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巴金最后23个春秋 >

第19章

巴金最后23个春秋-第19章

小说: 巴金最后23个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52年3月的一个晴天,他坐在驶往东北的火车上,巴金是平生第一次来到陌生的塞外关东。当他望见横跨在鸭绿江上的大铁桥时,心情顿时激动起来。朝鲜的土地已在他的眼前了,战火硝烟已在这位作家的面前弥漫和缭绕。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在巴金的生活阅历中又有了赴朝这段非凡的经历。 
  巴金在翻阅从造反派手里退回来的查抄物品时,忽然发现一个小册子。那是一本他珍藏多年的纪念,虽然年深日久,杂志封面早已经褪色,然而他仍然下抻手就翻到那篇自己在赴朝第四天夜里,在朝鲜战场一个坑道里,就着昏暗的油灯写下的文章:《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 
  时光已经过了二十多年,可是,当年他在朝鲜第一次见到彭德怀元帅的情景依稀如昨。巴金发现彭德怀确是一位出生入死的共产党人,时至今日巴金还在心里暗暗赞佩着这位了不起的湖南汉子。他翻阅自己从前写的文稿,现在忽然感到有点陌生了。然而,自己当年笔下的文字,让他现在读起来,仍有一种亲切感: 
  “我们在三月二十二日正午以前,见到了志愿军的彭司令员。外面开始在飘雪。洞里非常暖和。这是一间并不太大的屋子,却在靠门的这一头,在低矮的石顶盖下,悬了两盏没有灯罩的电灯。……我们十七个从祖国来的文艺工作者坐在板凳上,怀着兴奋的心情,用期待的眼光望着门外半明半暗的甬道。我们等了一刻钟,我们等待着这样一个人:他不愿意别人多提他的名字,可是全世界人民都尊敬他为一个伟大的和平战士;全世界的母亲都感谢他,因为他救了朝鲜的母亲和孩子;全中国人民都愿意在他面前说一句感谢的话,因为他保护着祖国的母亲和孩子的和平生活。拿他对世界的贡献来说,拿他保卫祖国的功勋来说,我们在他面前显得太缈小了。所以听到脚步声逼近的时候,一种不敢接近他的敬畏感觉使我们忽然紧张起来。   
  在冥冥中与彭德怀对话(3)   
  他进来了。我们注意的眼睛并没有看清楚他是怎样进来的。没有挂任何勋章,一身简单的军服,显得很高大,年轻。他给我们敬了一个军礼,用和善的眼光望着我们。微笑着说:‘你们都武装起来了。’就在这一瞬间,他跟我们中间的距离忽然缩短了。我们亲切地跟他握了手,他端了一把椅子在桌旁边坐下来。我们也在板凳上坐了。我们刚刚坐定,他又带着笑说:‘你们里头有几个花木兰?’我们中间的三个女同志都笑了。他问我们:‘你们跨过鸭绿江有什么感想?’一个同志说:‘我们觉得是离开祖国了。’另一个同志说:‘我们不是跨过鸭绿江,我们是坐着车过江的。’他带着笑纠正说:‘不,是跨过的。’他拿左手抓住椅背,右手按住桌沿,像和睦家庭中的亲人谈话似的对我们从容的谈起来。他开头说:‘朝鲜人是个可尊敬的优秀的民族。他们勇敢、勤劳,能吃苦,能忍耐。我们来朝鲜以前对这一层了解得还不够深刻。他们给日本帝国主义榨取了几十年,现在又是遇着像美国帝国主义这样强大的敌人。他们现在是在苦难中,因敌机轰炸,有不少的人没房子住,也有缺粮饿饭的,我们应该尽力援助他们。他们在保卫世界和平的战斗中已经尽了他们的责任。’……” 
  巴金读到这里,心里似在流泪。 
  那一年,在离开奉贤五七干校回上海以后,巴金已经从红卫兵散发的小报上,得到一点有关彭德怀的消息。当年在朝鲜坑道里接见他们这些艺术家的志愿军司令员,在“文革”的飓风中同样受到了冲击和迫害。想起彭德怀,巴金忽然感到他自己在“文革”中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其实根本就算不得什么。他是一个作家,而彭德怀却是一位出生入死的共和国元帅啊!他也知道彭德怀其实早在那场史无前例的动荡之前,就已在庐山上因为一份万言书失去了人身自由。想起彭德怀,巴金心里的沉重感忽又增强了。他的目光又移向那篇早年在朝鲜写的文稿上去。 
  他写道:“听着他浅明详细的反复解说,望着他那慈祥中带有刚毅和坚定的表情,我感到一股热流通过我的全身。朴素的话语中流露出对民族、对祖国的热爱,恳切的表情上闪露出对胜利的信心。他不倦地谈着,他越谈下去,我们也越感到温暖,越充满信心。我的整个心都被他吸引去了。我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我忘记了时间的早迟。我忘记了洞外的雪。忘记了洞内阴暗的甬道。忘记了汽车的颠簸,忘记了回去时滑脚的山路。我甚至忘记了我们在国内听到的志愿军过去作战的艰苦。我只看见眼前这样一个人。他坐得那么安稳,他的态度是那么坚定,他忽然发出了快乐的笑声。这时候我觉得他就是胜利的化身了。我们真可以放心地把一切都交给他,甚至于自己的生命。我相信别的同志也有这种感觉。我们的这种尊崇的表情一定让他看出来了,所以他接着说:‘作战主要靠兵,自古以来兵强第一。强将不过是利益和士兵利益一致的指挥员。指挥员好比乐队的指挥,有好的乐队没有好的指挥固然不行,可是单有好的指挥没有好的乐队也不行。个人要是不能代表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他便是很缈小的。’……” 
  巴金读到这里落泪了。因为这篇稿件让他在二十多年以后重温,心情竟然是沉痛的。因为他清醒地知道当年在朝鲜坑道里接见他们的彭德怀司令员,如今早已不在人世了。他也和自己一样遭受过非人的待遇。想起彭德怀在那场风暴中的惨死,巴金忽然感到自己反而是一个幸运者了。 
  巴金现在想起来,当年他把那篇文章写成后,又应邀参加了志愿军司令部欢迎“细菌战调查团”的大会。就在这次会上,巴金又一次见到了彭德怀,再次听这位湖南籍将军讲的话。他晚上回到驻地,又把前天晚上写好的《我们见到了彭德怀司令员》一稿进行了补充。他把今天在会上听到的彭德怀讲话,加入了前一篇文章。他认为这样才让文稿更加丰富了。巴金并不是简单从事的人,为了慎重,他又把这篇文稿交给身边的同志们传阅,征求意见以后才交给新华社的同志回国内发表。 
  让巴金十分意外的是,他没有想到自己写的稿子,居然惊动了战事繁忙,军马倥偬的彭大将军。巴金更没想到彭德怀会给自己写来一封亲笔信。原来彭德怀是看到新华社转交他亲自审阅的稿件后,才决定向文章的作者说几句话的。他希望巴金对这篇文稿加以修改。彭德怀这样写道: 
  巴金同志: 
  “像长者对子弟讲话”一句改为“像和睦家庭中亲人谈话似的”。我很希望这样改一下,不知允许否?其次,我是一个很渺小的人,把我写得太大了,使我有些害怕!致以 
  同志之礼! 
  彭德怀 
  三月二十八日 
  巴金很感动。他没想到彭德怀会如此谦逊,如此虚怀若谷。他知道彭德怀的意见是对的,所以马上就对自己的文章作了订正。 
  “我要振奋起来,一定要利用幸存者的有限时间,再给读者们做一点事情。我要重新拿起笔来,写一些我熟悉的人和事,”巴金想起他在受到“专政”期间,就是因为这篇题为《我们见到了彭德怀司令员》的文章,曾经受到造反派无数次的质问与刁难。在文化大革命中,他这篇几千字的文稿还被造反派当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受到批判。上海一张报纸上还刊载了一篇《评彭德怀和巴金的一次反革命勾结》的文章,就是直接对巴金写的《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而来的。   
  在冥冥中与彭德怀对话(4)   
  有人甚至说他是在为一个右倾机会主义者和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在涂脂抹粉!在那漫天乌云散尽之后,巴金忽然感到自己当年在战地写下的稿子,是一种自豪!他能够有幸为彭德怀这样的当代英雄大唱赞歌,莫非不是一种骄傲吗? 
  也是在那些被退回来的查抄之物中,巴金看到了他当年在朝鲜归来写的小说稿《三同志》。这无疑也是一篇来自真实生活的作品,那是巴金在朝鲜战地采访和“深入生活”过程中,从无数志愿军战士的群像中发现的先进典型。 
  从朝鲜回到上海以后,他用一个月的时间,醮着泪水用笔写下了这篇《三同志》。然而,由于“文革”前夕他的社会活动过于繁忙,所以始终没有时间加以润饰及修改。这样,《三同志》便始终没有拿出来发表。现在,巴金把这历经劫难竟没有丢失的《三同志》反复看了一遍,他忽然感到这应该感谢那些来家里查抄的红卫兵小将们了。如果没有他们的保护,在“文革”中他也许早把这样的稿子付之一炬了。而《三同志》居然幸免于劫,这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   
  一部积压了15年的中篇小说(1)   
  武康路13号在1977年盛夏将临之时,焕发出一股勃勃生机。 
  巴金感到他又像建国初期那样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他知道写小说和翻译别人的著作大不相同。写作要有灵感和冲动,否则他笔下便不会涌现文彩辉煌的文字。在过去十多年里,巴金已经绝少在心中产生这样的冲动了。创作欲望随着一次又一次无情的精神打击已变得黯然失色。有一段时间他甚至连文艺作品也不想看,因为那时的所谓文学作品,不过是江青允许出版的几本。除了《红岩》尚有一定的文学品位之外,绝无仅有的几本小说,大多参杂了“文革”时代特有的“假大空”文风,那样的小说即便勉强他读下去,也会让人如同嚼蜡、兴味索然的。 
  而今巴金是从《三同志》的旧稿中,又一次品味到五十年代那场战争的硝烟气味。他心中的创作冲动在与日俱增着,巴金知道自己应该尽快从消沉与悲哀的心态中挣扎和解脱出来。只有自己重新开始写作,才能对得起在九泉之下的亡妻萧珊。他究竟写什么呢?“文革”时期他是没有生活感受的,即便有生活,也大多是灰暗色调的东西,善良的巴金不希望在他的笔下过多再现那些阴暗面的作品。 
  虽然“伤痕文学”在那一时期相当盛行,不过巴金也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成为赶时髦的“过往云烟”。他这一辈子的写作宗旨,始终恪守不写则已,一但动笔他就必然要写自己熟悉和感人的东西。也许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巴金才感到他有必要对“文革”前写的这部《三同志》进行必要的加工和修改了。他太留恋朝鲜战场上的那段生活经历了。他现在越加感激当年自己受命前往朝鲜前线的历史,他认为那是自己一生中最值得怀恋的时光。 
  “离开平壤的那个夜晚,同志们都上车了,我还站在文化宣传省的门前,我最后一次望着对面月光下的牡丹峰。苏军解放朝鲜纪念塔和牡丹峰国家剧场炸毁后的门墙还看得见。一层朦胧的银白色笼罩了整个平壤城,牡丹峰下面的白色中闪出来几点灯光。对这英雄的城市,这美丽国土和这勇敢、热情的人民,我感到一种不能用语言说明的热爱。我真愿意在这里多留一些时候。可是嘎斯车戴着我们缓缓向下面的市街驶去。穿过那些砖瓦堆,穿过那些断墙残垣,经过那些颜色鲜明的衣裙、头上顶着包袱的朝鲜女人的身旁,经过那些矮小,简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