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2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朝金友理撰。友理字玉相,吴县人。是书卷首为巡幸图说。卷一总志太湖。
卷二为沿湖水口、滨湖山。卷三为水治、水议。卷四为兵防、湖防、论说、记兵、职官。卷五为湖中山泉、港渎、都图、田赋。卷六为坊表、祠庙、寺观、古迹、风俗、物产。卷七为选举、乡饮。卷八为人物。卷九为列女。卷十、十一为诗。
卷十二、十三为文。卷十四为书目、灾异。卷十五为补遗。卷十六为杂记。大旨为明人《太湖志》、《震泽编》皆详於湖中而略於湖外,以所重在名胜,而水利、兵防不及悉,故以此书补所阙云。
△《萧山水利书初集》·二卷、《续集》·一卷、《三集》·三卷、《附集》·一卷(浙江江启淑家藏本)
《初集》,明富玹编,国朝来鸿雯重订。《续集》、《三集》皆国朝张文瑞编。《附集》,文瑞之子学懋所编。萧山水利,以湘湖为最溥。明初,其邑人御史何舜宾尝以清理佔田被祸。玹为舜宾婿,因取章懋、魏骥所辑《水利事迹》,合梓以行,以备考验。康熙五十八年,有私决湘湖者,水利几废。鸿雯据旧本重加订正,文瑞又旁搜黄震《万柳堂记》等文十二篇,为《续集》,并刊行之。雍正十三年,文瑞又以旧作《西江塘》、《湘湖纪事稿》二帙辑为《三集》。
其《附集》则《萧山水利》十条,即明绍兴知府贾应璧所撰《图说》之旧本也。
△《治河前策》·二卷、《后策》·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冯祚泰撰。祚泰字粹中,滁州人。乾隆壬申举人。是编乃其肄业中山书院所作。分《前策》、《后策》二集。《前策》三十篇,皆详述《禹贡》水道及历代迁徙之迹,而评其得失。《后策》十一篇,皆条析现在利病。《前策》大旨主复北派放河,使东入海,自不病会通。《后策》大旨主闭南崖减水坝,不引浊沙入湖,添建北崖减水坝,另辟海口以泄其泛涨。
△《水鉴》·六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国朝郭起元撰。起元,闽县人。历官盱眙县知县,迁泗州知州、宿虹同知。
皆积水为患之区,因即所见闻,勒为一编。凡《论》十四篇,《说》四十四篇,《策》六篇,《考》四篇。刻於乾隆癸酉。其论淮徐一路,皆身所阅历之言。其他如江南、浙江、湖北、山东诸水,则亦传闻之论。至於《黄河源流》一篇,仍袭元人旧说,尤未得其真也。
△《安澜文献》·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沈光曾撰。光曾,秀水人。官高邮州知州。是编辑前明及国朝修治南河大要,分为四篇。一曰《分黄》,二曰《导淮》,三曰《利运》,四曰《全下》。
以皆录前人奏议之词,故名曰《文献》。其大旨在於刘老涧多设滚坝,疏通沭河。
以六塘清水道之,使疾趋入海,以治河。於张福口、裴家塘等处浚引河,使洪泽之水尽出云梯关,以治淮。又绘图冠於卷首。末有乾隆十年重刻《书后》一篇,乃其病中所作。谓潘季驯称河不两行,乃泇河未创、中河未开以前,以黄河为运道,故有是说。今则运道自清河、桃源以上,已无藉於黄河,自宜随时筹画。
又称惟别穿一渠之说,必不可行。穿则河水横经,运道挟之而走,实有可虞。黄坝新河之陈迹足鉴云。
──右“地理类”河渠之属,五十二部、二百四十五卷,内二部无卷数,皆附《存目》。
△《北边备对》·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程大昌撰。大昌有《易原》,已著录。是书前有大昌自序,称“淳熙二年因进讲《禹贡》,孝宗问以塞外山川,未能详对。绍熙中,奉祠家居,乃补撰此书。以缘起於讲筵顾问,故仍以《备对》为名”。凡二十一则,皆摭史传旧文,无所考正。
△《江东地利论》·一卷(永乐大典本)
宋陈武撰。武始末未详。所论凡十篇,首论东南北古昔为最盛;次论南北胜负之势;次论东南地势在江、淮;次论西南地势在巴、蜀;次论合淝、濡须攻守之要冲;次论襄汉、荆南上流之重镇;次论襄阳为江陵捍蔽;次论寿春为江东捍蔽;次论西临关陇,东瞰青、齐,以取中原;次论中外盛衰在於天时。大抵亦与《江东十鉴》相表里,盖宋南渡后人人能为是言也。
△《东南防守利便》·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陈克、吴若同撰。考《宋史·吕祉传》,祉知建康,与吴若等共议,作此书上行在。大略谓立国东南,当联络淮甸、荆、蜀之势,盖专为南宋立言者也。
此本刊於明崇祯间,前有祉《进书缴状》一篇,称吴若为本府通判,盖其幕属云。
△《边防控扼形势图论》·一卷(永乐大典本)
宋江默撰。默始末未详。其《进书状》有云:“臣效官极边四载,考究今古地名形胜,撰列《边防控扼形势图》并《论》二十四首,缮写成册。皆是今日边防急务。不如此行,则淮西不可守,无淮西则长江不可恃。昔三国吴无淮西,亦守巢湖,不敢退守长江。以长江千里,不可胜守,而巢湖两岸阻山,中间阻水,易守故也。今日有两淮,何为退守池州、江州,弃巢湖之险哉!”其论亦剀切,然不论攻而论守,其作於和议之后欤?
△《东关图》·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闻人诠辑。诠有《南畿志》,已著录。是编乃嘉靖壬辰诠为监察御史时巡视山海等关,以荏任例取地图,而绘画不免劳费,乃取平原张禄旧时所绘诸图,重加校正,刊以备阅。所载关塞二百一十有二,纪其道里远近,形势险易,颇详。
诠即刊刻《旧唐书》者。《旧唐书》明代几佚,其得重见於世者,实诠之力。较方从哲官内阁时窃谢承《后汉书》以出,匿不示人,遂致天地之间,不复得见是书者,其用心之广隘,相去远矣。
△《修攘通考》·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何钅堂编。钅堂有《括苍汇纪》,已著录。此编以伪苏轼《地理指掌图》,与桂萼《明舆地图》、许论《九边图》三书合而刊之。别立此名,更无一字之论著。恐钅堂之陋未必至是,或坊贾所托欤?
△《九边考》·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魏焕编。焕字东洲,长沙人。嘉靖乙丑进士,官兵部职方司主事。是书作於嘉靖辛丑。第一卷为《镇戍经略》,以下分九边为九卷,而各边之中,又分《疆域》、《保障》、《责任》、《军马》、《钱粮》诸目。所采多奏章案牍,大抵纸上之谈也。
△《海防图论》·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郑若曾撰。若曾有《郑开阳杂著》,已著录。是图乃若曾与唐顺之所共定,凡十二幅。其式以海居上,地居下,乃画家远近之法,若曾具为之辨。胡宗宪所题为《海防一览》者,即此书也。其书成於《万里海防图》之先,盖草创未详之本。后其六世孙定远刊《海运图说》、《黄河图议》等编,复并是书刻之云。
△《万里海防图说》·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郑若曾撰。是书乃若曾入胡宗宪幕府以后,与同事邵芳取旧撰《海防图论》,复加考定。起广东,历福建、浙江、南直、山东、辽东,计程八千五百馀里。杂图七十五,各为之论。若曾自序以为“许默斋《九边图论》详於西北,此独详於东南”云。
△《江防图考》·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郑若曾撰。若曾既图海防,复为此书。起九江至金山卫,凡为图十有九。
后备论沿江守御兵弁之数,及所当修补增置之法。
△《江防考》·六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吴时来撰,王篆增补。时来,仙居人。嘉靖癸丑进士,官至左都御史,谥文恪。篆,夷陵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隆庆二年,时来以南京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创为此考。六年,篆奉命继其任,以时来书度之,形势微有不同。因仍其体例,增损重订。盖明代以南京为根本重地,专设操江都御史,与勋臣一人同领其事。所辖水操军以万计,上自九江,下抵苏、松、通、泰,缓急咸责成之。是考於形胜、营制、官兵、沿革颇为详备。盖当时积习废弛,其立法特密云。
△《两浙海防类考续编》·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范涞撰。涞字原易,休宁人。万历甲戌进士,官至福建右布政使。自嘉靖中倭寇犯两浙,沿海郡县,被害最深。故守土者以海防为首务。胡宗宪作《筹海图编》后,续之者有《海防考》、《海防类考》诸书,而沿革不常,每有阙略。
万历二十九年,涞官海道副使,因取诸书复加增广,故名曰《续编》。前有史继辰序,并《类考》旧序二首。凡四图,四十一目,於兵卫、巡防、饷额各事宜,颇为详备。惟多录案牍之文,未免时伤冗漫耳。《江南通志》列涞於《儒林传》中,载所著有《休宁理学先贤传》、《范子咙言》、《晞阳文集》,独不及此书。
盖自宋以来,儒者例以性命为精言,以事功为霸术,至於兵事,尤所恶言。殆作志者恐妨涞醇儒之名,故讳此书欤?然古之圣贤,学期实用,未尝日日画《太极图》也。
△《温处海防图略》·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蔡逢时撰。逢时字应期,宣城人。万历庚辰进士,官温处兵备副使。温处为两浙海疆门户,明季倭寇出没,号曰要冲。逢时此书,作於万历二十四年。皆据当时文移、册籍编次成帙,凡地形、船械,以及战守选练之法,无不毕载。共为图四,子目四十有三。
△《筹海重编》·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邓锺撰。锺字道鸣,晋江人。万历二十年,倭大入朝鲜,海上传警。总督萧彦命锺取昆山郑若曾《筹海图编》,删其繁冗,重辑成书。冠以各处海图,次记奉使朝贡之事。又分案沿海诸省,记其兵防制变各事宜,而以经略诸条终之。
於前代旧事,亦间有引证。前有彦序一篇,极称胡宗宪功,亦当时公论也。
△《海防图论》·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所载惟江南、浙江、山东、辽东,而福建、直隶诸省沿海之地,并无图说。疑其有阙佚也。
△《陕西镇考》·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略记陕西诸镇城堡之属,大抵从王圻《续文献通考·边防门》中录出。盖明人所为也。
△《海防述略》·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国朝杜臻撰。臻有《闽粤巡视纪略》,已著录。是书胪列沿海险要形势,及往来策应诸地,於诸洋列戍哨探事宜,亦并及之。案,臻於康熙二十二年奉诏偕内阁学士石柱往闽、粤定疆理,兹书盖即其时所著也。
△《延绥镇志》·六卷(内府藏本)
国朝谭吉璁撰。吉璁,字舟石,嘉兴人。由内阁中书官至登州府知府。明时以延绥为重镇,设重兵以防河套。本朝顺治初年,罢延绥巡抚不设,而延绥镇尚仍旧名。康熙十二年,吉璁以延安府同知分驻榆林城,乃因明巡抚涂宗濬旧本,重修此志。自《图谱》至《艺文》,凡分十二类。所载皆明代边防之事。
△《蛮司合志》·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毛奇龄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