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0125-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信投票选会址
申办1936年第11届奥运会的城市有德国的柏林、埃及的亚历山大、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匈牙利的布达佩斯、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爱尔兰的都柏林、意大利的罗马和芬兰的赫尔辛基,中途罗马和布达佩斯两城市退出。
1931年4月,国际奥委会在西班牙召开第29次会议,决定第11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但全体67名国际奥委会委员仅有19位到会,使原定的会议无法照常进行。会议做出决定,用通信投票方式选出1936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结果德国柏林以43票再次被选为第11届奥运会主办城市,成为奥运争办史上唯一用通信投票方式选出的举办城市。
1933年柏林奥运会组委会组阁6天之后,狂人希特勒上台,柏林奥运会也就成为种族歧视的纳粹运动会。虽然这一年世界舆论掀起了大规模的抵制奥运会在柏林举办的浪潮,美国人直言若不更换举办城市将拒绝参赛,但仍没有改变国际奥委会的意愿。这届奥运会虽然按时在柏林举行了,但不仅没有制止战争的爆发,反而却被法西斯利用,成了掩盖战争的烟幕。
奥运会再被战制
无独有偶,1936年国际奥委会49名委员在柏林召开第35次会议,却偏偏在参加争办的城市中,选日本东京为1940年第12届奥运会主办城市。当时日本军国主义思潮的发展已相当严重。一年之后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中国人民开始了伟大的八年抗战,日本天皇欲借奥运盛会掩盖其发动侵略战争的美梦也随之破灭。
1938年7月,日本政府同意东京组委会放弃1940年奥运会主办权的意见。几天之后。赫尔辛基市正式接办第12届奥运会。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吞噬了人类的一切善良愿望。1940年奥运会像第6届一样,再次因战争而流产。已被选定为1944年奥运会举办地的伦敦;也因战争的株连成了百年奥运史上第3个“空缺点”。
墨尔本瞒天过海
1949年4月,国际奥委会在意大利的罗马开会,就选举奥运会主办城市的方式做出新规定。投票采取淘汰制,即每轮获票最少的一个城市退出,其余城市进入下一轮,直到其中一个城市获得超过半数的选票为止。
申办1956年第16届奥运会的10个城市,都派了庞大的代表团参加竞争。澳大利亚申办团为冲出重围,决定在投票之前召开一场独家招待会以壮声威。招待会还算成功,但不想有个衣冠楚楚的行骗者,混入众多的来宾中忙前跑后,巧妙地向一位奥委会委员借了一笔钱后踪影全无,成为奥运争办史上一个有趣的小插典。
申办城市竞争非常激烈,投票三轮过后依然不分胜负,直到第四轮墨尔本才以21票对20票险胜布宜诺斯艾利斯。但墨尔本是用瞒天过海求得主办权的;因为他们没有把澳大利亚对任何外国马匹入境都必须接受长达6个月检疫隔离的法律向奥委会陈述。当澳检疫法大白于天下,澳政府又拒绝对这一法律做任何更改时,西方舆论为之大哗,纷纷指责墨尔本奥申委隐瞒实情的做法。
对此,国际奥委会在雅典做出决定,将本届奥运会马术比赛场地重新选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进行。这是奥运史上第一次违背奥运会就在一个城市或个别项目上安排在同一国家的其他城市举办的规定,成为唯一在两大洲举办的一届奥运会。
蒙特利尔坦诚获垂青
申办1976年第21届奥运会的城市有美国的格杉矾、苏联的莫斯科和加拿大的蒙特利尔。蒙市所以能在与美、苏两大强国的竞争中取胜,可谓蒙特利尔传奇式市长德拉波的个人杰作。
在国际奥委会投票之前,布伦戴奇主席提出建议,要求3城市务必做出保证,一旦入选城市中途放弃举办权,必须向国际奥委会交纳100万美元的补偿金。对此,美国人几个电话便解决了问题,苏联申办团召开紧急会议向莫斯科请示后也获得了允诺,唯有加拿大人一时不知所措,迟迟未给主席答复。
此时德拉波意识到再沉默下去,无疑要前功尽弃,申办必然失败。于是他镇定自若地站起来坦诚相告:“要钱,我没有!让我做保证,没门!蒙特利尔绝不做任何担保,它绝不向庸俗的担保要求低头!我早就说过,奥运会不会让加拿大损失一分钱。我要办的是世界青年的盛会,绝不是铺张的排场!要担保,蒙特利尔的历史和它的声誉是我唯一的担保!”这番话引得会议厅里响起一片掌声,几位奥委会委员兴奋地走上前去同德拉波市长热烈握手。
首轮投票莫斯科28票、蒙特利尔25票、洛杉矶17票。苏联塔斯社提前播发快讯说,莫斯科已在阿姆斯特丹被正式指定为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主办城市。然而,几分钟之后布伦戴奇宣布,蒙特利尔以42票对28票胜莫斯科;获得1976年奥运会的主办权。
金钱战胜感情
争办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的城市有雅典、贝尔格莱德、多伦多、曼彻斯特、墨尔本、亚特兰大等6个。在参与竞争的城市中,希腊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而1996年正好是现代奥运会100周年纪念,在举办首届现代奥运会的雅典庆祝百岁诞辰,这是天经地义的选择。世界舆论也普遍认为雅典几乎肯定会入选,希腊人也认为这届奥运会主办权非雅典莫属。然而,国际奥委会委员们的投票却大出人们的预料。美国亚特兰大以微弱优势战胜雅典,从希腊人手中抢走了主办权。
为何出现这样的结果?希腊人打的是“感情牌”,希望奥委会的委员们看在现代奥运会发祥地的面子上,能在始发地举办这届奥运会,纪念并庆祝100周年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而亚特兰大打的是“金钱牌”,它凭借可口可乐雄厚的经济实力,先后73个国家派出了游说人员,3年内游说费用达750万美元。1990年东京投票决战时,布什总统的夫人巴巴拉亲自带领300人的代表团前往助阵,经费高达700万美元。
事后欧洲10家报纸透露,亚特兰大还以“金钱”为手段,使10几位国际奥委会委员“受贿”倒戈,天平一下子从雅典倾斜向亚特兰大一边。国际奥委会虽然否认了这一指责,但已在奥运申办史上写下了“金钱战胜感情”的轶事。
����
Number : 5219
Title :一张照片可释疑
Author :
Issue : 总第 162期
Provenance :解放日报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爱因斯坦曾经将一张照片送给德国的老友沃尔夫,并在照片背后题了一打油诗:“无论我去何方,/到处有我的肖像;/在书桌上,在大厅里,/或挂在胸前,或悬高墙。/这般游戏多么新奇,/殷殷“请你签名”;/不容我有半点推辞,/非要写下几笔才行。/听着耳畔阵阵欢呼,/真是令人稀里糊涂;/偶尔清醒时我会怀疑,/真正发疯的莫非是我自己。”
岂料这张题赠的照片后来真管用。那是二次大战炮火连天时。沃尔夫夫人乘船在英国特立尼达停泊,一位军官对持德国护照的她进行盘问。当他发现这张照片后,态度大变,彬彬有礼地问她可否让他借来抄录,并将照片让同事传阅。沃尔夫夫人说,按照战时规定,他完全可以没收来自交战国公民的一切照片、文件更别提“借”了。然而事实是,翌日一早,那英国军官即毕恭毕敬来归还照片,不再提任何问题。
����
Number : 5220
更多免费TXT、EXE电子书
请到Aisu
该TXT小说下载自Ai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