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混沌 -丛维熙-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编译局干部,陆鲁山和孙本桥都是大学生,青春和 年华凋谢于悲惨的年代(见书后附文《金陵寻梦》)。
当时,对形势具有陆鲁山这种尖锐观点的人,在老右群体中是绝对少数;多数老右对现 实均抱有幻想,我则处在理性和感性剧烈冲突之中。比如:指导员李文山找曾经在北京丰台 区当过中学音乐教师的徐洲谈了话,询及他一旦重回社会,手指能否适应再弹钢琴的问题, 就立刻被老右视为一颗解禁的信号弹,升在了阴霾的天空。前文提到过,因煮吃癫蛤蟆险些 丧命的“上海少爷”陆丰年,似具备从细微中透视宏观的特异功能,他说:“不要忧心忡忡 了嘛,咱们集中到‘584’来,本身就是向社会跨了一大步。你看咱们后院的成员,属于社 会上无依无靠的鳏寡孤独,不属于劳改范围。由此可以推论,我们正在向回归社会过渡。”
“584”的后几排房,确实住着一些非劳改成员。他们是来自北京市内无依无靠的老 者。后来渐渐知道了这些鳏寡孤独所以弄到这儿来,而没有留在北京市的街道抚养,并非乐 天派陆丰年推论的那么简单。我和一个老者交谈过,他告诉我,凡是到清河农场来的老人, 都是有“前科”的人,或原来国民党的遗老遗孀;或解放前天桥的混混和妓院的老板等,貌 似由民政部门抚养,实际属公安局十三处管制。我确信这个老头儿的话并非虚言,因为他本 人就是原国民党军队中的一名下级军官。再看看这些老头儿老太大的生活处境,更觉陆丰年 君的推论过于浪漫:他(她)们的衣衫皆褴褛不堪,老太太蓬头垢面,老头儿甚至伸手向老 右要烟头吸,他们的房前屋后堆放着垃圾,闲饥难忍的遗老们,半天半天机械人一般地在垃 圾山边翻腾,仿佛下边埋着金银财宝似的。但那一双双长满黑皴的手指拾进锅碗里的东西, 不外是烂菜叶一类的玩艺儿。有时,他们排成一溜儿,坐在向阳的墙根下,闭目养神。奇怪 的是很难见到他们彼此说话,一个个的形象倒是酷似电影《红岩》中的疯老头子华子良。他 (她)们似乎靠回忆为生,在向阳的墙根下静待夕阳落山……
希望在我心中破灭了。
没有希望的日子愈显其长。
有的不甘心这种命运的人,开始挣脱铁丝网。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张志华。他原是北 京大学新闻系的高才生,福建南安人氏,此人极其聪明,还常常制几句诗以露文采。有一天 清晨,他一人推着一辆小车(上边装有铁锨、扁担和抬筐),提前往场工地运送工具。待等 大队人马抵达工地后,只见工具车放在那儿,人不知到哪儿去了。我们都以为他躲在土坡后 或什么避风的地方拉屎,因而并没在意;时至中午收工集合时,才发现张志华逃跑溜号了。 这无异于另一颗信号弹,他给在幻灭中彷徨的“同类”心中塞进了一团疑云:既然是前途充 满了希望,为什么他还逃跑?
不久,另一件事又给我灰色的心田,带来了一丝曙光。大约是1962年的夏天,我姨兄 张玉华背着食品从北京到劳改农场看我,趁那位姓杜的队长不在屋的瞬间,递给我一封短 信;信尾没有署名,但那字迹我分辨得出来,这是文友刘绍棠写来的。他在信中告诉我,王 蒙重新在刊物上发表了小说,邵燕样在《人民文学》上也有诗作问世;他的短篇小说《县报 记者)将在《北京文艺》上亮相云云。这个信息,对我说来比姨兄带来的那一堆食品还重 要,因为那是冰河解冻的消息,是关联到劳改农场一大批落难知识分子命运的大事。所以, 我姨兄一离开农场,我立刻把这一准确的佳讯,告诉了我的那些“同类”,于是老右们心中 渐渐熄灭的火,又重新开始冒烟,大家都把这封信上提及的事情,视为政治上的天空放晴的 征兆,觉得同类已然能在刊物上发表作品,解放我们的日子,也不会太遥远了。
有人唱歌。有人写诗。简陋的监舍里,偶尔还能听到二胡琴声,有京剧爱好者,还常常 来上一两段清唱。大家归心似箭,在工地上干活的时候话题几乎都是一个:我还能不能重新 从事过去的工作。回盼那些时日中的种种表现,既感到中国知识分子的可爱,更感到中国知 识分子的可悲。说其可爱,是他们中的多数不计恩怨得失,尽管他们莫名其妙地受到了几年 的惩处,但是仍揣着一颗赤诚报国之心。说其可悲,也正是由于这种屈原精神,限制了他们 对社会的透视和洞穿的能力,他们往往不去思考功与罪的界限,而沉溺于个人前程的幻灭感 之中。因而一颗小小的星火,哪怕是旋即熄灭的萤光,也会在他们心头掀起波浪——我也不 能摆脱知识分子心灵上可悲的积淀,认为解禁的日子确已到来。
所以,在1962年暮秋,农场里传来“老右”再次集中,乘火车去北京郊区的团河农场 的消息时,这些“老右”的心迷醉如痴。在去往茶淀火车站的途中,不知谁带头在卡车上唱 起《歌唱祖国》,立刻一唱百和。
歌声穿过荒芜而饥饿的土地。
歌声在黄尘滚滚的农道上飞扬。
“再见吧!清河的芦苇塘!”
“再见吧!死亡的天国‘586’!”
“我们‘拜拜’了!”
“我们去北京!”
梦!这些痴情的知识分子,幼稚的完全是一厢情愿的黄粱美梦!
1988牟秋于北京
亦凡书库 扫校
第1节 在昔日乾隆帝狩猎的行宫旁
如果劳改农场也能按人类的宗教概念,区分为“天堂”和“地狱”的话,我们这些来自 茶淀农场(对外叫“清河农场”)的老右,来到团河农场则如同从“地狱”走进“天堂”。 团河农场位于北京城南十多公里的“团河宫”之畔,“团河宫”曾是昔日乾隆皇帝狩猎之后 落脚的行宫。我们所以能知道这个历史典故,因为我们老右中间有一个“地理仙”。当我们 刚刚登上从茶淀开往北京的火车,押送我们上路的劳改队长,就把我们的下一个驿站团河农 场的字号,告诉了我们。
人都离开了茶淀,保密已无任何必要。何况老右们的命运,此时行情看涨,有什么必要 还让我们蒙在鼓里呢?
如同一声惊蛰春雷,惊醒了冻土层里的一条条蚯蚓,车厢里开始活了过来。老右们刚才 好像被茶淀的夜风吹僵了,“团河”这个字眼,使我们有了热力。首先开口出声的就是原北 京师大的地理系学生曹克强,他说:“那儿是一块风水宝地,由于乾隆皇帝到过那儿,那儿 便有了亭、台、楼、榭甚的。地理位置还紧挨着一条小河,那河叫甚的名字来着?”他一边 叩打着脑门,一边回忆着那条河的名字。此时我们那一节车厢里的人——包括那位队长,都 在倾听曹克强君的白花。
当然,我们听曹君的话,比听那位队长的话精神要专注得多——因为那是我们这群“黑 乌鸦”将要栖息生存的鸦巢。中央在广州召开的有关“为知识分子‘脱帽’问题”大会的 事,虽然没有明确包括我们这些被打入最底层的老右们,但这股风必然会波及我们的命运, 则是大家共认的。不然的话,把我们调往北京市郊来于什么?!基于这种心态,老右们迫不 及待地向这位“地理仙”询问起有关团河的其他问题。
事隔多年,我的同类究竟向曹克强提出了一些什么问题,我已无从回忆;但是曹君的风 趣之谈,我却记忆如初。他说:“我记起来了,那条小河名叫凤河。我这个老西子喜欢觅 古,到北京来上学,每到星期日就在皇城各处乱转。团河宫早已经败落荒凉,至于当初乾隆 皇帝在凤河边,是不是演出过风流的凤求凰和凰求凤甚的,我就无以奉告了。”由于曹克强 的幽默诙谐,使我在火车上就结识了他。他是山西人,脸黑得像山西出的煤,大概因为水土 的关系,牙齿上长满了黄斑,再加上架在鼻梁上那副圈套圈的近视眼镜,也可以称得上老右 中的一怪了。
“地理仙”的话并非虚言,团河农场确实在凤河旁边,这是我们抵达农场之后才知道的 事情。它分南北两区,南区是在押犯人,主要劳动项目是种水稻:北区则是劳改队,完全经 营果园。当我们从永定门火车站下车,几辆汽车把我们拉迸农场场区时,那无边无际的葡萄 架,一直伸延到我们目光的尽头。此时虽已入冬,但果园的色彩依然斑斓,对我们这些来自 荒芜大盐碱滩的老右来说,确实有喜出望外之感。特别是在沿途没有看见一个岗楼,没有看 见一个士兵;田野中的尚没褪尽的绿色、黄色、紫色……使我们产生了走进油画之中的美 感。
这一切似都在启迪我们:我们冰冻的生命或许真的临近了解冻的春天。
亦凡书库 扫校
第2节 三畲庄纪事
我们落脚的地方,叫三畲庄。起始,我们都认为是“三余庄”。殊不知一个字之差,差 之千里。“余”者下脚料之含义也,一上些被社会抛进垃圾箱的渣子,正好与“三余”吻 合。一曰:人民花名册中之余;二曰:革命知识分子之余;三曰:团河农场之余。前“两 余”比较容易解释,后“一余”则是我们来团河农场之后的感受——因为我们地处农场的最 北端,与劳改队距离较远,有编外“独立大队”之感。
后来,当我们知道了畲字非余之后,昔日曾在美国哥伦比亚留过学、在老右中年龄较大 的刘祖慰,作出了这样的解释:“畲”者在汉语中,是指耕种了两年以上的土地。这是命运 的契合,因为我们是从荒芜的地方,到好地方来了。
他的话说出了同类们的心声,几乎没有一个人对这个劳改环境表示出相反的意见。三畲 庄身边就是凤河,站在凤河的大堤上,可以俯视河对岸的团河宫——这是刚刚抵达这个新驿 站后,有人偷愉溜出监舍观景,回来报告的消息。我们所住的监舍,是青砖和红砖砌成的一 个刀形的院落,刀把部分为第一小队,其他三个小队则围住在四合院内。周围不见岗楼不 说,连劳改队监号周围必不可缺的壕沟和铁丝网都不存在。惟一有点刺激神经的是,在我们 的后院干部办公室、负责我们改造工作的董指导员——董维森,以及队长高元松手中,经常 拉着一条狼犬。这两位劳改干部,都有着一点知识分子气质和区别于茶淀劳改干部粗鲁作风 的和蔼,但那条狼犬,仍然引起我们本能的条件反射。之所以如此,从各个劳改驿站,汇集 到这儿来的老右,不仅仅只有我们来自茶淀的群落,还有来自东北白城子等地的零散老右。 尽管来自不同地点,但对“专政”之畏惧,已经渗入血液。后来才知道,我们的居住地,原 本是农场武警训练警犬的驻地,那条狼大是一条淘汰下来的不咬人的狗,纯属“聋子耳朵— —摆设”而已。
它是狗群中淘汰出局的狗,我们是淘汰出局的人——出于这种精神上的认知,那条狗后 来成了我们的朋友。
以严谨的历史眸光,回视那一段岁月,十分细致的影像虽然已显得模糊,但那个落难的 知识分子群像的主要脉络,却有着永不褪色的清晰。首先,1957年的“台风”席卷中国的 东、西、南、北、中的时候,是不分花卉和树木的品种的。汇集在三畲庄的“另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