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毯侦探斯文唐-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没法挽救了,它们都烧成灰了。”斯文唐接着说:
“不应该拿冰箱图纸去点火,外面再冷也不应该。”
“当然,我也知道,但我当时以为它是旧报纸。”
“原来如此。”斯文唐说。
“当然我可以重画,所有设计都在我脑子里。再说我还
有冰箱本身。但画新图纸得费不少时间。最可怕的是……”
于特隆向四周巡视了一下,又把话音降到耳语程度后才继续
说:“最糟糕的是有人想偷这冰箱。”
“不难想象,”斯文唐说,“一个这么出色的冰箱!”他还从来没听说 某个名贵的东西或早或晚不失踪的。正因为如此他才需要休假。
“我怀疑我的助理——玛特松。”于特隆继续说,“白天我把冰箱放在 办公室,锁进保险柜里。好几次我碰到玛特松拿着一串钥匙拨弄保险柜。一 次我走进去时,他急忙掏出块手绢说保险柜上有灰尘。另一次他连忙在保险 柜上猛击一掌,说他发现了个蟑螂。”
“北极晚上放在哪里?”
“在家里,我片刻也不敢离身。昨天我去看戏,一直把北极放在我腿上。 最近一周我太太和我几次半夜醒来。我们听到脚步声,有人在房子里溜来溜 去,想偷走北极。每天晚上我把它放在床底下,夜里起码要起来三次查看它 是否还在
那里。”
斯文唐陷入沉思,窗外面夜幕已经降临,树顶上传来一阵阵沙沙声。
“告诉我,”他弹弹雪茄上的烟灰说,“可否在北极里冻上泰姆拉,夹 奶油的。”
“那当然,夹不夹奶油都没关系。北极将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革命性 变化,将来那些劳累的主妇们可以一次烤好几年用的赛姆拉。”
“泰姆拉也会变小?我是说夹好奶油的泰姆拉?”
“它们可以变得比核桃还小。”
斯文唐在思忖。
“于特隆工程师,”他终于开口说道,“挽救冰箱的唯一办法是让我来 保管。我可以把它带到阿拉伯大沙漠。这期间你可以安安静静地重画图纸。 北极里能装多少个冻好的泰姆拉?夹好奶油的?”
冰箱工程师从马甲口袋里拿出计算尺,开始计算。
“一千二百个夹好的核桃。不,我是说赛姆拉。”
“那足够了。我需要冻不过一百个,那末今天晚上我就带走冰箱。”
“很好!这样北极就安全了。”
斯文唐突然身上一颤,手中的雪茄跌落在地。他两眼直盯着窗户。
“这样很好,”于特隆继续说,“这样我就不用半夜起身查看床底下了。”
斯文唐盯着窗户,他没听见于特隆在说些什么。
“现在我总算可以高枕无忧了。”于特隆说着拾起斯文唐的雪茄。这时 他才注意到斯文唐先生表现有些古怪。
“是窗户有点漏风?”他有礼貌地说着按一个按钮,窗帘无声地把整个 窗户遮得严严实实。
斯文唐刚才看到一个又瘦又尖的面孔紧贴在窗户玻璃上向屋里窥探。
私人侦探斯文唐站起身来,他的神色严峻,目光如电。
魔术冰箱被盗
私人侦探吐·斯文唐走向有轨电车车站。他右手提着北极,就像提着个 衣箱。他警惕地四下张望,但什么人也没看见。私人侦探习惯于跟踪别人, 但不很习惯被人跟踪,因此他没发现一个鼻子尖尖的小瘦个子蹑手蹑脚跟在 他身后。这人身穿一条瘦腿裤,裤线熨得笔直。{ewc MVIMAGE,MVIMAGE, !16100290_0110_1.bmp}
在牛蹄车站斯文唐登上 12 路有轨电车,他走进第一节车厢,而那个瘦个 子一闪钻进了后面一节车厢。
斯文唐坐在车上,北极就放在他腿上。他在冥思苦想:他在什么地方曾 经见过这个尖下巴。当他从砖瓦坡下车时,他的敏锐的头脑已经解决了所有 难题。窗户外面的那个尖嘴猴腮的家伙是冰箱助工玛特松,而这位冰箱助工 玛特松就是威列姆·歪斯拉。
威列姆·歪斯拉!
威列姆·歪斯拉是全国每个私人侦探都熟知的人物。他是最狡诈、最难 捕获的罪犯。甚至每一个还没开业的私人侦探也能立刻说出威列姆·歪斯拉 的特征。但谁也没有办法抓住他。斯德哥尔摩的吐莱·斯文唐是唯一的曾经 成功地将其逮捕的人,但人所共知,他转眼间就逃走了。他被关起来后不到 三分钟就溜之大吉,而谁也不知道他是怎样溜掉的。
斯文唐想清楚了歪斯拉就是玛特松,或者相反。同时,他突然发现他把 飞毯遗忘在于特隆家里,他毫无必要地乘坐了电车。无论谁亲眼看到一个尖 嘴猴腮的家伙在窗户外面向里窥探时都难以集中精力想着别的事情。现在再 赶回去取地毯已太晚了。于特隆一家可能已经上床就寝了,斯文唐只好等明 天再去。
当他手提冰箱走进王后街上他家的大门时,玛特松——歪斯拉盯他盯得 很紧。这个狡诈的家伙站在对面人行道上一个商店陈列窗前看着里面的纺织 品,但他脑后似乎也长着眼睛,因而他依然看清了斯文唐的去向。
第二天天气晴朗,皑皑白雪,为房屋和树木都披上了银装,人行道两侧 堆满了积雪。
“这个时候出去旅行损失也不小。”斯文唐想。当他从窗口向外张望时 看到阳光照在白雪上发出耀眼的光芒。在阿拉伯沙漠里自然也有阳光,不过 没有雪,但那里有沙、无边无际的沙。斯文唐开始为他的旅行准备行装。他 估计一百个赛姆拉就够了。他为了保险起见多带上几个也好。
“杨松小姐,”他对秘书说,“请罗拉店送三百个夹好奶油的泰姆拉。”
杨松小姐在笔记本上记下了三百个夹满的字样。
斯文唐取出望远镜、装满衣服和假胡子的衣袋、煤油炉和咖啡壶。赛姆 拉盒子这次就不用带了,现在他已经有了北极。
罗拉店很快就把赛姆拉送来了,十个送货的小伙子,每人搬来了五个纸 箱。在每个纸箱里有六个大个的赛姆拉,烤得焦黄夹满奶油,真可谓色正物 美。杨松小姐请送货的十个小伙子喝咖啡,因为快到圣诞节了。当小伙子们 坐在外屋喝着稍有些烫的咖啡时,斯文唐在里间开始冻缩赛姆拉,这既紧张 又有趣。他打开冰箱时,里面的收音机自动放出优美的音乐。他把香肠布丁 推到一边,摆进二十五个赛姆拉后,关上冰箱门。五分钟过后,他打开冰箱, 只见里面放着二十五个缩成团的东西,什么也不像。
“于特隆真能干,”斯文唐咕噜了一句,“难怪有人要偷北极。”
每次他都放进去 25 个赛姆拉,冰箱放出音乐合奏,并把赛姆拉奇迹般地 冻成一团。当三百个都冻好后,斯文唐上街去买点旅途必用品。
当他走出家门时,立刻被一个站在路旁纺织品橱窗前的又瘦又小的家伙 盯上了。那人长着尖鼻子,裤线笔直。斯文唐沿着王后街前行,一点儿也没 注意到这事。他在一家男士用品商店前停住脚步。橱窗里写着“合适的圣诞 礼品”,并摆着太阳帽等许多男士用品。
斯文唐推门进去,开始试戴太阳帽。帽子都有点太小, 只能扣在头顶上。 沙漠里微风一吹也会将它刮落在地。店员们答应把帽子改成合适的尺寸。斯 文唐利用这段时间在周围转转,买了张讲授阿拉伯语的唱片。据说如果学习 得法,只用几小时你就能学会流利地讲阿拉伯语。
当斯文唐回到男士用品商店时,店里把帽子改造得是如此之大,以致一 戴上立刻就遮住了双眼,使他连太阳月亮都看不见了。但店员小姐说热带经 常下大雨,太阳帽总会缩水变小的。
“我想,那时就正合适了。”
斯文唐买下了太阳帽后回到办公室。他走进房间时发现北极不见了。
送信小厮追踪而去
“有谁来过吗?”斯文唐严厉地问。
杨松小姐坐在那里织毛线。她抬起头,目光穿过手中的锅把套。她妹妹 圣诞节将得到这件礼物。
“是的,来了个先生,他来找私人侦探,他直着闯进斯文唐先生的房间, 并说他要坐着等。但斯文唐先生回来前他就走了。”
“北极不见了!!!”
“冰箱,不是在写字台底下吗?”
“北极里面还装着三百个泰姆拉!”
“我当时就怀疑他,他手臂上搭着个雨衣。他走时我觉得雨衣大得奇 怪。”
“为什么杨松小姐不当时挡住他?”他的问话像一串串子弹似地激射而 出,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更像一只雄鹰。
“他从衣袋里掏出一支手枪,而且……”
“一支手枪?”
“他挥动着手枪说我必须一动不动,要像根冰棍一样冷
静。”
斯文唐狠抓自己的头发。
“说说模样。”
“四方的,白色的,下面有根小木棍……”
“我是说那小偷。”
“他个子瘦小,形象狡诈。”杨松小姐继续织毛线。
黄鼠狼!又是这只黄鼠狼!杨松小姐未能挡住他!
“他一出门我就打开窗户,叫住我看到的第一个跑腿送信的小厮,叫他 跟踪那个拿雨衣的家伙。歪斯拉先生沿着王后街向西,我看到信差在他后面 不过十步之遥,他俩在和平街拐弯后不见了。”
有一个冷静的遇事不慌的秘书对一个私人侦探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正在这时门铃响了,是信差回来了。他摘下帽子,掏出一块红手绢擦鼻 子。
“怎么样?”斯文唐问,“快说!”
“他跳上一辆汽车,我跳上另一辆,他向布鲁玛机场开
去。”
“布鲁玛机场?”斯文唐惊问。他脸色一下变得苍白。
“是,布鲁玛飞机场,”信差重复了一句,“他爬上已经发动好了的飞 机,上面还坐满了旅客。他能赶上飞机,还挺幸运。”
“幸运!哈!”斯文唐手指头在桌面上轻轻敲着。
“加上出租汽车一共 15 克朗。”
“他飞向哪里去?”
“去道夫。我十分钟后必须去取一个旅行箱,所以……”
“去非洲的道夫?”
“是,去道夫。总共 15 克朗。”
斯文唐在去阿拉伯途中
李萨和拉斯·于特隆焦急地等待着斯文唐叔叔回来取他的飞毯。昨天晚
上他乘有轨电车回家,使他们感到很失望。
这会儿他俩在交头接耳,低声商量。他们计划跟着飞毯进城,但又不敢
去问妈妈。他们估计她肯定会认为天气太冷,风太大。
冬天的白天很短。当斯文唐带着他的包裹行李来到苹果湾时,夜幕已经
降临。他带的东西可真不少,挂在脖子上的望远镜、手枪、赛姆拉盒子、衣
袋、煤油炉、咖啡壶。赛姆拉盒子里装着几个三明治和 10 个赛姆拉。此外还
有一个旅行用电唱机和几张唱片。
于特隆太太一下子没能认出他来。他头戴太阳帽,脸上的络腮胡子遮住
了半个脸。要是这次仅是一趟普通旅行,他也不用化装了,但要追踪歪斯拉
——玛特松,即使再谨慎也不为过。
当于特隆太太平静下来后,她领着他去取放在凉台旁的地毯。
“我放在这里是为了斯文唐先生取用方便。”她说,她不想承认她放在
此处是因为它散发着骆驼的气息。
“很好,”斯文唐说着拿起他的行李走上凉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