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还我河山之中华军神 >

第44章

还我河山之中华军神-第44章

小说: 还我河山之中华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东太平洋舰队的力量最为雄厚,西太平洋舰队的力量次之。
    不过在日本最新的海军发展计划中,在山本的强烈要求下,日本将新造六艘各型航母并将已经建成船体的三艘最新的“大和”级战列舰“河内”号、“伊纪”号和“远江”号改造成了大型航空母舰。
    这样,日本此时拥有的战列舰数量将减少到四十一艘,看来日本人也认清了世界海军发展的方向,不过它们已经落后了一步了,在航母的设计、建造和飞机的设计与制造方面,它们也落到了我们的后面。
    特别是雷达技术,现在中国已经在研制自动火控雷达技术上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另一方面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小型雷达和电子制导鱼雷将很快也被应用于实战。
    不过,对于国父曾提起的能够控制寻找目标的那种火箭的研究还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我国所有的军舰全部装备了雷达系统,这使得它们在黑夜中或是恶劣天气的情况下,仍能准确及时地发现敌人。在新的一年我们还将有近五千架各型飞机装备部队,同时,陆军的现代化改装将会完成一半。
    到六月份的时候,我军还将有各两艘各型航空母舰下水,我军的最后一艘战列舰也将下水,海军的航线数量将达到二十六艘,同时,今年内完工的巡洋舰和驱逐舰也将达到四十七艘。
    陆军装备方面,新式的五九型“猛虎”重型坦克也将投入使用,同时各部队的火炮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强。
    由于中路之间签定的协议,我得以从西北方面抽调了第五、七两个集团军和两个装甲军到了东北一线,代之以新组建的第二十集团军组成西北边防军,第四集团军则开赴里海以南,以打通整个波斯地区。我给第四集团军的命令是尽可能地攻取大食半岛和整个波斯地区,同时,我还让外交部次长曾汝权带上我买下来的地契,要求合法地拥有这一大片土地。
    后来,曾发生一件令人可笑的事情,鉴于我在大食拥有的土地数量,这一地区的酋长们一致推举我成了大食地方的大酋长,这样,名义上我成了这一地区最大的一个酋长国的元首,我成了这一片近一百二十万平方公里荒无人烟的荒漠土地新兴国家的主人,可是我的领地上的“臣民”们加起来不到十三万人。
    不过,人很快就会有的,牛奶……哦,应当是黑乎乎的石油马上也会有的,对于波斯,我将会让他们从英法殖民者残酷的剥削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投入到中华大家庭温暖的怀抱当中来。
    第十八集团军又从台湾调回了鲁南地区。
    为了跟世界陆军编制接轨,在一至三月,人民军总司令部决定对全军进行重新整编,将原来的军改称为集团军,原来的集团军升级为兵团。各级机构的军衔不变。
    这样,我军在东北地方集中了第五、七和第一骑兵兵团共三个兵团加上两个装甲集团军军共六十万人。
    华北地区集中了第二、八、十一、十二、十六共五个野战兵团共八十万人。
    苏北、豫东一线集中了第六、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共五个野战兵团八十五万人。
    共和五十九年七月,我军在从南到北数千公里的战线上对日军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战略大反攻,同时,第三、九、十九兵团也开始发起了南线作战。
    我军动用的陆军十六个野战兵团,总兵力达到二百七十万人,海军舰船近一百二十艘,飞机一万一千架。
    反攻开始了!
抗日战争篇 七四、势不可挡
    经过整编之后,人民军装甲部队装备了最新的五九式“猛虎“重型坦克和五八型“飞虎”中型坦克,整体作战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我军发展的坦克当中,一直是在使用柴油发动机,这也和我读到的书和当初起步时的特定条件有关,当初我军在研制坦克时是与一些农用拖拉机厂打交道,而这些拖拉机大多装配的是一些柴油发动机。
    由于军事上的需要,中国的内燃机技术在世界上是处于领先的,特别是柴油内燃机方面,军舰、坦克、装甲车、履带式拖车及重型卡车的发展使得柴油机技术日益成熟,此时装备到猛虎坦克和飞虎坦克的动力达到了七百九十马力和七百三十马力。
    柴油机的应用使得中国的坦克比西方的的一些优秀的坦克具有更加稳定的机械性能,适应力则大大的增加。
    我军装备的猛虎式重型坦克的主要性能为:
    全重:51吨前部装甲厚度为117毫米,侧部装甲厚度为92毫米。乘员:5人
    发动机:LZGJ…7H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792马力每吨马力为15。5
    速度:36公里(公路)/23公里(越野)全长:8。72米高:2。68米宽:3。2米
    武器::QZHK…101FK101毫米/60倍口径主炮,侧装两门155毫米火箭发射器
    弹药:101mm——106发7。92mm——4500发155mm火箭弹——8发
    最大行程:162公里
    飞豹式中型坦克的主要性能数据列表为:
    战斗全重35。6吨前部装甲厚度109毫米,侧部装甲厚度为85毫米。乘员:5人
    发动机:LZGJ…7G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736马力每吨马力为20。7
    速度:46公里(公路)/34公里(越野)全长:8。22米高:2。61米宽:3。0米
    武器::QZHK…88FK88毫米/62倍口径主炮,侧装两门155毫米火箭发射器
    弹药:88mm——106发7。92mm——5100发155mm火箭弹——6发
    最大行程:241公里
    两型主要的坦克表现出来的差距主要反映在速度的越野性能方面,本来我认为这两种型号的坦克猛虎的威力要更大一些,实际上事实恰恰相反,在战场上飞豹式坦克以其卓越的机动性能和越野能力成了战场上的主力,而每辆造价高达近二十万元的猛虎却毫无用武之地。
    我马上停止了这种造价为飞豹坦克近三倍的猛虎坦克的生产,可是,这时部队已经装备了大约一千二百多辆猛虎了,这种情形让我十分心痛,毕竟是二个多亿呀,这种情况直到四十一年猛虎换装了新式的930马力的发动机这才又焕发了青春。
    我国陆军装备的火炮为155mm、105mm榴弹炮和88mm、77mm、57mm高平两用加农炮及40mm、20mm高射炮。
    同时部队还配备107mm、81mm和60mm迫击炮。每个步兵连还配备六具单兵反坦克火箭筒。
    同时每个兵团配备六百三十二架各型作战飞机。
    我军在发起全线进攻之后,日军已经意识到了他们的危险,据此,它们制定了“放弃华北、确保满州”的作战原则,在山东地区的日军已经撤出了这一地区,从海路被运送到了辽东半岛。而华北一线的日军且战且退,数十万大军又退回到了山海关以内。
    我军则一路追击,七月七日,北京光复,七月九日,青岛、天津光复。
    八月六日,第二、十二兵团攻占热河,第八、十六兵团推进至察哈尔省的赤峰、宁城一线。第一、十三兵团北进到保定继续向北推进,第六、十七、十八兵团推进至山海关一线。第十一兵团驻防京津地区,十五兵团驻防山东、江苏地区。
    日本陆军的装备之差让人都怀疑这是一个世界上一流国家的陆军,为了节约资源,日本的陆军一直装备着三十八年式单发步枪,因为根据测算,步兵若使用半自动步枪,弹药的消耗是单发步枪的六倍,日本人真是一个“节俭”的民族呀!只可惜他们节俭的真不是个地方。
    他们也不想一想,使用自动步枪的军队比它们的陆军的火力要强上六倍!
    日本是一个海洋国家,其实一直不太注重陆军的建设,就出现了现在这样一种“一流的海军,三流的陆军”之说法,不过日本陆军的二十个常设师团(近卫第二师团加上一到二十师团,缺十三、十五、十八师团,后来又恢复了十三和十八两个特设师团)和十个预备师团(第一零一至一一零师团)和训练水平和士兵和战术素养确实很高。
    日本士兵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甚深,大部分士兵若是战败,基本上都会在战场上阵亡,我军只是到后来抓到的日军俘虏这才越来越多。不过日军的这些主力师团现在大多不在中国境内,原来的主力师团第五师团和特设十三师团被全歼,一零三和一零五师团被打残,剩下的我方打败的日军都是属于一些乙种师团和丙种师团,象我军在台北全歼的三三一师团竟属于丁种师团,其战斗力确实极差。
    也不是所有的日本鬼子都不怕死,象以大坂的小商贩为主组建的第四师团和名谷屋市民组成的第四十四师团打仗来也是有名的“冲锋在后,逃跑在前”,第四师团当初在进攻海参崴之战时还有过全师团百分之七十的人在出发前一夜“突然病倒”的“光荣战史”,在日本的历次作战当中,第四师团都以建制保存得最完整得以出名,以至于后来日本军部实在丢不起这个人,干脆将这两个师团留守后方,轻易不会让其出战。
    日本的大部分钢铁都被用来制造军舰,陆军的装甲车辆本来就少,日本的坦克被我军的官兵戏称为“铁皮罐头”,有时连20毫米高射机枪都能轻易击毁日军的九三式轻型坦克,想一想它们的“大和”号420毫米的装甲,主炮塔装甲竟达到近700毫米,让人很难理解这种装备最多12毫米装甲的坦克和装备700毫米炮塔的军舰都是由一个国家设计生产出来的。其中的巨大差异让人禁不住怀疑日本人是不是有点神经错乱!
    此时日本陆军在满州集结了大约一百一十万的陆军,五十七万的伪满州军和三十三万的新罗仆从军,企图集中兵力,在东北一线与我军进行一场决战!
抗日战争篇 七五、法国“流浪舰队”
    (各位读者大大,阿三想让我进宫服侍娘娘,魏忠贤想让我练《葵花宝典》,请你救救小生,有票的多投啦!!)
    此时,德国差不多已经占领了整个欧洲,素有欧洲大陆第一强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成功拖住德军四年之久的法国陆军,在二战中仅支撑了50作天就放弃了抵抗,于共和三十九年六月二十二日上午,在巴黎郊外贡比涅森林地区法军总司令福希元帅的专车上与德国代表团签订了《德法停战条约》。
    根据双方的停战协定,法国将大半的法国领土,所有大西洋岸的口岸基地,重要的工业和富饶的农业区交给德国占领,而法国维希政府只保留南部法国与法属非洲的殖民地由贝唐领导的维希政府管理,并不得与德国为敌。
    针对法国海军,协定第八条更是直接规定:法国舰队除为了保卫法国殖民地利益及维希控制的领土而留置那一部分外,应一律“在指定的港口集中,并在德国或意大利监督下复员或解除武装。”海德勒之所以没有直接征用法国的海军力量,一方面考虑到法国民众非常强烈的民族感情,另一方面,大片的法属北非的殖民也需要力量去防守。与其自己派兵,不如让法国人自己来守。他并不害怕维希法军投降盟军,国为他手里握有重大的砝码,那就是留给法国人自治的半个法国疆土。根据这条协定,法国海军主要集中在土伦、阿尔及尔、奥兰港和卡萨布兰卡等几个港口。
    法国海军在《马赛防止海军军备竞赛条约》中取得了三十七万总吨位的制造限额,可是由于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