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樟跻颍菜氖呷恕4蟮志葜罴椅募啬贡⒛怪尽⑿凶础⒓掖唷F湓邮榭舍缧耪撸嗖啥扪伞R灰蛔⑵渌觯允居嗅纭8欠轮熳印睹佳孕新肌防寄┙舷辍S旨娣露糯螳暋睹急防兴。痪÷既:笏樟刈鳌队泄俟昙罚兜贝录=圆墒鞘椤!对贰妨写嘟杂胧鞘橄喑鋈耄阒洳皇攀芬印
△《浦阳人物记》·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宋濂撰。濂有《洪武圣政记》,已著录。是书凡五目,曰《忠义》,曰《孝友》,曰《政事》,曰《文学》,曰《贞节》。所纪共二十有九人,而以《进士题名》一篇附於后。《欧阳元序》,称其至公甚当,不以私意为予夺。盖濂本以文章名世,故所作皆具有史法。其书本成於元时,后人编辑濂集者,止采录其论赞,而全书则仍别行。此本为明弘治中历阳王珍所重刻。卷末有濂《自跋》,称始立稿,而廉侯景渊遽取刊布,牴牾者多。今补定五十馀处,视旧行为小胜。
末题至正十三年。此《跋》濂集亦未收,盖濂元时所作,集多失载。今所传未刻稿皆至正时之遗文,可以互证也。
△《古今列女传》·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解缙等奉敕撰。先是,明洪武中,孝慈高皇后每听女史读书,至《列女传》,谓宜加讨论,因请太祖命儒臣考订,未就。永乐元年,成祖既追上高皇后尊谥册宝,仁孝皇后因复以此书为言,遂命缙及黄淮、胡广、胡俨、杨荣、金幼孜、杨士奇、王洪、蒋骥、沈度等同加编辑。书成上进,帝自制《序》文,刊印颁行。
上卷皆历代后妃,中卷诸侯大夫妻,下卷士庶人妻。时仁孝皇后又作《贞烈事实》,以阐幽显微,颇留意於风教。故诸臣编辑是书,稍为经意,不似《五经四书大全》之潦草。所录事迹,起自有虞,迄於元明。汉以前多本之刘向书,后代则略取各史《列女传》,而以明初人附益之。去取颇见审慎。盖在明代官书之中犹为善本。
此本为秀水项元汴家所藏,犹明内府初刊之版。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称此书成於永乐元年十二月。今考成祖御制《序》,实题九月朔旦。知虞稷未见原书,仅据传闻著录矣。
△《殿阁词林记》·二十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廖道南撰。道南有《楚纪》,已著录。道南自正德辛巳改庶吉士,由编修历官侍讲学士。在词垣最久,娴习掌故。因集词林殿阁宫坊台省诸臣旧事,分类记载,以成是编。其例,凡仕至华盖、武英诸殿者曰殿学,文渊、东阁者曰阁学,兼六馆者曰馆学,晋詹事者曰宫学,属春坊者曰坊学,属弘文者亦曰馆学,典成均者曰雍学,升本院者曰卿学,有节义者曰赠学,擅书翰者曰艺学,终始本院者曰院学。大概仿列传之例,悉载其官阶恩遇,而事实亦附见焉。自卷九以下,标题皆作“国子监祭酒黄佐、侍讲学士廖道南同编”。盖道南采掇黄佐《翰林记》之文,不没所自,犹有前辈笃实之遗。今亦仍从旧本,并存其名焉。
△《嘉靖以来首辅传》·八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王世贞撰。世贞有《弇山堂别集》,已著录。是编乃纪世宗、穆宗、神宗三朝阁臣事迹。案明自太祖罢设丞相,分其事权於六部。至成祖始命儒臣入直文渊阁,参预机务,但称阁臣而不以相名。其后阉倖干政,阁臣多碌碌充位。至嘉靖间,始委政内阁,而居首揆者责任尤专。凡一时政治得失,皆视其人为轻重。
故世贞作此书,断自嘉靖为始,以明积渐所由来。前有《总序》,称阁臣沿革始末,已具年表者,即指《弇山堂别集》中之《百官表》也。其所载始杨廷和,讫申时行,皆以首辅为主,而间以他人事迹附之。於当时国事是非,及贤奸进退之故,序次详悉,颇得史法。惟世贞与王锡爵同乡,锡爵家尝妄言其女得道仙去,世贞据为作传。当时劾锡爵者或并及世贞。世贞作此书时,仍载入昙阳子事,不免文过遂非。其馀所纪,则大抵近实,可与正史相参证。不以一节之谬,弃其全书也。
△《明名臣琬炎录》·二十四卷、《续录》·二十二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徐纮编。纮字朝文,武进人,弘治庚戌进士,以刑部郎中出为广东按察司佥事,分巡岭东,终于云南按察司副使。是书乃仿宋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而作,所辑自洪武迄弘治九朝诸臣事迹。《前录》所载一百十有七人,《续录》所载九十五人,凡碑铭志传以及地志言行录之类悉具焉。其中如李景隆之丧师误国,不得谓之名臣。惠安伯张昇在戚里中虽有贤声,而始终未尝任事,亦难与勋臣并列。又如陈泰墓志中称寇深忌其才名,嗾人诬劾。而李贤所作深墓志亦在录中,乃极称其持法严明。虽自附《识语》调停,究不免彼此矛盾。然明自成、弘以前,风会淳厚,士大夫之秉笔者,类多质直不支,无缘饰夸大之词,尚属可以取信。且其中如郁新、吴寿昌等凡数十人,皆史传所不详。考献徵文,亦足以资证据。固非小说家言掇拾传闻,构虚无据者比也。
△《今献备遗》·四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项笃寿撰。笃寿有《小司马奏章》,已著录。是编采明代名臣事迹,编为列传。起洪武,讫弘治,计二百四人,盖本袁袠所著而稍增损之。《明史·艺文志》亦载其目,其曰“备遗”者,《自序》谓姑备遗忘,盖谦不以作史自任耳。
明人学无根柢,而最好著书,尤好作私史。其以累朝人物汇辑成编者,如雷礼之《列卿记》、杨豫孙之《名臣琬炎录》、焦竑之《国史献徵录》,卷帙最为浩博,而冗杂泛滥,不免多所牴牾。惟笃寿此书,颇简明有法。其中所载,如刘基饮西湖上,见西北云气,谓是天子气在金陵,我当辅之。此术家附会悠谬之谈,笃寿乃著之《基传》中,殊失别择。又如徐有贞之悍鸷、李东阳之摸棱,张孚敬之偏愎,皆未可称一代完人,而笃寿推尊过甚。其进退亦为寡识。然叙述详赡,凡年月先后事迹异同,皆可为博考参稽之助,於史学亦未尝无裨焉。
△《百越先贤志》·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区大任撰。大任字桢伯,广东顺德人,嘉靖壬戌以岁贡除江都训导,迁光州学正,又迁国子监博士,官至南京户部郎中,《明史·文苑传》附见《黄佐传》中。盖大任,佐之门人也。南方之国越为大,自勾践六世孙无疆为楚所败,诸子散处海上。其著者东越无诸,都东冶至漳、泉,故闽越也。东海王摇都於永嘉,故瓯越也。自湘、漓而南,故西越也。牂柯西下邕、雍、绥、建,故骆越也。统而名之,谓之百越。大任家於南越,因搜辑百越先贤,断自东汉,得一百二十人,各为之传。所收兼及会稽,以勾践旧疆,自南越北尽会稽故也。惟秦会稽郡跨有吴地者不载,以非越之旧也。书中所载,如赵煜以著述见收,而作《越纽录》之袁康、吴平,事出王充《论衡》,而不见载。《方技》收徐登、赵炳、董奉、介象,而作《参同契》之魏伯阳亦上虞人,名见葛洪《神仙传》,复不见载。盖大任多凭史传,而不甚采录杂书,其间有遗漏在此。其体例谨严,胜于地志之冗蔓,亦即在此。至於引用史文,刊除不尽。如《梅福传》称语见《成纪》。此自《汉书》之文,此书无《成帝本纪》,何得有此语,亦未免失之因仍。而每传之末必注所据某书,又据其书参修,一句一字,必有所本,尤胜於他家之杜撰,均未可以一眚议之。黄佐修《广东新志》,汉以前之人物小传,皆采是书,盖亦深知纂述之不苟矣。万历壬辰,其乡人游朴尝为鋟版。岁久散佚,仅存抄本。第二卷中《养奋传》、《傅蠹地传》、《邓盛传》、《綦毋俊传》、《李进传》皆残阙。
陈某一传残阙尤甚,仅存姓而佚其名。今亦各仍原本,从阙疑之义焉。
△《元儒考略》·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冯从吾撰。从吾字仲好,长安人,万历己丑进士,改庶吉士,又改御史。
以上疏言事廷杖,历迁左副都御史。以争红丸、梃击事乞归。起工部尚书,以疾辞,后竟削夺。及奄党败,诏复官,谥恭定。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乃集元代诸儒事实,各为小传。大抵以《元史·儒学传》为主,而旁采志乘附益之。中有大书特传者,亦有细书附传者,皆据其学术之高下以为进退,体例颇为丛碎。
又名姓往往乖舛,如欧阳元别号圭斋,今乃竟题作欧阳圭。既以号作名,又删去一字,校雠亦未免太疏。然宋儒好附门墙,於渊源最悉。明儒喜争同异,於宗派尤详。语录学案,动辄灾梨,不啻汗牛充栋。惟元儒笃实,不甚近名,故讲学之书,传世者绝少,亦无汇合诸家,勒为一帙,以著相传之系者。从吾掇拾残剩,补辑此编,以略见一代儒林之梗概,存之亦足资考证。物有以少见珍者,此之谓欤。
△《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八十卷乾隆九年奉敕撰。凡甲族谓之大姓,其次则谓之乙姓。各详其受氏之源与始居之地,犹刘之标望於彭城、韩之溯派於昌黎也。或同姓而异居者,则以其地识之(如苏完瓜尔佳氏、叶赫瓜尔佳氏之类),犹王之别太原、琅琊,李之判陇西、赵郡也。或虽同姓而异旗者,则连类附见之,犹裴之有东、西,阮之有南、北也。
其赐姓者,仍列於本族。惟详其蒙赐之由,以昭光宠,而不淆其昭穆。蒙古、高丽、尼堪、台尼堪、抚顺尼堪,久隶八旗者,亦追溯从来,附著於末。每一姓中,取其勋劳茂著者冠冕於首,各系小传,以示旌异。其子孙世系官爵,以次缀书,如《元和姓纂》之例。考古者族姓掌於官。至春秋之末,智果别族为辅氏,犹闻於太史。秦、汉以来,古制不存,家牒乃作。刘歆《七略》称案《扬子云家牒》,以甘露三年生是也。(案语见李善《文选注》)私记之书亦作,《世本》是也。
六代及唐,虽以门第相高,而附会攀援,动辄疏舛。白居易一朝名士,自叙世系乃以楚白公胜、秦白乙丙一脉相承,他可概见矣。洎乎两宋,谱学遂绝,非世家旧姓,罕能确述其宗派者。岂非不掌於官,各以臆说之故欤。惟我国家,法度修明,自开创之初,从龙部属,皆什伍相保,聚族而居,有古比闾族党之遗意,故其民数可考。而生卒必闻於官,子孙必登於籍,故其族系亦最明。披读是编,古太史之成规犹可概见。八旗之枝干相维,臂指相属,亦可概见。圣人制作,同符三代类如此,猗欤盛矣。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十二卷乾隆四十六年奉敕撰。初,乾隆二十九年命宗人府、内阁考核宗室王公功绩,辑为《表》一卷,详列封爵世系;《传》五卷,第一卷、第二卷为亲王,第三卷为郡王,第四卷为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第五卷为王贝勒获罪褫爵而旧有勋劳者。通三十一人。又附传二十一人,於乾隆三十年六月告成。嗣以所述简亲王喇布、顺承郡王勒尔锦、贝勒洞鄂事实皆不详悉。又《顺承郡王传》中“生有神力”之语,亦涉不经。乃诏国史馆恭检实录红本,重为改撰。前《表》后《传》,体例如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