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三百年艳史演义-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四夫人出去拜客赴宴。看看吉时已到,冯都督着了上将礼服,佩带勋位勋章,在礼堂上站定。周夫人彩舆一到,两块面纱里面,映出胸花,站在礼堂西面。上面悬着世凯的肖像,又着五色国旗,两个人朝上鞠躬,对面三鞠躬,总算作合了一对伟人,成就了百年大礼。
国璋从此有了夫人,的确是孤雁合群,鳏鱼得水。周夫人用点心眼儿看他,觉得国璋器小才疏,世凯未免过虑。几日以后,本省的文武,纷纷辞行了,四夫人仍旧专车回去,周夫人却叫转告世凯放心。周夫人虽则身寄江南,却是心萦蓟北。况且国璋年华垂暮,夕阳虽好,红有几时?督署里只有婢媪几人,可以互温旧梦。此外,为着体制束缚,比不得在袁家里,诙谐谈笑,伴侣孔多。国璋既不能文,又不解事,因之悒悒不乐,然亦无可奈何。
偏是世凯闹改元,闹称帝,颁布爵赏,叙次官阶,弄得名辱身死。黎元洪勉强继任,国璋竟当选副总统,表面上是极有价值的。周夫人说责任愈重,报称愈难,张勋鬼鬼祟祟,毕竟要酿成大祸。无见识的黎元洪,特召张勋带兵入都,累得宣统受了复辟的嫌疑,元洪亦被迫告退,段祺瑞有打张勋的能耐,没有做总统的资格,大众才推国璋代理,国璋欣欣得意。周夫人料定没有好结果,只是不好阻拦他。他把江苏都督的印信交与李纯,同了周夫人由南而北。院部里的国务员,将国璋送入新华宫,国璋自然行使职务。倒是周夫人抚时感事,睹物怀人,想到袁家如此显辉,如此繁盛,只落得台空凤去,梁在燕飞,便慢慢地生起病来,弄得愈医愈重。只是现任大总统夫人薨逝,民国不曾规定礼节,单为着一块神牌,有的说写“大总统夫人周夫人”,有的说写“中华民国大总统夫人”,有的说应添“冯”字,有的说应添“继配”,纷纷聚讼,把两位状元秘书,几乎搁笔。记得袁二公子克文两挽联道:为国披肝胆,为家呕心血,生误于医,一夜悲风腾四海。
论交兼师友,论亲逾骨肉,死不能别,九天遗恨付千秋。
兴女学为邦家之光,早有声名在河北。
以妇人忧天下而死,遥知梦魂到江南。
国璋从周夫人殁后,便已满任,仍由两议院另选总统。但是世凯建国,前后已有数年,这各省的水灾、旱灾、兵灾、震灾。实在不少。虽则绅民筹办赈济,都当上海做总机关,上海又当义赈协会做总机关。协会的会长,大家知道是冯梦华冯煦。
冯会长固然能够募赈,却是不能够助赈。助赈最多的有一个女慈善家,这女慈善家究竟是谁呢?正是:施济应绵君子泽,解推莫笑妇人仁。
欲知后事,且听下文。
第九十三回 盛命妇赞襄成善举 罗夫人慷慨助遗祠
上回说到女慈善家捐助赈款,对着冯会长有求必应,这便是盛杏孙尚书盛宣怀的夫人庄德华。论到盛尚书从诸生起家,将中国的航路、铁路、电报,一手办理,虽算不善规划完备,布置精密,在那风气未开的时候,也难为他力排众议,甘犯众怒,做起来的。只铁路国有这桩事,不勉操切一点,究竟现在哪一条路,是完全商办的呢?我还记得收回铁路的呈文里,有两句道:“在前清为敝政,在民国为要图。”
这不是英雄造时势吗?盛尚书因此连带被议,在上海斜桥地方,菟裘终老,却还有筹赈大臣一颗关防,不曾缴销。那关防还是宣统二年,与冯会长同时颁发。冯是查赈,盛是筹赈。后来国体政变,创办这筹办协会,盛尚书还是发起人呢。到得尚书既殁,庄夫人便在遗产里面,提出一部份,专供善举。冯会长常对人说道:“我的办赈,为着清帝朝旨,所以至老不倦。”
庄夫人也为着冯会长与尚书是同事,不论何省何灾,总是累万盈千,源源汇解。
他虽然一品命妇,对着起居服食,却能够异常节俭,长斋绣佛,不御笄珈。那年六旬生日,上海遗老,送他寿序,却将他生平事实,叙得详尽。
大众知道庄夫人对着尚书,死生相倚,终始不渝,不但灾赈的捐款,踊跃输将,便那绀宇琳宫,黄冠缁侣,也都量为资助,使他好点缀湖山,弄得捐册上,缘簿上,没一本没有“盛庄德华”四个字。庄夫人却从容得很,恬淡得很,明窗净几,布被疏裳,任凭地方怎样豪华,家庭怎样富丽,他除出善举以外,概不十分问讯。一年复一年,几乎无岁不赈,无省不赈。
国家没得什么酬报,赏匾额,赏勋章,还把妇女们制就一种慈惠章,竹叶兰花,搭配的连系不断。下面嵌着珍珠宝石,一只鸾呀、凤呀,真是镂金错采,奕奕有神。这慈惠章又分做五等,一等中,又分做五级。总统的国宝,内阁的文书,从铨叙局颁发出来,赴印铸局纳费只领。此时,总统已选了徐世昌,他弃了清国的太保,做民国的国务卿,做过民国的国务卿,再做民国的大总统。他是不讲究武功,讲究文治的,水竹村里的闲趣,晚晴簿里的雅兴,同一班名流墨客,彼此周旋。就中有个金匮廉惠卿,便是吴芝瑛女士的丈夫。虽然是个文人,着实有点侠气。他谈起那年良弼被炸,实在可惨。如今血衣血裤,同平日所用的佩刀戎服,还是他女儿弱男保存。大众想替他造个祠堂,只是不经府里批准,恐怕对于民国法制,有点窒碍。世昌道:“不是从前镶白旗副都统兼军府谘军谘使吗?有儿子没有?”
惠卿道:“只有三个女儿,最长的便是弱男,今年十五岁了。炸他的是四川彭家珍,闻说也伤重死了。良弼比不得别个旗人,日本的同学,亦有许多是可以作证的。”
侍从武官长荫昌在旁边,也帮着说话。世昌叫良弱男备个正式呈文来。惠卿知照了弱男,总算有了希望。那带血带泪的呈词,还出自惠卿手笔。一面忙着勘祠址,集祠费,邀了几个发起人,预备刊印捐册。世昌果然准下来,还拨了一千元。惠卿早在寺院里划出一角地,打起图样来。中间三楹,安放神牌,陈设祭器。从左首进去,结构着小小花园。花厅上排着几口橱,将血衣血裤、佩刀戎服,编号储藏,还有些书画长卷,都留着存个纪念。厅外瀹泉叠石,灌树浇花,极为精雅,既可憩息家属,又可酬应宾朋。正月里开放几天,把橱里的遗物搬出来,可以供人观览。
惠卿计划已定,估计各费必须三万元左右。弱男家里,清贫得很,哪能出资建筑?旗门子里的戚友,到此已风流云散,好问哪个去商议?便是几个在京的,也是衣食住要紧,哪有闲钱干这不急的事?若说到民国的官吏,为着良弼建祠,总觉得隔膜一层,出钱亦不踊跃。惠卿东集西凑,不过万金,却好上海的罗迦陵夫人晋京,开口便答应一万。惠卿喜出望外,昕夕赶造。
在这罗夫人一万银圆,何曾算得巨数?他丈夫欧司爱哈同先生,是上海英侨首富。他住得爱俪园里,开义赈会,开水灾会,络绎不绝。两夫妇捐款,不止数十百万,一部大藏经,两个男女大学,尤其耗费得厉害。上海谈起女慈善家,不是庄夫人,便是罗夫人。两个人都得过一等一级的宝光慈惠章。罗夫人比庄夫人尤其性情温厚,学问深纯,每年礼佛朝山,往返南北。
京中的人,都知道他慷慨,不道他竟担任三分之一。
不久,祠堂建好,惠卿总算大事已遂,去谢了世昌一番。
忽然椿树四条胡同,发生一件娼赌案来,牵涉的人不少,已由警署拿获鞫讯了。正是:花谢水流何太骤,株连蔓引欲奚求。
欲知后事,且听下文。
第九十四回 开私门窝娼捕陈七 追汽车择婿笑朱三
上回说到椿树四条胡同,闹出娼赌大案,这窝家便是戏子陈葵香的母亲,绰号叫做陈七奶奶。他在清国季年,北京盛行南班子的时候,便在南边贩了几株钱树子,开起私门子来。这班猎艳的大小官僚,日日去逛胡同。防得都老爷要无端开口,虽然弥缝得无事,毕竟多了一条裂痕。况且清音小班里,碰和摆酒,闹得烟尘抖乱,还是可望而不可即。急色儿哪里忍耐得住?又没有整百整千的银钱使,只落得暗暗里垂涎,隐隐里下泪。若说二三等茶室,省是省了,便是便了,又怕买着回头货,花了一笔医药费,还要惹人笑话。陈七奶奶趁着这个好机会,想出这个法子来,将小班茶室的生意,一网打尽。真是门盈如市,宾至如归。陈七奶奶居住的是大厦高厅,使唤的是丫鬟龙媪,不论旗妆的,汉妆的,只要拜在膝下,都算是干女儿。葵香的媳妇,又美丽,又机警,帮这七奶奶殷勤招待,没个人不喜欢他。家里的姐妹花,一个绰号叫“万人迷”,算是七奶奶的台柱;此外一个二姑娘,一个小林姐,都是常川驻扎。若是客人不中意,那大大小小的照片,取出来随人选择,只须宽费几吊车钱,自然包你称心如意。七奶奶也看着来客对付,若是有点经验的,不过照例付了夜度资,以后任凭你们离合,倘然是个冤桶,怂恿干女儿斫起斧头来,比清音小班还要厉害。他更做好做歹地说什么月包呀,季包呀,决不肯放他们另住。七奶奶做了几年,到得袁世凯当国,旗门子里的亲贵,果然打倒了,来的大批新人物,总长、次长、司长、参事、佥事、主事,都抱着自由平等的宗旨。七奶奶家里,益发比前热闹,还添了昼夜不绝的赌场,几桌麻雀,几桌扑克,有时还夹着牌九摇摊。
起初只有衙门里的人,借此消遣,渐渐银行执事,古董老板,也捱进来了。四面的流氓地痞,有了风声,却不敢动七奶奶的手。况且七奶奶的大门口,马龙车水,全系体面人物;里面门房厨房,男仆女仆,何等伪齐整。大厅上纱帽派的书画,琳琅满壁,便有人进他的门,还当是名公巨卿,哪里寻得出娟赌的窟宅?不知她大门进来,却有一条小小夹弄,直通后门。
后门外面又蜿蜿蜒蜒几十步,才是大道。夹弄旁边一扇小门,开进去一座洋楼,却用围墙包着,外面一点都望不见。下层做了赌台,上两层是缭房曲室,锦帐牙床,还有一间秘密烟寮,却叫葵香媳妇专司其事。打炮呀,把火呀,伺候格外周到,还好同他说说笑笑。走熟的都从后门里进出,到得夹弄里便有特别口号,招呼开门。七奶奶算是暗藏,真是精细。
警署里的人,为他不曾纳捐,又不肯破费,只捧着几个大老,早已同他结怨。后来流氓地痞,因为分不着赌场的钱,都是牙痒痒的。还有同行嫉妒的私门子,说:“七奶奶不留余地,弄得别人没饭吃。”
七奶奶正在兴高采烈,哪里还顾他人的媒孽?
偏有个警署里的科员,同个书记,偷偷摸摸,在别个私门里,认识个媳妇儿,也说起陈七奶奶那面,怎样生意好,客人多,这老板娘四奶奶,进来插嘴,痛骂七奶奶有财有势,看不起人,料他这威风是不长久的!那科员、书记,并不在意。
这日经过椿树胡同后面,看见那媳妇儿从小路抄出来上车,便问他这是哪一家?媳妇儿道:“是七奶奶后门。”
两人约他到四奶奶家夜饭,媳妇儿答应着。谁知等了一夜,催了三次,总说七奶奶叫去,不曾放回。四奶奶固然少笔进帐,这两人无兴而返,把恨这媳妇儿的气,一概移在七奶奶身上。怏快地回到警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