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村宁次-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登巴登是来因河上游有名的温泉城市。德国帝制时代,这里聚居着许多王侯
贵族,是个吃喝玩乐的旅游胜地。冈村他们投宿的斯捷法尼宾馆,也是第一流的:
宽敞的房间,精心的室内布局,高大的衣柜,精致的装饰灯,豪华的浴池等等,处
处都遗留着德国全盛时期的气派。
他们三个陆军士官学校在校时期的“三羽鸟”,之所以从不同地点相约跑到这
里,其实是以游览为名,避开其他日本军官的视线,在这里密谋所谓“改造”日本
军队的“宏伟大业”。对此,冈村宁次在战后一次与别人的谈话中,回忆了当时的
情况:
“有一本《昭和军阀兴亡史》的书,提到了大正10年(1921年)我和永田铁山、
小(口克)敏四郎在德国南部城市巴登巴登点燃了革命烽火。其实,这么说太夸张了。
当时我们根本没有考虑到满洲等其他国家的事,只是讨论了日本陆军的革新问题。
当时,我们的想法是很认真的。所说的革新,其包括的内容是:第一,当时陆军人
事有派系,长州派垄断军队人事安排的做法必须打破;第二,因为日本陆军独立实
施统帅权,而使军政、军民关系疏远,这一定要扭转。当时,我们3个人下定决心要
改变日本军队这些不正常的东西。因为我们到欧洲后,看到了这些国家的军事状况,
认为不这样干不行。那时我们3人都是少佐,事情就是这样开始的。”
从冈村宁次的这份自供状中,可以看出两点:一是这个德川幕府武士的后代,
对自明治维新以来,由山县有朋开始的长州派执掌军队的局面激愤已久,他们要在
军队中不断地晋升,必须要结成自己的团伙,才有力量清除这种人为的障碍。二是
冈村等人通过在欧洲的考察,已经意识到今后的战争,对一个国家来说,必须采取
全国总动员体制;而要顺利实现这种体制,就要加强军队与政府、军队与国民之间
的“协调”和“团结”,日军上层领导随着甲午、日俄等战争的胜利,愈加骄傲自
满、目空一切,是妨害这种“协调”和“团结”的因素,所以冈村他们要下决心
‘扭转”。
冈村他们计划以自己这“三羽鸟”为核心,吸收志同道合的其他少壮军人,在
各自的工作职位上酝酿并促成军内的改革。至于国家改革、满洲“问题”之解决等
等,是下一步的事情,他们首先要实现日本陆军自身的改革。这就是有名的“巴登
巴登盟约”的主要内容。
“三羽鸟”为实现自己的狂妄野心,订立了这宗攻守同盟后,冈村宁次又跑到
正在莱比锡的东条英机那里密谋。东条英机本来是比冈村低一届的“陆士”第17期
毕业生,但由于其父东条英教是日军著名的高级将领,他也跟着沾光,一群趋炎附
势的小军官唯他马首是瞻。冈村知道抓住了他,也就抓住了大部分第17期毕业生。
这样,“巴登巴登盟约”以“陆士”第16期毕业生为主体,有部分17期毕业生参加,
力量一下子壮大了起来。到了昭和时代,这帮人正式成立了“二叶会”,后来发展
并改名为“一夕会”,随着他们职务的不断升迁,在日本政界和军界里纵横捭阖、
翻云掀浪的能量也越来越大。这是后话。
可见,由冈村宁次等“三羽鸟”发起的“巴登巴登盟约”,是这一系列军国主
义法西斯军人团体的毒源恶渊。
“巴登巴登盟约”和与驻欧美各国少壮军官的交往,使冈村宁次在军界中初步
有了自己的盟友和支持者,为他站稳脚跟并寻求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又
立志“改革”军内事务,要在中国干一番“事业”的冈村来说,这次欧美之行使他
认识到:涉足复杂的中国事务,不但需要从东京和北京的角度来琢磨策略,还必须
从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来认识和思考扩张的办法。那个曾训斥过他和山中峰太郎的侵
华老前辈井户川,不就是这样教导他们的么?
上级规定的半年考察期快要到了,发给的经费也花的差不多了。11月13日,冈
村一行怀着惜别的心情离开了柏林,经法国巴黎取道陆路到达马赛港,准备赶乘日
本邮船“佐渡丸’返回日本,而恰好在此时,从法国报纸上传来了日本政局动荡的
消息,总理大臣原敬被刺身亡,国内局势空前紧张。本来兴高采烈的冈村等人,被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弄得一时摸不着头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漂泊在茫茫海上,欲
知其归国情形如何,且听下章分解。
冈村宁次
第五章 仕途几折
政局动荡民众怨,裁军声势难抵挡;
天灾人祸同临降,索性赴任领事馆。
话说日本国内这次政局动荡,颇有一番来历背景。还是在1918年9月,寺内正毅
在“米骚动”冲击下被迫下台,接替他的是由政友会总裁原敬组织的新内阁。原敬
主张实行政党政治,他的内阁因而是个较为正式的政党内阁。原敬本人亦与历任首
相不同,没有华族爵位,故被称为“平民宰相”。
原敬上台后,为了缓和中小资产阶级和普通国民的不满,积极推行以“奖励实
业”、“改良教育”、“整顿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执政纲领,其内阁又因而被称为
“实业内阁”。1919年3月,原敬在第41届议会上提出的修改选举法案得到通过,改
大选区制为小选区制,并降低选民纳税额(由纳税10日元降至3日元)的资格限制,
使日本选民人数由150万增加到330万左右。1919年8月,原敬内阁将朝鲜等殖民地长
官,由武官专任制改变为文武官员均可担任制。1921年在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出席
华盛顿会议期间,原敬破例地自兼“海军大臣事务监理”,开文官管理军部工作之
先例。后来又利用民众对藩阀、官僚、军阀的不满情绪,推行了一些旨在削弱这些
人势力的“改革”,以调解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因此,原敬被军部的一些极端势
力视为眼中钉,在他们的鼓动策划下,1921年11月4日晚7时,原敬在东京火车站被
一右翼青年刺杀。
原敬被害事件,引起了全国民众对军部势力的强烈愤慨,各地纷纷举行游行示
威和演讲会,险些酿成一场大规模的骚乱。多亏天皇和元老决定仍由政友会成员高
桥出任首相,并仍实行政党内阁,局势才多少有些缓和。就是在国内的这种情势下,
载着冈村一行的“佐渡丸”从马赛港出发,跨越地中海和印度洋,经过50多天的海
浪颠簸,于1922年1月4日驶进了横滨港。
归国后,冈村宁次被调任到驻扎在小仓的步兵第14联队,职务是少佐大队长。
小仓位于北九州,与本州、九州各地通向朝鲜、中国东北必经之路的门司相连
接,对于研究中国问题,来往于两国之间的人来说,此处无疑是个方便之地。所以,
冈村来小仓后,除了作为大队长要处理本职工作外,他得空儿就到门司找常去中国
的人交谈,念念不忘了解和收集中国的情况。
这次到部队任职,冈村把家属也带来了。理枝自打和他结婚后,冈村不是住
“陆大”深造不得经常回家,就是在中国青岛、北京等地一呆就是4年多,要么就是
赴欧美考察游历,所以嫁给他这11年,多半时间是独守空房。这次是冈村一家难得
的一次大团圆。”
不久,在国际裁军呼声和英美法等列强的压力下,日本被迫一反不断扩张军备
的做法,宣布为协调外交,准备“裁减军备”。1922年8月开始的这次裁军,日本根
据华盛顿会议精神,须裁减主力舰14艘和7500名海军官兵;陆军也将裁减5。6万名官
兵和1。3万匹军马。
冈村宁次所在的步兵第14联队,属于陆军第12师团。根据军部的安排,整个师
团将要有2054名官兵被裁减。到底谁被精简,大家心里都没有底。但冈村知道他有
陆军各级军校毕业的学历,又参过战、到过中国、考察游历过欧美,平日上下级关
系又处理得好,像他这样的“人才”是不会被裁减掉的。果然,正当联队其他军官
为精简而惶惶不可终日,有的甚至已接到退役命令,打点行装准备离营时,大正12
年(1923年)3月8日,冈村反而接到了重返参谋本部任职的调令。
冈村有一套笼络人的手腕,也理解那些本来立志“为国捐躯”,此刻又将要离
营的退役军官的心情。所以,他亲自到联队所有军官家去告别,对共事期间的合作
与关照表示谢意,连这些人的家属也不忘记打个招呼。临别的最后一天晚上,他还
自掏腰包在饭店里搞了一次告别宴会,邀请所有少尉以上军官参加。由于冈村在人
们眼里是个不摆架子、体恤下级的大队长,所以不但所有军官都应邀前来,连一些
干会计、粮草军械之类工作的军佐人员也都来了。众食客在杯光盅影中,祝贺冈村
宁次少佐再次返东京总部机关任职。他也禁不住引发了诗兴,随即赋诗一首: 鸿雁东去,
带着那筑柴(筑柴——驻防地九州的地名)
梅花的幽香。
冈村这次回参谋本部工作,被安排在第2部第6课的中国班。
当时,日军参谋本部的参谋总长是河合操大将,次长是武藤信义中将。本部下
设5个部和11个课,具体机构为:总务部(主管庶务和动员工作),第1部(作战),
第2部(情报),第3部(交通、通讯),第4部(战史)。第2部分若干课,如第5课
负责欧美,任务是收集苏俄、美国以及其他欧洲先进国家的军事情报;冈村分在的
第6课,下设中国班与兵力部署资料班,主要任务是联络当时中国各派军阀并收集其
情报,同时还收集对方兵力部署资料。
与那些举止潇洒的外交官、彬彬有礼的驻欧美武官不同,这个课的人员要求具
备作战情报、现地谍报和实干应变的素质。该课在日军内部被称作“中国店”,其
人员被视为“中国通”,是一个擅长于智谋权术的精干集体。
第6课的课长是日下操大佐,中国班的编制为9人。其中,班长是佐藤三郎中佐,
副班长是冈村宁次少佐。班员中有土肥原贤二少佐、坂垣征四郎少佐、岩松义雄少
佐、酒井隆大尉等。
毫无疑问,这个编制仅为9人的集体,确实是够“精干”的,它把一个个后来为
中国人民所熟知、切齿的魔鬼,几乎都猥集进去了。
冈村自打在北京当了4年多青木顾问的副官,卸任返国后,一直被调来调去。虽
然他这中间从未放弃自己要在中国“干一番事业”的志向,也一直注意了解和琢磨
有关中国的情况,但毕竟有职务岗位上的限制。这次他调到第6课的中国班,对华
“业务”是他的本职,不会有越俎代疱之嫌,可以一门心思放手去干。加之他又是
班里的头目,手下坂垣、土肥原等入侵华的热情和劲头,哪个也不比他差,可谓兵
强马壮、地利人和,正是他一展身手的时候。谁知老天不信,上苍赐给了日本一场
关东大地震,上司又把这位放在哪儿都是块料的冈村少佐调走,去处理突发事件,
结果险些再次夭折了他的侵华“事业”。
大正12年(1923年)9月1日,星期六。临近中午时,冈村等人正在参谋本