人家,便是寻常妇人也不知晓,相公作如许大事,竟还能晓得这些!”说罢啧啧称奇。
  高强扭过头来,只冷冷看了她一眼,道:“我要你戴口罩、手套,为何不戴上?”
  那稳婆吓了一跳,忙将棉纱口罩和真丝手套戴上,再也不敢说一句话。
  也不知是不是师师怀孕后期,高强帮她作的那些产前运动有功,总之只过了两个多时辰,便顺利诞下一对双胞胎,两个都是男婴。两个稳婆将婴孩脐带剪了,又用热水洗净,襁褓裹好,交到高强手中,高强一手一个抱在怀里,眼睛象被吸进去一样地看。
  “小孩子刚生下来,原来是这样的……”可是一点都不好看啊,皮皱皱的,眼睛闭着,胎毛黄兮兮,手脚倒是很肥嘟嘟……要紧检查一下那物件,却听见那稳婆在旁边唠唠叨叨:“给高相公家中女眷作了一回稳婆,却胜似又经一位师父,方知世上亦有这等生产法……”
  原来刚才分娩之时,高强在旁边紧张万分,学着电视上看来地法子,领着师师大喊“一二三用力”,两个稳婆闻所未闻,印象极为深刻。
  高强懒得理她,听见师师在床上要抱,方凑了过去,小心翼翼地递到她手中,李清照并几个妾侍一起围过来看,叹息声此起彼伏,七嘴八舌的议论更免不了。
  这几个女子中,除了金莲以外,一个都没有生过,最长的李清照已有三十七岁,最少者如金芝也是二十六,如今见到诸妻妾中最为年少的师师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婴,一举为高家添了两丁,心中虽是大大喜欢,却也有些酸涩。
  此时天光已然近晓。
  高强累了一夜,也坚持不住,待师师睡下之后,嘱咐翰林医官与稳婆好生看顾,便即回房安歇。诸妻妾亦皆各自散去,只是高强走到书房外,却听见后面脚步声,回身方见是李清照与金莲两个,讶道:“却是何事?”
  俩人对望了一眼,金莲先道:“相公,妾身此来,想问问相公,此去可要带同长恭一路?”
  高强挠了挠头,心说长恭在东京浇菜浇得好好的,何必要他长途跋涉去辽东?不过看金莲的样子,大概是今天师师生产,勾起了她的母性,念及此去远隔大海,与亲生骨肉相距万里之遥。心里委实放不下,便点头道:“也好,将带出去历练一番,原也使得。待我来日去与鲁大师商议,你却不可自去搅扰。”
  金莲本是惴惴,见高强点了头,欢喜不禁地谢过了,便即回房去。
  这厢李清照见金莲去了,方走上前来,先贺过高强得子,方道:“相公,如今师师头胎产子,又是双胞胎。虽说天幸母子平安,然而身子亏损甚巨,方今隆冬将至,北地又是苦寒,似她这般如何去得?妾身以为,当就命在汴梁将养,好在有老大人在此,谅亦无事。”
  高强真是一万个舍不得,当年长恭生下来的时候。自己别说看上一眼,压根就不知道作了爹。现今好歹是眼看着自己的骨肉降生了,却转眼又要天各一方,教他这个几乎是头一回体味当爹滋味地人如何放下下?然而李清照说的亦是在理,以这时代的医疗条件,师师又是头胎,而且是一生两个,委实是要好好调养,要她北上去一路跋涉的话,可要送了卿卿性命!当下踌躇半晌,方道:“姐姐,你所言甚是,昨日爹爹还向我问起长恭孩儿,若知我将两个双胞孩儿托他照拂,亦足慰老怀矣!只是我近日公事甚重,家中琐事皆须你多多照应,师师独自留京,只恐她孤单了,不若教右京亦同留在京与她做伴,如何?”
  李清照答应了,眉宇间却隐现一抹忧色,高强虽然困倦,却也察觉到了。待问起时,李清照方蹙眉道:“相公远出在即,任所又是边面之地,与数国相接,其势甚是艰难。今日相公不顾妾身劝谏,定要陪伴师师分娩,冲撞了一场血光,妾身只恐相公此去,那辽东十九要有一场血雨腥风,不知如何了局?”
  高强愕然,他来自现代,当然不会把生孩子和兵灾联系起来,然而听李清照的说辞,又好象是煞有介事,教他心中颇有些异样。愣了一会,方笑道:“是福不是祸!辽东自有辽东事,与师师何干?纵使当真有一场血光,如今师师母子平安,想必这场血光之灾对于我高强亦是喜事收场,怕他何来!”
  李清照见说,忽地莞尔一笑:“相公果非常人,妾身之器量委实难及。然则相公一夜未眠,还请暂歇,待天明时又要进省理事矣。”
  高强方应了一声,只听街上梆子响,竟已天交五鼓,望望李清照,只得苦笑道:“诺,即今便要进省去了,更衣尚且不及,哪里还能睡眠!还是姐姐早些安歇吧,家事全仰仗姐姐处置,比国事亦未见得轻松几何。”
  李清照应了,福了一福,便即转身离去。走了两步,忽而回身道:“二龙山蔡妹妹处,妾身当遣人往告得子及外任辽东之事,相公可有甚话语?”
  想起二龙山的蔡颖来,高强微一沉吟,便道:“为我寄语颖儿,教她好生在彼处安生,辽东归来之日,便是我夫妻团聚之时。”李清照点了点头,转身欲行,猛可里听得高强从身后道:“姐姐,亦是我与你真个作夫妻之时。”
  李清照身子一颤,头也不回,脚下匆匆去了。
  高强笑了笑,命人打盆水来洗了脸,换过朝服,便上马进省去了。
  他这次去,要做好打大仗的准备,是以一面要和刘正夫交割枢密院的公事,一面也要调兵遣将,安排粮草军需等项,是以每日千头万绪,忙个不休,加上刚刚熬了一夜,错非年纪轻精神旺,又是习武经年,只怕还真有些支持不住。饶是如此,一天忙下来,却也是神情萎靡,又记挂着家里的妻儿,匆匆与刘正夫等人道别,正要出禁宫时,忽地有中官上前,道是官家在迩英殿召见。
  高强大叹命苦,也只得撑着身子进宫,及到迩英殿时,却见殿中并不止赵佶一个人,高高低低站着五六个半大孩子,为首两个俱是见过的,一个是太子赵桓,一个便是嘉王赵楷,旁边则有燕青和另一位大臣侍立,认得是太子记室吴敏。
  高强看见这阵势,暗忖大约是不出老爹所料,赵佶要私下安抚一下自己,兼问辽东方略了,只不知这许多皇子在此作甚?当下先拜见了赵佶,果然赵佶开口便是温言抚慰,跟着便问高强去辽东之后的方略,高强业经老爹点醒,自是胸有成竹,一一对答如流。
  见赵佶甚是满意,高强看看火候差不多了,便说起监军之事。
  赵佶闻言,甚是喜欢,笑道:“卿家真知朕也!实不相瞒,今日请卿家入宫,正为此事,卿家请看,朕这几个大儿之中,哪一个堪在你身边,去往辽东历练?”
  高强脸色登时大变!
  第十四卷 三朝北盟 第三七章
  我猜中了开头,却猜不中这结局……虽然事先早料定了监军之事,大抵不出近臣一脉,然而高家父子的谋划中独独忘记了还有亲王监军这一手!
  亲王从军,在大宋朝并不是没有过先例,好比太宗征北汉时,就曾经命秦王赵廷美从军,只是从事后的结果来看,大概是赵光义为了铲除对于他皇位潜在威胁的一种手段。
  然则现今站在这里的几个儿子,除了赵桓和赵楷两人之外,其余三个都未成年,而赵桓和赵楷之中,赵桓身为太子,监国居守或许是他的本分,领兵出征可就有些离谱了,哪怕是皇帝御驾亲征的概率也要比太子领兵大一些。如此推算起来,莫非又是为了抬举赵楷这个嘉王?原本历史上宋军北伐之时,好似也有以赵楷为帅的提案,后来大抵是因为政坛的明争暗斗,结果未能成行,可见当赵楷谋夺太子位时,这领兵立功确实是一着妙棋。
  “辽东新附之地,未明王化,若真能以太子、亲王临之,必定能使其地其人畏威怀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