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文学]务虚笔记 >

第57章

[文学]务虚笔记-第57章

小说: [文学]务虚笔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个年龄的男孩子都会有一些想法,只是这个年龄,你不能着急。” 
  但是一辆轮椅无情无义地向C走来,不可阻挡。如果那时C仔细去听,是否能听见那车轮触响的预言?但是听到了又能怎样? 
  “我很坏吗?” 
  母亲摇摇头。那只鸟飞得很高,很高又很慢。 
  也许母亲听见了什么?但那是上帝的事,上帝如果选中了C,母亲也救不了她的儿子。 
  “唉唉……妈妈,你并不知道我想的都是什么。” 
  “我也许知道。但那并不见得是坏想法,只具你不能着急。” 
  “为什么?” 
  “因为……因为你其实还没有长大。喔,也许你真的已经长大了,但你对命运还不了解。等你看见了命运,那时,你才能真正看见爱情。” 
  母亲望着天上那只时间一样飞翔的白色鸟,神态像是个预言家。母亲知道命运并不富于善意,但并不知道那具体是什么,不知道命运将折断儿子的下半身,并且殃及他男人的花蕾。不知道命运是什么,才知道什么是命运,母亲久久地望着那只鸟飞去南方…… 
  161 
  那只鸟像一道光,像梦中的幻影,时隐时现在翻滚的云层中穿行……在它的下面,在细雨笼罩的千篇一律的屋顶下面,任意一个房间里,如果安静,如果父母不在家,隔着高高的书架,从一层层排列的书之间,他的手碰到了少女的手,十八岁的C曾经也就是青年WR。 
  他们互相避开目光,看着窗外,但那时窗外空无一物。全部感觉都在相互牵着的手上,全部的话语,非凡的语言,馨竹难书。两只手,纠缠在一起的十个手指,就像初生的婴儿在抓挠,在稚气地捕捉眼前的惊讶,在观看,在询问这是何时何地。白昼之光很安静,雨很安静,鸟儿飞翔得也很安静,确实就像初生之时。 
  C的目光越过书的上缘,可以看见少女的头顶,头发在那儿分开一条清晰的线,直伸向她白皙的脖颈。少女的目光落下,从书的下缘,看着两只扭在一起如诉万语千言的手。我想不起他们是怎样找到这样的形式的,在那间书架林立的屋子里,他们是怎样终于移动成这样的位置的。我只知道,这时候残疾就要来了,这样的位置就要结束,C就要成为C,C就要仅仅是C了。就便我的梦想允许,C也要耐心等待,甚至要等到地球的温度也发生了变化,天体的结构也有所改变,他们才可能再走到现在的位置。 
  两只年轻的手于是分开,迷惑地倦缩起来,好像忽然碰到了语言障碍。 
  是的,因为一种意外的语言闯了进来。在青年WR,是因为不得不离开故乡去世界的隔壁。在青年C是因为残疾到了,残疾到了,使他要去的地方更像是葵林中无边的轰鸣或难以挣脱的寂静。 
  162 
  残疾终于到了。 
  残疾先于爱情,来了。 
  C坐进轮椅成为狭意的C,远远望去像是一个玩笑。他转动轮椅的手柄,轮椅前进、后退、旋转……像是舞蹈,像是谁新近发明的一种游戏,没有背景,没有土地甚至也没有蓝天,轮椅轻捷地移动,灵巧地旋转,仿佛这游戏他准备永远着迷地玩下去。远远地你想喊他:“喂!这是什么呀?这玩艺儿是谁给你的?”你想喊他,想跟他说:“嘿,快下来!哪儿来的这玩艺儿呀?你快下来让我也玩玩儿……”但是你走近他,走近他于是发现他两条塌瘪的裤筒随风飘动,那时你才会慢慢想到发生了什么。尤其是,如果你见过他赤裸的双腿——曾经那么健壮如今却在枯萎,尤其是如果你见过他赤裸的下半身——那年轻的花朵却忽然要凋谢,那时命运才显露真相。那时渐渐有了背景,他的车轮下有了土地,头顶上有了蓝天,周围野草荒藤蓊蓊郁郁,风声响过老树林,C坐在轮椅上双腿将永远不能再动一动……毫无凝问,这不是游戏……转动轮椅,用手来转动它,独自在那座冷僻荒疏几近被人遗忘的古园里走,那就是C,毫无疑问那就是他今后的路途,他不再是别人,别人仅仅是别人……无比真实,不可否认也无以抗拒这就是你今后的路途,C--你的路途……你只是你,只是自己,只是“我”,像F医生所说的那样:欲望不会死,而欲望的名字永远叫作“我”,这欲望如果不愧是欲望就还会失恋的,这失恋的痛苦就只有“我”知道…… 
  随后爱情也来了。 
  有一天,一个年轻的姑娘也走进那古园,她就是X。X走进古园,走近C,走近C残疾的躯体并走进他渴望着爱情的心魂。那时,全部背景才轰然完整,熙熙攘攘远远近近无边无际,有了山和海一样的房屋与人群。在我的印象中,在一个残疾人的形象里,才重新有了生命,有了时间。 
  爱情来了。但是恋人还要离开。 
  那依然不是权力可及的领域。 
  WR终其一生也未必真能懂得:权利之域,权力鞭长莫及。 
  163 
  C那时也不懂得:权利之域,并不像传说得那样美妙。二十几岁,是倾向于美妙传说的年龄。母亲也加入传说者的行列:“别总这么憋在屋里,摇着你的轮椅像你没病时那样到处去跑跑吧,你没有什么过错,没理由觉得羞耻,只要你相信你和别人是一样的,别人也就会把你同等看待。”传说也许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出在,二十几岁,会把这传说听成一切。 
  人的本性倾向福音。 
  但人根本的处境是苦难,或者是残疾。 
  C第一次去找X,我看见在那个夜晚,光阴仿佛退回到多年以前:但不是诗人L的仲夏傍晚,而更像是画家Z的冬夜。 
  一排白杨树,小路的尽端堵死看,电线杆上吊着一盏摇摇欲坠的路灯,C又像是走进了F医生的当年。这都无关紧要。 
  C在那排白杨树下喊X。楼梯很高,不能上去找她。C请一个小男孩儿帮他进去找,小男孩儿快乐地如负圣命。C仰望高处的窗窗灯火,计算着哪个阳台上应该立刻出现X,出现她惊喜的喊声(就像童年时代的那个小姑娘):“嘿!你怎么来了?我真没想到会是你。你等一会儿我马上下来!”很久,那阳台上果然出现几个人影,晃动,俯望,没有声音或者那样子必会伴有低语,然后消失。一会儿,那个小男孩儿跑出来说:“她们家人说她不在家。”C再仰头去望那个阳台,灯灭了,但阳台上肯定有人在那儿朝C这边看。灯灭了是什么意思?他们要看看C,但不愿意C看见他们。 
  回家的路并入Z的冬夜,混淆进九岁的迷茫。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并不止一个九岁吧,他不断从现实走进传说、从传说走进现实,每一次迷茫都不比九岁时更轻松。我听见C的呼吸又像是小巷中穿旋的风了。 
  在那风里,C一个人摇着轮椅走。走走停停,回头张望,传说和现实似乎都还不确定。 
  穿过一条条小街走过一盏盏街灯,C停住轮椅,点一支烟。烟缕飘摇。这时幽暗的小街深处忽然响过来一阵脚步,和一个声音: 
  “嘿,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儿?” 
  抬头:是X。 
  竟是她,C还是立刻觉得快乐,觉得这夜可以安睡了。 
  X:“你怎么又抽烟!” 
  好吧,不抽。把烟掐了。 
  X:“我去找你,你妈说你一个人出来了。你到哪儿去了?” 
  C:“我也去找你。他们说,你也不在家。” 
  “你去我家了?”X惊诧地问,脸色异常。 
  这表情暴露了那些传说的真象。C不回答。X也不再问。 
  沉默。这沉默,把现实确定下来。 
  他们一起沉默着走过小石桥。月下,仍有几支钓竿指向河心。河水响得单调,白天的嘈杂都似透过水面沉入河底。沉默是在说:那传说原本就不完整。C的沉默是在说:传说原来是这样,原来就是这样吗?X的沉默是在说:是这样,早就是这样,你总有一天会知道是这样。 
  从那时一直到现在我都不明白,那一次C怎么会如此莽撞,怎么会没想到他是一种危险,残疾对一种美妙传说是恰当的道具,对一个现实中的女儿或姐妹……是真确的灾祸…… 
  但那未必是不可以理解的。未必是不可以理解的——这才是C真正的苦难。 
  164 
  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件事,甚至C自己也没有什么信心。在他的小屋里,看着X的美丽和健康、宁静和动荡,涌动的激情会骤然掉进迷茫……深不见底,只有一个希望:时间停下来……或者祈祷:在传说没有走进现实之前,让一切都及时结束。墙上老挂钟的每一次嘀哒声,窗外一串串杨花的掉落,都让他多一分对未来的恐怖:传说必定会在某一次嘀哒声中摔死进现实,像杨花掉落时的无声无息……及时地亲吻,狂热,但是要悄悄地,亲吻、抚爱……在确信不会有人来的时候,激动又慌张,那都是承认着未来的危险……有人敲门,他们慌忙从激动中跳出来,去接受必要的平静,必要的从容,那都是承认现实的无望……客人进门,久久不去,并不猜疑这可能是C和X专有的时间——一对恋人独有的领地。也许难怪,因为他们没有宣布过,C和X都没有对别人说过。 
  “我们说吧。” 
  “怎么说?” 
  “告诉你的和我的最好的朋友。” 
  “你已经说过了?” 
  X点点头:“我已经说了……”伏在C的肩上。 
  C惶然不知将要发生什么,应该反对还是感谢,但心里记住那是一个永远的纪念日,觉得从此失走任何一条寒风穿旋的小巷都会是满怀希望,任何人都不再可能让他嫉妒了。 
  165 
  但是,写作之夜中的每一个人,都对C的爱情表示忧虑: 
  “这行吗?C,他行吗?”Z或者WR的声音。O或者N或者T的声音。甚至L的声音。这声音可以有任意的画面作背景:比如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比如灯光幽暗的酒吧一角;比如阳台的门开着,透过阳台的栏杆是一所中学喧闹的球场,一只漂亮的足球飞来飞去…… 
  “C能结婚吗?唉,可怜的人他可怎么结婚呢?”很多人都这样叹息,摇头。任意的画面,并不一定与上述声音对应:比如南方的雨,雨里的芭蕉;比如北方的风,风中葵林;比如没有观众的剧场里漏入一缕阳光,阳光里飘动的浮尘,舞台上正在排练一出现代派戏剧…… 
  “C他,怎样做爱?他能吗……”男人们这样想。女人们也这样想过。无声的画面:比如成排的阔叶树,满树的叶子在风中摇动,但没有声音;比如湖上的船,桨一下一下掀动着水,也没有声音;比如空山不见人,更无人语声…… 
  “噢C!不幸的人,他可怎么办哪?”所有人的表情,都流露着这样的意思。画面中这时尤其不要有人(空镜头),因为每一张脸都可能被怀疑有这样的意思,而每一个人都难免有其不幸因而每一个人都是无辜的。画面上,可以是超级市场出售游戏机的柜台,所有的游戏机都开动着,但没有人,所有的游戏都自动进行…… 
  写作之夜的每一个人,都对X的爱情表示怀疑: 
  “好人X,你其实仅仅是同情,是怜悯。”她最好的朋友对她说。“你不承认,当然你不会承认,X你被同情和怜悯蒙蔽着。”T说。O和N站在T一边,O和N沉默不语。画面千万不要对位,对位会破坏我的写作之夜。画面是海,是一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