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知堂书话-上 >

第66章

知堂书话-上-第66章

小说: 知堂书话-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独轮车上小灯悬,则并写其状态。卷下《冬街夜归》云,素纸周糊芦菔担,
过街似点上元灯。亦是此一类。《里门望雨》云,马乳蒲挑马牙枣,一声听
卖上街初。《年夜》云,漏深车马各还家,通夜沿街卖爪子。《枕柝轩瞑坐》
云,市声只隔寒烟外。以上所举,盖悉是市声也。有一诗题云:

枕柝轩中自巳至酉,书卷开阖,悉以市声为准,戏成一首。
有句云,小柝重过晚市油。案敲梆卖油至今尚然,用入诗中,不知芗婴居士
而外尚有何人。又《连夕不饮》诗中有一联云,柝喧街下夜,火响炕封煤。
此是打更的梆声,但总之似乎都喜欢听,故以枕柝名轩,若封火细事,却亦
是北方生活的一点滴,亏得他收拾来放到诗里去。昔日读闲园鞠农之《一岁
货声》,铁狮道人之《燕京岁时记》,心正喜之,其爱景光识名物之意有相
同者,今在紫幢轩亦得见一斑,此数人者可谓不俗者矣。

□1939年 
1月 
23日刊《实报》,署名药堂
□收入《书房一角》

西斋偶得

近日搜集蒙古博明著作,得西斋三种,计《西斋诗辑遗》三卷,《西斋
偶得》三卷,《凤城琐录》一卷,并嘉庆辛酉年刊,而书中宁字悉已剜改,
盖是道光时所印也。博氏进士出身,而通晓蒙古满洲唐古忒诸国语,故所见
自较广,与一般文人不同。《西斋偶得》卷一蒙古呼汉人一条曰:

蒙古呼汉人为契塔特,盖蒙古初为忙古部,越在大漠北,至后五代

时始通中夏,惟时燕云十六州皆属契丹,故以辽国名称之。
又西洋呼中国一条云,“西洋呼中国为吉代,盖亦契丹之讹。”案此西洋当
是指俄国,俄语称中国正云吉泰,今哈尔滨尚有吉代思卡耶街,据此知其源
当出于蒙古语,瓦刺一条下说此本是唐古忒语之美称,明史误为专名,结论
之曰,“故中国人不可与谈边外之事,中国之书生更不可与谈边外事也。”
语虽不敬,却亦是事实,书生辈百口莫辩,大抵因为只读中国文,或者即通
外国语亦只取便口给,未能利用到文章学问上来耳。

《西斋偶得》卷下佛书文字一条中,引王阮亭《居易录》,抄录董斯张
《吹景集》所举佛典里中国古语,云当是内典偶合耶,抑袭取耶?西斋称之
曰,“盖佛书本皆梵文,主席其中国语皆译者援据经史文以释之,不惟非偶
合,亦非袭取。”说得何等简单明了。其实佛经元是印度文,由译人用汉文
写出,此事明明白白何劳再说,而名士如董王诸公似均未知,岂非奇事。

西斋的识见胜于中国书生多多矣,此无他,亦只是有常识,能明辨而已。
儒者言佛经以初至中华之《四十二章》为真,其馀皆华人之谲诞者假老庄之
书为之,龚定庵俞理初蒋子潇闻之大笑,加以嘲弄,见子潇《读释藏日记》
中。此三君者,盖是嘉道间之人杰,龚蒋亦喜杂治梵藏满蒙天方文字,其识
见之能广大,殆亦非偶然也。

□1939年 
2月 
7日刊《实报》,署名药堂
□收入《书房一角》

疑耀

《疑耀》七卷,明张萱撰,今刻入《岭南遗书》中,通行于世。明时坊
本题李贽之名,后人屡有辨正,其实看本文即可了然,不烦旁证,即今刻本
中张萱自序,竭力声明,亦可不必也。

《疑耀》中虽有数则为张和仲采入《千百年眼》,亦本平平,其识见乃
实甚卑陋,不出书生窠臼,与卓吾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信此书为李氏所著者
倒未免可笑耳。如卷二《佛字辨》,谓佛字义为拂,不能译为觉。卷四《佛
经不真》,又《佛经恐非西来大意》,卷五《佛书可疑》,皆意主辟佛,而
不知翻译为何事,与王渔洋等相似,正是好例。卓老即使不崇佛,亦何至于
此乎?

又卷五《妇人遭乱》一条,实即是饿死事小之小注。至论淫乱之始,以
为始于夏少康时之女岐,尤为匪夷所思,此事乃亦有原始可考耶?想起来可
为绝倒。至其自序中丑诋闽秃,全不为自己的文章少留地步,此又可见其短
少趣味的修养,惟世人多犯此病,或不能单怪张君也。

□1939年 
2月 
11日刊《实报》,暑名药堂
□收入《书房一角》

北风集

余前得敦礼臣著《燕京岁时记》,心爱好之,颇想读其诗文而不可得。
久之始在厂甸买得《画虎集文抄》,虽只寥寥十数页,而文多质朴可取,又
得见其《南行诗草》,小序与注甚多,又常采小说家言,此亦正是其有情味
处也。庆博如为《岁时记》书序,因亦留意其人,著作只得到一种,曰《铁
梅花馆北风集》,内容比《画虎集》更少了,题序等倒有八页,本文则只五
页而已,共计律诗绝句三十四首。此系庚子在郊外避乱时所作,有好些都觉
得可喜,卷末《归家》二首尤令人读之怅惘。鄙人昔时曾恨不得遇身历乱离
之人,听他讲讲过去的事,然而今日不敢请与相见也。闻庆君今健在,读其
书想见其为人,如或有缘能得他种著作读之,便已满愿矣。《北风集》板心
下署“铁梅花馆丛书第二十四”,不知此外尚有何书也。

上文系二十八年一月间所写,阅两月承张君次溪惠赐铁梅花馆著作三
种,即《怀古集》,《闷翠诗》各一卷,合订一册,《铁梅七十自述诗》一
卷。自述诗序题壬寅,为民国二十七年,计其生年当为清同治八年己巳也。
编订时记。

□1939年 
3月 
5日刊《实报》,署名药堂
□收入《书房一角》

天咫偶闻

杨钟义《雪桥诗话馀集》卷八记震在廷事,云著述甚夥,以《天咫偶闻》
最为精审。鄙人读震氏书,亦同此意。《偶闻》大体虽似《藤阴杂记》,惟
《杂记》太近诗话,在不懂诗如鄙人者读之,常不免有骨多肉少之感,《偶
闻》则无此恨矣。

二十六年秋间卧病,阅清人笔记以自遣,见有可喜者随笔录其题目,凡
阅五十馀种,所选共六百则,《偶闻》十卷中计录出二十条,《杂记》乃一
无所取,即脍炙人口之《阅微草堂五种》亦只取其八,大都不谈果报者耳。

《偶闻》中多记八旗文学艺术家事,亦是一种特色,读博西斋著作后颇
感兴趣,故此一方面于我亦有用处。《涉江诗文抄》各一卷,《海上嘉月楼
勖学遗椾》二卷,均得一读,不能有所臧否,晚年不得意故走而卫道,此固
是无可奈何,若私意则所不喜也。又壬子后易姓名为唐晏,此事本应从主人,
惟鄙人爱《天咫偶闻》,习见震钧之名,今仍愿以是相称。《妙峰山琐记》
的作者易名鲍汴,鄙人仍称之曰奉宽先生,亦聊以示相敬之意耳。

□1939年 
3月 
26日刊《实报》,署名药堂
□收入《书房一角》

輶轩语

往时见张之洞著《輶轩语》,嫌其名太陈腐,不一披阅。丁丑旧上元日
游厂甸,见湖北重刊本,以薄值买一册归读之,则平实而亦新创,不知其何
不径称“发落语”,以免误人乎。《复堂日记》卷三庚辰年下有一条云,“阅
《輶轩语》,不必穷高极深,要为一字千金,”可谓知言。六十年来世事变
更,乃竟不见有更新的学术指南书,平易诚挚,足与抗衡者,念之增慨。

张氏不喜言神灵果报。《阴骘文》《感应篇》文昌魁星诸事,即此一节,
在读书人中亦已大不易得,其中鄙意者亦正以此。若其语学语文固不乏切理
近情之言,抑又其次矣。近常有人称赞《阅微草堂笔记》,即贤者亦或不免,
鄙意殊不以为然。纪氏文笔固颇干净,惟其假狐鬼说教,不足为训,反不如
看所著《我法集》犹为无害。我称张香涛,意识下即有纪晓岚在,兹故连及
之。二人皆京南人,均颇有见识,而有此不同,现今学子不妨一看《輶轩语》,
《阅微草堂》则非知识未足之少年所宜读者也。

□1939年 
3月 
31日刊《实报》,署名药堂
□收入《书房一角》

文字蒙求

秋间患腹疾久不出门,日前因事不得不到南城去,便中从琉璃厂书店求
得《正字略》一册归读之,对于王菉友大有敬意。此书亦是《字学举隅》之
流,而由读《说文》人为之,便自不俗,陈雪堂字亦较之翰苑分书似有不同
也。

安丘王氏著作,寒斋旧有《说文》数种,未及细读,惟《文字蒙求》四
卷,昔曾涉猎,今日又取阅,亦觉得多可喜处,所说根据《说文》,改变处
却亦不少,且其著书目的全为儿童,与《鄂宰四种》中念念不忘后生初学相
同,此意甚可感,亦实希有可贵。清朝乾嘉以后国学大师辈出,但其所经营
者本是名山事业,殆无意为小学生预备入门梯阶,故至今《说文》仍为难读
之书,所谓“小学”终非大人不能去翻看第一页也。王菉友于文字学想到童
蒙求我,虽是草创之作,历整整百年,还须推独步,思之可尊重,亦令后人
愧恧耳。蒯氏“广义”作于光绪辛丑,已是六十馀年后矣,却殊不足观,可
知此事甚难,愿力与识力如不相副,亦是徒尔。佛说因缘,疑此中正亦有之,
末法难挽,大士不出,吾辈乏力梵志坐树下慨叹弥日,复何补也。

□1939年 
4月 
13日刊《实报》,署名药堂
□收入《书房一角》

新文字蒙求

晚清时代的学者里面有好些是我所佩服的人,现在只说某一方面的共有
两个,这便是王菉友与张香涛。或者要有人觉得奇怪,此二人有点列举得不
伦不类,这批评也颇有理,假如我们认为那是《说文释例》的与《劝学篇》
的作者。不过我这里的看法稍有不同,我把他们的《书目答问》《輶轩语》
与《文字蒙求》《教童子法》相提并论,其间自然可以有一种连系,共通的
特色是肯为后生初学指点说法,我所佩服的便是这一点。两三年前写《看书
偶记》曾约略说及,《读輶轩语》中有云:

“《复堂日记》卷三庚辰年下有一条云,阅《輶轩语》,不必穷高极深,
要为一字千金,可谓知言。六十年来世事变更,乃竟不见有更新的学术指南
书,平易诚挚,足与抗衡者,念之增慨。”又《读文字蒙求》中云:

“清朝乾嘉以后国学大师辈出,但其所经营者本是名山事业,殆无意为
小学生预备入门梯阶,故至今《说文》仍为难读之书,所谓小学,终非大人
不能去翻看第一叶也。王菉友于文字学上想到童蒙求我,虽是草创之书,历
整整百年,还须推独步,思之可尊重,亦令后人愧恧耳。”我常这样想,现
代的学者太是小乘的了,平常在研究所埋头用功,苦心著书,本是很好的事,
但其目的差不多就是写自己的博士论文,只要有惊人的新发明,即使转入牛
角湾去也无妨碍,这正是声闻乘的行为,至多是得到阿罗汉果,还仍是个自
了汉罢了。大乘菩萨的众生无边誓愿度固然不容易做到,但是这样态度却是
学者所应有的,自己辛苦的得闻半偈,便当想念有些人无缘闻法,要怎样帮
助他们才好。学者为青年人设想,宁可耽误了自己的修行,分出点功夫来写
入门的书,此正是法施功德,可以与济贫相比,即使只是戋戋小书,而中含
大慈悲心则无有殊异。可惜的是这种人太少,好容易有了一个,后边就接不
上,我们小时候见到《书目答问》,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