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朱元璋传 吴晗著 >

第14章

朱元璋传 吴晗著-第14章

小说: 朱元璋传 吴晗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监丞立有集愆册一本,各堂生员敢有不遵学规,即便  
究治。初犯记录,再犯打篦五下,三犯打篦十下,四  
犯发遣安置。监丞对监生有生杀予夺之权,监生决无  
申诉反抗之理。膳夫由朝廷拨死囚充任。有三遍不听  
使令,即处斩刑。  
生源分官生和民生两类。官生是由朝廷指派分发  
的,一等是品官子弟,一等是外夷子弟;民生是由各  
地方官保送的府州县学生员。最初的目的是训练官生  
如何去执行统治,名额为150名,民生只有50名。  
后来官生入学的日少,民生依法保送的日多,仅以洪  
武二十六年为例,在学总数8124名,官生只有4  
名。国子监逐渐失去了原来的意义,成为广泛训练民  
生做官的机构了。  
监生的课业内容都是由皇帝钦定的。主要有御制  
《大诰》,《大明律令》、《四书》、 《五经》和刘向的  
《说苑》等书。最重要的是大诰。大诰是朱元璋自己  
·108·  
写的,有德编、二编、三编、大诰武臣共四册。主要  
内容为列举所杀官民罪状,使官民知所警戒和警民安  
守本分应尽义务。洪武十九年以大诰颁赐监生,二十  
四年令“今后科举岁贡生员, 俱以大诰出题试之”。  
若有不遵,以违制论,违制即是抗旨,罪莫大矣!至  
于大明律令,那自然是做官必知的。四书五经是儒家  
经典,治国安邦的至正至理。朱元璋曾面谕国子监博  
士 :“一以孔子所定经书诲诸生 ”,而于孟子则很不  
以为然,曾下令撤掉孔庙中的孟子牌位。后来迫于舆  
论压力,才不得不恢复孟子配享。洪武二十七年钦命  
审查孟子委员会,由刘三吾负责对其“反动毒素”严  
密检查, 严格删检。《说苑》因其“多载前言往行,  
善善恶恶,昭然于方册之间,深有劝戒 ”,而被指定  
为修身或公民课。  
学生课业要求极严:规定每日写字一幅,每三日  
背《大诰》一百字,四书一百字,每月作文六篇,违  
者痛决。低年级只通四书的,入正义、祟志、广业三  
堂,中等文理条畅的升入修道诚心二堂,在学满七百  
天后,经史兼通的入率性堂,若在一年内考满八分者  
即予出身作官。  
监生制服叫□衫,也是御定。膳食公费,合校会  
馔。准许带家眷,每月支食粮六斗。监生和教员请假  
都必须皇帝特许。  
·109·  
校规也是钦定的,极为严格,近乎残酷。前后增  
订一共有56款。学生对课业有疑问的,必须跪听。  
绝对禁止对人事管理生活的批评,绝对禁止结社活动,  
不许不穿监服。有事必须事先通知,且行文不得烦紊。  
进出学监须有出恭入敬牌。违者都是痛决。最严重的  
一款是 :“敢有毁辱师长,乃生事告奸者,即系干名  
犯义,有伤风化,定将犯人杖一百,发去南地充军 。”  
所谓“毁辱师长”“生事告奸” 并没有明确界定,其  
涵义可以任意扩大,“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国子监第一任祭酒宋讷是此条监规的起草人,极  
意严酷,在其任内,师生走投无路,经常有人被强制  
饿死被迫缢死;即连死尸也必亲自验明正身,才许收  
殓。学录金文征于心不忍,想方设法保护学生,并向  
皇帝进言宽释。朱元璋先是不予理睬,说祭酒只管大  
纲,监生饿死,罪在亲教之师。文征又设法与同乡吏  
部尚书余(火气)商定,由吏部行文令宋讷告老还乡。  
照理,宋讷年届75岁,是该退休了。当其向皇帝辞  
官时,说出自己辞职并非真心,朱元璋大怒,追问前  
因后果,一气之下尽杀金文征一伙,并将其出榜昭示,  
载入《大诰》。这也算是国子监发生的第一起学潮。  
洪武二十七年,第二次学潮又起。监生赵麟因不  
堪虐待,出壁报提出抗议。朱元璋为了杀一儆百,法  
外用刑,把他杀了,并枭首示众。  
·110·  
和统制监生一样,国子监的教官也受严刑重罚的  
约束。历届祭酒只有深得朱元璋宠幸的宋讷得以善终,  
死后恩礼有加,余者不死即贬。朱元璋通过这种严酷  
的奴性教育,造就了一大批新的官僚,逐步地充实到  
各级官僚机构中去,绝对忠实地执行皇朝的政令。  
一般来说,只要耐住寂寞,循规蹈矩,学成毕业,  
监生都能授以官职。以洪武二年到三十一年的监生任  
官情形而论:第一,监生没有一定的任官资序,最高  
的做到地方大吏从二品布政使,最低的也是正九品的  
县主簿,以至无品级的教谕。第二,监生也无固定的  
任官性质,监生万能,几乎无官不做。第三,在校监  
生几乎无事不能做。除任官以外,还可奉命出使,巡  
行列郡,稽查百司,清查黄册,督监水利等等。第四,  
监生各年任官并不确定。以洪武二年和洪武二十六年  
为最高,十九年为最多。从十五年以后,监生的出路  
已渐渐不如以前了,从做官逐步转向丈量田亩、督修  
水利、清查黄册等基层技术工作中去了。  
除国子监外,政府官吏的来源还有科举制度。国  
子监生可以不由科举直接任官,而从科举出身的人则  
必须是学校的生员。府州县学的生员(秀才)每三年  
在省城会考一次,称为乡试,及格的为举人。各布政  
司举人名额是一定的,除直隶百人最多,广东广西2  
5人最少,其他都为40人;第二年举人会考于京师,  
·111·  
称会试,会试及格者再在殿廷经一次复试,称廷试或  
殿试。发榜分一二三甲:一甲只有3人,分别叫作状  
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  
三甲又若干,赐同进士出身。乡试由布政司主持,会  
试由礼部主持。状元授翰林院御修,榜眼探花授编修,  
二三甲考选庶吉士的为翰林官,其他均授官职大小有  
差。举人贡生会试不及格的改入国子监,也可选作小  
京官,或作府佐州县的正官及学校教官。  
科举各级考试,专以四书五经为题,文体略仿经  
义,体裁凡为排偶,叫作八股亦称制义。这是朱元璋  
与刘基共同商定的。十五年以后,定制子午卯酉年乡  
试,辰戌丑未年会试。乡试在八月,会试在二月。每  
试三场:初试四书仪三道,经义四道;二场试论一道,  
判一道,诏诰表内科一道;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  
学校和科举并行,学校是科举的阶梯,科举是学  
生的出路。学校的兴办,不但提高了全民的文化素质,  
更主要的是使皇朝的统治思想深入民心,不断地教化  
臣民遵守臣道为国效力。科举的提倡,选拔考察了一  
批优秀人才,为皇朝的政治经济统治训练了一大批忠  
实能干的官僚人才,从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任人唯亲的  
官场腐败气息,实现了唯才是举,科举面前人人平等  
的新的仕途之道。  
但是,科举考试和学校教育过份奴性化,专以四  
·112·  
书五经为要,严重束缚人们思想智慧,死读书读死书,  
以至于“自贡举法行,学者知以摘经拟题为志,其所  
最勿者,惟四子一经之笔,是鑽是窥,余则漫不加省。  
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 其迂腐之  
态可见一斑。以这样的人才去治国,因循守旧者是,  
革新进取者非。长此以往因循苟且,死气沉沉,失去  
进取活力,国家很难欣欣向荣,朝气勃蓬。这也不能  
不说是中国自明朝以后逐步落后于世界先进民族很重  
要的原因之一。  
·113·  
四 普查国情 发展农业盈国库  
皇朝的长治久安,根本上是需要国民经济的发展。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以来,农业一直是中国的经济命脉,  
农民问题也一直是历代王朝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农民  
反则天下大乱,农民安则天下太平。  
朱元璋从贫苦农民出身,对此不能没有深切体会;  
又以投身农军为基础,扫灭群雄,抵定天下,就不能  
不对农民问题给以更大的关注。朱元璋常说 :“四民  
之中,农民最劳苦,春天鸡一叫就起床,赶牛下田耕  
种,插下秧子得除草,得施肥,大太阳里晒得黑汗直  
流,劳碌得不成人样。好容易又巴到收割了,完税纳  
租之外,剩不了一丁点儿,万一碰上水旱虫蝗灾害,  
全家着急,毫无办法。可是国家的赋税全是农民出的,  
当差作工也是农民的事,要使国家富强,必得农民安  
居乐业才办得到 。”  
中国的大部分土地财富兼并在豪族地主手中,大  
部分贫苦农民则忍饥挨饿,无田可耕。朱元璋也曾经  
受尽地主的剥削压迫,对其有一种骨子里的本能的自  
然仇视。虽说建国伊始,江山不固,国力疲弱,朱元  
璋对各方地主豪强的既得利益,不得不也不敢不加以  
特别保护和尊重。但是不久以后,朱元璋就开始了无  
·114·  
情打击地主豪强的利益。  
一种是利用行政手段,强迫迁徙,使豪族地主离  
开原有土地,集中到濠州、京师、山东、山西等处,  
釜底抽薪,根本削除其在地方上的深厚势力,还给农  
民部分农田。  
二是假借种种政治案件,株连牵及,苛刑诛灭,  
一网打尽,满门抄斩。洪武年间的几桩大案如胡惟庸  
案、蓝玉案、空印案不知屠杀了多少豪门望族,甚至  
一个地方皂隶的逃亡,就屠杀抄没了几百家。朱元璋  
自己在公布此案时说 :“民之顽者,莫甚于溧阳广德  
建平宜兴安吉长兴归安德清崇德蒋士鲁等三百七户。  
且如潘富系溧阳县皂隶,教唆官长贪赃枉法,自己挟  
势持权,科民刑杖。朕遣人按治,潘富在逃,自溧阳  
节次遁送至崇德豪民赵真胜奴家。追者回奏,将豪民  
赵真胜奴并二百余家尽行抄没,持杖者尽皆诛戳。沿  
途节次遁送者一百七十户,尽行枭令,抄没其家 。”  
朱元璋将抄没的豪族田产收归国有,然后大部赏赐给  
新的官僚贵族,小部分还给农民。用屠杀手段加速改  
变土地的持有者,洪武三十年中,浙东浙西的故家巨  
室几乎无一幸存。  
为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农业生产,充分合理利用国  
家财力人力物力,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同时为了一定  
程度上减轻农民负担,缓和农民对政府怨恨不平的心  
·115·  
理情绪,朱元璋用了20年时间,任用大量监生,大  
规模地举行了土地的清查丈量和人口普查,为农业决  
策,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这是一件很了不  
起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600多年来,历朝  
历代多少政治家梦寤以求却没能作到的事情,朱元璋  
做到了,而且很成功。  
之所以要进行土地丈量和人口普查,是因为60  
0多年来,从没有进行过实际的普遍调查,土地簿藉  
和实际情况相去甚远,而且就连这些不符实际的簿藉  
也大部轶失,半数以上的土地不在登记,逃避政府租  
税;半数的土地面积和负担轻重不一,极不公平。地  
主的负担转嫁给贫农,土地越多交租越少,土地越少  
交租越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